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压缩气体微生物检测方法的比较

几种压缩气体微生物检测方法的比较

一、几种压缩气体微生物检测方法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沈少凰[1](2020)在《食一氧化碳梭菌(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制醇发酵过程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一碳气体,如CO和CO2等,是地球上丰富的碳资源。一碳气体来源广泛,包括工业废气和含碳物质如工农业废料、城市垃圾气化而来的合成气等。实现一碳气体能源化有助于缓解当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危机。食气微生物通过化能固碳,将一碳气体转化为各类大宗化学品和生物燃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气体转化和产物合成效率尚不能满足工业发酵的要求。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是极少数被发现能够利用一碳气体合成高级醇(丁醇和己醇)的食气微生物之一,本研究旨在利用该菌实现钢厂尾气的重新利用。作者系统地研究了 C.carboxidivorans P7的基础生理代谢特征,为提高合成气制醇效率优化了发酵条件,同时探究了相关代谢机制,并基于5L搅拌式反应器建立了合成气转化平台,发展了连续进气发酵工艺。本文为提高C.carboxidivoransP7转化钢厂尾气效率、推进其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基础研究依据,为有效解决废气污染和生产生物燃料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探究了C carboxidivorans P7的营养模式。结果表明,C.carboxidivorans P7在合成气(模拟钢厂尾气,CO:CO2:H2:Ar=56:20:9:15)自养条件下主要以CO为底物,生产乙醇和乙酸;在2.0 g/L葡萄糖的异养条件下,培养密度和产物碳浓度分别只有自养模式的67.2%和48.6%;而在合成气和葡萄糖同时存在的混养条件下,菌体只消耗葡萄糖。因此推断,有机碳源的存在可能会抑制P7合成气的利用。为增强菌株合成气制醇能力,本研究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三步统计学策略优化了培养基中的微量金属组成。结果表明,在标准培养基微量金属组成的基础上,MoO42+减少到0.55倍,Cu2+增加到3.48倍,并额外添加44.32mMFe3+,总醇产量提高了 103.7%,即从原来的2.16 g/L提高到4.40 g/L,总酸产量从2.37 g/L减少到0.50 g/L,总醇占发酵总产物的碳比例从54.2%提高至92.0%,极大地提升了菌株产醇的效率。其次,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温度(25-37℃)对于C.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结果发现,37和33℃的培养温度虽然促进了生物量快速增长,却造成了细胞结团和高级醇低产;而29和25℃的培养温度虽然避免了细胞结团,但缓慢的生长速率造成培养密度低下。本文提出了一种37℃(0-24 h)-25℃(24-144 h)的两步温度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克服菌体结团,同时促进有机醇生产。在该条件下,乙醇、丁醇和己醇产量分别达到3.97、1.67和1.33 g/L,这是目前在摇瓶发酵中报道的最高总醇产量。另外,通过对八种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发现,在发酵液中添加0.1%(w/w)浓度的皂素或者Tween 80能够显着缓解37℃培养中的成团问题,延长有效发酵周期,进而提高菌体密度和增加产物浓度。然而,相比于表面活性剂的抗细胞成团作用,两步温度培养更有利于高级醇的生产。比较转录组学分析37℃、25℃和37-25℃三种培养模式下菌体生长前后期的转录反应后发现,温度主要影响了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此外,Wood-Ljungdalii途径的相关基因偏爱37℃的转录环境,而负责酰基缩合反应的催化酶编码基因则倾向于在25℃的环境中高表达。然后,本文测试了九种氮源对C.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结果发现,P7不仅可以利用丰富的有机氮源,还可以利用简单的无机氮源;以蛋白水解产物为主且富含微量营养物的有机氮源更适合作为其合成气发酵的底物。然而,只有酵母提取物(YE)能够显着促进高级醇合成;而铵根虽能支持其生长,但会导致较长的延滞期且产物中几乎没有高级醇。此外,RT-qPCR结果揭示了在培养后期,菌株以YE为氮源时,负责高级醇生产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是以铵根离子为氮源时的3.3-8.4倍。在2.0 g/L硫酸铵的基础上,通过加倍浓度添加优化后的微量金属以及标准培养基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可以形成一个支持高级醇产量达到YE添加时的发酵水平的全合成培养基。最后,基于实验室规模的5L搅拌式反应器,通过在线控制系统和尾气质谱实现对整个发酵过程的pH、氧化还原电位(ORP)、CO摄取率(COUR)和CO2释放率(CER)等重要生理参数的实时监测。结合离线生理数据,首先确定了 pH和ORP分别作为判断发酵阶段和细胞活力的宏观生理指标。通过跟踪操作过程发现,初始ORP在-273 mV以下时,P7的发酵表现较为稳定;罐压(0.03-0.10 MPa)会抑制细胞生长;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少量葡萄糖可以促进菌株在移种后复苏,继而稳定发酵初期的ORP值,保障后续自养发酵的正常进行。至此,建立了C carboxidivorans P7连续进气发酵的基本工艺操作。然后,通过发酵过程的pH控制发现,pH 5.6有利于细胞生长和产物积累,而pH 5.2虽能促进有机酸向有机醇转化,但损害细胞生长。亚硫酸钠稳态法评估了低通气环境中不同搅拌转速下反应器的体积传质系数(kLa)。同时生物发酵实验发现,搅拌转速也会影响细胞的生理状态。最后,建立了两个基于在线参数调控的高效发酵工艺:1)基于在线pH指导间歇补加YE的工艺:发酵过程中,当pH有回升趋势时,YE溶液被补入发酵体系,每次终浓度为0.5 g/L,该工艺通过三次补加后,生物量、乙醇、丁醇和己醇产量分别达到0.96、4.36、1.87和0.77 g/L;2)基于在线COUR指导调控搅拌转速的发酵工艺:发酵前后期控制低搅拌转速以促进接种后细胞复苏和减少剪切力对细胞的损害,生长期则根据COUR调整搅拌转速以满足细胞碳源需要,该工艺实现的生物量、乙醇、丁醇和乙酸产量分别达到0.93、3.70、0.93和1.74 g/L。

曾玉萍[2](2019)在《啤酒生产用气体滤芯的日常管理及应用探讨》文中提出啤酒生产上用到的气体主要是压缩空气和二氧化碳,例如用于麦汁充氧的压缩空气、用于过滤稀释备压的二氧化碳等。为了实现啤酒的纯种酿造,保持生产工艺用气体的无菌状态至关重要。气体过滤滤芯管理是保证气体无菌的重要环节,本文将探讨气体滤芯日常使用过程中的存在问题,规范气体滤芯使用和管理方法,为实现啤酒的纯种酿造提供前提保证。

张陈诗[3](2019)在《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双重挑战,人们迫切希望寻找到一种不依赖于化石燃料的新能源,而氢能正是在这种常规能源面临危机的情况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占据全球近一半氢能需求量的交通运输领域,氢能主要运用在燃料电池汽车上,而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应对传统燃油汽车诸多弊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许多国家和组织已经在推动其研发和使用,加氢站作为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其大规模商业化之前,必须充分研究氢气在各个环节的安全性以消除公众疑虑,确保产业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从加氢站的安全角度出发进行了一系列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如下:(1)分析了HAZOP-LOPA这一新型半定量分析方法在储氢场站的适用性,并用该方法对某非现场制氢的高压氢气储氢型加氢站进行了案例分析,识别出了风险较高的场景并提出了降低风险的措施。(2)在利用HAZOP进行了初步场景辨识的基础上,结合SHIPP方法对某加氢站的泄漏保护层、扩散保护层、点火保护层进行了故障树分析,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识别出引起失效的主要风险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降低风险的措施和建议。(3)针对高压氢气欠膨胀射流过程建立了理论模型,通过编程计算了高压氢气不同孔径和压力下的泄漏源参数随时间变化情况,并用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各项参数与实验拟合曲线进行对比,判断出更适用于高压氢气欠膨胀射流过程的实际气体方程。(4)提出了物理爆炸、气云爆炸、射流火、火球这四种常见后果的相关参数计算方法,并分别进行了案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各种后果的影响范围,以及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5)结合后果伤亡半径对后果严重性及风险等级进行了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ALARP准则进行了对比。针对加氢站的事故场景及风险评估结果提出了一系列详细的安全管理措施。

王春芳[4](2019)在《超高压与温度的协同杀菌效应及其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压力-温度协同处理可以解决食品杀菌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间的矛盾,是当前食品科学研究的一大国际前沿热点。本文主要研究冷冻样品在高压下的温度变化,探究不同基质下的高压-低温杀菌机制,建立压力-温度协同杀菌动力学模型。以及在高压中温杀灭芽孢领域,建立高压-中温杀菌动力学模型,探究多维动力学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设计的保温容器可以使冷冻样品在高压下保持低温(零下)状态,在常温条件下实现了样品在高压下的冰I和冰III的相态转变。高压中温实验中温度控制准确,在目标温度±1℃范围内。高压低温及高压中温下温度的控制和检测,为杀菌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准确性提供了支持。2.在脉冲式或静态高压处理时,样品的冷冻状态都有助于更好地灭活大肠杆菌。在各高压处理条件下,常温和冷冻的大肠杆菌悬浮液和杨梅汁样品中均观察到受伤的大肠杆菌细胞,且高压低温下存在更多受伤菌,在食品加工中需要注意受伤菌的检测。由透射电镜结果得,高压处理对冷冻样品和非冷冻样品中大肠杆菌的影响不同,330 MPa高压处理冷冻样品时,冰晶相变是其菌体变化的主要原因。3.静态高压对冷冻胡萝卜汁中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压力大于280 MPa时,样品的相态转变、压力水平和样品状态有助于大肠杆菌在冷冻胡萝卜汁中更好地失活,尤其是冰I和冰III的转变。脉冲式高压处理对冷冻胡萝卜汁中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也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与静态高压处理相比,脉冲式高压处理可以缩短总处理时间,提高加工效率。4.高压中温结合杀菌能够有效降低所需温度,高压中温下对胡萝卜汁中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芽孢的协同杀菌效果,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R2Adj>0.913)。常压下热失活Ea值为371.30 kJ/mol,在200600 MPa压力下的热失活Ea值为61.6687.62 kJ/mol,比常压下低,得益于压力和温度的协同作用。5.在一定压力下,对三个温度的二维动力学模型拟合很好。但一定温度下,对压力的二维动力学模型拟合跟压力及温度区间有关。在较低压力(200400 MPa)下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芽孢对温度敏感对压力不敏感。本文建立了胡萝卜汁中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芽孢在高压中温下的协同杀菌三维动力学模型,logD=2.1315673+0.0017047×(P-P0)-0.0101146×T-0.0000037×(P-P0)2+0.0000079×(P-P0)×T-0.0001235×T2,R2为0.968。6.高压中温下对胡萝卜汁中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芽孢的协同杀菌动力学也符合Weibull模型(R2Adj>0.953),且Weibull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两个模型对鸡汁鸡肉中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芽孢的杀菌预测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和高估现象,不能直接将同一模型套用在不同体系中。

佟艳明[5](2019)在《新型气动混合净化槽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净化槽是处理生活污水的小型一体化装置,被视为改善农村水资源环境的重要方法。然而,目前实际使用中常常出现出水氨氮不稳定,总氮不达标等突出问题。小型净化槽受成本运维、能耗等因素限制往往不设置机械搅拌桨,使得净化槽内基质与微生物接触不充分成为制约污染物去除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混合净化槽,采用气动混合原理达到缺氧槽间歇混合,同时采用折流板增大好氧槽污水流程。主要研究了好氧槽曝气量、硝化液回流比和气动混合频率对净化槽内部水体流态特性和对污水中COD、氨氮及总氮去除效率的影响。主要实验内容及结果如下:采用流态示踪实验考察了进水流速、好氧槽曝气量和气动混合频率对内部水体流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频率的气动混合有利于减小净化槽死区和短流,并且进水流速越小需要的最佳气动混合频率越大,进水流速为733 mL/min时,最佳混合频率为2次/小时,进水流速为122 mL/min时最佳混合频率为4次/小时;而增大好氧槽曝气量(0L/min-2L/min范围内)有利于进一步减小好氧槽的死区和短流,提高净化槽的体积利用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净化槽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和实际生活污水的性能,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在150%回流比条件下,最佳气动混合频率为8次/小时,与无混合相比,总氮去除率提高了 3.94%,此时氨氮、COD、和总氮均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而在无回流无混合条件下,好氧槽最佳曝气量为1.4 L/min,第一好氧槽DO为1.5 mg/L时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总氮去除率可达59%,出水指标达到城镇污水一级B标准。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在200%回流比下,气动混合频率为4次/小时时,氨氮和总氮去除率相较于不加混合分别提高了 7.6%和17.47%,此时COD、氨氮和总氮稳定地达到城镇污水一级A排放标准,即使在低温12-15℃条件下出口指标仍可达到城镇污水一级B标准。本研究有效地改善了小型净化槽对氨氮和总氮的处理能力,气动混合净化槽结构简单,易于运维,其推广应用将为我国农村地区分散式污水治理提供良好解决方案和途径。

张志清[6](2019)在《燃生物柴油船用发动机高效燃烧与低污染排放研究》文中提出自人类第一次工业以来,迅速发展的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也进一步加大了人类社会对石化燃料的依赖,但由于石化燃料资源日益枯竭,能源问题也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大难题。因为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与人类交通、军事、工业、生活等密不可分。为了缓解世界的能源问题,各国学者和专家都在努力探索合适的替代能源。而生物柴油不仅原材料丰富、可再生、制作工艺简单,而且可以直接在柴油机缸内清洁燃烧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的青睐。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柴油机生物柴油燃料和各种添加剂的研究颇多,但是添加剂的种类繁多,而且学者们对生物柴油的相关认识仍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现在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集中在不同比例生物柴油与柴油掺混的实验研究。在柴油机领域,目前生物柴油对柴油机冷起动性能影响方面的研究还很少,不同燃油添加剂对生物柴油喷射、雾化和燃烧性能等方面的研究也都甚少。另外,国内外的研究并没有从系统的角度来分析柴油机各输入参数对柴油机输出参数的影响程度。为此,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6066和51776062)为依托,从上述内容为突破口开展相应的数值模拟研究和实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首次建立了一个改进的柴油机冷起动热力学模型,并通过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该模型分别考虑了气体泄漏率、热损失和气缸余隙容积对柴油机冷起动过程的影响,并采用熵增和?理论深度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柴油机冷起动过程中熵增和?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压缩气体的绝热指数(k=cp/cv)等于1.34时,改进的冷起动热力学模型预测的着火温度值更接近实验值;该模型可以精确地预测柴油机压缩温度和压缩压力,并分析柴油机各热力学参数对输出参数的影响程度。同样表明熵增和?理论能有效地对柴油机热力系统进行评估。(2)建立了两级神经网络模型,研究了不同转速和当量比工况下柴油机各输入参数(柴油机喷油压力,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燃油喷油量,喷油定时,燃油喷油持续角,柴油机压缩比,进气压力,进气温度)对柴油机动力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高的进气压力和低的排气压力可以促进燃油的完全燃烧,改善柴油机燃烧和提高柴油机输出转矩。在整个工况下,循环喷油量是影响柴油机动力和排放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EGR和喷油定时两个因素对NOx的排放影响最明显,增大EGR和减小喷油定时都会明显地增加NOx的排放。另外,增加压缩比和进气压力都有利于燃油的完全燃烧,减少碳烟(Soot)的排放和增加柴油机的转矩;如果增加EGR,Soot的排放会增加。在高转速时,柴油机压缩比和进气压力对转矩的影响仅次于燃油喷油量;在低当量比的情况下,进气压力对其性能的影响并不明显。然而,在低负荷时,柴油机的燃油喷油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进气压力对油耗的影响不是很明显。(3)研究了不同脂肪酸甲酯(Fatty acid methyl ester,FAME)比例的生物柴油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从热释放率、缸压、油耗、指示功率、CO、NOx、HC排放等多角度分析了大豆油甲酯、菜籽油甲酯、棉籽油甲酯和葵花籽油甲酯四种生物柴油对柴油机动力、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柴油机着火延时是化学延时和物理延时共同影响的结果,生物柴油的运动粘度是影响着火延时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随着C18:1、C18:0和C16:0的增加,着火延迟推迟。较高的运动粘度不利于改善燃料-空气的混合、蒸发和燃烧;燃料饱和度越高,化学着火延迟时间越短。与柴油相比,由于生物柴油较低的低热值和高的粘度,生物柴油的动力性能较差。在低负荷时生物柴油增加了柴油机CO和HC的排放量,但在中、高负荷时降低了CO和HC排放。然而,在中、高负荷时生物柴油却增加了NOx的排放。(4)采用ChemkinⅡ代码与AVL-Fire 2013相耦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比例的水-生物柴油乳化混合燃料和纯生物柴油的喷射、雾化和燃烧过程特性。结果表明,水添加剂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微爆现象可以使燃油浓度场分布地更均匀,从而改善燃油的喷射和燃烧特性。随着水添加剂含量的增加,水-生物柴油乳化混合燃料的着火延时增加;水添加剂可以有效地减少CO和NOx的排放,其中含4%水含量的水-生物柴油乳化混合燃料的动力特性和排放特性最好。但由于水-生物柴油乳化混合燃料中氧原子的增加,会导致水-生物柴油乳化混合燃料中CO2排放量略有增加。(5)研究了90ppm CeO2纳米颗粒的水-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对柴油机动力特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从热释放率、缸压、油耗、指示功率、CO、NOx、HC排放等多角度分析了柴油机E3运行工况下金属纳米颗粒对柴油机动力、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CeO2纳米颗粒可以改善柴油机的缸内燃烧,降低柴油机油耗和提高柴油机热效率。另外,CeO2纳米颗粒可作为一种金属催化剂有效地氧化缸内生成的HC和Soot,使得燃烧更加充分,从而减少柴油机的HC、NOx、PM和CO排放。

刘燕,申志峰,陈成[7](2018)在《基于风险评估的吹灌封无菌工艺的验证》文中研究说明结合多年吹灌封设备设计制造的经验,从吹灌封无菌生产工艺出发,结合GMP对验证的相关要求,基于风险评估的方法,从吹灌封设备应用的角度对吹灌封无菌工艺的验证做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王海云,战玉清[8](2016)在《兽药生产过程中压缩气体微生物检测技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5种检测方法,对兽药生产过程中压缩气体微生物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其中隔离取样法最简单、经济、准确。

申志峰[9](2014)在《无菌配制系统所存的问题及其保障措施》文中研究表明从分析无菌配制工序的污染来源入手,探讨了其系统所存的问题,阐述了无菌配制系统的保障措施,并概要地介绍了无菌配制系统的确认和验证以及配制工艺的选择。

蔡婧[10](2014)在《金针菇栽培工厂中空气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规律》文中研究指明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 (Fr.) sing.]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糖、钾、核苷类、纤维素等,素有“增智菇”、“一休菇”等美称。2013年我国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的日产量达到2678.65吨,金针菇已成为我国工厂化栽培食用菌中产量最高、技术最完善的品种。为进一步提高工厂化栽培金针菇产业的经济效益,做好对病害的防控工作极为重要。本试验从金针菇工厂的栽培环境环境入手,对空气微生物采样方法进行了改进,对接种室及冷却室环境进行为期5个月的监测,调查了工厂中洁净区域的环境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情况,研究了在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过程中病害的发生规律,分别从菌丝体及子实体上分离到了多种微生物,并对它们的致病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在不同的栽培环境区域中,MAS-100eco微生物采样器采样法的采样效率均高于平皿沉降法,MAS-100eco微生物采样器采样法选用TSA培养基与SDA培养基分别对细菌与真菌进行采样,采样时间为7min时效果最好。2.在冷却室与接种室中,空气中细菌菌落数量均高于真菌菌落数量,在接种室中人员的流动情况对环境的影响大,人员流动频繁的监测点得到的空气微生物数量高。3.在洁净区域中,空气中真菌的优势种属为青霉属(Penicillium)与枝孢属(Cladosporium)真菌,占整个洁净区域中真菌菌落数量的75%以上。空气中细菌的优势种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与假单孢杆菌属(Pseudomonas)的细菌,占整个洁净区域中细菌菌落数量的45%以上。4.根据柯赫氏法则,通过病原菌致病性测定,确定Pseudomonas gessardii与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对搔菌后金针菇菌丝体的恢复生长有抑制作用,并且Pseudomonas gessardii是金针菇黄斑病的致病菌,解淀粉欧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是金针菇根腐病的致病菌。5.采用环境中分离到的真菌与金针菇菌丝体进行对峙培养发现,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黑甲肉座菌(Hypocrea lixii)、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马菲氏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小孢根霉(Rhizopus microsporus)、伞状毛霉(Lichtheimia corymbifera)、尖孢枝孢霉(Cladosporium oxysporum)、后垣镰刀霉(Fusarium chlamydosporum)、撕裂蜡孔菌(Ceriporia lacerata)、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均比金针菇菌丝生长速度快,是金针菇菌丝体的竞争性病原物,且哈茨木霉可以在已经被金针菇菌丝封面的培养料上生长,具有竞争性和侵染性双重特性。

二、几种压缩气体微生物检测方法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压缩气体微生物检测方法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食一氧化碳梭菌(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制醇发酵过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能源的发展概述
        1.1.1 能源的总体发展现状
        1.1.2 生物燃料的发展现状
    1.2 合成气发酵概述
    1.3 合成气发酵研究进展
        1.3.1 合成气发酵菌株的选择与改造
        1.3.2 产乙酸菌的代谢途径与能量机制
        1.3.3 合成气发酵培养基优化
        1.3.4 合成气组分的影响
        1.3.5 发酵过程调控
        1.3.6 产物的细胞毒性
        1.3.7 气液传质
        1.3.8 生物反应器的应用
        1.3.9 生物燃料的经济性分析与商业化进程
        1.3.10 生物燃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菌种
    2.2 培养基
        2.2.1 活化培养基
        2.2.2 固体培养基
        2.2.3 发酵培养基
    2.3 培养方法与条件
        2.3.1 菌株保藏与活化
        2.3.2 摇瓶发酵
        2.3.2.1 自养发酵
        2.3.2.2 异养发酵
        2.3.2.3 混养发酵
        2.3.3 连续进气发酵
    2.4 分析与检测方法
        2.4.1 pH与ORP的检测
        2.4.2 生长与生物量的检测
        2.4.3 菌体元素含量的检测
        2.4.4 菌体生物学形态观察
        2.4.5 合成气成分的检测
        2.4.6 发酵产物的检测
        2.4.7 葡萄糖含量的检测
        2.4.8 铵根离子的检测
        2.4.9 相关指标计算
        2.4.10 数据处理与作图
    2.5 常用试剂
    2.6 特殊耗材
    2.7 主要仪器
第3章 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的基础生理代谢特性与发酵培养基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种与培养条件
        3.2.2 摇瓶发酵
        3.2.3 检测与分析
        3.2.4 三步统计学策略
        3.2.4.1 Plackett-Burman设计
        3.2.4.2 最陡爬坡实验设计
        3.2.4.3 Box-Behnken实验设计
        3.2.4.4 拟合模型的验证
        3.2.4.5 方法矩阵与方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carboxidivorans P7的形态学特征与主要元素含量
        3.3.2 C.carboxidivorans P7在WCB中的生长与产物
        3.3.3 C.carboxidivorans P7不同营养模式下的生长与产物
        3.3.3.1 C.carboxidivorans P7的自养模式
        3.3.3.2 C.carboxidivorans P7的异养模式
        3.3.3.3 C.carboxidivorans P7的混养模式
        3.3.4 发酵培养基的微量金属优化
        3.3.4.1 Plackett-Burman实验
        3.3.4.2 最陡爬坡实验
        3.3.4.3 Box-Behnken实验
        3.3.4.4 最优培养基的确定与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温度对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与表面活性剂的抗细胞成团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与培养条件
        4.2.2 摇瓶发酵
        4.2.3 检测分析
        4.2.4 转录组测序样本的制备
        4.2.5 转录组数据的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恒温对C.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
        4.3.2 两步温度对C.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
        4.3.3 表面活性剂对C.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
        4.3.4 两步温度策略与表面活性剂添加的组合影响
        4.3.5 转录组分析
        4.3.5.1 样品比对分析和关系分析
        4.3.5.2 样品的基因表达差异性分析
        4.3.5.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4.3.5.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途径富集分析
        4.3.5.5 Wood-Ljungdahl途径和产物生成途径的转录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氮源对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与支持高级醇生产的全合成培养基设计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株与培养条件
        5.2.2 摇瓶发酵
        5.2.3 检测与分析
        5.2.4 RNA分离与反转录定量PCR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有机氮源及其浓度的影响
        5.3.2 无机氮源及其浓度的影响
        5.3.3 基于无絮凝发酵过程考察氮源对合成气发酵的影响
        5.3.4 混合氮源对合成气发酵的影响
        5.3.5 转录水平验证高级醇的生产差异
        5.3.6 全合成培养基的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在线生理参数调控的合成气连续进气发酵工艺的建立与优化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菌株与培养条件
        6.2.2 5L反应器发酵
        6.2.3 检测与分析
        6.2.4 验证ORP变化的冷模实验
        6.2.5 pH控制实验
        6.2.6 传质相关的检测
        6.2.6.1 不同流场条件下的气泡检测
        6.2.6.2 不同流场条件下的传质系数检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5L反应器基础发酵工艺的建立
        6.3.1.1 微量金属优化培养基在5L反应器中的验证
        6.3.1.2 初始ORP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
        6.3.1.3 罐压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
        6.3.1.4 基于在线pH指导YE间歇补加工艺
        6.3.1.5 种子培养基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与探究
        6.3.2 两步温度策略在连续进气发酵中的应用
        6.3.3 pH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
        6.3.4 流场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
        6.3.4.1 传质效果的表征
        6.3.4.2 搅拌转速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
        6.3.4.3 基于在线COUR指导调控搅拌转速的发酵工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Ⅰ
附录Ⅱ

(2)啤酒生产用气体滤芯的日常管理及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气体过滤系统的组成
2 气体滤芯和管道灭菌操作及注意点
    2.1 熟悉车间气体的管道走向
    2.2 规范气体滤芯的灭菌操作
3 气体过滤系统的日常维护
    3.1 蒸汽滤芯维护
    3.2 气体滤芯维护
4 气体滤芯的完整性检测
5 气体过滤系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
6 结论

(3)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前世界和我国的能源形势
        1.1.2 氢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1.1.3 氢的安全问题
    1.2 氢能政策及发展概况
        1.2.1 国外政策及发展概况
        1.2.2 国内政策及发展概况
    1.3 文献综述
        1.3.1 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2 氢气行为及后果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氢的生产、储运方式及加氢站分类
    2.1 制氢方式
        2.1.1 化石燃料制氢
        2.1.2 电解水制氢
        2.1.3 新型制氢方式
        2.1.4 制氢方式对比
    2.2 储运方式
    2.3 加氢站主要设备
        2.3.1 压缩机
        2.3.2 储氢装置
        2.3.3 加氢机
    2.4 加氢站分类及工艺流程
    2.5 加氢站实例介绍
        2.5.1 加氢站概况
        2.5.2 工艺流程
    2.6 本章小结
3 加氢站危险辨识及失效概率分析
    3.1 HAZOP-LOPA分析法
        3.1.1 HAZOP方法
        3.1.2 LOPA方法
        3.1.3 HAZOP-LOPA法的应用
    3.2 故障树分析法
        3.2.1 故障树简介
        3.2.2 故障树的分析步骤
        3.2.3 加氢站氢气泄漏故障树
        3.2.4 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高压氢气储罐泄漏及其后果评价
    4.1 高压氢气泄漏模型
        4.1.1 高压氢气泄漏过程
        4.1.2 实际气体方程
    4.2 泄漏模型的理论计算方法
        4.2.1 储罐内及出口处参数计算
        4.2.2 名义喷嘴模型
        4.2.3 射流轴心浓度
    4.3 物理爆炸危害分析
        4.3.1 物理爆炸中的机械能
        4.3.2 物理爆炸中的超压
        4.3.3 物理爆炸中的冲量
        4.3.4 物理爆炸中超压及冲量的危害
    4.4 气云爆炸危害分析
    4.5 射流火危害分析
        4.5.1 射流火火焰辐射能力
        4.5.2 可视火焰长度
        4.5.3 射流火热辐射后果
    4.6 火球危害分析
        4.6.1 火球辐射能力
        4.6.2 火球热辐射后果
    4.7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HAZOP-LOPA法在储氢站场的应用
        5.1.1 划分节点
        5.1.2 HAZOP分析
        5.1.3 LOPA分析
    5.2 加氢站后果评价
        5.2.1 物理爆炸危害计算
        5.2.2 气云爆炸危害计算
        5.2.3 射流火危害计算
        5.2.4 火球危害计算
    5.3 风险度量
        5.3.1 后果严重性评估
        5.3.2 风险等级评估
        5.3.3 风险可接受性准则
    5.4 安全管理措施
    5.5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专利目录
    C.HSE风险矩阵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超高压与温度的协同杀菌效应及其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超高压技术介绍
        1.2.1 超高压加工原理
        1.2.2 超高压杀菌的影响因素
        1.2.3 超高压杀菌的局限性与应对方法
    1.3 超高压与温度协同杀菌介绍
        1.3.1 超高压低温协同杀菌
        1.3.2 超高压中温协同杀菌
    1.4 常用超高压杀菌动力学模型
        1.4.1 一级动力学模型
        1.4.2 Weibull模型
    1.5 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超高压下不同温度处理的温度监测
    2.1 超高压低温实验
        2.1.1 超高压设备介绍
        2.1.2 压力温度的实时监测
        2.1.3 冷冻保温装置
        2.1.4 超高压处理冷冻菌悬液及杨梅汁时实时温度压力监测
        2.1.5 超高压处理冷冻胡萝卜汁时温度压力变化
    2.2 超高压中温实验
        2.2.1 高压中温设备介绍
        2.2.2 高压中温处理时温度变化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高压处理对不同样品中大肠杆菌的致伤致死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大肠杆菌制备
        3.2.2 样品制备
        3.2.3 超高压处理条件
        3.2.4 菌落计数
        3.2.5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3.2.6 数据统计分析
        3.2.7 主要仪器设备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超高压对常温及冷冻大肠杆菌菌悬液的杀菌效果
        3.3.2 超高压对常温及冷冻杨梅汁中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
        3.3.3 不同处理后大肠杆菌电镜观察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静态及脉冲式高压对胡萝卜汁中大肠杆菌的杀菌动力学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大肠杆菌制备
        4.2.2 胡萝卜汁样品制备
        4.2.3 超高压处理条件
        4.2.4 菌落计数
        4.2.5 数据统计分析
        4.2.6 主要仪器设备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静态高压对常温胡萝卜汁中大肠杆菌的杀菌动力学
        4.3.2 静态高压对冷冻胡萝卜汁中大肠杆菌的杀菌动力学
        4.3.3 脉冲式高压对冷冻胡萝卜汁中大肠杆菌的杀菌动力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压中温协同作用对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芽孢杀菌动力学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制备
        5.2.2 芽孢收集
        5.2.3 样品制备
        5.2.4 超高压处理
        5.2.5 热处理
        5.2.6 菌落计数
        5.2.7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热处理杀菌一级动力学分析
        5.3.2 高压中温协同杀菌一级动力学分析
        5.3.3 高压中温协同杀菌三维动力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杀菌模型比较及鸡汁鸡肉中杀菌效果验证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芽孢制备与收集
        6.2.2 样品制备
        6.2.3 高压中温处理
        6.2.4 菌落计数
        6.2.5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热处理杀菌Weibull模型分析
        6.3.2 高压中温协同杀菌Weibull模型分析
        6.3.3 高压中温协同杀菌模型在鸡汁鸡肉中的模型适用性验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新型气动混合净化槽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赖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概况
        1.1.1 我国农村水污染及治理现状
        1.1.2 农村生活污水特点
        1.1.3 农村生活污水污水处理模式
        1.1.4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
    1.2 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1.2.2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
        1.2.3 厌氧好氧耦合生物处理技术--净化槽
    1.3 生活污水脱氮
        1.3.1 污水生物脱氮技术及过程
        1.3.2 影响生物脱氮性能的因素
    1.4 搅动混合在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上的作用
    1.5 净化槽处理分散式污水存在的问题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气动混合净化槽内流体水力学特型--示踪实验研究
    2.1 引言
        2.1.1 流态示踪实验的作用
        2.1.2 示踪剂的选择
        2.1.3 示踪剂注入方式
        2.1.4 水力学特性评价指标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装置
        2.2.2 气动混合原理及过程
        2.2.3 实验用水和示踪剂
        2.2.4 实验样品采集及检测
        2.2.5 实验内容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流速对流体水力学特性影响及相同流速下与第一代气动混合净化槽对比
        2.3.2 好氧槽不同曝气量对流体水力学特性影响
        2.3.3 高流速下不同气动混合频率对于水力学特性影响
        2.3.4 低流速下不同气动混合频率对于水力学特性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气动混合净化槽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实验
    3.1 引言
        3.1.1 新型气动混合净化槽处理生活污水过程
        3.1.2 氧气在好氧槽中的利用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装置
        3.2.2 净化槽填料及挂膜污泥
        3.2.3 模拟污水配置
        3.2.4 取样及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三级好氧槽不同曝气量对净化槽净化性能影响
        3.3.2 不同回流比对净化槽净化性能影响
        3.3.3 气动混合频率对净化槽净化性能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气动混合净化槽处理实际生活污水实验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装置和用水
        4.2.2 样品采取和检测
        4.2.3 污水排放标准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常温实验条件控制
        4.3.2 常温下不同条件对COD去除效果影响
        4.3.3 常温下不同条件对氨氮及总氮去除效果影响
        4.3.4 低温实验条件控制
        4.3.5 低温下净化槽对COD去除效果
        4.3.6 低温下净化槽对氨氮及总氮去除效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实验结论
    5.2 创新之处
    5.3 实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目录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6)燃生物柴油船用发动机高效燃烧与低污染排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生物燃料制备技术及主要成分介绍
    1.3 生物柴油添加剂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的研究现状
        1.3.1 生物柴油添加剂分类
        1.3.2 添加剂对燃油性能的影响
        1.3.3 生物柴油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研究现状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改进热力学模型船用柴油机冷起动参数分析
    2.1 柴油机冷起动研究概述
    2.2 柴油机冷起动数学模型
        2.2.1 数学模型
        2.2.2 柴油机实际压缩比
        2.2.3 模型实验验证
    2.3 柴油机冷起动分析
        2.3.1 参数敏感性分析
        2.3.2 热力学参数分析
        2.3.3 柴油机系统熵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工况下各参数对船用柴油机性能影响分析
    3.1 神经网络研究现状
    3.2 整机仿真模型
        3.2.1 数学模型
        3.2.2 柴油机性能参数
        3.2.3 仿真模型验证
        3.2.4 神经网络模型
    3.3 柴油机性能仿真分析
        3.3.1 进排气的影响
        3.3.2 压缩比的影响
        3.3.3 喷油提前角的影响
    3.4 扰动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生物柴油组分对船用柴油机燃烧和排放性能影响
    4.1 研究对象
    4.2 柴油机实验
        4.2.1 实验台架
        4.2.2 实验方案
        4.2.3 不确定性分析
    4.3 柴油机燃烧和动力特性
        4.3.1 放热率
        4.3.2 缸压
        4.3.3 油耗
        4.3.4 指示功率
    4.4 柴油机排放特性
        4.4.1 碳氢排放
        4.4.2 一氧化碳排放
        4.4.3 氮氧化物排放
        4.4.4 氮氧化物排放的加权算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生物柴油乳化燃料对船用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5.1 水添加剂研究现状
    5.2 三维仿真模型
        5.2.0 流体数学模型
        5.2.1 燃料喷雾和破碎模型
        5.2.2 燃烧和传热模型
        5.2.3 燃油的物理特性参数计算
        5.2.4 边界条件
        5.2.5 数学模拟基础框架
        5.2.6 燃烧室网格构建与无关性分析
    5.3 实验方案与实验验证
        5.3.1 研究对象
        5.3.2 燃油喷射速率
        5.3.3 柴油机实验装置
        5.3.4 不确定性分析
        5.3.5 实验验证
    5.4 柴油机的仿真分析
        5.4.1 燃油浓度场
        5.4.2 柴油机燃烧和动力特性
        5.4.3 柴油机排放特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二氧化铈纳米乳化燃料对船用柴油机燃烧性能影响
    6.1 研究对象
    6.2 柴油机实验
        6.2.1 实验步骤
        6.2.2 不确定性分析
    6.3 柴油机燃烧特性
        6.3.1 功率
        6.3.2 油耗
        6.3.3 热效率
        6.3.4 缸压
        6.3.5 放热率
    6.4 柴油机排放特性
        6.4.1 碳氢排放
        6.4.2 氮氧化物排放
        6.4.3 一氧化碳排放
        6.4.4 二氧化碳排放
        6.4.5 氧气排放
        6.4.6 颗粒物排放
    6.5 燃料经济性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和主持的课题研究
致谢

(7)基于风险评估的吹灌封无菌工艺的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1 吹灌封无菌工艺介绍
2 吹灌封无菌工艺风险分析
    2.1 质量风险评估分为三个主要的步骤
    2.2 产品污染风险分析
    2.3 吹灌封无菌工艺质量风险评估
3 吹灌封无菌工艺验证
    3.1 挤出工艺验证
    3.2 在线清洗验证
    3.3 在线灭菌验证
    3.4 过滤器验证
    3.5 容器密封性验证
    3.6 吹灌封无菌工艺的合格条件
        3.6.1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前提条件
        3.6.2 模拟过程干扰设计
        3.6.3 合格条件和其它事项
4 结束语

(8)兽药生产过程中压缩气体微生物检测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采样与方法
    1.1 地点及采样准备
    1.2 采样方法
        1.2.1 琼脂平板取样法:
        1.2.2 无菌滤膜取样法:
        1.2.3 营养肉汤培养基取样法:
        1.2.4 水吸收取样法即为改良的营养肉汤培养基取样法:
        1.2.5 隔离取样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3.1 琼脂平板取样法
    3.2 无菌滤膜取样法
    3.3 营养肉汤培养基取样法
    3.4 水吸收取样法
    3.5 隔离取样法

(9)无菌配制系统所存的问题及其保障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配制工序的污染来源
    1.1 物料带来的污染
    1.2 人员操作带来的污染
    1.3 配制工艺设计不合理带来的污染
    1.4 配制系统带来的污染
2 常见配制系统所存的问题
    2.1 搅拌装置
    2.2 计量方式
    2.3 药液输送方式
3 无菌配制系统的保障措施
    3.1 搅拌装置
    3.2 计量方式
    3.3 药液输送方式
    3.4 其他
4 无菌配制系统的确认和验证
    4.1 确认
    4.2 验证
5 配制工艺的选择
6 结语

(10)金针菇栽培工厂中空气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工厂化栽培食用菌生产现状
        1.1.1 国外工厂化栽培食用菌生产现状
        1.1.2 国内工厂化栽培食用菌生产现状
    1.2 工厂化栽培食用菌病害的主要类型
        1.2.1 生理性病害
        1.2.2 竞争性病害
        1.2.3 侵染性病害
    1.3 厂化栽培金针菇的主要病害
        1.3.1 竞争性病害
        1.3.2 侵染性病害
    1.4 空气微生物及其研究
        1.4.1 空气微生物简介
        1.4.2 空气微生物的采样方法
    1.5 微生物鉴定技术
        1.5.1 细菌16S rRNA/DNA序列分析和应用
        1.5.2 真菌ITS序列分析和应用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材料
        2.1.1 供试培养基
        2.1.2 供试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空气微生物的采样方法
        2.2.2 空气微生物的分离方法与鉴定
        2.2.3 病害样品采集与致病性验证
        2.2.4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洁净区域微生物种类及分布规律
        3.1.1 洁净区域采样方法的选择
        3.1.2 空气微生物采样培养基的选择
        3.1.3 洁净区域空气微生物种类
        3.1.4 空气微生物的分布比例
    3.2 致病性验证
        3.2.1 子实体病害病原物的种类及致病性验证
        3.2.2 竞争性病害病原物的种类及致病性验证
4 讨论
    4.1 关于洁净区域中采样方法的选择
    4.2 关于洁净区域中空气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规律
    4.3 关于侵染性致病性试验
    4.4 关于竞争性致病性试验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显微照片

四、几种压缩气体微生物检测方法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食一氧化碳梭菌(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制醇发酵过程优化研究[D]. 沈少凰.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2]啤酒生产用气体滤芯的日常管理及应用探讨[J]. 曾玉萍. 中外酒业·啤酒科技, 2019(13)
  • [3]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风险评价研究[D]. 张陈诗. 重庆大学, 2019(01)
  • [4]超高压与温度的协同杀菌效应及其动力学研究[D]. 王春芳. 浙江大学, 2019
  • [5]新型气动混合净化槽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的研究[D]. 佟艳明.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6]燃生物柴油船用发动机高效燃烧与低污染排放研究[D]. 张志清. 湖南大学, 2019
  • [7]基于风险评估的吹灌封无菌工艺的验证[J]. 刘燕,申志峰,陈成.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18(02)
  • [8]兽药生产过程中压缩气体微生物检测技术分析[J]. 王海云,战玉清.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12)
  • [9]无菌配制系统所存的问题及其保障措施[J]. 申志峰. 机电信息, 2014(23)
  • [10]金针菇栽培工厂中空气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规律[D]. 蔡婧.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

标签:;  ;  

几种压缩气体微生物检测方法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