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能力论文-娄凌新

公共政策能力论文-娄凌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共政策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共政策,能力视野,政党,执政能力

公共政策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娄凌新[1](2019)在《公共政策能力视野下党的执政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我国国家资源分配的主要方式之一,公共政策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公共政策制定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中国共产党还是政策贯彻落实的有力执行者。而执政党的能力体现方式也包含着对于政策的落实和贯彻。所以我们应该做好党的执政能力与党对政策执行的能力的研究与分析,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办公室业务》期刊2019年17期)

李云峰[2](2019)在《公共政策视角下政府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和时代诉求。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以及评估,影响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每一个层面,也直接关系着政府治理能力水平。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来看,当前我国政府治理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政府治理能力科学化目标与现代化水平仍存在一定现实差距,有待在创新改革中优化提升。(本文来源于《行政科学论坛》期刊2019年05期)

高园[3](2019)在《公共政策执行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层表征与根本要求》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思维、执政战略和执政方法的重大跃升。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多重表征中,"治理高效化"是最基本的架构,而治理的高效化又有赖于迅速、有力且准确地执行制度安排,因此公共政策执行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层表征。作为国家治理核心主体的政府,必须在执行刚度、执行力度、执行高度、执行效度、执行速度和执行公信度各方面满足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才能以高效的公共政策执行力为基点撬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杠杆,从而有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本文来源于《治理现代化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陶莉[4](2018)在《政策能力对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政令不畅"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公共政策执行能力问题,这一问题在当代中国是相对突出的。文章从政策能力的层面对中国公共政策体系进行研究,深入到政策困境及其表现,并且从政策能力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和思考,以体系的肌理纵深切入,实现中国施政能力的全面提升,将有助于中国在社会发展中保持良好的政策制定、执行能力,平衡社会的各种利益,推动国家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陶晓黎[5](2018)在《公共政策管理视角下的民族自治县苗医药服务能力分析——以贵州省雷山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贵州省雷山县苗医药服务能力的研究,为多民族地区开展民族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思考。方法:通过专家访谈、田野调查和调查问卷,对雷山县民族医药的苗医药服务能力进行了解。结果: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制度,但政策的落实及地区发展个性化政策的出台亟待完善。结论:苗医药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苗族医药的整体发展,也不利于苗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本文来源于《环渤海经济了望》期刊2018年09期)

刘鹏,王中一[6](2018)在《政策能力:理论综述及其对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传统的国家能力和政府能力而言,政策能力是近年来西方学界所提出的一个新兴概念和理论体系。本文通过梳理西方学界对"政策能力"概念的解释,总结出其对于"政策能力"概念界定的叁个层面,并从叁个角度将其与国家能力和政府能力进行异同比较。同时,指出了政策能力测量的结果、产出和输入叁种不同路径,并重点介绍了政策能力的嵌套性评估框架。此外,本文还试图归纳已有实证研究文献所提出的影响政策能力高低的四个方面来源。最后,本文尝试在中国的政策情境下探讨"政策能力"研究对中国政策研究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期刊2018年02期)

刘雪明,潘颖[7](2018)在《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案例教学模式是开展案例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工程。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紧密围绕创新能力培养的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模式构建中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五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本文来源于《大庆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杨沐,林珅[8](2018)在《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探索与多维度能力建设——基于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在全球化背景下迈入蓬勃发展阶段,探讨高校智库的内部治理机制为我国智库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行建议。[方法/过程]采用个案研究的定性分析方法,以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智库建设为具体实例,考察其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路径上如何打造高端智库,如何通过组织形式与管理方法的创新变革,突破高校智库发展的制度瓶颈。[结果/结论]以"多维度的能力建设"模式作为高校智库的治理之道,科学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能力要素,在资金募集能力建设层面促进政商学媒多元筹资方式;在知识储备能力建设层面优化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在战略规划能力建设层面塑造国际知名度与话语权体系等举措,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智库提供有益探索。(本文来源于《智库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01期)

刘润辉[9](2017)在《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回应能力提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相互交流的方式与行为。网络空间以一种独特的形式,缩小了个人与公共空间的距离。人们在网络空间中,自动过滤掉所有的有色标签,呈现出最真实的面貌。互联网的介入,为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互联网与民主的相互契合。非互联网时代的政策过程,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政策路径,政府表现出“家长式”作风。谈及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政府的高姿态与民众建起了高墙。政策制定过程中,更多的是政策精英对公共事务的垄断;政策执行过程中,也是政府说了算。互联网发展的今天,网络具有的开放性和匿名性,打破了政治精英的垄断,提高了政府对民意的重视度,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政策制定的暗箱操作与幕后交易,增强了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互联网的大众化,将“屋子里装不下的现实问题”在网络空间中只需动动手指即可解决,一方面为创建宽容的网络环境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为每一个真正追求民主的大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那么,如何进一步在互联网时代提升公共政策的回应能力呢?论文按照“基础理论——表现内容——案例分析——提出对策”的框架进行布局。首先对当前现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体梳理,形成全方位认知,其次对论文本身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有关理论进行具体阐述,并独立成篇,为下文内容的展开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再次从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回应的表现着手,对现阶段的政策回应进行全面把握,接着以网约车案例中的北京模式为背景,体现政策回应的反复性和风险性特点,强调政策回应后的民意反映,最后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以求政策出台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我们并不否认现阶段政策回应能力,只是在此基础上力求“完美”。提升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的回应能力,让民众参与变得触手可及、真实可信,这是顺应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趋势,也对提升政府公信力、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期刊2017-06-06)

刘宗庆[10](2016)在《公共政策对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招标中介服务业迅速发展,已成为配置经济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招标代理行业仍旧面临一系列问题,既有招标代理服务业内部问题,如专业性不强、服务质量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又有外部因素,如行业政策法规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力等,这导致招标代理市场整体呈现出恶性竞争的混乱态势,严重影响了我国招标代理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影响其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的重要障碍。然而,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招投标行业的立法政策及相关行政法规等政策不健全,难以有效规范招投标行业内各个责任主体的行为,导致违规操作等现象频生。由于我国招标代理服务业的出现及发展与我国特殊政治体制是密不可分的,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政府的干预及有效的政策措施对招标中介服务业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相关体制机制的变革以及经济政策的变化往往会对未来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因此,探究公共政策对我国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对于提升我国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能力,促进招标中介服务业朝着专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公共政策对现代服务业影响的研究已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公共政策对招标中介服务业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一方面政府出台的关于招标代理行业的相关政策直接影响着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公共政策更多地通过影响关联行业的发展来对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产生间接的影响。产业关联理论是探究公共政策影响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因此,本文以公共政策相关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外部性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等为基础,通过分析我国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做了以下系统研究:第一,构建了公共政策影响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根据公共政策制定的机制及基本功能,将影响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能力的公共政策划分为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以及实施保障政策。其次,根据招标中介服务业的行业特点及内涵,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市场开发能力、人才支撑能力、持续创新能力以及政策保障能力四个方面;通过分析影响我国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能力的内外生因素,构建了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评价了 2005年至2014年我国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能力,结果显示我国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能力指标呈稳定上升趋势,表明我国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能力良好,且在2010年至2014年间发展能力值年均增加11.04%,是前五年平均增长速度的2.5倍,充分显示了我国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也说明该行业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再次,基于公共政策的内涵及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能力的内容,构建了公共政策影响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能力的概念模型及研究假设,为下文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探究了公共政策影响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的理论机制与路径,其中公共政策对招标中介服务业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导向机制、管制机制以及激励机制。公共政策对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主要有微观和宏观两种路径:在微观层面,公共政策主要通过对要素结构变化来直接和间接影响招标中介服务业;在宏观层面,影响招标中介服务业的公共政策主要通过对供给与需求的变化来直接或通过影响关联行业间接对招标中介服务业产生影响。第叁,公共政策对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能力的实证分析。通过实地走访获得招标中介服务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并结合企业的相关年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检验公共政策对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政策对市场开发能力、人才支撑能力、持续创新能力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组织政策对市场开发能力、人才支撑能力、政策保障能力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技术政策对持续创新能力有显着正向影响;实施保障政策对政策保障能力有显着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发展能力的各因素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在市场开发能力方面,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对市场开发能力的影响排序为前两位,产业技术政策与实施保障政策对市场开发能力的影响不显着;在人才支撑能力方面,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对市场开发能力的影响排序为前两位,产业技术政策与实施保障政策对市场开发能力的影响不显着;在持续创新能力方面,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对市场开发能力的影响排序为前两位,产业组织政策与实施保障政策对市场开发能力的影响不显着;在政策保障能力方面,实施保障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对市场开发能力的影响排序为前两位,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技术政策对市场开发能力的影响不显着。另外,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进一步对招标中介服务业受不同关联行业影响的程度进行排序,结果显示:房地产业、市政设施行业、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业同招标中介服务业的整体关联度更高,表明公共政策对我国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能力的间接影响方面,房地产业、市政设施行业和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业对其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最后,从完善招投标领域产业政策、完善招标代理关联行业的公共政策、完善招投标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能力持续提升的对策建议,并强调要充分发挥公共政策对招标中介服务业的引导和支撑作用。通过上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两点最终结论:(1)公共政策对招标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能力的提升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要充分发挥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以及实施保障政策对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2)要注重公共政策通过关联产业(房地产业、市政设施行业、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业)对招标中介服务业产生的间接影响作用。制定并实施科学有效的产业政策来促进招标代理服务业关联行业(房地产业、市政设施行业、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业等)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对招标代理服务的需求,从根本上为招标代理服务业发展能力的提升提供动力。(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6-09-01)

公共政策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和时代诉求。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以及评估,影响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每一个层面,也直接关系着政府治理能力水平。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来看,当前我国政府治理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政府治理能力科学化目标与现代化水平仍存在一定现实差距,有待在创新改革中优化提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共政策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娄凌新.公共政策能力视野下党的执政能力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9

[2].李云峰.公共政策视角下政府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行政科学论坛.2019

[3].高园.公共政策执行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层表征与根本要求[J].治理现代化研究.2019

[4].陶莉.政策能力对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启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陶晓黎.公共政策管理视角下的民族自治县苗医药服务能力分析——以贵州省雷山县为例[J].环渤海经济了望.2018

[6].刘鹏,王中一.政策能力:理论综述及其对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启示[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8

[7].刘雪明,潘颖.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8

[8].杨沐,林珅.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探索与多维度能力建设——基于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的个案研究[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8

[9].刘润辉.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回应能力提升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7

[10].刘宗庆.公共政策对招标中介服务业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标签:;  ;  ;  ;  

公共政策能力论文-娄凌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