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原理论文-李晨阳

复制原理论文-李晨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制原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制体,DNA复制,工作原理,引发酶,螺旋酶,聚合酶,前导链,复制叉,论文信息,复制过程

复制原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晨阳[1](2019)在《DNA复制体结构和工作原理首次被揭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李晨阳)DNA复制分子机制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杰出研究员杨薇课题组揭示了DNA复制体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上。DNA的复制由多个蛋白组成的复制体协同完成,这些蛋白包括DN(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1-28)

付莎[2](2018)在《PostgreSQL热备原理研究及流复制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可用性(HA-High Availability)是所有商用数据库系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能。该文阐述了Postgre SQL数据库的高可用性的实现原理及方法,并对Postgre SQL数据库的原生流复制功能实现高可用性热备功能进行了应用描述。(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李盈斌,郭为忠,郭文韬,梁庆华[3](2017)在《盾构掘进过程模拟的姿态复制原理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般的盾构模拟实验台只能模拟盾构推进的单环工作过程、无法再现盾构在整个掘进过程中轨迹和姿态发生变化的多环连续模拟问题,提出盾构掘进模拟机构实现多环推进模拟的姿态复制原理,设计出模拟盾构整个掘进过程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由两个PRPR机构组成,通过姿态复制记录盾构掘进过程中水平方向的横摆角和竖直方向的俯仰角,在同一位置展示不同时刻盾构的姿态,从而完成整个掘进过程的模拟。通过建立该实验装置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其工作空间并通过盾构水平推进模拟实验验证了姿态复制原理的有效性,为盾构的多环连续掘进模拟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17年06期)

董莉娟[4](2017)在《以绘画为例谈复制艺术的符号学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后现代社会,复制艺术早已不再是新鲜词汇,科学与技术这一历来被人们探讨和探索的问题,在今天依旧值得我们思考。随着20世纪开始符号学逐渐成为显学,它慢慢成为研究人文社科的方法论之一,甚至被称为是文科中的数学,可见其自身有一套完整的逻辑。当今已经是符号社会,各种符号充斥在我们身边,用符号学研究艺术问题的意义在于从另一个视角开启我们看待艺术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7年11期)

卢禹先,齐向东,于海利,李晓天,张善文[5](2016)在《基于夫琅禾费原理的光栅复制拼接误差精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制拼接是天文领域目前制作大面积平面衍射光栅的重要方法之一。光栅复制拼接需要相应的拼接系统,从成本控制和光栅研制周期角度考虑,一套常规拼接系统应适用于不同参数光栅及不同检测波长的拼接,并且系统拼接精度必须满足光栅拼接要求。根据夫琅禾费远场衍射原理,建立双光栅拼接系统的五维误差理论模型,分析了入射光波长、衍射级次、光栅常数、入射角等参数改变时的拼接误差及其变化趋势,并根据实际拼接需求给出了上述参数的变化范围。计算得到了当光栅参数及检测条件变化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拼接误差精度指标。所得出的拼接误差变化趋势及拼接精度指标对于设计复制光栅拼接系统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6年05期)

吴喆[6](2013)在《基于弹性变形面形复制原理的非球面加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实现非球面高效、低成本、超精密加工是目前超精密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现有基于材料去除原理的非球面超精密加工方法依赖于高精度、高刚度的机床系统,加工成本较高;而基于面形复制原理的非球面精密模压方法属于热加工过程,在加工过程中会使工件材料的折射率等光学性能参数发生改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非球面加工方法——弹性变形面形复制加工方法:在工件材料强度范围内,使平板形工件毛坯发生线弹性变形并与负形靠模接触至紧密贴合,靠模面形与目标非球面形相反;工件未与靠模贴合的表面加工至平面;工件脱离靠模并弹性回复后,被加工表面形成与目标非球面相同的面形。从而以平面加工方式实现薄形轴对称非球面零件的快速超精密加工。本文针对基于弹性变形面形复制原理的薄型轴对称非球面加工,以建立高效、低成本、超精密的弹性变形面形复制非球面加工工艺为目标,围绕加工过程中的工件材料断裂强度以及加工面型精度两个关键问题,对新方法中的关键技术展开探索性研究,建立了弹性变形面形复制加工方法的加工理论体系及加工工艺流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弹性变形面形复制加工技术加工原理展开研究。分析加工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有限元数值仿真,对加工原理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基于弹性薄板理论及能量法,对工件在加工原理中的弹性力学行为进行理论分析,为工件与靠模之间接触状态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对均布载荷下工件与靠模接触状态进行研究。构建工件与靠模接触状态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并进行工件与靠模接触状态测量实验。通过工件与靠模接触状态仿真值与理论值以及试验值的对比分析对所建立数值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分析工件悬臂宽度与径厚比对工件与靠模接触状态的影响,通过Python编程并综合网格重绘及单元生死技术,研究工件与靠模接触状态随工件材料去除厚度的变化规律。(3)针对加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工件材料断裂强度展开研究。在工件与靠模静态接触阶段,采用基于球头加载的材料许用应力试验对工件材料断裂强度进行分析。在工件与靠模贴合后的研磨加工阶段,结合工件表面微裂纹分布状况,依据断裂力学及最弱环理论,提出并建立基于微单元的脆性材料薄型工件断裂概率分布理论模型。通过试验对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对磨粒粒径以及裂纹分布密度对所建立断裂概率分布模型的影响进行分析。基于以上研究,构建加工过程中工件材料断裂强度判断方法,并将所构建的断裂强度判断方法在弹性变形面形复制非球面加工过程中进行实际应用。(4)研究弹性变形面形复制非球面加工试验平台。设计、实现基于真空吸附的工件弹性变形控制系统,并通过工件弹性变形挠度测量试验对工件弹性变形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在普通平面抛光机上整合工件弹性变形控制系统,建立本文加工试验平台。对多孔陶瓷材质真空吸附夹具进行设计、加工并通过数值仿真对夹具结构参数进行优化。采用面形拟合、尖峰去除、低通滤波的处理流程对夹具靠模面加工面形误差进行提取。针对靠模测量面形误差中尖峰部分的去除问题,提出基于移动窗口的数据点间斜率-距离结合判别的尖峰滤除方法。(5)针对加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二——加工面形精度展开研究。通过数值仿真对工件加工面形精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工件贴合面初始平面度、工件与靠模贴合程度、平面加工精度以及研磨残余应力等影响因素,对相应加工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建立弹性变形面形复制非球面加工完整加工工艺。以直径45 mm、顶点曲率半径3107mm的凸型抛物面为加工目标面形进行加工试验,最终加工面形精度为PV 0.68 μm,工件中心及边缘处的表面粗糙度分别为Ra 0.75 nm及Ra 1.12 nm。研究结果初步证实,所提出的弹性变形面形复制加工方法可通过平面加工方式实现薄形轴对称非球面的高效、低成本、超精密加工。与非球面磨削加工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在加工面形精度相当的情况下,所提出方法的加工表面质量更好、加工成本更低且加工效率相当。但由于脆性材料的材料特性以及加工设备与手段的限制,所提出方法目前主要用于加工曲率半径较大的薄型轴对称非球面。(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3-11-08)

李正桐[7](2012)在《复制原理——TRIZ试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制原理是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40条创新原理的第26条。TRIZ对该原理的解释是:"利用一个拷贝、复制品或模型来代替因成本过高而不能使用的事物"。导致将一个事物进行复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昂贵、稀缺、孤品、易损、难于移动等等,而复制品既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模拟。历史上一次着名的复制是对国际原器的复制。众所周知,国际原器就是公制度量衡的最高级别的标准器。其实在这方面我(本文来源于《家电科技》期刊2012年11期)

何喜忠,张雨,谢丽萍[8](2012)在《印刷复制原理与技术的艺术化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探讨依托于印刷复制原理与技术条件下平面设计语言的多样化问题。内文对印刷复制原理引申的色彩处理方式和印刷技术条件导致的各种图像形态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印刷在图像转换与再现过程中的分解和再还原过程,了解和开发信息承载的图形不同的样式和组合方式,在像素形态、排列、色彩、方向选择等因素上探讨对图像视觉的影响。同时,对印刷过程中技术控制造成的图像视觉效果进行视觉开发,关注印刷过程中套印、网点扩大、漏色、并色等现象的艺术设计图像开发,研究其产生的印刷条件,找到新视觉形象基于印刷原理与技术的印前设计处理方法,为网点在平面设计视觉新语言挖掘新的途径,使印刷复制原理和技术不再是设计的呈现方式,而是成为设计的一种图像创意手段。(本文来源于《颜色科学与技术——2012第二届中国印刷与包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10-18)

曹瑞春[9](2012)在《探析人眼视觉原理在印刷复制过程中的几个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眼视觉原理的运用对人类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那么它又对我们的印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本文主要从叁个方面来探析它在印刷复制过程中的应用。一、连续调图像的网目调表达印刷中的原稿图像,主要是图像有明暗等连续变化的连续调图像,即图像从最低密度到最高密度之间有无(本文来源于《广东印刷》期刊2012年03期)

戴健[10](2011)在《传统绒织物的起源、织造原理和复制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传统杆织法起绒类丝织品的起源和当时的生产状况,叙述了素织绒和提花绒的不同生产工艺,对绒中精品"妆花绒"的工艺恢复作了较详细的分析,指出妆花绒织物既有云锦的妆织挖花技术,又有绒织物的假织纬起绒技术,还有宋锦的接结经配置,是多种传统织造技术发展的结晶。(本文来源于《丝绸》期刊2011年11期)

复制原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可用性(HA-High Availability)是所有商用数据库系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能。该文阐述了Postgre SQL数据库的高可用性的实现原理及方法,并对Postgre SQL数据库的原生流复制功能实现高可用性热备功能进行了应用描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制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晨阳.DNA复制体结构和工作原理首次被揭示[N].中国科学报.2019

[2].付莎.PostgreSQL热备原理研究及流复制运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

[3].李盈斌,郭为忠,郭文韬,梁庆华.盾构掘进过程模拟的姿态复制原理与设计[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7

[4].董莉娟.以绘画为例谈复制艺术的符号学原理[J].美与时代(中).2017

[5].卢禹先,齐向东,于海利,李晓天,张善文.基于夫琅禾费原理的光栅复制拼接误差精度分析[J].中国激光.2016

[6].吴喆.基于弹性变形面形复制原理的非球面加工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3

[7].李正桐.复制原理——TRIZ试解[J].家电科技.2012

[8].何喜忠,张雨,谢丽萍.印刷复制原理与技术的艺术化初探[C].颜色科学与技术——2012第二届中国印刷与包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2

[9].曹瑞春.探析人眼视觉原理在印刷复制过程中的几个应用[J].广东印刷.2012

[10].戴健.传统绒织物的起源、织造原理和复制工艺[J].丝绸.2011

标签:;  ;  ;  ;  ;  ;  ;  ;  ;  ;  

复制原理论文-李晨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