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隐患论文-张生海,韩明智,高松,白莹

泥石流隐患论文-张生海,韩明智,高松,白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泥石流隐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泥石流,发育特征,形成机理,栖霞市生木树

泥石流隐患论文文献综述

张生海,韩明智,高松,白莹[1](2019)在《栖霞市生木树泥石流隐患点发育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栖霞市生木树泥石流隐患点为烟台市47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1处,曾于1979年7月因暴雨引发泥石流灾害,给当地村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以该泥石流沟流域作为研究区,并以区内泥石流发育的自然环境、基本特征及形成泥石流的地质条件、物源条件和水源条件等勘察成果为基础,综合分析区内泥石流发育特征、类型、形成机理、引发因素,并选取相关参数对泥石流基本特征值进行计算,为同类型泥石流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综合研究确定区内泥石流易发程度为轻度易发,现阶段泥石流沟发展阶段为发展期,泥石流灾害趋于相对稳定,但一旦遭遇暴雨至特大暴雨,可能会再次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本文来源于《山东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12期)

李鹏程,张明义,袁芳,白莹[2](2019)在《烟台市福山区姜家夼泥石流隐患点特征分析与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泥石流灾害的发展趋势取决于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合理程度。从泥石流形成的自然条件分析,地质地形条件是相对稳定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降水活动则是一个变量,并且具有突发性;人类经济活动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变化不大。因此,决定泥石流活动趋势的因素主要是降水等基本条件。本文通过对姜家夼地区泥石流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分析,阐明灾害点发育的自然环境、形成条件、灾害体的基本特征和威胁对象,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选择和防治工程的设计提供基础资料。研究表明,现阶段姜家夼地区泥石流的发展阶段处于发展期,泥石流灾害将趋于相对稳定,但一旦遭到大暴雨、特大暴雨的作用,可能会再次引发泥石流灾害。(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19年S1期)

李文英[3](2018)在《某山顶堰塞湖及泥石流隐患整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堰塞湖及泥石流隐患整治,一直是应急抢险工程中十分紧急且十分重要的任务,故拟通过某山顶堰塞湖及泥石流隐患整治为实例,重点介绍危害分析、隐患整治、施工安全措施、其他应急措施等内容,分享经验以供同行参考学习。(本文来源于《广东土木与建筑》期刊2018年10期)

杨振华[4](2017)在《岩溶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隐患点空间特征及其敏感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质灾害隐患作为岩溶山地丘陵区非均一性、不稳定的地质环境状态,在一定致灾条件下即可诱发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黔西南州地处南盘江造山构造区,陆源碎屑岩与碳酸岩镶嵌分布,皱褶、断裂带充分发育,岩土体完整性差,稳定性弱,地质灾害隐患分布点多面广,是贵州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之一,也是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特征分析和敏感性评价的典型研究区域。为探究地质隐患点发育的空间规律及其敏感性特征,本研究以贵州省黔西南州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简称:崩滑流)灾害隐患点为例,采用加权信息量模型分析各类灾害隐患点(含灾害发生点)的空间特征及其与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岩层特征、地表覆被、人为干扰等因子的数量与空间相关性,同时,对隐患点的敏感性进行评价和区划,提出降低崩滑流灾害隐患点敏感性的综合管控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崩滑流灾害隐患点结构及其分布特征(1)在结构上,黔西南州地质灾害隐患点以滑坡为主,崩塌、泥石流次之,其数量依次为579处、338处和21处,叁者分别占隐患点总数的61.73%、36.03%和2.24%。从各类隐患点结构来看,滑坡隐患点主要包括滑坡灾害点(513处),不稳定斜坡(40处)和潜在滑坡点(23处);崩塌隐患点主要由滑坡灾害点(147处)和危岩体(180处)构成;泥石流隐患点主要由泥石流灾害点(19处)构成。(2)在地域分布上,黔西南州崩滑流灾害隐患点呈现出集聚性与分散型的共同特征。隐患点密度最高值区位于安龙县龙广镇,其值达到0.678处/km2,其次为兴义市洛江乡、安龙县龙山镇及晴隆县长流乡,其他地区隐患点密度则较小,大部分地区在0.3处/km2以下。另外,崩塌隐患点集中分布特征明显,滑坡隐患点兼具集中与分散分布特征,泥石流隐患点则分布零散。2.利用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黔西南州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的数量、规模和分布特征等进行统计、对主要影响因子筛选和量化,以揭示其空间分布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1)影响崩滑流灾害隐患点发育的关键因素为地表起伏度、土地利用类型和与建设用地距离等3个因子。其中,崩塌隐患点多主要分布于地表起伏度在1.063~1.138的林草地覆盖区,滑坡、泥石流隐患点多集中分布于地表起伏度在1~1.062之间的林草地覆盖区,叁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均集中分布于与建设用地距离在1000~10000范围内,表明灾害隐患点具有较强的空间选择性。(2)灾害隐患点与环境因子呈非线性相关性,其空间相关性具有因子区间选择性。以坡度与隐患点的相关性为例,崩塌隐患点与坡度的数量相关性满足一元二次回归模型:崩=-0.03+1.907-8.711(R=0.742)。滑坡隐患点则满足一元叁次回归模型:滑=-0.004+0.256-3.171+7.955(R=0.918)。3.在确定评价因子后,依据自然断点法和以往相关研究成果对评价因子进行分级处理。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加权信息量模型,对研究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敏感性进行区划。在敏感性等级中,重度敏感区面积达到5956km2,其隐患点密度为0.08处/km2,属于研究区面积和密度都最大的地区,而极度敏感区面积仅有1349km2,相应的点密度却有0.07处/km2,此外,不敏感区和轻度敏感区为密度最低的地区,为0.02处/km2。4.针对不同敏感区分布特征,从敏感性管控的角度,制定综合性建议包括:开展地质环境普查与灾害隐患点监测;评价地质灾害隐患点敏感性与区划;合理布局生产、生活设施与隐患点治理。以期降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敏感性,减少地质灾害事件的发生,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决策参考。(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7-05-27)

杨晓琳,马海涛,王彦平,于正兴,曹圣军[5](2016)在《无人机与雷达监测排查救援隐患——中国安科院泰宁“5·8”泥石流灾害应急救援》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5月8日凌晨5时许,福建省叁明市泰宁县开善乡因暴雨发生泥石流灾害,为了尽快救出被埋人员,避免救援过程中发生二次灾害,中国安科院组成救灾监测小组并携带边坡雷达、无人机等遥感设备抵达灾害现场,为救援过程提供科学精确的感知信息,对救援现场安全隐患进行普查辨识,确保安全施救。(本文来源于《劳动保护》期刊2016年08期)

林云沛,朱华藏[6](2012)在《庆元县沟谷泥石流隐患的特征与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调查和分析基础上,从地形地貌、物源和气象水文条件对庆元县泥石流地质灾害类型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了解庆元县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成因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给今后全县沟谷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2年10期)

刘云云,冉倩婷[7](2011)在《震后高桥沟为何易发泥石流》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提示  ◎雨季时期,汶川地震灾区的大量群发地质灾害,对交通干道等一直是个大威胁。  ◎我省针对地震灾区重要交通干道沿线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应急治理,明年汛期前,将完成40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  ◎专家考察发现,在流域面积40平方公里(本文来源于《四川日报》期刊2011-11-22)

冯乃华,孟中华,邓金灿[8](2011)在《巴里新尾矿库泥石流灾害隐患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巴里新尾矿库设计及使用概况,阐述了这一山谷型尾矿库泥石流灾害隐患形成的条件,针对库区流域地质构造及环境地质条件及实际情况,分析了库区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及规模,并提出了库区泥石流灾害隐患治理方案和最终治理目标。通过两年多的施工,最终消除了巴里新尾矿库泥石流灾害隐患,达到了灾害治理的目的,为类似企业进行地质灾害环境治理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化工矿物与加工》期刊2011年09期)

罗可馨[9](2010)在《我省88个县将建山洪灾害防治工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从今年开始,我省88个县列入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计划,将进行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加强预警预测系统检测,建立基层防御组织体系,提高我省山洪灾害防御能力。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全部工程。    来自省水利厅的数据显示,我省是山洪灾害高发地区(本文来源于《贵阳日报》期刊2010-11-26)

郑荣,李萌,王兴平,李玉萍[10](2010)在《生命赞歌——记在四川8·13清平乡特大山洪泥石流中英勇献身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王永生》一文中研究指出绵竹的大山深处,清平乡湔沟村6组,一位干了20年地灾防治工作,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一位担任了49年生产队长的最基层的村组干部,凭着对国土工作的那份挚爱,对村民们沉甸甸的一份责任,他走完了他平凡的人生,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8月13日凌晨,清平乡境内爆发群发性山洪泥石流,为确保受威胁群众能安全转移,清平乡湔沟村6组组长、地灾监测员王永生,在最后撤离之时,被巨大的泥石流击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本文来源于《资源与人居环境》期刊2010年18期)

泥石流隐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泥石流灾害的发展趋势取决于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合理程度。从泥石流形成的自然条件分析,地质地形条件是相对稳定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降水活动则是一个变量,并且具有突发性;人类经济活动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变化不大。因此,决定泥石流活动趋势的因素主要是降水等基本条件。本文通过对姜家夼地区泥石流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分析,阐明灾害点发育的自然环境、形成条件、灾害体的基本特征和威胁对象,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选择和防治工程的设计提供基础资料。研究表明,现阶段姜家夼地区泥石流的发展阶段处于发展期,泥石流灾害将趋于相对稳定,但一旦遭到大暴雨、特大暴雨的作用,可能会再次引发泥石流灾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泥石流隐患论文参考文献

[1].张生海,韩明智,高松,白莹.栖霞市生木树泥石流隐患点发育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评价[J].山东国土资源.2019

[2].李鹏程,张明义,袁芳,白莹.烟台市福山区姜家夼泥石流隐患点特征分析与预测[J].中国矿业.2019

[3].李文英.某山顶堰塞湖及泥石流隐患整治[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8

[4].杨振华.岩溶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隐患点空间特征及其敏感性评价[D].贵州师范大学.2017

[5].杨晓琳,马海涛,王彦平,于正兴,曹圣军.无人机与雷达监测排查救援隐患——中国安科院泰宁“5·8”泥石流灾害应急救援[J].劳动保护.2016

[6].林云沛,朱华藏.庆元县沟谷泥石流隐患的特征与分布[J].西部探矿工程.2012

[7].刘云云,冉倩婷.震后高桥沟为何易发泥石流[N].四川日报.2011

[8].冯乃华,孟中华,邓金灿.巴里新尾矿库泥石流灾害隐患治理[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1

[9].罗可馨.我省88个县将建山洪灾害防治工程[N].贵阳日报.2010

[10].郑荣,李萌,王兴平,李玉萍.生命赞歌——记在四川8·13清平乡特大山洪泥石流中英勇献身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王永生[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

标签:;  ;  ;  ;  

泥石流隐患论文-张生海,韩明智,高松,白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