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频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标签天线,多频化,天线阵,互耦效应
多频化论文文献综述
焦阳[1](2015)在《RFID天线多频化及阵列天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物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射频识别(RFID)技术作为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其中天线作为RFID系统构成的关键部件,在决定系统性能上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标签天线的研究是目前RFID天线技术的研究重点之一。相比于低频段和高频段具有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并且由于从设计原理上存在根本的区别,RFID标签天线在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目前,天线性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天线的结构尺寸是国内外对RFID标签的主要研究内容。其中天线的结构尺寸则影响了天线多频段以及宽频带的工作特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是针对微波频段RFID标签天线多频化、提升天线性能指标以及包括阻抗匹配在内的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设计。由于微带天线具有重量轻巧、剖面薄、体积小等诸多优点,本文主要采用微带天线对上问题进行研究。本文设计了两款工作于微波频段的RFID双频微带标签天线,两款天线分别采用了同轴馈电和共面波导馈电的馈电方式,实现了1.9GHz与2.45GHz以及2.45GHz与5.32GHz的中心工作频率,最大增益达到3.9dBi,并且满足了IEEE802.11b/g和IEEE802.11a标准,并比采用印刷天线设计的同频段天线在增益上提高了14.7%-26%,并且给出了在不同介质干扰下天线特性参数的测试结果。另外,为了提高天线的增益和读写距离,引入了天线阵的设计思路,本文设计了一款1×4阵元均匀直线阵,最大增益高达8.55dBi。在阻抗匹配方面,本文得出了单个天线的阻抗匹配等功率圆图模型以及天线阵的匹配网络模型,并针对天线阵的互耦问题展开讨论,得出了修正后的互耦补偿模型。(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5-06-01)
王磊[2](2013)在《基于导航芯片LNA的多频化及小型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世界卫星导航格局多元化发展和手机导航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的卫星导航芯片很难满足需要。小尺寸、兼容多频信号的导航芯片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其配套相关研究正逐步展开。本文顺应发展潮流,对CMOS工艺下在芯片面积严格限定下且能兼容多频的LNA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CMOS工艺的LNA便于芯片集成,改进的电路结构使之用于新型卫星导航芯片中能有效的降低芯片面积,并同时能最大兼容叁个频点的信号输入,对新型卫星导航芯片的研究和实现有一定的帮助。文章首先介绍了目前世界卫星导航系统格局产生的新变化,说明类似于手机导航等应用对导航芯提出了新的上高需求,指出发展多频多模、小尺寸、低功耗的导航接收芯片是未来发展的主流。继而介绍了用于卫星导航芯片LNA的功能、设计指标和CMOS集成电路的特点,分析了四种常见的LNA设计结构,比较了各个结构的优缺点,结合兼容CMOS工艺的电路需求,决定选取具有源极电感负反馈的共源放大器作为其基础电路。又针对此类放大器的缺点引入了叁种改进电路,研究比较后采用单端共源共栅LNA放大器结构来实现,并针对单端共源共栅结构进行了电路改进,最终实现了只采用一个电感来实现,大大节约了芯片面积。文章在对LNA的设计过程中还进行了MOS管噪声分析研究,功率约束下单频点和多频点噪声优化和阻抗匹配研究,多频点输出负载研究,多频点的切换与冗余控制研究等。本文设计的LNA采用的是0.18μm COMS工艺,采用共源共栅两级放大结构、改进电流镜电路提供偏置、并联LC谐振输出作为负载进行设计,并应用键合线代替负反馈电感,有效的减少了系统中螺旋电感数量,从而降低芯片版图面积,设计的LNA最终可实现兼容叁个频点,经过仿真测试后证明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3-06-01)
高洪涛[3](2012)在《遗传算法在微带天线宽带多频化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移动终端设备向小型化、多功能化方向演进。原有的窄带天线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通信技术对设备小型化与多频工作的要求。微带天线凭借其体积小、重量轻、外形多样、易于集成等优点在受到移动通信领域的广泛关注,其研究方向也朝着小型化、宽频带、多频化的目标发展。本文旨在对微带天线宽带多频化技术进行研究,并对相应的微带天线进行优化探索。本文详细阐述了微带天线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总结了微带天线展宽带宽和实现多频工作的常用技术,介绍了遗传算法的特点和基本操作方法。鉴于遗传算法和HFSS软件各自的优点,本文设计了基于MATLAB平台的遗传算法和HFSS仿真软件相结合的优化程序。在优化程序的基础上,完成了微带天线宽带化和多频化的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优化程序以S参量作为适应度函数的变量,对微带天线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运用此方法,本文从宽带化和多频化方面设计了叁款新型微带天线,并对影响天线性能的重要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第一款天线采用共面波导进行馈电,以正六边形作为辐射贴片,实现了3GHz~12GHz的超宽频带工作。另外二款天线分别实现了WLAN/WiMAX无线通信系统的双频和叁频工作。双频天线的辐射贴片为不规则的E型面,且在高低频段实现了宽带化(相对带宽分别为24%和46%)。在第一款天线的基础上,加载双U型槽,产生两个阻带,实现了天线的叁频工作。为了验证优化和仿真分析结果,本文将天线加工成实物,并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了测试。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这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优化程序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2-01-01)
梁爱梅[4](2011)在《源于人工电磁材料的电小天线多频化和宽频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天线的多频化和宽频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小天线凭借其独有的特点,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人工电磁材料的提出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将其应用于电小天线的设计中,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其效率。本文通过对电小天线和人工电磁材料的研究,深入探索了基于/源于人工电磁材料的电小天线。本论文针对源于人工电磁材料的电小天线设计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研究了有关电小天线和人工电磁材料的理论,重点研究基于/源于人工电磁材料的电小天线的特性以及等效电路分析方法,为之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2.提出了一种源于人工电磁材料的双频带高效率电小天线。该天线通过同轴馈电,无需外部匹配网络,用寄生结构实现了电小天线的自谐振,在776MHz和920MHz两个谐振频率上极大的提高了其辐射效率,分别达到了93.08%和70.18%,实现了双频带高效率电小天线。3.对常用的天线宽频化方法的总结,包括添加宽带匹配网络、集总元件加载、电磁振子互补、参差调谐等。提出了一种针对源于人工电磁材料的高效率电小天线系统的宽频化方案,在频率范围440MHz≤f≤692MHz内,若使在电小天线近场附近的寄生结构中的电容值随频率成一定的函数关系,则在该频率范围内都能满足谐振条件,从而在更宽频带上实现了高效率。(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1-01-10)
张晓菊[5](2007)在《手机天线的小型化与多频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通信质量。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无线通信尤其是地面移动通信系统获得了蓬勃的发展,无线通信的发展全面的推动着天线技术的发展。对终端天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线的小型化、多频段和宽频带技术在近几年受到特别的关注。因此近年来很多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改善天线性能,提出了多种实现终端天线小型化、多频宽带化的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单极天线的基本原理和天线的一些相关的基本参数,之后重点阐述了计算电磁学中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中的时域有限差分法,讨论了s参数。 本文介绍了平面倒F天线的发展过程,然后又归纳和总结了平面低剖面天线的各种小型化、多频宽带技术,并对其进行仿真或者实验,验证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 最后将加载技术、环天线技术和耦合技术应用于本文的天线设计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天线结构。这个天线可以用在手机中,实现包括CDMA、GSM、DCS、PCS、WCDMA在内的五个频段内工作。而本文所设计的另一个天线则工作在WCDMA发射频段。在这个设计中不但要分别考虑两个天线的各自性能参数,还要考虑两天线的隔离度是否满足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天线的阻抗特性和方向性,再采用ANSOFT公司的电磁仿真软件——HFSS仿真和优化天线的各个性能指标,直到达到设计要求。本文所设计的天线具有小型化、多频宽带的特点。在理论分析和电磁仿真的基础上,本文对所设计的天线进行了加工和测试。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以及FDTD分析结果基本吻合。(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07-03-01)
尹金锒[6](2006)在《微带天线的多频化与宽频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通信系统向着小型化、更大容量、多功能和智能化的趋势发展,微带天线的多频带和宽频带特性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首先综述了微带天线的理论分析方法,多频带技术和宽频带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大致阐述了电磁场数值计算中常用的有限元方法。以实现微带天线的多频带和宽频带特性为目的,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将分形的概念应用到天线的设计中。分形的自相似属性可决定天线的多频带特性,同时,其空间填充性还可实现天线的小型化。本文将Sierpinski分形应用于天线的设计会表现出了良好的多频带特性,但也对天线其他方面的性能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其第一谐振点相对普通叁角形贴片天线有所提高,而且谐振深度和带宽等性能都有恶化的趋势。本文对Sierpinski分形天线进行了优化,通过设计Parany Sierpinski分形以及Parany Sierpinski分形的改进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2)研究了光子晶体结构在天线设计中的应用。本文着重研究了使用光子晶体结构基板的微带天线。光子晶体基板可明显抑制贴片天线内的表面波,提高天线向前辐射的增益,并能改善回波损耗,提高带宽。通过对普通基底和PBG基底矩形微带贴片天线的比较,观察到PBG基底微带天线谐振点的回波损耗有显着改善,降低了15.62dB,天线带宽差不多提高原来的2倍,效果较为显着。 (3)在前两点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分形结构与光子晶体结构同时应用于微带天线设计的可行性。由于多频带天线具有多个谐振点,并分布相差较远,光子晶体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需要保证禁带带宽,使得能够覆盖多个谐振点,实现光子晶体结构对各个谐振频率点的优化作用。 因实验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我们未能进行对设计好天线模型的制作及实际天线参量的测量,这是本文的最大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5-01)
多频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世界卫星导航格局多元化发展和手机导航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的卫星导航芯片很难满足需要。小尺寸、兼容多频信号的导航芯片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其配套相关研究正逐步展开。本文顺应发展潮流,对CMOS工艺下在芯片面积严格限定下且能兼容多频的LNA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CMOS工艺的LNA便于芯片集成,改进的电路结构使之用于新型卫星导航芯片中能有效的降低芯片面积,并同时能最大兼容叁个频点的信号输入,对新型卫星导航芯片的研究和实现有一定的帮助。文章首先介绍了目前世界卫星导航系统格局产生的新变化,说明类似于手机导航等应用对导航芯提出了新的上高需求,指出发展多频多模、小尺寸、低功耗的导航接收芯片是未来发展的主流。继而介绍了用于卫星导航芯片LNA的功能、设计指标和CMOS集成电路的特点,分析了四种常见的LNA设计结构,比较了各个结构的优缺点,结合兼容CMOS工艺的电路需求,决定选取具有源极电感负反馈的共源放大器作为其基础电路。又针对此类放大器的缺点引入了叁种改进电路,研究比较后采用单端共源共栅LNA放大器结构来实现,并针对单端共源共栅结构进行了电路改进,最终实现了只采用一个电感来实现,大大节约了芯片面积。文章在对LNA的设计过程中还进行了MOS管噪声分析研究,功率约束下单频点和多频点噪声优化和阻抗匹配研究,多频点输出负载研究,多频点的切换与冗余控制研究等。本文设计的LNA采用的是0.18μm COMS工艺,采用共源共栅两级放大结构、改进电流镜电路提供偏置、并联LC谐振输出作为负载进行设计,并应用键合线代替负反馈电感,有效的减少了系统中螺旋电感数量,从而降低芯片版图面积,设计的LNA最终可实现兼容叁个频点,经过仿真测试后证明效果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频化论文参考文献
[1].焦阳.RFID天线多频化及阵列天线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2].王磊.基于导航芯片LNA的多频化及小型化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
[3].高洪涛.遗传算法在微带天线宽带多频化设计中的应用[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
[4].梁爱梅.源于人工电磁材料的电小天线多频化和宽频化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
[5].张晓菊.手机天线的小型化与多频化[D].大连海事大学.2007
[6].尹金锒.微带天线的多频化与宽频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