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丑恶人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侦探到访》,角色隐喻,人性拷问
丑恶人性论文文献综述
皋峰[1](2016)在《人性丑恶的拷问——探析《侦探到访》》一文中研究指出《侦探到访》改编自英国着名戏剧,延续了戏剧剧本的精巧结构。暗夜中进行一场看似温馨的订婚家宴,侦探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打乱了这场看似喜庆的晚宴。电影表现出的压抑气氛与戏剧形成绝佳的互文。晚宴人物之间利益千丝万缕,浮华表面的背后,各种丑陋的人性铺展开来,有贪婪、嫉妒、恶毒、傲慢等。一切都表现出上帝都对人类的贪婪和丑恶失望,影片借助伊娃纯洁的灵魂向人性的丑恶发出种种拷问。(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6年24期)
熊锶[2](2016)在《罗生门下的人性丑恶——解析电影《罗生门》》一文中研究指出黑泽明的《罗生门》结合原着小说情节,每个人物的独白都是整个事件的碎片,但由于内心的阴暗和自私,真相在利己的叙述中隐没,死亡让每一个见证者都变得可悲与无奈。导演通过对人性复杂性的描述,意图让观众理解人性的善恶,从而赋予其更深刻的内涵。本文从电影的主题、场景、构图和声音来分析影片,以期更加深入研究电影带给人们思考。(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6年16期)
朱静[3](2016)在《人性丑恶的一面镜子——我怎样演《驴得水》中的张一曼》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张一曼人物的形象分析、笔者对角色的理解以及表演的体会等方面,诠释如何演绎张一曼这个角色,在表演这个人物上注意把握尺度,着力表现她在成为人们的侮辱对象后从愤怒到疯狂的心理过程,发疯以后的张一曼,我把她演得可悲可怜,而不是演得可笑。这样的表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6年10期)
[4](2015)在《沈天鸿:发现人性深处的黑暗与丑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约近20年来,表现或证明人性缺陷与社会弊端互为因果的小说,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在这样的小说中,故事的精彩成为决定性因素。以这类小说成名或者扬名的小说家,都是结构故事和叙述故事的高手,而何世华正是以此崭露头角——《陈大毛偷了一枝笔》、《谁在读书》这些不像小说名字的名字,表明了他的小说观念与他的小说类别,也暗示了他的小说是以精彩的故事为框架。(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期刊2015年07期)
贾婕婷[5](2015)在《小人物的真善美与违反人性的假丑恶——论欧·亨利短篇小说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欧·亨利是美国着名的批判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家,其作品多描写美国社会底层的百姓生活,从不同角度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颂扬了百姓的真诚、英勇就义的精神。欧·亨利短篇小说的主题可以归为两大类,即讴歌小人物的真善美和批判违反人性的假丑恶,作者在这些小人物的身上,探索着人性向善的一面。本文对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予以分析,以期能够更加透彻地了解欧·亨利的小说主题。(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5年10期)
盛春来,程丽芳[6](2015)在《被掩盖的丑恶——评小说《雨》和《信》中人性的揭露》一文中研究指出饱受人间冷暖的作家毛姆毕生被人性所困扰,对人性的思考和描写始终是他的作品的焦点。毛姆无论是在小说《信》里描写看似优雅,实则邪恶的种植园主之妻,还是在小说《雨》里刻画牧师代表的宗教的伪善、人性的丑恶,作者都在不遗余力的表明人性丑恶的本质。(本文来源于《昭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梁圣涛[7](2014)在《论《连城诀》的反武侠性及其对丑恶人性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连城诀》是金庸众多武侠小说中极其独特的一部,它以人性恶为叙事中心,透过主人公狄云的视角,集中描摹了人类社会存在的丑恶现象,深入挖掘着人性的弱点,在多个方面突破传统武侠规范,对武侠小说出路以及人类生存本质做出有益探索。从复杂人性和反武侠性两个方面对文本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王伟[8](2013)在《论中国当代电影中对异化与丑恶人性的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然界的芸芸众生里,人是一种极端复杂的动物。在人的身上,不仅体现着自然界千百万年来进化的历程,同时又具有着作为人所特有的种种属性。人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既是客观的物质存在,又是精神的外在体现。人是理性的,同时也是感性的,既有贪婪自私的一面,又有高尚善良的一面,既有理性的意志,也有动物般的本能和非理性的冲动。人性是复杂的,对人性的判断远非善恶所能包容。人性的产生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实践既(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3年Z1期)
田会敏[9](2013)在《论欧·亨利短篇小说对丑恶人性的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评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以创作短篇小说而享誉世界,被世界文坛誉为美国短篇小说之父,他通过别具一格的"欧·亨利式风格"来塑造小说人物形象,并借此来反映美国社会各类异化现象的本质,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同阶级民众丑恶的人性。本文深入了解了欧·亨利创作的《警察与赞美诗》《没用完(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3年07期)
龚平[10](2012)在《人性之丑恶与美善——余华小说的苦难背后》一文中研究指出余华在中国当代先锋派作家中独树一帜,对苦难的叙述一直是其小说创作的重大母题。在余华看来,苦难可以折射出人性的两面:丑恶与美善。他的八十年代的小说主要表现苦难中的人性之丑恶,而九十年代后主要表现苦难中的人性之美善,前后期的创作出现了转型。余华认为苦难永远是人类不可超越的生存状态,呼唤人性中的美善是他现在也是以后小说创作的选择。(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2年12期)
丑恶人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黑泽明的《罗生门》结合原着小说情节,每个人物的独白都是整个事件的碎片,但由于内心的阴暗和自私,真相在利己的叙述中隐没,死亡让每一个见证者都变得可悲与无奈。导演通过对人性复杂性的描述,意图让观众理解人性的善恶,从而赋予其更深刻的内涵。本文从电影的主题、场景、构图和声音来分析影片,以期更加深入研究电影带给人们思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丑恶人性论文参考文献
[1].皋峰.人性丑恶的拷问——探析《侦探到访》[J].戏剧之家.2016
[2].熊锶.罗生门下的人性丑恶——解析电影《罗生门》[J].戏剧之家.2016
[3].朱静.人性丑恶的一面镜子——我怎样演《驴得水》中的张一曼[J].戏剧之家.2016
[4]..沈天鸿:发现人性深处的黑暗与丑恶[J].安徽文学.2015
[5].贾婕婷.小人物的真善美与违反人性的假丑恶——论欧·亨利短篇小说主题[J].作家.2015
[6].盛春来,程丽芳.被掩盖的丑恶——评小说《雨》和《信》中人性的揭露[J].昭通学院学报.2015
[7].梁圣涛.论《连城诀》的反武侠性及其对丑恶人性的批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8].王伟.论中国当代电影中对异化与丑恶人性的表现[J].电影评介.2013
[9].田会敏.论欧·亨利短篇小说对丑恶人性的书写[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
[10].龚平.人性之丑恶与美善——余华小说的苦难背后[J].文教资料.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