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误诊为腰间盘突出症7例分析

腰腿痛误诊为腰间盘突出症7例分析

关振文(黑龙江省鸡西市大恒山社区服务中心黑龙江鸡西158130)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9-0124-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腰痛伴有坐骨神经痛是本病的主要特点。临床上比较典型的病例,90%以上均可通过一般检查而得到确切的诊断,虽然CT和MRI的检查更先进,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相当一部分病人还不能做这些检查。因此,理学检查和X光片仍然是目前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

在临床工作中,因经验不足或对检查资料的错误判断,而造成误诊、误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本文就2001年以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7例错误诊断的病人进行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

我们遇到误诊为腰间盘突出的7例病人,男5例,女2例。最小年龄40岁,最大62岁。其中3例术中证实为腰椎结核;1例为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余3例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经观察最后确诊为骨转移瘤(腰椎2例,骨盆1例)。

2典型病例

病例1,男52岁,主诉腰痛数年,右臀部疼痛二个月,加腹压时重。右臀部压痛明显,未触及肿物。直腿抬高左90°,右45°,右拇趾背伸力稍弱。骨盆平片及腰正侧位片未改变。MRI检查显示腰4—5间盘轻度突出。局麻下行椎板开窗,腰4—5间盘探查,切除突出物。术后一周内症状稍缓解。但以后臀部症状加重,一个半月后再拍骨盆片,见右坐骨大切迹处有大片溶骨性破坏,最后确诊为骨转移瘤。

病例2,女42岁,主诉腰痛半年,左下肢痛一个月,检查腰部活动发板,下腰部叩击痛(+),向左下肢放散,左侧直腿抬高60°,拇趾背伸力弱。腰部平片腰,4—5间隙稍窄,其余未见异常。诊断为腰4—5间盘突出症。在局麻下行间盘探查,发现局部膨隆,以园筒型髓核凿凿除间盘时,从间隙处有稀薄黄色脓汁流出。术中诊断为腰椎结核,局部搔刮后闭合创口,术后抗结核治疗,因创口感染,有一窦道不愈,一个月后,经腹部倒八字切口再次手术,行病灶清除而治愈。

3讨论

腰腿痛的病人,术前如何能作出正确诊断,防止被误诊为腰间盘突出症,以免造成误诊误治。

3.1本组中3例腰椎结核病人,术前检查都有明显腰部活动受限的体征,腰部平片均有不同程度的椎间隙狭窄。但是,由于检查者考虑诊断时忽略了其他疾病的存在,加之前几年结核发病率低或患者结核中毒症状不明显等一系列因素,使医生的诊断发生错误。实际上只要仔细分析X光平片,诊断并不困难。我们认为对腰部活动明显受限者,CT检查是很有价值的,它不但可以了解骨质破坏的情况,而且可以显示腹部触不到的髂腰肌脓肿。

一旦误诊,会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后路椎板开窗很难彻底清除病灶。若术中不慎损伤硬膜而发生结核感染,后果更不堪设想。因此,在对每一个腰间盘突出的病人作出诊断时,始终不要忘记和腰椎结核相鉴别。

3.2本组中3例骨转移瘤的病人,年龄均在50岁以上,一般状态较差,共同特点是疼痛剧烈,但体征不典型。X光片中无明显改变,而MRI检查显示有轻度间盘突出,术中所见确有间盘突出,但不重,难以解释严重的临床症状,术后虽然有短期症状缓解,但以后症状逐渐加重,术后1~3个月左右,X线平片才显示出骨转移的改变。本组3例中有位62岁患者,一年前做过食道癌手术,近来出现坐骨神经痛,术前曾考虑有癌转移的可能,但腰片及骨盆片正常,而MRI则显示有腰4—5和腰5骶,间盘轻度突出,术中探查问盘符合MRI检查所见,两个月后X线平片显示腰4椎体转移瘤。

根据这几例有限的经验,我们体会到:如果病人年龄较大,有严重的坐骨神经痛,而体征不典型,CT或MRI所见,突出不重,难以解释临床症状者,往往提示有转移瘤存在之可能。

3.3本组1例病人因双下肢痛,直腿抬高困难而诊断为腰间盘突出,分别在某两个医院,先后两次做椎管探查手术。因症状不缓解而来我院检查。查体时发现双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经拍骨盆正位片见双股骨头缺血坏死已达晚期。追问病史,有服用激素和长期大量饮酒的历史,本例的前两次手术均是误诊误治。

临床上因臀部疼痛而将间盘突出误诊为股骨头缺血坏死、把股骨头缺血坏死(尤其是早期)误诊为腰间盘突出者并不少见。实际上,详细的询问病史和仔细的查体,诊断并不困难。为避免误诊,在检查直腿抬高时,常规作髋关节旋转功能检查(4字试验),是最简单而又可靠的方法,一旦疑有股骨头病变,可拍骨盆片或股骨头CT检查。

标签:;  ;  ;  

腰腿痛误诊为腰间盘突出症7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