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皮锡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孟子》,《春秋》,《公羊传》,皮锡瑞
皮锡瑞论文文献综述
黎汉基[1](2019)在《孟子已明言“大义”和“微言”吗?——论皮锡瑞对《孟子》的错误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义"和"微言"本无固定的内涵和指代对象,也没有公认的标准规定如何使用它们。皮锡瑞提出了一个有别于前人的说法,认为"大义"指"诛讨乱贼以戒后世",而"微言"指"改立法制以致太平"。他的举证主要是《孟子》,但《孟子》两段有关《春秋》的记载都不足以印证其说。这一观点不仅论证错误,而且偏袒《公羊》以贬抑异己,不是真正可以接受的学术定论。(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9年07期)
盛怡君[2](2018)在《皮锡瑞《诗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清叁百年,经学研究大致经历了叁个发展阶段:由尊理学到重考据再到弘扬今文学,阶段分明,成果卓着。皮锡瑞身处于今文经学兴起的晚清湖湘地域,其《诗经》学研究也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但与乾嘉学人解《诗》重考据、推崇《毛传》不同,他重视发掘叁家《诗》之微言大义,成就突出,与魏源、王闓运并列为晚清今文叁家《诗》研究的代表人物,对经世之风的迁播以及近代学术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皮锡瑞的《诗经》学关涉经学、文字学、考古学等多学科多方面,主要蕴含在《经学通论》的《诗经》部分、《汉碑引经考》引《诗经》部分、对郑玄《诗.经》着作的疏证部分等着作中。皮氏虽主今文经学,但其《诗经》学观点并非一味抑《毛诗》和《毛传》而扬叁家《诗》学,而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阐发己见,较为通达,如在《诗经通论》一卷中,皮氏将《诗》学个案放入《诗》学史中加以评论,往往能见考据家之所未见,独具个人特色。本文以皮锡瑞的《诗经》学着作为主,从皮氏治《诗》的内容、方法等角度切入进行细致解读,全文内容分为叁个方面:一,简介清代《诗经》学以及晚清湖湘地域《诗经》学研究的时代背景,宏观角度梳理皮氏治《诗》经历,并对其《诗经》学着作做一全面整理考述;二,从微觐角度深入解读皮氏主要《诗经》.学着作,通过对皮氏论《诗》、考证汉碑引经内容、疏证郑玄《诗经》着作等,挖掘皮氏《诗经》学思想的前后对比变化,对皮氏《诗经》学思想、内容、方法做一系统考察;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皮氏《诗经》学研究的个人特色及时代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8)
张求会[3](2018)在《《皮锡瑞全集》整理的“四难”与“叁善”》一文中研究指出皮锡瑞(1850-1908),字鹿门,湖南善化人,同治十二年(1873)获选拔贡,光绪八年(1882)考取举人,后来四次会试均落榜,于是绝意功名,以讲学、着述终老。他幼工词章,兼长史论,壮年转治经学,精究《尚书》,兼攻郑学,晚年融贯群经,成为今文大师。他(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8-02-07)
蒋建国[4](2018)在《二十世纪初乡绅的报刊阅读与观念世界——以张棡、皮锡瑞、刘大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维新之后,报刊作为传播新思想、新知识的重要载体,颇受读书人的关注。但是,在"过渡社会"中,读书人对报刊阅读的态度和观念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与新式知识分子不一样,乡绅们在接触报刊的过程中,对社会改革与革命思想言论颇为抵制,并对旧制度有着深刻的依恋和认同。文章以张棡、皮锡瑞、刘大鹏叁位乡绅为例,探讨他们在维新之后的读报活动,以及他们观念世界的复杂变动过程。(本文来源于《高校图书馆工作》期刊2018年01期)
盛怡君[5](2017)在《皮锡瑞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皮锡瑞(1850—1908),湖南善化(今长沙)人。33岁考中举人,继后四赴会试不中,遂决意功名仕途,潜心着述讲学,曾担任湖南桂阳龙潭书院讲席,后移江西南昌经训书院。甲午战后,极言变法图强。戊戌变法后,被革去举人,逐回原籍。此后,相继在长沙多家学堂讲授经学、史学、伦理、修身等课程,为湖南的维新运动和地方教育革新贡献良多。皮锡瑞在晚清学术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已逐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并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现对百年来皮氏研究进行综合梳理,以利学人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7年32期)
盛怡君[6](2016)在《皮锡瑞《诗经》学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皮锡瑞是清代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之一,融贯群经,创发大义,出入汉、宋、今、古之间,以其治学主张和成就,使今文义例之学、典制之学和经世之学融为一体。皮锡瑞在《尚书》学、《易》学、《诗》学、叁礼学、《春秋》学等方面颇有研究,然近百年来,学术界虽对皮锡瑞经学多有研究,对其专门之学却鲜有涉猎。如对皮氏《诗经》学的研究仅停留在《诗经通论》,本文对皮锡瑞《诗经》学着作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系统全面研究皮氏《诗经》之学做好铺垫。(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6年36期)
吕明烜[7](2016)在《为今文学正名:皮锡瑞的《王制笺》》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制笺》是晚清今文家通过升格《王制》以改良政治的思潮之产物,其创作目的、背景、体例、深意都值得探究。皮锡瑞在戊戌变法失败,今文学托古改制的思想受到西学剧烈冲击的关口,接续廖平、康有为的《王制》研究,旨在巩固今文学"改制"的理论基础,重新为传统学术建立起严整体系。因此,皮锡瑞一反廖、康等人的天马行空,试图回归经文文本,通过细致的考据、详实的论证,从字裹行间发掘、落实素王大意。这使得其《王制》研究,呈现出与其他学者相异的面貌。他一方面采用被廖康斥为"混淆今古"的邺玄之《王制》注解,接续传统注疏的名物、礼制考证,以避免空疏之弊;另一方面却以今文学立场转换郑注的解读侧重,扭转郑玄之《周礼》正统论,强调《王制》的地位及其素王改制之性质。皮锡瑞的《王制笺》渗透了其晚年"重学尊经"的现实关怀,同时体现出深厚的功力和学养,有独特的理论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期刊2016年02期)
胡振涛[8](2016)在《皮锡瑞《经学历史》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学历史》是皮锡瑞晚年的一部重要着作,虽然由于时代以及个人立场的原因,存在诸如以今经文家的视角看待经学发展等问题,但进步方面还是主要的。他已经注意到了经学的历史变化过程,其书不仅具备了史学着作的一些基本要素,而且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史学方法,还初具历史的辩证思维。因此,它是一部初步符合史着要求的的经学史着作。(本文来源于《湘南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彭松[9](2016)在《皮锡瑞《春秋通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皮锡瑞为晚清经今文学大师,治《春秋》学宗《公羊》家法,所着《春秋通论》从《春秋》学史的宏观视角切入,对以《春秋》与叁《传》为核心的《春秋》学史上的重要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专题研究。皮锡瑞认为《春秋》是经,蕴含圣人垂教之义,圣人通过“借事明义”的方式作《春秋》。皮氏对经义的解读尽从《公羊》说,对《公羊》旧说做了新阐释,对《左传》的经学价值则予以彻底否定。本文以《春秋通论》为研究对象,从经学角度做细致解读,并评说得失。本文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皮锡瑞的生平及《春秋通论》。本章分为五节。第一节,皮锡瑞的生平、着述。参考《皮鹿门先生年谱》和《通经致用一代师:皮锡瑞生平和思想研究》对皮氏生平做了简述,根据《皮锡瑞全集》对皮氏着述做了分类编排。第二节,《春秋通论》的成书和流传。《春秋通论》出版时间、版本、流传都有详实史料记载,仅作简述。第叁节,《春秋通论》对《读<春秋>界说》的继承与发展。分析二者异同,做比较研究。第四节,专题研究的治经方式。《春秋通论》由五十六篇专题论文组成,皮氏首先采用专题研究的方式治经。第五节,《春秋》学史的宏观视角。皮氏视野开阔,把论题放在《春秋》学史的视角中考察,体现了其治经特色。第二章,皮锡瑞的《春秋》观。本章分为叁节。第一节,经史界定的新表述。皮锡瑞认为孔子作《春秋》,明确了《春秋》的经学性质,并做了严密论证。第二节,微言大义的新界定。首先明确将《春秋》“大义”定义为“诛讨乱臣贼子”,将“微言”定义为“改立法制以致太平”。第叁节,对“借事明义”方法的明确化。首先明确提出孔子采用“借事明义”的作经方法。第叁章,皮锡瑞对《公羊》学的新阐释。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春秋》,礼义之大宗。通过阐发《春秋》之礼,为董仲舒的《春秋》学张目。第二节,“存叁统”与“《春秋》当新王”结合阐释《春秋》素王改制。通过董仲舒的“叁统”说、“素王”说论证《春秋》改制之义。第叁节,“张叁世”与“异外内”结合解读攘夷之义。对《公羊》攘夷之义做了新表述。第四节,对《公》《谷》“一字褒贬”作经方法的论证。用“一字褒贬”论证《春秋》蕴含圣人垂教之义。第四章,皮锡瑞对《左传》学的批评。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经史之别:论《左氏》不解经。皮锡瑞认为《左传》是史,不解《春秋》之义。第二节,窜乱经传:对杜预《左传》学说的批评。指责杜预“窜乱经传”,是“《左氏》之罪人”,对杜氏以《左传》解《春秋》的做法做了全面的批评。(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5-30)
杨玲[10](2016)在《《皮锡瑞学术研究》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皮锡瑞学术研究》是第一部全面研究皮锡瑞学术的专着,在经学史和学术史上具有开创意义。该书内容全面,较全面地展示了皮锡瑞的学术成就。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多样,能立体地呈现皮锡瑞学术之特点。此外,该书重视发掘新材料,从而得出新的观点。(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6年14期)
皮锡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有清叁百年,经学研究大致经历了叁个发展阶段:由尊理学到重考据再到弘扬今文学,阶段分明,成果卓着。皮锡瑞身处于今文经学兴起的晚清湖湘地域,其《诗经》学研究也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但与乾嘉学人解《诗》重考据、推崇《毛传》不同,他重视发掘叁家《诗》之微言大义,成就突出,与魏源、王闓运并列为晚清今文叁家《诗》研究的代表人物,对经世之风的迁播以及近代学术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皮锡瑞的《诗经》学关涉经学、文字学、考古学等多学科多方面,主要蕴含在《经学通论》的《诗经》部分、《汉碑引经考》引《诗经》部分、对郑玄《诗.经》着作的疏证部分等着作中。皮氏虽主今文经学,但其《诗经》学观点并非一味抑《毛诗》和《毛传》而扬叁家《诗》学,而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阐发己见,较为通达,如在《诗经通论》一卷中,皮氏将《诗》学个案放入《诗》学史中加以评论,往往能见考据家之所未见,独具个人特色。本文以皮锡瑞的《诗经》学着作为主,从皮氏治《诗》的内容、方法等角度切入进行细致解读,全文内容分为叁个方面:一,简介清代《诗经》学以及晚清湖湘地域《诗经》学研究的时代背景,宏观角度梳理皮氏治《诗》经历,并对其《诗经》学着作做一全面整理考述;二,从微觐角度深入解读皮氏主要《诗经》.学着作,通过对皮氏论《诗》、考证汉碑引经内容、疏证郑玄《诗经》着作等,挖掘皮氏《诗经》学思想的前后对比变化,对皮氏《诗经》学思想、内容、方法做一系统考察;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皮氏《诗经》学研究的个人特色及时代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皮锡瑞论文参考文献
[1].黎汉基.孟子已明言“大义”和“微言”吗?——论皮锡瑞对《孟子》的错误解读[J].哲学动态.2019
[2].盛怡君.皮锡瑞《诗经》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3].张求会.《皮锡瑞全集》整理的“四难”与“叁善”[N].中华读书报.2018
[4].蒋建国.二十世纪初乡绅的报刊阅读与观念世界——以张棡、皮锡瑞、刘大鹏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8
[5].盛怡君.皮锡瑞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17
[6].盛怡君.皮锡瑞《诗经》学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16
[7].吕明烜.为今文学正名:皮锡瑞的《王制笺》[J].中国文化.2016
[8].胡振涛.皮锡瑞《经学历史》评析[J].湘南学院学报.2016
[9].彭松.皮锡瑞《春秋通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10].杨玲.《皮锡瑞学术研究》评介[J].青年文学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