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关键词】藏医学;地理环境;因地制宜【中图分类号】R2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33-02
藏医学是古代藏族人民在与自然环境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逐渐形成并确立的医疗体系,它的发展形成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青藏高原因其独特的寒冷,干燥,多风,缺氧环境对藏医学的形成发展有重要影响,重视地理环境对藏医学的影响也是藏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本文从藏医学养生和藏药学两方面阐述藏医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地理环境对藏医学养生的影响
藏族人民所处的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气候环境,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对藏医学养生有重要影响。藏医学养生贯穿整个藏医学理论体系,它的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但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行动起居、饮食适度、药物补益三个方面。
1.1行动起居与地理环境:行动起居的养生主要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起居行为活动主要是结合不同季节的特性而采取适当的养生保健方法。藏医学把一年的季节分为六种:前冬、后冬、春季、孟夏、夏季和秋季。一个季度为两个月,每个季节各有不同的气候特点,每个季节也有不同的多发病,其行动起居、饮食要和它相适应。《四都医典》中有“前冬寒冷使得毛孔闭,火力具而风助使其燃,少食必将导致体质减,常着皮衣皮鞋避风寒。时至隆冬风寒更凛冽,尔时起居比前更当心。冬季易将培根积体内,春季日光渐暖体热衰。培根发而易食酸咸甜。陈年青棵旱地肉蜂蜜,开水姜汤饮而粗食餐。夏季娇阳之光渐炎烈,只为耗力宜进甜凉食。忌食咸辣酸物忌曝光。凉水浴身酒水掺而口尝。身着薄衣宜佳清香房”的论述。综上所述,藏医学的养生方法主要是依据天地自然规律和季节变化的地理环境来调整起居饮食,行为而为达到保健养生之目的。
1.2饮食适度与地理环境:藏医学养生对饮食适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相当重视。比如,青藏高原有毒食物的颜色和味道均与无毒食物有区别,饮食调配得当能增进健康、反之会导致疾病,缩短寿命。把有毒的食物给狗吃,它会腹泻和呕吐,有毒时颜色虽呈红色,但用铁烧灼时则不会沾铁,这种肉还呈现膨胀状态,若在这种肉上浇酒时,蒸气会薰刺人的眼。同时还提出了有些食物的性能互相矛盾不能同时食用的观点,如:鸡肉不能与乳酪同时吃,新鲜酥油不能放置在铜溶器里十昼夜以上,熟肉放置达七天等都会引起中毒,酸性食物与牛乳同食或者前饭未消化接着吃下一顿等等。提出了滋养人体、维持生命的主要营养来源就是饮食的科学道理。尤其对饮水也作了详细的论述,水有雨水、雪水、河水、泉水、井水、碱水和草木水共分七种。也详细论述了这些水的好坏,什么水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喝,应该怎么办。藏族人民选择水源环境、卫生饮水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有很多措施是值得借鉴的。从上我们不难看出藏医学养生中关于饮食的记载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1.3药物补益与地理环境:青藏高原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养育了很多种珍稀藏药,这些藏药很多都有保健功能,而且效果很好,副作用小,无污染的绿色物品,药物的养生也是藏医学的精髓之一。在“密决部”中说:“吃了这些保健药后,肢如雄狮,力如大象,色泽东孔雀,行动如骏马,寿比日月”。藏医古书中记载有的药物有退去老相,恢复青春,返老还童之说。以上所说虽有夸大之忌,但从中可以体会出藏医药对养生保健方面的卓著功效。
2地理环境对藏药学的影响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多风、干燥,藏民多穿厚衣,喜暖恶寒。在因地制宜思想的指导下,藏医学为有效治疗独特高原气候条件下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药物资源,发展和总结出了独具藏地特色的用药理论和治疗方法。其中最具特点的是善用辛温芳香药物和重视高原昼夜温差与服药时间的对应关系。
2.1善用辛温芳香药物:藏医学的发祥地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多风、干燥,藏民多穿厚衣,喜暖恶寒。正如《黄帝内经》中所云:“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高者气寒,下者气热"。王冰注云:“地高处则燥,下处则湿’’。可见,青藏高原的居民常受风寒之邪的侵袭,发病多为寒证,胃病、痹痛、咳喘等疾病多见。根据藏药的治疗原则“寒者温之",故临床用药常用辛温之品,如肉桂、干姜、荜茇、高良姜、胡椒、花椒、草果、砂仁等,藏药在配伍中常用三温(肉豆蔻、小豆蔻、草果)、三热(荜茇、胡椒、干姜)、三热草药(高原毛莨、短尾铁线莲、草玉梅子),以增胃温、祛寒除湿。
藏药常用散剂和丸剂2种。散剂不如汤剂在体内吸收快,容易发挥疗效,藏医为使散剂作用增快,常在方剂中配伍芳香通窍走窜之品(如麝香、冰片、牛黄等)以及一些辛香行气的药物(如木香、沉香、自檀香、自芸香、安息香等)。藏医芳香类药物常用的有著名的三沉香(自沉香、黑沉香、香樟木)、三佳木(白檀香、紫檀香、沉香)、安息香(安息香、白芸香)。据统计仅《藏医药选编·散剂》一章中所载112方,其中用辛香行气之类药配方者为49首,占43.8%;用辛温热药配方者为44首,占39.3%;用芳香通窍走窜之类药配方者为35首,占31.3%。除散剂之外,其它剂型如汤、丸、膏剂也具如是特点。
2.2重视高原昼夜温差与服药时间的对应关系:在药物服用的时间方面,藏医也很有讲究。藏医十分重视高原昼夜温差与服药时间的对应关系,根据病情和用药特点选择不同的服药时间。早晨一般服用治疗有关脾胃肠等消化系统和肾脏疾病的药。这类病症多为寒性,早晨温度较低,热性药物早晨服用效果较好;胰脏、肺、肝病多为热性病,中午气温温度较高,此时服用寒性药,治疗效果较好;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病、心脏病、大肠病,藏医认为在晚上服药效果较好。藏药多使用交替服用功效相同或兼治并发症的方剂,既有同剂型的不同方剂的交替服用,又有不同剂型不同方剂的交替服用。临床实践证明,这种交替服药比一天几次皆服用同一方剂效果要好,并且有不易产生抗药性,不易损伤肠胃,药物在体内不易蓄积的优点。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地理环境对藏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重视地理环境对藏医学的影响也是藏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我们应该总结藏医学的宝贵经验,结合现代地理环境特征,为更好的研究和发展藏医学提供帮助。参考文献
[1]汉文版:“四部医典”
[2]王道瑞.藏医用药及治法中的几个特点[J].中国医药学报,1989,4(5):53.
[3]王晓慧.中医用药与藏医用药的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04,1l(11):2258.
[4]万珠.藏医学简史.中国民族医药杂,2011,11:66
[5]香多·李先加.藏医学起源的新探索.中华医史杂志,2002,3(32):188
[6]仁青草.略述藏医学中的预防保健学.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7,6:381
[7]王道瑞.藏医用药及治法中的几个特点[J].中国医药学报,1989,4(5):53.
[8]王晓慧.中医用药与藏医用药的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04,1l(Ii):2258.作者简介李敏(1984.3.2-),男,硕士研究生,专业:中医临床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