导读:本文包含了共轭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共轭效应,密度泛函理论,电子云平均化
共轭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迎进,孙金鱼,赵明根[1](2019)在《共轭效应的本质及其在有机反应中的特殊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共轭效应是有机化学中特别重要的电子效应之一,存在于共轭体系之中;大学有机化学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并能熟练应用共轭效应理论解决有机化学中的实际问题。由于共轭效应涉及微观认知,学生普遍感觉不易理解。但作为教学重点与难点,又必须掌握;同时也是学生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掌握并能熟练应用该理论知识解决有机化学中的学习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并给出了3个二烯烃分子轨道中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结构图,揭示了共轭体系内部因存在电荷转移现象而产生电子云的平均化本质,表现在键参数中的键长平均化变化。(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高吉刚,王日为,张丽丽,吕伟[2](2018)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的教学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影响着许多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规律,由于其内容抽象、概念含糊,使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影响了有机化学的教学效果。为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我们对共轭体系的形成、结构特点、稳定性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列举了共轭效应在碳正离子稳定性、卤代烃水解反应活性大小比较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对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的探讨,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8年16期)
戴燕妮,郑子山[3](2018)在《基于STEM理念探究项目学习共轭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STEM综合能力培养的理念探索基于项目学习有关共轭效应的相关理论知识.论文里涉及到共轭效应等方面知识,包括共轭效应理论发展历史、共轭效应对物质导电性、稳定性、颜色、酸碱性、极性和反应性能等众多方面性质的影响.根据共轭效应各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以及实践性、常识性和理论性等特性,把其分解成多个知识块并分别融入到课题报告、小组讨论、探究实验、知识竞赛、游戏设计、海报张贴等学习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探索知识学习、兴趣培育与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等良好效果.(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钟成[4](2018)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使用共振式描述超共轭效应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化学教学中通常使用分子轨道理论和价键理论中的共振论来描述π轨道的共轭效应,而对于类似的σ轨道的超共轭效应,通常只用轨道理论来描述,而基本不采用价键理论中的共振式描述。尝试用共振式来描述σ键的超共轭效应,发现不仅能够获得清晰易懂的图像,还能将有机化学中多个跨章节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对电子结构和共振论的深入理解。(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中英文)》期刊2018年12期)
张昕嫱,程楠,黎文娟[5](2018)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共轭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促进道路、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并取得了积极进展。赛迪智库规划研究所认为,"一带一路"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能源、资本、技术、人才等经济要素在国家之间流动,体现了设施共建、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的"共轭效应"。(本文来源于《电器工业》期刊2018年05期)
徐倩宇[6](2017)在《n-π*超共轭效应对模型短肽P_Ⅱ构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蛋白质的折迭机理一直困扰科学界的一个生物难题。蛋白质是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参与了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还能够维持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蛋白质在水溶液中主要以起始态(去折迭态)和终止态(折迭态)两种构象存在。先前的研究发现模型短肽在水溶液中主要以P_Ⅱ构象存在,于是我们假设蛋白质在去折迭态状态下可能也以P_Ⅱ构象存在。P_Ⅱ构象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链侧链相互作用力,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力、溶剂化作用以及n-π*超共轭效应都可能对P_Ⅱ构象的稳定性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n-π*超共轭效应对模型短肽P_Ⅱ构象的影响。Raines小组研究了n-π*超共轭效应对脯氨酸衍生物构象的影响;脯氨酸衍生物有顺式和反式两种构象,n-π*超共轭效应仅存在于反式构象,改变电子诱导效应和位阻效应能够改变n-π*超共轭效应,从而影响反式构象的含量和Ktrans/cis值。Ktrans/cis值可以反映n-π*超共轭效应的强弱。本文设计了X-CO-aa-OMe和X-CO-Leu-COOH两个系列模型短肽(aa=Ala,Val,Leu,Ile,Pro,Phe;X=Me_2CH,Me_3C,F_3C,ClCH_2,Cl_2CH,Cl_3C)。随着取代基的位阻和电子诱导效应的变化,n-π*超共轭效应将会因此发生变化。通过~1H NMR可以得到脯氨酸衍生物的顺反比例Ktrans/cis。非脯氨酸衍生物的P_Ⅱ含量可以计算~3J_(αN)耦合常数得到。最后通过圆二色谱确认P_Ⅱ构象的存在。实验结果表明P_Ⅱ构象的稳定与n-π*超共轭效应有关,X取代基的位阻和电子诱导效应对n-π*超共轭效应有很大的影响。先前的研究表明n-π*超共轭效应随着给电子效应的增强而增强。本论文中的研究表明n-π*超共轭效应也随着位阻的增大而增强,对应非脯氨酸衍生物的P_Ⅱ含量增多。这进一步表明了n-π*超共轭效应对P_Ⅱ构象的稳定有重要作用。结果同时表明溶剂极性的变化对n-π*超共轭效应也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杨芬,张永伍[7](2016)在《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对比学习》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化学反应的发生一般都是共价键先断裂,然后再有共价键的生成。有机化学中的共价键有σ和π键两种,σ和π键中电子的偏移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叫电子效应。电子效应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基本理论,在反应物稳定性、活性、酸碱性、产物稳定性和中间体稳定性的解释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对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加以理解和掌握,就相当于有了一把开启有机化学之门的钥匙,因此将这两种效应进行对比,有利于学生轻松地学习。(本文来源于《新校园(上旬)》期刊2016年10期)
朱军[8](2016)在《过渡金属引起的超共轭效应导致了最芳香的吲哚阳离子》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共轭,化学中的一种弱相互作用,对芳香性却又很强的影响。因而导致Mulliken于1931年提出了超共轭这个概念~([1])。然而之前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碳环体系,杂环的研究相对很少,而取代基也仅限于主族元素。我们对芳香性一直以来的兴趣~([2])促使我们研究清华大学赵亮等合成的金取代的吲哚体系~([3])。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在氮上引入金取代基不仅可以实现芳香性的转变,即,吲哚阳离子的五元环由非芳香性转变成芳香性。并且其芳香性比传统的主族元素组成的取代基更强。因而实现了迄今为止最芳香的吲哚阳离子。我们的研究结果不仅把超共轭芳香性这种概念扩展到了含过渡金属的杂环体系,并且揭示过渡金属的作用比传统主族元素更大,因为将有助于设计实现更多的过渡金属芳香体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八分会:电子结构理论方法的发展与应用》期刊2016-07-01)
潘英明,张金潇[9](2015)在《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解释了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理论,讨论了二者间的相互关系,并研究了二者在有机化学考研题中的应用,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本文来源于《高师理科学刊》期刊2015年10期)
王存德[10](2014)在《有机化学中的邻基参与和超共轭效应之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基础有机化学中的邻基参与和超共轭效应进行了辨析,厘清了邻基参与和超共轭效应的关系。在有机化学反应过程中,邻基通过未共用电子对或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或含有π键的双键和苯基等参与反应,形成过渡态或中间体促进反应的发生。而超共轭效应实质上是邻基参与的一种类型,它是通过σ,?共轭效应来体现。(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4年14期)
共轭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影响着许多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规律,由于其内容抽象、概念含糊,使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影响了有机化学的教学效果。为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我们对共轭体系的形成、结构特点、稳定性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列举了共轭效应在碳正离子稳定性、卤代烃水解反应活性大小比较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对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的探讨,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轭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王迎进,孙金鱼,赵明根.共轭效应的本质及其在有机反应中的特殊性[J].化学通报.2019
[2].高吉刚,王日为,张丽丽,吕伟.有机化学教学中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的教学探讨[J].广州化工.2018
[3].戴燕妮,郑子山.基于STEM理念探究项目学习共轭效应[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钟成.有机化学教学中使用共振式描述超共轭效应的探索[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
[5].张昕嫱,程楠,黎文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共轭效应”[J].电器工业.2018
[6].徐倩宇.n-π*超共轭效应对模型短肽P_Ⅱ构象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7
[7].杨芬,张永伍.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对比学习[J].新校园(上旬).2016
[8].朱军.过渡金属引起的超共轭效应导致了最芳香的吲哚阳离子[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八分会:电子结构理论方法的发展与应用.2016
[9].潘英明,张金潇.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15
[10].王存德.有机化学中的邻基参与和超共轭效应之辨析[J].广东化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