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动肌力论文-张晓炳,乔勇,李鸿涛

等动肌力论文-张晓炳,乔勇,李鸿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等动肌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男子,举重运动员,肩关节,等动肌力

等动肌力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炳,乔勇,李鸿涛[1](2019)在《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肩关节等动肌力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举重运动员肩关节肌群在完成抓举和挺举技术动作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使用CYBEX等动肌力测试仪对10名男子举重队运动员肩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动肌力向心测试,分析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两侧肩关节屈伸肌群在不同角速度下的等动肌力特点,探讨运动员在肩关节力量训练中,左右两侧屈伸肌群肌力均衡性、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问题,为运动员提供关于肩关节屈伸肌群的力量训练和运动损伤预防的相关理论依据,为教练员在指导运动员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提供参考。研究方法:2.1等动肌力测试法本文以山西省现役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根据个人最好成绩分为国家级健将及一级。受试者肩关节屈伸活动在正常范围之内,身体各处均无阻碍本次实验的损伤,符合参加本次测试的条件。在山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实验室采用CYBEX等速肌力测试与康复系统,测取运动员的左右侧肩关节伸、屈肌的最大和快速收缩力矩及伸屈力比值。在等动肌力测试中采用慢等速(30/°s)和快等速(180/°s)两种角速度下对举重运动员左右侧肩关节屈伸肌群进行测试,与此同时电脑会同步记录肩关节屈伸肌群收缩产生的峰力矩、平均功率和峰力矩角度等指标数据。在测试开始前,要求参与本次测试的运动员预先进行15min专项热身运动,然后在每个速度下练习叁次亚极限力量以熟悉测试流程。在正式测试过程中,要求受试者取仰卧位姿势,用绷带将其下肢和躯干固定,并使肩关节中心与动力仪的旋转轴轴心对准,在同一条直线上。测试的速度由慢至快,逐渐递增,每个速度重复进行5次,获取其最优值,两种测试速度间间隔60s。两肢侧间测试顺序为先优势侧(常为右侧),间歇5min后再对另一非优势侧展开测试。测试过程中,要求严格依据规定动作测试。主要测试指标:峰力矩(PT)、相对峰力矩值(PT/BW)、屈/伸肌群峰力矩比值、平均功率(AP)、左右侧肩关节同名肌群峰力矩差值百分比、峰力矩角度等指标。2.2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l8.0统计软件包对受试者等速测试的各项指标进行数据处理,统计结果均以M±SD表示,并对举重运动员肩关节左、右侧屈伸肌群肌力相关测试指标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显着差异P<0.05。研究结果:3.1随着测试角速度由慢角速(30/°s)增加到快角速度(180/°s)时,男子举重运动员肩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在减小而平均功率则呈一定的上升趋势;肩关节右侧屈伸肌群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平均功率均大于左侧。3.2男子举重运动员左右两侧肩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值比基本相近,同侧肩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值比在0.76-0.84之间。3.3在快慢两种不同的测试角速度下,左右两侧肩关节屈肌群峰力矩角度均都小于肩关节伸肌群,两者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P<0.01),两侧肩关节屈伸肌峰力矩角度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研究结论:4.1随着测试角速度不断的增加,男子举重运动员肩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值在一定程度上的减小而平均功率值则呈上升趋势。在测试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右侧肩关节的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平均功率全都大于左侧,左侧屈伸肌群有待加强。4.2男子举重运动员左右侧肩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比值基本相近,差异不大,这可能与专项特征有关。4.3男子举重运动员两侧肩关节屈伸肌峰力矩角度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建议教练员在对男子举重运动员进行肩关节最大力量和爆发力量训练时,要求运动员在肩关节峰力矩角度范围内进行针对性的爆发力形式的训练,尤其对运动员肩关节薄弱环节的肌肉力量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专项运动成绩,同时在训练中注重两侧肩关节屈伸肌群肌力均衡发展,使肩关节在支撑、固定动作姿势中发挥最佳肌力,从而避免运动损伤。(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朱荣,王守都[2](2015)在《补充运动饮料可加速等动肌力峰力矩产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膝关节等动肌力训练时补充运动饮料对大腿肌肉收缩力的影响。方法:高校跆拳道男队员27人,随机分为4组:训练饮料组(TD组)7人,常规专项训练+每周3次等动训练与运动饮料补充;训练组(T组)6人,常规专项训练+每周3次等动训练与矿泉水摄取;饮料组(D组)7人,常规专项训练+每周3次运动饮料补充;对照组(C组)7人,常规专项训练+每周3次矿泉水摄取。实验10周,由6周训练和4周停训组成。等动训练内容包括(60°/s向心/向心收缩7次,180°/s向心/向心收缩18次,20°/s离心/离心收缩7次)×2组,组内间歇1min,组间间歇3min,最后再进行180°/s向心/向心收缩18次练习。其中,离心收缩强度在训练中前3周使用最大阻力矩的150%,后3周调整为220%,双腿都进行训练。运动饮料配成糖浓度为6%的溶液(肌酸0.1g/kg体重、糖1.0g/kg体重,蛋白0.4g/kg体重),TD组在等动训练开始前0.5h喝1/3,运动中每15 min补1次,每次150ml,训练后将剩余喝完。T组等动训练时同样分时饮用总量为体重(kg)/6%ml矿泉水。在TD组或T组等动训练时,D组或C组也到实验室,饮用方法一样。在训练前、训练6周、停训4周测量优势腿大腿肌肉在膝关节处60°/s和180°/s尽力向心屈伸运动时最大力矩与完成时间,屈肌群(VL、RF、VM)、伸肌群(SE、BF)最大iEMG和完成时间,计算RFD和RER。结果:1)6周训练后,TD组60°/s用力屈膝时RFD、RER显着高于D组,P<0.05;TD组180°/s用力伸膝时RFD、RER显着高于T组、D组、C组,P<0.05。停训4周后,180°/s用力伸膝时,TD组RFD、RER仍显着高于T组、D组、C组,P<0.05。2)6周训练后,TD组60°/s用力屈膝时BF的RER显着高于D组,P<0.05;TD组180°/s用力伸膝时RF的RER显着高于T组、D组、C组,P<0.05。停训4周后,180°/s用力伸膝时,TD组VL的RER显着高于C组,P<0.05;TD组RF的RER显着高于T组、D组、C组,P<0.05。结论:运动员在等动肌力训练时,补充运动饮料可增强神经肌肉激活率,快速产生峰力矩,并能在停训后维持;其中,BF、RF、VL神经激活显着,提示,在肌力形成中占主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体育科学》期刊2015年10期)

张秀丽,魏春琴,蔡祖林,杜高山[3](2014)在《大学生步态特点与踝关节等动肌力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Cybex-NORM等速肌力测试系统,RSscan足底压力板测试系统对27名在校大学生(男15名,女12名)进行步向角测试,30°/s,120°/s两种角速度踝关节内收、外展的等动肌力测试,旨在探讨大学生步态特点及内、外八字形成的肌力学机制。研究结果:(1)大学生青年步向角的正常范围为1~15°;(2)男性步向角均值约为11.4°,女性步向角均值约为4.7°,男女性别差异具显着性;(3)角速度为30°/s和120°/s的内收、外展峰力矩,内收、外展平均力矩以及外展内收力矩比值均显示男性大于女性,且有显着性差异;(4)踝关节外展、内收肌力并非随着步向角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内、外八字步态踝关节外展、内收肌力均小于正常步态;(5)30°/s和120°/s两种速度下,3种步态的踝关节外展内收肌力比都几近相等,没有显着性差异。结论:(1)23岁左右青年大学生步向角的正常范围为1~15°,小于1°为内八字步态,大于15°为外八字步态;(2)步向角、踝关节外展、内收肌力矩,外展内收肌力比均存在性别差异;(3)内、外八字不良步态形成的肌力学原因是踝关节外展、内收肌力同时薄弱,而不是外展内收肌力发展失衡,深层原因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本文来源于《体育科研》期刊2014年01期)

许晓峰[4](2012)在《等动肌力测试10岁健康儿童肩关节屈伸肌群的发育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目前对儿童肩关节肌群发育特征的研究非常少见。目的:通过等动肌力测试分析10岁儿童肩关节屈伸肌群力量的发育特征。方法:运用Kinitech等动测力系统对59名10岁儿童双侧肩关节屈伸肌进行60,120(°)/s两种速度测试。结果与结论:①同一测试速度下同侧同名肌群男女比较,左右肩关节屈伸峰力矩、最大功率值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②左肩关节:男性屈肌在120(°)/s速度下的相对体质量峰力矩值高于女性(P<0.05),伸肌在60,120(°)/s速度下数值高于女性(P<0.01或P<0.05);男性屈肌在60(°)/s速度下的相对体质量最大功率值高于女性(P<0.05),伸肌在60,120(°)/s测试速度下的相对体质量最大功率值高于女性(P<0.05或P<0.01)。③右肩关节:男性伸肌在60,120(°)/s速度下的相对体质量峰力矩值高于女性(P<0.05);男女屈肌在60,120(°)/s速度下的相对体质量最大功率值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男性伸肌在60,120(°)/s速度下的相对体质量最大功率值高于女性(P<0.01或P<0.05)。说明10岁儿童男女相比,肩关节屈伸肌群发育无明显差异;自身相比,男女儿童肩关节伸的肌群力量要好于屈肌群,屈伸比在合理范围之内。(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2年33期)

张前锋[5](2012)在《举重运动员等动肌力特征的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CYBEX-6000型测力系统,对国家举重队和广东省举重队部分运动员的等动肌力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综合归纳出举重运动员等动肌力的总体规律特征,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薛书德,张秀珍[6](2011)在《等动肌力矩的增龄性发育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少年时期肌肉力量是否能够得到平衡发育对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的:探索少年的肌力发展的生物力学规律。方法:利用Kinitech等速测力系统对中小学男女生各30名双侧肩、髋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动肌力测试,测试速度为60(°)/s,测试次数为屈伸6次。结果与结论:所有测试者的髋、肩关节屈伸肌的相对峰力矩随测试速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且随年龄增长肩、髋关节屈伸肌的相对峰力矩均同步增大;小学生在不同测试速度状态下男生髋、肩关节相对峰力矩均大于女生(P<0.05),但中学生髋、肩关节相对峰力矩没有性别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期刊2011年46期)

郭黎,陆爱发,王健,苑亭刚[7](2009)在《优秀击剑运动员下肢叁关节等动肌力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国家击剑队3个剑种27名男女运动员双侧下肢叁关节肌群进行等动肌力测定,研究优秀击剑运动员下肢叁关节肌群的等动力量特征,发现薄弱肌群。方法:运用IsoMed 2000等动测力系统对击剑运动员双侧下肢髋、膝、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测定,测试速度为60°/s、240°/s。结果:(1)髋关节:在测试速度增加后双侧伸肌峰力矩均明显降低(p<0.05),双侧髋关节屈肌在60°/s(本文来源于《2009年中国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学术大会摘要》期刊2009-06-11)

戴昕[8](2008)在《智力障碍者膝关节等动肌力特征及训练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比分析有关智力障碍者(简称智障者)膝关节等动肌力测试的大量文献资料,对智障者膝关节等动肌力特征进行综述。结果显示,智障者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PT)、相对峰力矩(PT/BM)、平均功率(AP)、相对平均功率(AP/BM)、膝屈伸肌峰力矩比值(F/E)等参数与健康人存在明显差异。智障者膝关节力量显着低于健康人,而唐氏智障者下肢力量较普通智障者更为薄弱。系统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智障者下肢力量,但经过训练的智障者下肢肌力仍低于健康对照人群。(本文来源于《中国特殊教育》期刊2008年05期)

卞昂,杨佩君,蒋斌[9](2001)在《等动肌力训练治疗慢性下腰痛疗效观察——52例慢性下腰痛等动训练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慢性下腰痛的治疗进行主动性肌力训练治疗的探讨.方法 用CYBEX NORM型等动测评训练仪对52例慢性下腰痛患者进行等速向心和等速离心的主动训练.结果 治疗后组疗效优于治疗前组,具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 对慢性下腰痛的病患进行主动性等动肌力训练,疗效明显,能很大程度上解决患者疼痛,是颇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叁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01-10-01)

贾冰怀[10](2000)在《我国等速(等动)肌力器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1967年以来,美国、欧洲、日本、前苏联相继采用了不同于等长、等张测试肌肉力量的评定新方法,即等速测试法( Isokintie strengthtest国内早期翻译为等动力力量测试)。其显着特点是运动速度相对稳定,且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阻力与作用的肌(本文来源于《游泳》期刊2000年02期)

等动肌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膝关节等动肌力训练时补充运动饮料对大腿肌肉收缩力的影响。方法:高校跆拳道男队员27人,随机分为4组:训练饮料组(TD组)7人,常规专项训练+每周3次等动训练与运动饮料补充;训练组(T组)6人,常规专项训练+每周3次等动训练与矿泉水摄取;饮料组(D组)7人,常规专项训练+每周3次运动饮料补充;对照组(C组)7人,常规专项训练+每周3次矿泉水摄取。实验10周,由6周训练和4周停训组成。等动训练内容包括(60°/s向心/向心收缩7次,180°/s向心/向心收缩18次,20°/s离心/离心收缩7次)×2组,组内间歇1min,组间间歇3min,最后再进行180°/s向心/向心收缩18次练习。其中,离心收缩强度在训练中前3周使用最大阻力矩的150%,后3周调整为220%,双腿都进行训练。运动饮料配成糖浓度为6%的溶液(肌酸0.1g/kg体重、糖1.0g/kg体重,蛋白0.4g/kg体重),TD组在等动训练开始前0.5h喝1/3,运动中每15 min补1次,每次150ml,训练后将剩余喝完。T组等动训练时同样分时饮用总量为体重(kg)/6%ml矿泉水。在TD组或T组等动训练时,D组或C组也到实验室,饮用方法一样。在训练前、训练6周、停训4周测量优势腿大腿肌肉在膝关节处60°/s和180°/s尽力向心屈伸运动时最大力矩与完成时间,屈肌群(VL、RF、VM)、伸肌群(SE、BF)最大iEMG和完成时间,计算RFD和RER。结果:1)6周训练后,TD组60°/s用力屈膝时RFD、RER显着高于D组,P<0.05;TD组180°/s用力伸膝时RFD、RER显着高于T组、D组、C组,P<0.05。停训4周后,180°/s用力伸膝时,TD组RFD、RER仍显着高于T组、D组、C组,P<0.05。2)6周训练后,TD组60°/s用力屈膝时BF的RER显着高于D组,P<0.05;TD组180°/s用力伸膝时RF的RER显着高于T组、D组、C组,P<0.05。停训4周后,180°/s用力伸膝时,TD组VL的RER显着高于C组,P<0.05;TD组RF的RER显着高于T组、D组、C组,P<0.05。结论:运动员在等动肌力训练时,补充运动饮料可增强神经肌肉激活率,快速产生峰力矩,并能在停训后维持;其中,BF、RF、VL神经激活显着,提示,在肌力形成中占主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等动肌力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炳,乔勇,李鸿涛.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肩关节等动肌力特征的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朱荣,王守都.补充运动饮料可加速等动肌力峰力矩产生[J].体育科学.2015

[3].张秀丽,魏春琴,蔡祖林,杜高山.大学生步态特点与踝关节等动肌力的相关性研究[J].体育科研.2014

[4].许晓峰.等动肌力测试10岁健康儿童肩关节屈伸肌群的发育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

[5].张前锋.举重运动员等动肌力特征的分析与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

[6].薛书德,张秀珍.等动肌力矩的增龄性发育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

[7].郭黎,陆爱发,王健,苑亭刚.优秀击剑运动员下肢叁关节等动肌力特征研究[C].2009年中国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学术大会摘要.2009

[8].戴昕.智力障碍者膝关节等动肌力特征及训练的研究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08

[9].卞昂,杨佩君,蒋斌.等动肌力训练治疗慢性下腰痛疗效观察——52例慢性下腰痛等动训练结果[C].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叁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01

[10].贾冰怀.我国等速(等动)肌力器的回顾与展望[J].游泳.2000

标签:;  ;  ;  ;  

等动肌力论文-张晓炳,乔勇,李鸿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