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英华书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英华书院,女子教育,理雅各,简阿莎
英华书院论文文献综述
潘琳[1](2019)在《英华书院与晚清女子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女子教育基本发端于海外,初期与基督教会关系极为密切。英华书院迁入香港后,理雅各的妻子玛丽·莱格(Mary Legge,1816—1852)创办了英华女学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具有时代意义的英华女学校所留下的文献记载和相关研究却寥寥无几。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中杰出中国学生的名字都有记录,但曾经接受教育的女孩们,包括曾陪同理雅各夫妇回英国的简阿莎(Jane Asha),却几乎全部"不知所踪"。本论文将通过梳理教会档案、会议记录、书信等,寻找英华书院初创阶段中女子教育的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重现这些在历史中被"隐身"的早期妇女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本文来源于《国际汉学》期刊2019年01期)
严锡禹[2](2018)在《英华书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介绍马礼逊的圣经翻译和中国牧师何进善时,我们都提到过英华书院。今天我们就专门介绍一下这所学校。早在1812年,马礼逊就希望创建一所传教学校,他说:"要在马六甲建立一所学校,来培养海外传教士。"通过米怜的辛勤工作,马礼逊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1815年10月,马礼逊和米怜着手为英华书院筹款,他们向英国教会写了一封公开信,介绍在马六甲建立英华书院的计划。(本文来源于《天风》期刊2018年11期)
严锡禹[3](2018)在《英华书院》一文中研究指出创办英华书院(The AngloChinese College at Malacca)的想法最先由马礼逊于1812年提出,他说:"要在马六甲建立一所学校,来培养海外传教士。"设立书院的目的在于以中文为媒介,促进中英文化交流。米怜成为马礼逊理想的落实者,他的想法与马礼逊完全一致,在向董事会报告此事时,他特别指出,书院不是一个传教机构,而是一所进修中文、了解中国文学的学校。1818年10月,马礼逊与米(本文来源于《天风》期刊2018年06期)
王坦,李迎新[4](2017)在《英华书院英语教育活动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华书院是马礼逊和米怜按首先在海外以华人为对象开办的一所新式学校。作为一所教会学校,它是一种游离于传统教育体制之外的新式教育,但其在学生和教师的选聘、课程设置与考察方式、教学模式与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都具有先进理念,成为近代英语教学活动的圭臬。它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会讲英语的人才,对我国近代的英语教学起到了催化作用,是我国英语教学的先声,但也有强制灌输基督教教义、损害国家尊严和形象的局限性和消极影响。(本文来源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期刊2017年02期)
卞浩宇[5](2015)在《马六甲英华书院与近代海外汉语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六甲英华书院是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也是第一所中文学校。为实现培养来华传教士这一最终目标,书院从创办伊始便在制度保障、资源配备、师资力量、教学内容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汉语教学的顺利开展。书院的汉语教学不但为近代中西交流造就了一批精通中文的汉学人才,也推动了近代教会教育事业和西方汉学的蓬勃发展。(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期刊2015年04期)
张燕霞,王曼锦,王欢[6](2015)在《英华书院对中国近代编译行业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研究英华书院中的一些编译作品,重点对英华书院对我国近代编译事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系统性阐释英华书院对我国培养编译人才、创立近代华文报刊以及创建编译出版机构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5年07期)
谭树林[7](2015)在《英华书院之印刷出版与中西文化交流》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华书院所以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印刷出版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无论是马六甲还是香港时期,印刷出版均为学院主要工作。尤其是1856年以后英华书院不再授课,更藉印刷出版得以延续。印刷出版之于中西文化交流的意义,体现在叁个方面:第一、宗教类书刊阐发了基督教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基督教在华传教事业;第二、世俗类书刊促成中西方的互识,尤其是极大加深了西方对于中国的认知;第叁、中文铅活字的研制及推广,促进了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印刷技术的提高和现代出版机构的建立。(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1期)
谭树林[8](2014)在《英华书院与晚清翻译人才之培养——以袁德辉、马儒翰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英华书院,在培养翻译人才方面亦颇有成就,袁德辉和马儒翰无疑是其中最负盛名者:袁德辉成为林则徐翻译班子重要成员,马儒翰则担任英方首席翻译。他们以其翻译作为对晚清中外关系乃至中外文化交流施加了重要影响,清政府亦藉此认识到培养外交、翻译人才的重要性,京师同文馆及各地广方言馆等学堂的设立就是这种认识的体现。(本文来源于《安徽史学》期刊2014年02期)
刘静[9](2012)在《英华书院与晚清编译事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英华书院的编译作品为研究重点,着重分析英华书院对晚清编译事业以及中国近代出版的意义,并阐述英华书院对中国翻译人才的培养、对近代华文报刊的创立、翻译出版机构的建立,以及其对近代中国教育格局塑造的推动作用和在翻译实践、译学理论与译法探讨方面的贡献。(本文来源于《北京印刷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肖朗,傅政[10](2010)在《伦敦会与在华英国教会中等教育——以“英华书院”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伦敦会是近代率先派遣传教士来华的英国海外布道会,并率先将西方学校教育体制引入中国。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伦敦会在中国创办了若干所统称为"英华书院"的学校,它们遂成为这一时期在华英国教会中等教育的主体,位于汉口的博学书院、天津的新学书院和上海的麦伦书院即为其代表。这类教会中等教育学校既沿袭了马礼逊所创立的马六甲"英华书院"的基本模式,又继承了英国公学教育的某些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本土化的改革,以求适应中国国情。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以伦敦会"英华书院"为代表的在华英国教会中等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对促进中国近代中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6期)
英华书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介绍马礼逊的圣经翻译和中国牧师何进善时,我们都提到过英华书院。今天我们就专门介绍一下这所学校。早在1812年,马礼逊就希望创建一所传教学校,他说:"要在马六甲建立一所学校,来培养海外传教士。"通过米怜的辛勤工作,马礼逊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1815年10月,马礼逊和米怜着手为英华书院筹款,他们向英国教会写了一封公开信,介绍在马六甲建立英华书院的计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英华书院论文参考文献
[1].潘琳.英华书院与晚清女子教育[J].国际汉学.2019
[2].严锡禹.英华书院[J].天风.2018
[3].严锡禹.英华书院[J].天风.2018
[4].王坦,李迎新.英华书院英语教育活动刍议[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7
[5].卞浩宇.马六甲英华书院与近代海外汉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
[6].张燕霞,王曼锦,王欢.英华书院对中国近代编译行业的影响研究[J].兰台世界.2015
[7].谭树林.英华书院之印刷出版与中西文化交流[J].江苏社会科学.2015
[8].谭树林.英华书院与晚清翻译人才之培养——以袁德辉、马儒翰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史学.2014
[9].刘静.英华书院与晚清编译事业[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
[10].肖朗,傅政.伦敦会与在华英国教会中等教育——以“英华书院”为中心的考察[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