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混料设计论文-朱小渊,郝红花,张崇岐

最优混料设计论文-朱小渊,郝红花,张崇岐

导读:本文包含了最优混料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缺失项模型,最优设计,I最优,D最优

最优混料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朱小渊,郝红花,张崇岐[1](2019)在《缺失项二阶混料模型I最优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混料试验设计的应用热点已经从工农业转到医学领域,模型从通常的规范和中心多项式模型发展到适合应用的具有缺失项的模型,最优性准则中从参数估计准确出发的D最优研究较多,但是能准确预测响应面估计的I最优准则更适合研究混料设计,又因为需要复杂运算所以研究较少.现在利用MATLAB软件,在I最优准则下,对具有缺失项的二阶混料模型进行计算,区别于过去的线性优化,使用非线性优化,给出缺失项二阶混料模型的I最优设计重要的结论性定理.(本文来源于《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期刊2019年04期)

周欣,康希,唐丽婧,曲彤,郝慧汇[2](2019)在《D-最优混料设计制备川芎油微囊止痛凝胶膏剂及其药效学初步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将川芎挥发油制成微囊中间体应用到凝胶膏剂,以解决川芎油不稳定特性,并优化处方及评价体外透皮速率,对药效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通过Franz体外透皮试验仪,以藁本内酯为指标,研究凝胶膏剂的体外透皮行为。通过醋酸扭体实验初步评价药效。结果川芎油微囊止痛凝胶膏剂的最优处方为NP700、甘油、甘羟铝、高岭土、氮酮、酒石酸、PVPK30、0.5%卡波姆940分别为1.250、5.000、0.025、0.250、0.600、0.025、1.000、2.700 g。凝胶膏剂中藁本内酯透皮速率为5.129 7μg/(cm2·h),高温、高湿、强光照射实验于第5、10天保留率分别为93.17%、91.21%,98.94%、92.36%,68.03%、60.78%;镇痛率为63.14%。结论最优处方凝胶膏剂具有良好的黏性,解决了川芎油不稳定的特性,为挥发油类应用到凝胶膏剂等新剂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22期)

安攀宇,李维,王鑫,何永莉,张淼[3](2019)在《应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魔芋豆腐复合涂膜液配方》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魔芋豆腐在贮藏销售期内因失水造成的商品性降低的问题,借鉴果蔬涂膜保鲜的办法,应用D-最优混料设计对魔芋豆腐复合涂膜液的配方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复合涂膜液溶质中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明胶和甘油4种物质的配比,对魔芋豆腐的收缩率和失重率的影响,并建立4种物料配比与响应值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软件优化得到复合涂膜液中4种物质占溶质质量百分比:海藻酸钠28.6%、羧甲基纤维素钠(CMC)20.0%、明胶1.4%和甘油50.0%。经验证试验可得,按该配方制得的复合涂膜液对于魔芋豆腐具有较好的保水性能。(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9年10期)

王飞,李昕洁[4](2019)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双水相提取天花粉蛋白工艺关键参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优化PEG-(NH_4)_2SO_4双水相提取天花粉中蛋白的较优体系配比,选取(NH_4)_2SO_4体积分数、PEG体积分数和天花粉蛋白粗提液的体积分数为考察因素,天花粉蛋白萃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法优化得到PEG-(NH_4)_2SO_4双水相提取天花粉蛋白的较优体系配比。结果显示优化得出的较优PEG-(NH_4)_2SO_4双水相体系配比为:(NH_4)_2SO_4体积分数为18. 82%,PEG体积分数32. 40%,蛋白粗提液体积分数48. 78%,最终得到的天花粉蛋白的萃取率为68. 79%。PEG-(NH_4)_2SO_4双水相提取天花粉蛋白的工艺萃取率较高,且稳定可行,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济宁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俊宏,李洪军,胡欣颖,李雪,曾令英[5](2019)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水晶皮冻配方》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复配胶对猪皮冻食用及凝胶特性的影响。通过D-最优混料实验设计,以皮冻的凝胶强度、持水力、熔点和综合感官评分为指标,考察卡拉胶、魔芋胶和结冷胶不同配比对皮冻品质的影响。运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研究叁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对产品的影响,最终得到优化后水晶皮冻配方中3种胶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卡拉胶22. 6%、魔芋胶60%,结冷胶17. 4%,同时进行验证试验,优化的水晶皮冻的凝胶强度、持水力、熔点和感官评分分值分别为435. 27 g、87. 12%、54. 2℃、4. 21,与预测值相符。因此,通过添加复配胶改良皮冻生产方法可行,且对降低成本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20期)

王亚楠,王亚静,石惠姝,李金玲,张怡[6](2019)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蛇床子阴道栓处方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符合阴道用药特点的蛇床子阴道栓,并分析各因素对各指标的影响趋势。方法: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处方,以甘油、明胶、水及蛇床子提取物用量为考察因素,以阴道用药应满足的融变时限、硬度、弹性、液化时间为指标,预测最优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最优处方配比为甘油26.6%,明胶16.1%,水35.2%,蛇床子提取物22.1%,其融变时限为39 min,硬度为1.94 kg,弹性值为3.8,液化时间为7.26 h,且可知各因素对各指标的影响作用。结论:D-最优混料设计可用于蛇床子阴道栓的处方优化,所制蛇床子阴道栓符合阴道用药特点,建立的数学模型可分析出蛇床子阴道栓中各因素对各指标的影响,具有准确的预测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3期)

甘祥俊,熊瑜,刘悦,占密勤,万江陵[7](2019)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3D打印多糖速溶片的处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3D打印多糖速溶片的处方。方法:以山梨醇比例、棉子糖比例、增健多糖比例为考察因素,分别以3D打印最低打印温度、最大打印速度、冷固时间为响应值,通过软件预测最优处方,并对最优处方进行验证。结果:由拟合的各因素回归模型可知3个考察因素和3个考察指标之间存在可信的定量关系;使用最优处方原料进行3D打印结果与预测值非常接近。结论:D-最优混料设计可用于3D打印多糖速溶片处方的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准确的预测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9年07期)

彭伟,涂禾,胡恒,祝贺,吴明权[8](2019)在《D-最优混料设计优选活血散瘀泡腾片防潮辅料》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选活血散瘀泡腾片的防潮辅料。方法以吸湿率为指标,乳糖、糊精、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为备选辅料,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选活血散瘀泡腾片的最佳防潮辅料及其配比。结果活血散瘀泡腾片最佳防潮辅料组合为乳糖-可溶性淀粉(7∶3),物料168 h吸湿率为5.8%。结论防潮辅料可有效控制中药固体制剂物料吸湿率,适宜于医疗机构中药固体制剂的研发生产。(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03期)

郭金玉,郝成亮,王灵双,畅志兵,杨彦博[9](2019)在《基于D-最优混料设计的长焰煤浮选药剂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优质无烟煤资源的逐渐枯竭,国内外学者广泛的采用储量较为丰富的低阶煤制取超净煤,但采用常规浮选药剂浮选超细颗粒低阶煤时药耗大,分选性差。为了改善超细颗粒低阶煤浮选效果,以神东超细颗粒长焰煤为研究对象,选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司盘-80)和常规捕收剂煤油为原料制备新型复合浮选药剂,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的试验方法,建立了复配药剂不同配比与浮选精煤灰分和产率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因子作用分析和响应分析,研究了曲拉通X-100、司盘-80和煤油配比对浮选精煤灰分和产率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复配药剂中的因子作用与交互作用;通过优化试验,获得了复配药剂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浮选精煤灰分和产率不仅受曲拉通X-100(A)、司盘-80(B)、煤油(C)复配药剂单因子的影响,还受复配药剂因子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在药剂配比中B或C因子所占比例较大时,会对精煤灰分和产率产生显着的影响,复配药剂因子作用对浮选精煤灰分和产率影响的大小为:B>C>A; A与B,B与C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复配药剂因子间交互作用对精煤灰分和产率影响的大小为:BC>AB>AC;复配捕收剂的最佳配比为:曲拉通X-100体积分数0. 7%、司盘-80体积分数1%和煤油体积分数98. 3%;在最佳配比条件下通过浮选试验可以得到灰分为1. 54%、产率为56. 04%的超净煤;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与常规捕收剂相比,该复配捕收剂具有降低药耗、提高精煤产率和降低灰分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浮选效果。(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谢静,谢亮,周晓燕[10](2019)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寿司醋的配方》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制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寿司醋配方,以白醋、绵白糖、食盐为原料制作寿司醋,利用D-optimal方法研究其对寿司米感官的影响,得出寿司醋的最佳配比是白醋占59.8%,绵白糖占33.6%,食盐占6.6%。同时,测定在此配比下,寿司米在4℃下保存的带菌情况,得出3天内食用的口感和安全性较佳,为研究寿司具体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基础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9年06期)

最优混料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将川芎挥发油制成微囊中间体应用到凝胶膏剂,以解决川芎油不稳定特性,并优化处方及评价体外透皮速率,对药效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通过Franz体外透皮试验仪,以藁本内酯为指标,研究凝胶膏剂的体外透皮行为。通过醋酸扭体实验初步评价药效。结果川芎油微囊止痛凝胶膏剂的最优处方为NP700、甘油、甘羟铝、高岭土、氮酮、酒石酸、PVPK30、0.5%卡波姆940分别为1.250、5.000、0.025、0.250、0.600、0.025、1.000、2.700 g。凝胶膏剂中藁本内酯透皮速率为5.129 7μg/(cm2·h),高温、高湿、强光照射实验于第5、10天保留率分别为93.17%、91.21%,98.94%、92.36%,68.03%、60.78%;镇痛率为63.14%。结论最优处方凝胶膏剂具有良好的黏性,解决了川芎油不稳定的特性,为挥发油类应用到凝胶膏剂等新剂型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最优混料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朱小渊,郝红花,张崇岐.缺失项二阶混料模型I最优设计[J].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2019

[2].周欣,康希,唐丽婧,曲彤,郝慧汇.D-最优混料设计制备川芎油微囊止痛凝胶膏剂及其药效学初步考察[J].中草药.2019

[3].安攀宇,李维,王鑫,何永莉,张淼.应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魔芋豆腐复合涂膜液配方[J].食品工业.2019

[4].王飞,李昕洁.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双水相提取天花粉蛋白工艺关键参数的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9

[5].李俊宏,李洪军,胡欣颖,李雪,曾令英.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水晶皮冻配方[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6].王亚楠,王亚静,石惠姝,李金玲,张怡.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蛇床子阴道栓处方及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

[7].甘祥俊,熊瑜,刘悦,占密勤,万江陵.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3D打印多糖速溶片的处方[J].中国药师.2019

[8].彭伟,涂禾,胡恒,祝贺,吴明权.D-最优混料设计优选活血散瘀泡腾片防潮辅料[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9

[9].郭金玉,郝成亮,王灵双,畅志兵,杨彦博.基于D-最优混料设计的长焰煤浮选药剂的优化[J].煤炭学报.2019

[10].谢静,谢亮,周晓燕.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寿司醋的配方[J].中国调味品.2019

标签:;  ;  ;  ;  

最优混料设计论文-朱小渊,郝红花,张崇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