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导电混凝土论文-池春,张阳

石墨导电混凝土论文-池春,张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石墨导电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导电混凝土,冻融损伤,破坏机理

石墨导电混凝土论文文献综述

池春,张阳[1](2019)在《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冻融循环破坏是影响导电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在复杂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导电混凝土不可避免得进行若干次冻融循环破坏,因此导电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机理,提出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冻融损伤假说冻融循环破坏假说。(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9年07期)

饶瑞,张阳,王海红,刘春晖[2](2018)在《冻融对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分析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与素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200次冻融循环后,素混凝土的质量损失达到5.1%,相对动弹性模量为58.1%;导电混凝土的平均质量损失仅为2.1%,平均相对动弹性模量为88.0%;经过300次冻融循环后,素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39.9%,导电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23.6%,即导电混凝土的抗冻融循环的能力优于素混凝土,并且,可根据相应的拟合曲线预测导电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8年12期)

张阳,刘春晖,王海红,饶瑞[3](2018)在《冻融循环对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发热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电热路面工程为依托,研究了钢纤维对石墨导电混凝土电热性能的影响。对比升温实验数据发现,经过不同的冻融循环次数,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电流均呈现叁个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快速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冻融循环使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的电流及其变化范围有所减小,发热功率在相同电压下有所降低。(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8年09期)

刘宇彬,陈霖华,徐志强,李兴泽,冯新军[4](2018)在《石墨碳纤维导电混凝土制备及接地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碳纤维、石墨为导电相材料制备用于接地工程的导电混凝土,对石墨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的拌合工艺、配合比和接地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碳纤维掺量0.6%、石墨掺量2%、单位用水量240 kg、砂率32%并采用半干拌法拌合工艺时,导电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混凝土电阻率随龄期增长趋于稳定,稳定值为1.62Ω·m左右,电阻率在-10~60℃范围内的变化幅度小于0.52Ω·m,随环境湿度变化电阻率的变化幅度小于0.28Ω·m,导电性能稳定;导电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达到37.3 MPa,抗折强度达到5.0 MPa,满足接地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8年08期)

刘数华[5](2017)在《石墨、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导电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课题采用325目鳞片石墨粉、5000目鳞片石墨粉以及短切PAN基碳纤维作为导电相材料,制备成导电混凝土,观测石墨粉和碳纤维对导电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导电性能及电热效果等的影响,采用多种微观测试方法观察导电混凝土的微结构特性,探讨导电混凝土的导电机制。(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高性能混凝土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高性能混凝土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摘要集》期刊2017-08-02)

陈洋臣[6](2017)在《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电热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能环保、多功能化是新型建筑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我国冬季路面的积雪结冰对道路通行能力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且危害行车安全。机械除雪技术是传统的一种除冰方式,但是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且效果不佳。化学除冰法是目前常见的除冰方法,多用于公路除冰,但它加剧冻融,加速混凝土剥蚀和钢筋锈蚀,给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带来很大威胁。近年来,导电混凝土在路面融雪除冰应用方面初露头角,由于其既是建筑材料(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又是功能材料(具备优异的导电发热性能),且施工管养方便,同时又绿色环保,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对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电阻率及电热性能进行研究,同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铺设电热混凝土路面融雪除冰,取得较好效果。主要成果如下:(1)本研究所制备钢纤维石墨混凝土平均抗压强度为58.02Mpa,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可以满足工程应用需要。(2)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导电混凝土电阻率变化试验结果,提出电压大小、电流类型、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含水率对钢纤维导电混凝土电阻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导电混凝土的电阻率均与电压负相关,电阻率增量均与电压增量呈正比:在低温条件下,电压对导电混凝土电阻率影响较大,在高温条件下,电压对导电混凝土电阻率影响较小;导电混凝土的含水率越高,其导电性能越好,且随着电压的增高,含水率对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导电性能影响逐渐变大;对比导电混凝土交流升温试验与直流升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交流电的升温效果总是略优于直流电,但两者升温效果相差不大。(3)在低温环境条件下(-15℃~-10℃)和室温环境条件下(20℃~25℃)分别进行了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通电升温试验,并对升温试验过程中的升温速率、电学性能、耗电情况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在恒定环境温度下,电压越大,则试件升温速率越快,且升温所达到的最终温度也越高;2)在输入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在升温过程中的电阻率随着自身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整个升温过程中的导电性能越来越好,电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3)分析不同电压作用下混凝土从-15℃左右升温到5°C耗电量,试验结果表明电压越高,耗电量越低,这说明只要导电混凝土电路中的外部电线规格以及电路负载满足要求,则选择较大的电压更为合理且更加节能。(4)对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的突破电压进行了初步分析,试验表明导电混凝土的突破电压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值,其大小与外部输入电压以及其自身温度相关。本文试验所使用的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试件在常温条件下,其突破电压范围在25V~30V。(5)制备了 584块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预制板,在青岛铺设电热混凝土路。现场升温试验证明其电热性能满足融雪除冰要求;同时,实际工程采用的先预制再铺设电热混凝土板的施工工艺为国内外工程先例,其丰富了导电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多样性,为导电混凝土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同时为导电混凝土实际工程应用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7-06-01)

张苡铭,俞乐华[7](2016)在《钢纤维-石墨烯导电混凝土受弯过程的力-电效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石墨烯材料的纳米属性和超强的导电能力,较为领先地对石墨烯导电混凝土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针对混凝土材料受弯破坏全过程,研究了石墨烯与钢纤维混杂增强混凝土材料在受弯过程中的力-电效应和受弯机敏性。研究表明,钢纤维导电混凝土在纤维掺量较低时对受弯过程的机敏性较差,而石墨烯的掺入使得钢纤维混凝土的机敏性得到了明显提升,二者在改善导电混凝土的力-电效应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正混杂效应。研究发现,可以利用一次线性函数对钢纤维-石墨烯导电混凝土的电阻变化率-挠度曲线进行拟合,电阻变化率与挠度的相关性较好。(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6年02期)

杜军,唐诚,贾玻,张德,缪强[8](2015)在《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的制备及长效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变电站的接地电阻值往往难以满足工作接地和安全接地的要求,常规的降阻方法难以实现接地电阻值的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由石墨、钢纤维作为导电填料掺入混凝土基体中制成,并对该导电混凝土的长效稳定性进行测量。测试结果表明,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在300d内不仅保持优异的导电性能,同时展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本文来源于《TEIM2015第六届无机材料结构、性能及测试表征技术研讨会程序册与摘要集》期刊2015-04-24)

史延田,张俊才,廉璟坤[9](2014)在《石墨导电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石墨混凝土的力学及电学特性,以C30混凝土为基准分别制备不同石墨掺量的石墨导电混凝土,分析石墨对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影响,以及石墨混凝土在不同养护龄期时抗压强度及电阻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石墨后混凝土的流动性明显变差,坍落度下降约25%,黏聚性和保水性下降明显。掺加5%和10%石墨的混凝土养护28 d时抗压强度分别下降了约50%和77%。加入石墨的混凝土导电性有所提高,掺加5%和10%石墨的混凝土养护28 d时电阻率分别为未加石墨混凝土的千分之一和五千分之一。该研究为混凝土改性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赵若红,钱兴,傅继阳,庄志勇,区浩文[10](2014)在《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微观结构及其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量前期试件制备工作基础上,观察并分析了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中钢纤维与石墨的分散、搭接及界面状况。探讨了这些微观因素对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力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分析认为,混合掺加钢纤维和石墨,避免了石墨片状结构导致混凝土的脆性风险,同时减少了钢纤维用量较大导致纤维聚团现象,可获得力学与电学性能均较好的导电混凝土。(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4年06期)

石墨导电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比分析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与素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200次冻融循环后,素混凝土的质量损失达到5.1%,相对动弹性模量为58.1%;导电混凝土的平均质量损失仅为2.1%,平均相对动弹性模量为88.0%;经过300次冻融循环后,素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39.9%,导电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23.6%,即导电混凝土的抗冻融循环的能力优于素混凝土,并且,可根据相应的拟合曲线预测导电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石墨导电混凝土论文参考文献

[1].池春,张阳.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J].江西建材.2019

[2].饶瑞,张阳,王海红,刘春晖.冻融对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8

[3].张阳,刘春晖,王海红,饶瑞.冻融循环对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发热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8

[4].刘宇彬,陈霖华,徐志强,李兴泽,冯新军.石墨碳纤维导电混凝土制备及接地特性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8

[5].刘数华.石墨、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C].“第十二届高性能混凝土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高性能混凝土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摘要集.2017

[6].陈洋臣.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电热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7

[7].张苡铭,俞乐华.钢纤维-石墨烯导电混凝土受弯过程的力-电效应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6

[8].杜军,唐诚,贾玻,张德,缪强.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的制备及长效稳定性研究[C].TEIM2015第六届无机材料结构、性能及测试表征技术研讨会程序册与摘要集.2015

[9].史延田,张俊才,廉璟坤.石墨导电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J].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2014

[10].赵若红,钱兴,傅继阳,庄志勇,区浩文.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微观结构及其机理分析[J].新型建筑材料.2014

标签:;  ;  ;  

石墨导电混凝土论文-池春,张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