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延时线论文-高峰,李劲,石金水,潘海峰

脉冲延时线论文-高峰,李劲,石金水,潘海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脉冲延时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击穿电压,高压脉冲延时线,直角弯道传输线,沿面闪络

脉冲延时线论文文献综述

高峰,李劲,石金水,潘海峰[1](2010)在《200kV水介质高压脉冲延时线》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200 kV水介质高压脉冲延时线的基本设计参数,阻抗为23.4Ω,电长度为300 ns;分析了该延时线的耐压特性,并对其传输脉冲幅度衰减率进行了估算。加工了一套高压脉冲延时线装置,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利用Blumlein线产生两路高压方波脉冲输出,一路经高压电缆-延时线-高压电缆到匹配负载,另一路经过高压电缆到匹配负载,两负载上的脉冲等效认为是延时线的输出脉冲和输入脉冲。实验结果表明,该延时线工作电压大于200 kV,输入方波脉冲前沿为30 ns,输出方波脉冲前沿增加到34.5 ns,方波脉冲幅度损耗率为1.8%。(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0年04期)

高峰[2](2008)在《高压脉冲延时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重复频率脉冲发生器的负载一般是感应腔、二极管电子枪等非线性元件,很难与脉冲发生器输出阻抗完全匹配,这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反射脉冲。为了避免反射脉冲对主脉冲的影响,即隔离反射脉冲,本论文研究了低损耗、小畸变的高压脉冲延时线——水介质脉冲延时线。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深入地了解了水介质脉冲延时线能量传输损耗和脉冲波形畸变因素,传输脉冲幅度损耗的主要因素是趋肤效应损耗和水介质泄漏损耗;传输脉冲畸变因素较复杂,主要是趋肤效应损耗引起的脉冲前沿损失和延时线阻抗不均匀引起的脉冲平顶波动。本论文介绍了延时线的基本理论,对其能量传输损耗和脉冲波形畸变因素以及耐压强度进行了分析。根据应用和实验需求,设计了一套12Ω、电长度为200ns~500ns脉冲延时线原理性实验装置,并对其能量传输损耗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设计了一套工作电压大于200 kV、阻抗为24Ω、电长度为300ns的高压实验装置,并对其能量传输损耗和耐压强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在物理设计基础上,建立了两套实验装置和实验平台,并进行小信号实验和高压实验。通过低压脉冲信号传输实验,了解了延时线传输脉冲幅度损耗大小和脉冲波形畸变程度;通过高压脉冲传输实验,了解了延时线的耐压强度和耐压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编写了延时线损耗数值模拟程序,主体是对电报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利用该程序模拟了脉冲延时线传输脉冲的过程,了解了趋肤效应损耗和水介质泄漏损耗对传输脉冲前沿影响大小;利用PSpice程序模拟了绝缘支撑对传输脉冲的影响,以此了解其对脉冲幅度影响不大,主要会引起脉冲平顶畸变;利用Magic程序模拟了直角弯道对传输脉冲的影响,了解了其对传输脉冲的影响较小。最后,调研了碳酸丙烯介质特性,利用原理性实验装置进行了初步实验,以了解碳酸丙烯作为延时线传输介质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期刊2008-06-01)

高峰,石金水,李劲[3](2008)在《水介质同轴线型方波脉冲延时线》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水介质同轴型方波脉冲延时线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特性参数,并对延时线传输脉冲的脉冲损耗和脉冲畸变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建立了一套延迟500 ns、阻抗为12Ω的水介质同轴线型方波脉冲延时线,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延时线输入方波脉冲前沿为18 ns,输出方波脉冲前沿增加到26 ns;方波脉冲幅度损耗率为9.6%;延迟时间为476 ns。(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08年05期)

脉冲延时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重复频率脉冲发生器的负载一般是感应腔、二极管电子枪等非线性元件,很难与脉冲发生器输出阻抗完全匹配,这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反射脉冲。为了避免反射脉冲对主脉冲的影响,即隔离反射脉冲,本论文研究了低损耗、小畸变的高压脉冲延时线——水介质脉冲延时线。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深入地了解了水介质脉冲延时线能量传输损耗和脉冲波形畸变因素,传输脉冲幅度损耗的主要因素是趋肤效应损耗和水介质泄漏损耗;传输脉冲畸变因素较复杂,主要是趋肤效应损耗引起的脉冲前沿损失和延时线阻抗不均匀引起的脉冲平顶波动。本论文介绍了延时线的基本理论,对其能量传输损耗和脉冲波形畸变因素以及耐压强度进行了分析。根据应用和实验需求,设计了一套12Ω、电长度为200ns~500ns脉冲延时线原理性实验装置,并对其能量传输损耗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设计了一套工作电压大于200 kV、阻抗为24Ω、电长度为300ns的高压实验装置,并对其能量传输损耗和耐压强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在物理设计基础上,建立了两套实验装置和实验平台,并进行小信号实验和高压实验。通过低压脉冲信号传输实验,了解了延时线传输脉冲幅度损耗大小和脉冲波形畸变程度;通过高压脉冲传输实验,了解了延时线的耐压强度和耐压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编写了延时线损耗数值模拟程序,主体是对电报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利用该程序模拟了脉冲延时线传输脉冲的过程,了解了趋肤效应损耗和水介质泄漏损耗对传输脉冲前沿影响大小;利用PSpice程序模拟了绝缘支撑对传输脉冲的影响,以此了解其对脉冲幅度影响不大,主要会引起脉冲平顶畸变;利用Magic程序模拟了直角弯道对传输脉冲的影响,了解了其对传输脉冲的影响较小。最后,调研了碳酸丙烯介质特性,利用原理性实验装置进行了初步实验,以了解碳酸丙烯作为延时线传输介质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脉冲延时线论文参考文献

[1].高峰,李劲,石金水,潘海峰.200kV水介质高压脉冲延时线[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

[2].高峰.高压脉冲延时线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8

[3].高峰,石金水,李劲.水介质同轴线型方波脉冲延时线[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

标签:;  ;  ;  ;  

脉冲延时线论文-高峰,李劲,石金水,潘海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