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位点论文-朱华玉,杨路明,宋芃垚,Dal-Hoe,Koo,郭禄芹

特征位点论文-朱华玉,杨路明,宋芃垚,Dal-Hoe,Koo,郭禄芹

导读:本文包含了特征位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SR,全基因组,染色体,共线性

特征位点论文文献综述

朱华玉,杨路明,宋芃垚,Dal-Hoe,Koo,郭禄芹[1](2019)在《西瓜全基因组SSR位点的特征及其在比较遗传作图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与意义:随着新一代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物种开发了大量的覆盖全基因组的SSR标记。虽然在西瓜上也开发了一些SSR标记,并已经在连锁图谱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得到应用,但仍存在多态性低、基因组覆盖率低等问题。本研究从西瓜全基因组水平分析了不同类型SSR序列的分布及频率。并开发了覆盖全基(本文来源于《中国瓜菜》期刊2019年08期)

龚浩,樊永显[2](2019)在《DNA4mcEL:基于核苷酸信息特征计算分析与预测DNA N~4-甲基胞嘧啶位点》一文中研究指出N~4-甲基胞嘧啶(N~4-methylcytosine,4mC)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在DNA的修复、表达和复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准确鉴定4mC位点有助于深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机制,由于4mC位点的实验鉴定即耗时又昂贵,特别是考虑到基因序列的快速积累,迫切需要补充有效的计算方法。因此,提供一个快速、准确的4mC位点在线预测平台十分必要。目前,还未见对构建必要的预测模型所需的不同特征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我们构建多组特征集,并且采用5种ML方法 (如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集成学习等),提出一种称为"DNA4mcEL"的预测方法。在随机10折交叉验证测试下与现有的预测器相比,DNA4mcEL预测C. elegans、D. melanogaster、A. thaliana、E. coli、G. subterraneus、G. pickeringii 6个物种的精度均有提高。基于本方法的预测器DNA4mcEL在这项任务中显着优于现有的预测器。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综合调查和建立更准确模型的策略,可以作为激发N~4-甲基胞嘧啶预测计算方法未来发展的有用指南,加快新N~4-甲基胞嘧啶的发现。DNA4mcEL的独立版本可以从https://github.com/kukuky00/DNA4mcEL.git免费获得。(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马志伟,滕继平,庄步峰[3](2019)在《乙醇脱氢酶1B-rs1229984位点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乙醇脱氢酶1B(alcohol dehydrogenase 1B, ADH1B)-rs1229984位点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对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32例食管癌患者为食管癌组,10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集2组外周静脉血提取血液基因组DNA,采用二对引物-PCR法检测ADH1B-rs1229984基因SNP;比较2组ADH1B-rs122998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ADH1B-rs1229984基因型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不同基因型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ADH1B在rs1229984存在SNP,分别为野生型纯合子GG型、突变杂合子AG型、突变纯合子AA型;2组ADH1B-rs1229984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组G等位基因频率(51.52%)明显高于对照组(42.13%)(P<0.05);GG+AG基因型食管癌患者TNM分期Ⅲ期(89.47%)、低分化(93.48%)、浸润程度T_4期(93.33%)和淋巴结转移(88.89%)比率高于AA基因型(10.53%、6.52%、6.67%、11.11%)(P<0.05),年龄、性别比例、肿瘤直径、肿瘤部位与AA基因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G+GG基因型食管癌患者中位生存期[(17.31±2.89)个月]短于AA基因型[(26.75±4.45)个月](P<0.05),1、2、3 a生存率(61.86%、19.59%、9.28%)低于AA基因型(97.14%、74.29%、37.14%)(P<0.05);淋巴结转移与ADH1B-rs1229984 GG基因型为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1.852,95%CI:1.339~2.561,P=0.026;OR=2.171,95%CI:1.675~2.815,P=0.013)。结论ADH1B-rs1229984基因SNP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且该基因位点GG基因型预示患者预后不良。(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刘慧芳[4](2019)在《联合残基和残基对特征预测蛋白内部翻译后修饰位点间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PTM)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调节蛋白质活性、细胞信号转导、基因表达以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这类相互作用有利于深入阐明由PTM介导的调控机制。通过实验方法检测PTM相互作用耗时费力,而计算方法的开发则有望弥补实验技术的不足。现有大多数的计算研究主要依赖于序列层面的残基关联特征来开发预测模型,忽略了PTM相互作用位点的结构信息和单个残基的特性,从而阻碍了预测精度的提升。因此,开发新算法以克服现有研究中的局限性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信息的算法(PTM Cross-Talk predictor,PCTpred)来提高预测PTM相互作用的准确性。该算法首先在蛋白质序列和结构层面设计了一系列残基关联特征(如共进化信息、共定位信息等)和独立残基特征(如致病性分数、拉普拉斯拓扑指标等),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正负样本在基于残基对和残基的特征上均具有显着的差异。然后,利用前向特征选择技术保留了23个新引入的描述符和3个传统描述符,在此基础上分别开发了序列分类器PCTseq和结构分类器PCTstr,并通过权重联合构建了最终的预测模型。基于样本和蛋白层面的评价,PCTpred获得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3和0.804。即使在去除样本中的距离偏好或使用模拟的蛋白结构作为输入,本算法的预测性能仍能得到维持或适度降低。对不同类型的PTM相互作用子集和文献收集的共修饰肽段进行测试,PCTpred依旧获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从而展现出较强的泛化能力。与目前最优秀的算法相比,PCTpred在各种类型的评测中均能获得较高的预测精度。PCTpred的源代码和数据集可从以下链接获取https://github.com/Liulab-HZAU/PCTpred。(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谢若鹏[5](2019)在《基于有效特征探索和集成学习模型的赖氨酸丙二酰化位点分析与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后修饰是对蛋白质中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添加官能团(如烷基、烯基、苯基等)改变其化学性质或者空间结构,从而进一步影响蛋白质在细胞生命活动过程的调控作用。在众多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中,赖氨酸丙二酰化是将丙二酰基团从丙二酰辅酶A转移到赖氨酸残基上的一种化学修饰。研究证明,这一修饰能调控肝脏组织中葡萄糖和脂肪酸的代谢,并且与二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等高发病率的代谢疾病相关。因此,对赖氨酸丙二酰化位点的精准识别能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以及治疗方法。本文基于实验验证的真实数据,提出了一个用于精准预测赖氨酸丙二酰化位点的集成学习框架,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赖氨酸丙二酰化数据集的收集与预处理。首先,我们从公共数据库中收集实验验证过的丙二酰化修饰的蛋白质序列。然后,以赖氨酸(K)为中心截取长度为25个氨基酸的残基序列,若中心赖氨酸(K)被丙二酰化则定义为正样本,否则定义为负样本,以此构建用于机器学习建模的高质量的赖氨酸丙二酰化位点数据集。此外,通过序列比对的方式探究了正负样本序列的差异性,并发现正负样本之间存在大量的区域性重迭。基于序列的全方位特征探索,找寻正负样本之间潜在的差异性,为构建高精度的预测模型奠定坚实的基础。(2)赖氨酸丙二酰化残基序列的特征提取与特征选择。为了从赖氨酸丙二酰化位点的残基序列中提取关键模式和特征,我们分析和比较了11种不同的特征编码方法,总计生成了2275维原始特征向量。通过使用信息增益特征选择算法为原始特征进行特征重要性排序,并使用随机森林模型基于十次十折交叉验证探寻各个数据集上对应的最优特征集。(3)集成学习模型的构建。本文基于四种常见的机器学习方法(即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K-近邻和逻辑回归)以及最近提出的一种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算法(LightGBM)对叁个物种的数据(大肠杆菌、小鼠、人类)使用最优特征集进行训练,构建了多个单一机器学习模型。通过研究发现对单一机器学习方法模型的集成可以进一步提高模型鲁棒性和预测精度。最终在独立测试集上与现有的最先进的预测器(MaloPred)相比,优化的集成模型在各个物种数据集上的性能全面领先(大肠杆菌、小鼠和人类的AUC的值分别为0.930,0.923,0.944)。(4)在线预测服务器的开发。基于此集成模型,我们利用Gearman任务分发框架开发了一个高并发、负载均衡的赖氨酸丙二酰化位点在线预测服务器(http://kmalsp.erc.monash.edu/),为广泛的研究团体提供赖氨酸丙二酰化位点的初筛服务。本论文的研究和提出的集成学习模型方法有助于缩短新型丙二酰化位点实验验证的周期,加速发现新的丙二酰化和其它翻译后修饰位点,为未来相关翻译后修饰位点的预测计算方法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5-29)

吴秋华[6](2019)在《我国水痘疫苗株SNP位点特征分析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糖蛋白E的免疫效果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是能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两种疾病的病原体。儿童时期感染VZV引起水痘后,到了成人时期可再次激活引起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水痘和HZ是疫苗可预防和控制的疾病。水痘疫苗是将VZV野毒株经多次传代减毒后获得的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live attenuated vaccine,VarV),世界上绝大多数的VarV都来源于Oka株,我国研制和使用国产Oka株VarV已20余年。迄今为止,从野毒株pOka减毒得到的VarV从未被完整克隆过,不同企业生产的VarV含有多种疫苗病毒变异体或亚种。先前的研究显示,VZV IE62基因(编码ORF 62)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的突变有利于减毒,但仅此是远远不够的。研究VZV其它ORFSNP的变异与毒力是否相关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与此同时,VZV减毒活疫苗株引起的疫苗相关病例及其在免疫功能低下等特殊人群中的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以VZV糖蛋白E(Glycoprotein E,gE)为主要成分HZ亚单位疫苗避免减毒活疫苗潜在致病危险的同时,其免疫原性和免疫持久性大大提高。目前,我国尚未有获批上市的HZ疫苗。因此,十分必要对我国VarV全基因组序列(Whole genome sequence,WGS)的SNP位点进行研究分析,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不同水痘疫苗免疫原性差异的可能机制;并表达我国VZV优势流行株gE的抗原片段,评估其免疫效果,探索开发研制国产VZV亚单位疫苗。本研究测定了 1株国产VarV(命名为:vOka-BK)的WGS,并将其与亲本株(pOka)、疫苗种子株(vOka-Biken)及国外水痘减毒疫苗株(vOka-Varilrix、vOka-Varivax)的WGS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共有168处存在差异。根据已报道的Oka疫苗株SNP深度测序的数据,我们筛选出位于基因组独特区域54个SNP位点做进一步分析。这54个SNP位点的突变共造成29个非同义突变,其中位于ORF62和ORF55的最多,各有9个和3个。54个SNP中:有22个SNP变异是国内外疫苗株所共有的,其中的3个SNP突变(*130R,ORF0;R958G,ORF62;S628G,ORF62)与VZV已知的Clade3型高度减毒株Ellen完全一致。这些发生疫苗株中的共同变异很可能是疫苗的核心位点。vOka-BK与vOka-Biken、vOka-Varilrix和vOka-BK与vOka-Varivax相似的SNP分别有17个和5个,即vOka-Varilrix与vOka-Varivax之间有22个SNP差异,这些位点很可能是影响这两个疫苗效力的位点。而vOka-BK中10个独有的SNP变异则可能是影响vOka-BK效力的位点。本研究还利用哺乳动物表达系统CHO表达VZVgE胞外区的主要抗原片段,将其与叁种佐剂(Alum、MPL、QS21)进行不同配组后,在小鼠中评价其免疫效果。结果显示:体液免疫方面,与其它组相比,MPL+QS21+gE组产生VZV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最高。细胞免疫方面,MPL+QS21+gE组能同时诱导Th1/Th2型细胞免疫应答,但更偏向于Th1型细胞免疫。与其它组相比,MPL+QS21+gE组CD8+T和Treg的比值最高,能维持机体处于最佳的免疫平衡状态。此外,该组CD8+TCM细胞增多,即免疫记忆功能有所增强。在28周观察期内,MPL+QS21+gE组产生特异性IgG抗体水平保持恒定。小鼠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见,MPL+QS21+gE联合免疫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综上所述,本研究是首次将中国的水痘疫苗株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的水痘疫苗株进行WGS的SNP位点分析,发现我国vOka-BK株基因组序列SNP位点的特异性,并发现影响水痘疫苗免疫效力和生物学作用的潜在关键SNP位点,为水痘减毒活疫苗后续的优化研究、疫苗效果评价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也初步评价了VZVgE的免疫效果,为我国研制VZV亚单位疫苗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9-05-01)

丁乐,陈静,郑帼,石中南,王晓雨[7](2019)在《少见基因位点突变Alper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POLG基因突变导致的Alper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幼儿期起病Alper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位点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幼儿,4岁3个月,以反复抽搐持续状态入院。既往有运动不耐受、下肢乏力现象、生长发育落后和体格消瘦。四肢肌力0~1级,肌张力明显降低,肌容积减少。双侧膝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提示高乳酸血症,脑脊液蛋白增高。双侧脑干中枢性听路传导时间延长;肌电图提示多发性周围神经源性损害肌电改变(主要累及感觉、运动神经轴索)。头颅MRI示脑沟深,脑外间隙增宽;两侧侧脑室及第叁脑室饱满;右侧额叶、双侧基底节区异常信号。视频脑电图结果为背景活动减慢,发作间期左侧枕区棘慢波散发,监测到局灶性癫痫持续状态(EPC)。线粒体病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二代测序结果显示POLG基因的复合杂合变异,一个c.2890C>T(p.Arg964Cys)错义变异来源于父亲,另一个c.2584G>A(p.Ala862Thr)错义变异来源于母亲。结合临床诊断为Alpers综合征。结论 POLG基因突变所致的Alpers综合征是引起EPC的重要原因,进行性病程,药物难治,需要及早识别和诊断。(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9年04期)

孙佳伟,张明,王长宝,徐维艳,程科[8](2019)在《一种新的融合统计特征的DNA甲基化位点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动、准确地识别DNA甲基化修饰位点对于研究基因的调控、转录和表达机理,有针对性地开发癌症靶向治疗药物有重要意义.然而,基于核酸频率统计特征和物化属性伪核酸成分统计特征并不能很好地反应DNA甲基化位点的模式信息,所构建的DNA甲基化位点预测器精度也不高.因此,文中提出从3个不同的视角抽取DNA序列上的核酸频次统计信息、位置统计信息和空间结构属性信息,并将其融合为一种新的统计特征向量,然后在相同的基础数据集上采用SVM分类器和严格的Jackknife测试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的预测器较当前最好的iDNA-methyl预测器,在Acc、Mcc和AUC 3个性能指标上分别提高了11.85%、24%和11.3%;该研究表明在DNA甲基化位点预测问题上,核酸序列的频次统计信息、位置统计信息和空间结构属性信息具有较好互补性,这3个视角相融合得到的特征向量能够更好地反映DNA甲基化修饰位点的模式特征,提高DNA甲基化位点的预测精度.(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王婷[9](2019)在《青海省裂腹鱼DNA条形码及其特征性诊断位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海省裂腹鱼鱼类至少有20种,占青海省土着鱼类的40%以上;其中5种为濒危物种,8种为易危物种。准确的物种鉴定对于这些物种的保护至关重要。传统分类学方法在裂腹鱼类的物种鉴定中不仅操作繁复,甚至易出现错误。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够快速对各裂腹鱼物种进行准确鉴定的方法。DNA条形码技术(DNA barcoding)是一种用于快速鉴定物种的分子技术,Self-Organized Map(SOM)可用于预测不同分类群间的特异性诊断位点。本研究基于COI基因,并以Cyt b基因作为分子参照,开展了青海省裂腹鱼DNA条形码及其特征性诊断位点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共获得了青海省24个采样点159尾(8属15种/亚种)裂腹鱼的COI基因序列(648 bp)。经Blast比对,鉴定率达98%。基于Kimura-2-Parameter(K2P)模型,COI序列的平均种间遗传距离为9.17%,约为平均种内遗传距离(0.22%)的42倍;但仅5种裂腹鱼的遗传距离同时符合2%阈值和10倍原则,暗示种间距离与种内距离存在重迭区。Cyt b序列分析也得到相同的结果。此外,Automatic Barcode Gap Discovery(ABGD)系统将所有裂腹鱼样本划分到11个组别,其中8组为单物种的组群,表明个别物种间不能通过条形码间隙区分彼此。2.每个物种最多选取5个样本,分别采用叁种方法(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及贝叶斯运算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COI基因能够将裂腹鱼准确划分到与裂腹鱼叁等级一致的叁大支中,且节点支持率高;COI系统树拓扑结构与基于相同个体的Cyt b(1080 bp)系统树基本一致,裸鲤属内物种间及黄河裸裂尻鱼、骨唇黄河鱼不能各自聚为一支。在高度特化等级裂腹鱼发育枝中,COI系统树的节点支持率明显低于Cyt b系统树相应的节点支持率。3.SOM模型从15种/亚种的156个变异位点中成功预测出7种裂腹鱼种级水平特征性诊断位点34个:厚唇裸重唇鱼12个、极边扁咽齿鱼3个、裸腹叶须鱼9个、前腹裸裂尻鱼2个、软刺裸裂尻鱼2个、大渡软刺裸裂尻鱼2个及澜沧裂腹鱼4个,表明SOM模型可用于青海省裂腹鱼种级水平的特征诊断位点预测。综上,COI条形码可用于鉴定青海省内除裸鲤属、黄河裸裂尻鱼及骨唇黄河鱼外的裂腹鱼物种,且因其片段更短,使用COI基因作为条形码进行物种鉴定更加节约成本;同时,建议将SOM技术及预测得到的特征性诊断位点运用到青海省裂腹鱼物种快速鉴定中,指导裂腹鱼相关保护工作的开展。(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张燎原,陈章,汪清峰,王玮,孙裴[10](2019)在《猪链球菌2型安徽分离株多位点序列分型与毒力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安徽地区猪链球菌2型(SS2)临床分离株毒力基因分布、分子分型特征及其与致病性的相关性,本研究收集了58株源自临床患病猪的SS2,应用PCR技术检测其毒力基因:胞外蛋白因子基因(epf)、溶菌酶释放蛋白基因(mrp)和溶血素基因(sly),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MLST)对其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其与动物致病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58株分离菌,epf~+/mrp~+/sly~+型为44.83%(26/58),epf~+/mrp~-/sly~+型为25.86%(15/58),epf~-/mrp~+/sly~+型为18.97%(11/58),epf~-/mrp~-/sly~+和epf~-/mrp~-/sly~-型均为5.17%(3/58)。共分出10种ST型,其中ST1 26株(44.83%),ST7 18株(31.03%),ST28 6株(10.34%),ST117、ST156和ST308均为1株,各占1.72%,另有4种新发现的ST型,即ST958 2株(3.45%),ST957、ST959、ST970各1株(1.72%);分为4种克隆复合物(ST1 complex、ST27 complex、ST87 complex、ST188 complex)。ST1以epf~+/mrp~+/sly~+型为主(69.23%),其中23株(88.46%)分离自全身感染病猪;ST7以epf~+/mrp~-/sly~+型为主(55.56%),其次为epf~+/mrp~+/sly~+型(38.89%),其中13株(72.22%)分离自全身感染病猪。通过对斑马鱼、昆明鼠感染试验和LD50的测定,筛选出的6株强毒菌株分为ST1型(2株)和ST7型(4株)。结果表明,epf~+/mrp~+/sly~+是安徽地区SS2的优势毒力基因型,其次为epf~+/mrp~-/sly~+型。获得10种ST型,其中4种为首次发现,并且ST1和ST7为优势型。具有ST1/epf~+/mrp~+/sly~+遗传特征的菌株在临床上均倾向于导致全身感染。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安徽地区SS2毒力基因型、MLST遗传特征与毒力、动物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为开展SS2流行病学研究,区分不同菌株间毒力差异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特征位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N~4-甲基胞嘧啶(N~4-methylcytosine,4mC)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在DNA的修复、表达和复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准确鉴定4mC位点有助于深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机制,由于4mC位点的实验鉴定即耗时又昂贵,特别是考虑到基因序列的快速积累,迫切需要补充有效的计算方法。因此,提供一个快速、准确的4mC位点在线预测平台十分必要。目前,还未见对构建必要的预测模型所需的不同特征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我们构建多组特征集,并且采用5种ML方法 (如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集成学习等),提出一种称为"DNA4mcEL"的预测方法。在随机10折交叉验证测试下与现有的预测器相比,DNA4mcEL预测C. elegans、D. melanogaster、A. thaliana、E. coli、G. subterraneus、G. pickeringii 6个物种的精度均有提高。基于本方法的预测器DNA4mcEL在这项任务中显着优于现有的预测器。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综合调查和建立更准确模型的策略,可以作为激发N~4-甲基胞嘧啶预测计算方法未来发展的有用指南,加快新N~4-甲基胞嘧啶的发现。DNA4mcEL的独立版本可以从https://github.com/kukuky00/DNA4mcEL.git免费获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特征位点论文参考文献

[1].朱华玉,杨路明,宋芃垚,Dal-Hoe,Koo,郭禄芹.西瓜全基因组SSR位点的特征及其在比较遗传作图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瓜菜.2019

[2].龚浩,樊永显.DNA4mcEL:基于核苷酸信息特征计算分析与预测DNAN~4-甲基胞嘧啶位点[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9

[3].马志伟,滕继平,庄步峰.乙醇脱氢酶1B-rs1229984位点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

[4].刘慧芳.联合残基和残基对特征预测蛋白内部翻译后修饰位点间的相互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9

[5].谢若鹏.基于有效特征探索和集成学习模型的赖氨酸丙二酰化位点分析与预测[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9

[6].吴秋华.我国水痘疫苗株SNP位点特征分析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糖蛋白E的免疫效果初步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

[7].丁乐,陈静,郑帼,石中南,王晓雨.少见基因位点突变Alper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J].江苏医药.2019

[8].孙佳伟,张明,王长宝,徐维艳,程科.一种新的融合统计特征的DNA甲基化位点识别方法[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王婷.青海省裂腹鱼DNA条形码及其特征性诊断位点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9

[10].张燎原,陈章,汪清峰,王玮,孙裴.猪链球菌2型安徽分离株多位点序列分型与毒力特征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9

标签:;  ;  ;  ;  

特征位点论文-朱华玉,杨路明,宋芃垚,Dal-Hoe,Koo,郭禄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