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块并行译码算法论文-曹宏坚

分块并行译码算法论文-曹宏坚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块并行译码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Turbo码,分块并行译码,S交织器,存储器争用

分块并行译码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曹宏坚[1](2013)在《Turbo码分块并行译码算法仿真研究与碰撞自由S型交织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Turbo码采用软输入软输出的迭代译码算法,使其具有极其优异的译码性能,然而译码算法的高复杂度以及迭代译码结构使得Turbo码译码存在较大延迟,因而限制了其在高速实时性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为解决译码延迟和提高译码吞吐率,许多方法相继被提出,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分块并行译码结构,将每帧数据切割成相同长度的子块,并用多个子译码器对不同的块同时进行译码,分割后的子块越多、子块的长度越短,译码延迟将越小、吞吐率也越大,然而采用分块并行译码结构会引入新的问题:子块边界初始递推变量需要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准确地初始化,否则会损失误码性能;由于交织器的随机性,在并行分块译码的数据交织或解交织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存储器争用,增加译码延迟。因此需要在交织器的设计过程中引入碰撞自由准则(无争用准则)。本文主要对分块并行译码算法及碰撞自由S交织器的生成算法进行了研究。为了对Turbo码的基本理论有初步的认识,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Turbo码的编译码基本原理,之后对3GPP LTE标准的Turbo码进行了译码仿真并考察了不同条件和不同交织器下的Turbo码的纠错性能。然后介绍了分块并行译码结构和已有的译码算法,考察了不同算法的译码仿真性能,并对一种联合算法进行了性能比较分析并指出其适用性。最后介绍了现有的碰撞自由交织器设计方案,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碰撞自由S型交织器生成算法,它能高效地将任意均匀分布的半随机型交织器通过对其对应的解交织映射进行操作而改造成S型交织器,并且其延展因子S很容易达到其上界。由于具有较大的延展因子,该算法所生成的碰撞自由交织器具有和传统S型交织器同样的优异性能并通过仿真得到验证。(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3-05-01)

张勇生[2](2013)在《基于FPGA的Turbo码分块并行译码算法的研究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Turbo码几乎达到了接近香浓理论极限的译码性能,在深空通信、卫星通信及多媒体通信等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Turbo码较大的译码延时限制了其在对实时性要求严格的领域中的应用。本文在研究Turbo码基本编译码算法的基础之上,重点研究了一种能够成倍降低译码延时的算法——分块并行译码算法,及该算法的FPGA实现技术。在王视环等人提出的混合分块并行译码算法的基础之上,结合译码器FPGA硬件实现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对原混合分块并行译码算法的迭代初值进行了改进。迭代一次的情况下,在104数量级上,改进算法比原混合分块并行译码算法提高了约0.3db的编码增益。另外,为了便于算法的实际应用,本文在FPGA平台上利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完成了编译码器各个模块的设计与仿真。针对改进算法编译码器的特点,在编码端,利用双端口RAM设计了能够同时产生自然顺序序列和交织顺序序列的交织器,并配合3个D触发器完成了整个编码器的同步设计。在译码端,针对各个码块之间有重迭的特点,设计了能够完成块头和块尾交换的并行无冲突交织和解交织网络,在ISE开发环境中对编译码器的各个模块的仿真表明设计能够正确完成相应的功能。(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3-03-01)

王视环,宋荣方[3](2010)在《分块并行结构的Turbo译码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两种分块并行Turbo译码算法,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混合算法。研究表明,与现有的两种算法相比,混合算法融合了两者的优点,虽多消耗了少量资源,但是明显改善了译码性能。(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6期)

赵旦峰,李文意,杨建华,付磊叁[4](2004)在《分块并行Turbo码译码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Turbo码译码采用迭代译码思想,译码时延较大是其应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通信系统中的一大障碍.为了减少译码计算的时延,利用递推迭代的思想,给出一种分块并行译码的方法,即将接收的整个码字分成若干子块,各子块进行并行处理,其中各子块的前后向递推公式的初始值由相邻子块的前一次迭代译码的边界计算值传递.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并行译码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译码性能,在硬件实现方面可以大大降低译码计算复杂度和时延,从而降低整个Turbo码译码时延.(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分块并行译码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Turbo码几乎达到了接近香浓理论极限的译码性能,在深空通信、卫星通信及多媒体通信等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Turbo码较大的译码延时限制了其在对实时性要求严格的领域中的应用。本文在研究Turbo码基本编译码算法的基础之上,重点研究了一种能够成倍降低译码延时的算法——分块并行译码算法,及该算法的FPGA实现技术。在王视环等人提出的混合分块并行译码算法的基础之上,结合译码器FPGA硬件实现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对原混合分块并行译码算法的迭代初值进行了改进。迭代一次的情况下,在104数量级上,改进算法比原混合分块并行译码算法提高了约0.3db的编码增益。另外,为了便于算法的实际应用,本文在FPGA平台上利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完成了编译码器各个模块的设计与仿真。针对改进算法编译码器的特点,在编码端,利用双端口RAM设计了能够同时产生自然顺序序列和交织顺序序列的交织器,并配合3个D触发器完成了整个编码器的同步设计。在译码端,针对各个码块之间有重迭的特点,设计了能够完成块头和块尾交换的并行无冲突交织和解交织网络,在ISE开发环境中对编译码器的各个模块的仿真表明设计能够正确完成相应的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块并行译码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1].曹宏坚.Turbo码分块并行译码算法仿真研究与碰撞自由S型交织器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3

[2].张勇生.基于FPGA的Turbo码分块并行译码算法的研究及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3].王视环,宋荣方.分块并行结构的Turbo译码算法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4].赵旦峰,李文意,杨建华,付磊叁.分块并行Turbo码译码算法的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4

标签:;  ;  ;  ;  

分块并行译码算法论文-曹宏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