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链路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敏捷卫星,星地测控,链路分析,天线干涉区
链路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牛朝,韩孟飞,王雪宾,杨芳[1](2019)在《一种敏捷卫星测控链路性能仿真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敏捷卫星测控任务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卫星工具包(STK)的敏捷卫星测控链路性能仿真分析方法。通过创建仿真场景,并加载外部天线方向图数据及卫星姿态数据,对卫星动态过程中的上行、下行测控链路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方法能够较精确地反映敏捷卫星星地测控链路动态特性,对于敏捷卫星工程应用和在轨试验具有实际的工程使用价值,也可以为其它航天器测控系统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遥测遥控》期刊2019年04期)
杨清森,杨仁庆,赵春昊,张嘉元[2](2019)在《卫星通信的链路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卫星通信的快速发展,卫星通信系统工程、卫星链路设计、系统性能分析等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在频率转换卫星的系统中,上下行链路是相关的,上行链路中引入的信号恶化(损耗和噪声)转移至下行链路,进而影响系统的综合性能。把卫星通信传输路径上引入的链路性能恶化加到传输链路中,可以对路径损耗、路径噪声进行定量的分析,推导出综合链路性能(载噪比)的计算公式,分析系系统参数对链路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9年07期)
李松朗,毛忠阳,刘传辉,刘敏,黄睿鑫[3](2019)在《蓝绿激光通信空地下行链路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蓝绿激光通信系统提供设计依据,采用中纬度地区标准大气衰减模型,结合大气衰减、几何衰减与大气湍流,分析了天气现象、湍流强度、发散角与接收孔径对链路余量、信噪比和误码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外界环境确定时,链路余量和发散角与接收孔径都有关,信噪比和误码率只与接收孔径有明显关系。同时,晴天、发散角越小和接收孔径越大,链路余量越大;湍流强度越弱,接收孔径越大,信噪比越大,误码率越小。(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张晓玉[4](2019)在《基于多孔径相干光接收机的星地通信链路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相比于微波通信,自由空间光通信具有传输容量大、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保密性强和频谱资源丰富等优点。自由空间光通信中光束在大气信道中传输时会受到湍流效应和气象条件的影响,而空间分集技术可以有效抑制信道衰落,提高输出信噪比(SNR),改善通信系统性能,并具有可靠性高、易于维护和升级的优点。本文围绕基于多孔径相干光接收机的星地光通信系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在考虑大气湍流效应和大气衰减损耗的条件下应用Gamma-Gamma分布模型和比尔-朗伯定律(BLL)建立了组合的大气信道模型,可以用于分析光强闪烁、光束漂移以及各种气象条件(雾、云、雨、雪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多孔径相干光接收机的系统误码率(BER)模型,考虑了最大比合并(MRC)、等比合并(EGC)和选择合并(SC)叁种合并方式,以及实际尺寸光学天线产生的孔径平均效应。基于该模型计算了满足一定BER要求的星地上下行光通信中所需的平均接收SNR。比较了叁种合并方式下系统BER性能差异,分析了气象条件和实际光学天线孔径大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对比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系统的性能。相比以往同类研究,本文研究考虑了更多实际因素的影响,改进了大气信道和多孔径相干光接收机BER模型,研究结果对于设计基于多孔径相干光接收机的星地光通信系统具有较好的实际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军,元秀华,王铭淏[5](2019)在《空潜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链路性能评估(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空中平台与水下平台之间的有效通信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因为声波或电磁波只能有效地仅在海水或空气中传播,而无法同时在这两种介质中高效传输数据。相比电磁波,激光束能够穿透相当深度的海水,因而自由空间光通信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空潜通信替代手段。众所周知,吸收和散射引起的衰减是水下激光传播主要不利因素之一,然而这只能通过加大发射功率来补偿。尽管如此,即使发射功率大到能够保证一定的接收机灵敏度,大气和海洋湍流引起的光强起伏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链路性能。本文重点研究水下载具与空中平台之间的自由空间光通信链路中的湍流效应,利用波动光学仿真,研究高斯光束和环形光束在空-潜两段链路中的传播,并根据数值结果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之间的性能差异进行了比较说明。总体来说,由于湍流的主要部分离发射机更近,上行链路更容易受到湍流的影响。此外,研究中还发现环形光束往往能产生较小的闪烁指数和较高的信噪比。本项工作能够为未来的空潜光通信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光学》期刊2019年02期)
邬晶淼[6](2019)在《异构网络中上行链路性能改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移动智能终端的爆发式增长以及不均匀分布,促进了异构网络的发展。异构网络的部署可以提高系统容量,缓解热点区域移动数据业务爆炸性增长的问题。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上行链路业务量逐渐增多,异构网络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传统的以下行链路为中心的上下行对耦的用户关联模式不再适用;另一方面,上行链路的小区间干扰问题将严重影响上行链路的传输质量。因此,本文主要从上行链路改善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用户关联、小区间干扰,以及潜在的高能耗问题等。针对用户关联问题,本文首先对经典的上下行对耦的用户关联模式进行了回顾,指出了各种方法间的关联和优缺点。由于异构网络中不同类型基站的发射功率不同,如果应用上下行对耦的用户关联模式,将导致上行链路的服务质量较差。因此,本文考虑了上下行解耦的用户关联模式。将上行链路接入距离最近的基站,可以有效的提升上行链路的传输性能。针对上行链路的小区间干扰问题,本文在上下行解耦的用户关联模式下提出了新的功率控制和频率分配方案,使系统的总吞吐量得到提升。功率控制的主要目的是缓减同频干扰,本文首先对传统同构网络中的分布式功率控制方案和基于激活链路保护的分布式功率控制方案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将其扩展到了异构网络中。然后结合这两种方案的优缺点,本文提出了动态分布式功率控制方案。动态分布式功率控制方案不仅可以保证用户的上行链路的SINR始终大于阈值直到通信结束,而且可以减小能量消耗。此外,本文结合热点区域的上行链路小区间干扰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反频率复用方案。改进的反频率复用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增大同频用户间的距离,为密集分布的用户分配不同的频谱资源。因此,该方案被建模为基于上行链路和速率最大的频率分配优化问题,不仅可以减小用户的上行链路中断概率,而且可以增大频谱利用率。(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4-05)
吴庆典[7](2019)在《高速光纤接入链路性能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高清IPTV、超清视频的点播、高清可视电话等宽带业务的推动,移动带宽需求随时间呈现指数级的增长,光纤通信中现有的带宽无法满足人们对网络传输速率和传输容量的要求。在光纤链路中利用反射半导体光放大器作为光网络单元中的调制器,实现无色的光网络单元使链路产生额外的增益。先进的调制有利于充分利用频谱资源,可以在相同的带宽下传输更高速的数据信息。本文主要设计了双电极配置的反射半导体光放大器和利用滤波器组多载波调制来优化链路的性能以及利用光纤高带宽的特性,为终端用户的高速数据接入服务提供可能。在上行传输链路中利用反射半导体光放大器调制器实现光纤链路的无色化,对比使用不同的配置的双电极反射半导体光放大器,得出最优性能来改善链路的增益,从而获得更远的传输距离。在下行传输链路中运用先进调制格式滤波器组多载波调制实现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更低的相邻信道泄露,从而获得更高的传输速率和传输容量。本文的主要工作以及创新点如下:1.构建了反射半导体光放大器的物理模型并研究其特性,提出了双电极偏置的反射半导体光放大器的配置方式,并研究了双电极配置的反射半导体光放大器对链路增益的改善。2.研究了选择性映射技术和部分传输序列技术降低带有偏移量的滤波器组多载波调制信号的峰均功率比。提出了将选择性映射技术与部分传输序列技术结合的算法,相对于传统的选择性映射技术和部分传输序列技术获得了更低的峰均功率比,改善了链路传输的性能。(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4-01)
张志勇,吴佑珂,刘方,徐锐[8](2019)在《非协作网络的链路性能状态推断技术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层析成像技术通过端到端测量获得路径性能参数,采用统计推断方法推测目标网络的内部链路性能状态,可以在无需对目标网络内部元素访问控制的前提下实现对目标网络运行态势的准确感知,适用于非协作网络环境下识别目标网络的脆弱区域。对网络链路性能状态参数的层析成像技术进行分析,从链路时延、丢包率和拥塞状态等方面介绍现有研究,从性能参数模型、参数推断方法等角度分析相关方法,并对比其优缺点,以加强对相关领域的认识。(本文来源于《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高军诗[9](2019)在《100 Gbit/s/超100 Gbit/s波分复用(WDM)传输系统光链路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100 Gbit/s/超100 Gbit/s WDM传输系统光链路性能相比过去10 Gbit/s WDM系统有了新特点。首先,论证多光放段、无色散补偿、相干检测的100 Gbit/s/超100 Gbit/s WDM系统光链路性能应采用广义光信噪比来衡量。其次,论证低衰耗、大有效面积新型光纤对多光放段100 Gbit/s/超100 Gbit/s WDM传输系统光链路性能有一定改善。最后指出陆地少光放段WDM系统应采用新型光纤,应考虑GOSNR对其性能规范的参照作用。(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9年S1期)
陈阳,王翔,赵尚弘,林涛,胡大鹏[10](2018)在《无人机空中OFDM光通信链路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无人机空中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模型链路的误码性能理论和仿真研究,综合考虑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大气湍流模型和服从瑞利分布的指向误差模型对通信系统的影响,采用高斯-厄米特积分方法得出了通信系统链路误码率的闭合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发射端光束发散角、符号速率、子载波数和接收孔径大小与系统误码率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在弱湍流条件下,发射端激光存在可使链路误码性能达到最优的光束发射角,湍流强度的改变对最优光束发散角的影响不大。光OFDM系统能够满足无人机间通信速率为吉比特级的光通信要求,并且通信时接收端的孔径尺寸不宜增大,该结果对通信链路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半导体光电》期刊2018年06期)
链路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卫星通信的快速发展,卫星通信系统工程、卫星链路设计、系统性能分析等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在频率转换卫星的系统中,上下行链路是相关的,上行链路中引入的信号恶化(损耗和噪声)转移至下行链路,进而影响系统的综合性能。把卫星通信传输路径上引入的链路性能恶化加到传输链路中,可以对路径损耗、路径噪声进行定量的分析,推导出综合链路性能(载噪比)的计算公式,分析系系统参数对链路性能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链路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牛朝,韩孟飞,王雪宾,杨芳.一种敏捷卫星测控链路性能仿真分析方法[J].遥测遥控.2019
[2].杨清森,杨仁庆,赵春昊,张嘉元.卫星通信的链路性能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9
[3].李松朗,毛忠阳,刘传辉,刘敏,黄睿鑫.蓝绿激光通信空地下行链路性能分析[J].光通信技术.2019
[4].张晓玉.基于多孔径相干光接收机的星地通信链路性能分析[D].贵州大学.2019
[5].李军,元秀华,王铭淏.空潜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链路性能评估(英文)[J].中国光学.2019
[6].邬晶淼.异构网络中上行链路性能改善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7].吴庆典.高速光纤接入链路性能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9
[8].张志勇,吴佑珂,刘方,徐锐.非协作网络的链路性能状态推断技术研究综述[J].通信技术.2019
[9].高军诗.100Gbit/s/超100Gbit/s波分复用(WDM)传输系统光链路性能[J].电信科学.2019
[10].陈阳,王翔,赵尚弘,林涛,胡大鹏.无人机空中OFDM光通信链路性能研究[J].半导体光电.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