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归因论文-朱文凤,夏凌翔

儿童归因论文-朱文凤,夏凌翔

导读:本文包含了儿童归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儿童虐待,敌意归因偏向,愤怒沉浸,攻击

儿童归因论文文献综述

朱文凤,夏凌翔[1](2019)在《儿童虐待与攻击:敌意归因偏向和愤怒沉浸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攻击是一种社会危害较大的消极社会行为,揭示攻击的影响因素对于攻击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价值。儿童虐待是公认的攻击性行为的危险因素,但是儿童虐待是怎么影响攻击的还不清楚。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包括激惹事件之中和激惹事件之后的心理因素的整合模型来解释儿童虐待预测攻击的心理路径。为了检验该模型,采用儿童虐待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CTQ)、词-句联结范式中的敌意分量表(Word-Sentence Association Paradigm-Hostile,WSAQ-H)、愤怒沉浸问卷(Anger Rumination Scale,ARS)和Buss-Perry攻击问卷(Buss-Perry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BPAQ)对来自全国5所高校的973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使用Mplu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基于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分析的结果显示,敌意归因偏向和愤怒沉浸的双中介模型能够拟合数据(x2/df ratio=3.50, SRMR=.03, RMSEA=.05; CFI=.98, TLI=.97)。进一步采用bootstrapping方法对中介效应的检验显示,敌意归因偏向(间接效应=.04,95%置信区间为[.03.06]与愤怒沉浸(间接效应=.14, 95%置信区间为[.10.18])在儿童虐待和攻击性行为的关系中都起着中介作用。间接效应的配对比较显示,愤怒沉浸比敌意归因偏向有更强的中介效应(p<.001)。这些结果支持了儿童虐待既可以通过事中机制(敌意归因偏向)引起即时的攻击,也可以通过事后机制(愤怒沉浸)来引发延迟的攻击的理论观点。本研究发展了一般攻击模型,利于全面揭示儿童虐待引发攻击的心理路径,对于攻击的预防和干预工作也有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连福鑫,郭昱[2](2019)在《情绪主题绘本教学改善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情绪归因能力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跨被试多基线实验设计,以情绪主题绘本为媒介、会话交流法为基本干预方法,对叁名智商大于70的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进行近叁个月的情绪归因能力干预,结果显示:(1)基于会话交流的情绪主题绘本教学可以有效提升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归因能力,Tau干预效应值显着;(2)干预效果能够得到较好维持,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特殊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廖小梅[3](2019)在《农村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归因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离异已经不是城市特有的现象。社会转型期不仅增长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离异家庭的留守儿童也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农村离异家庭留守儿童的心理创伤较其他学生来讲更大,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关注这部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与爱,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以科学的方式预防他们心理及行为上的不良倾向,在多种教学策略推促中实现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本文来源于《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崔晓红,任燕,于菲,郭琴,白晓瑛[4](2019)在《抑郁症患者儿童期不良家庭环境与成年后应对及归因方式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儿童期不良家庭环境和成年后归因方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对182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和120名健康人群进行儿童期不良家庭环境调查表(CECA)、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归因方式问卷(ASQ)调查。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抑郁症患者儿童期不良家庭环境、消极应对和消极归因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积极应对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②抑郁症患者儿童期不良家庭环境与消极归因和消极应对以及抑郁总分值呈正相关(P<0.01),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P<0.01)。③儿童期不良家庭环境中的母憎恨和母忽视对消极归因与消极应对以及抑郁症状有显着预测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儿童期不良家庭环境情况多于健康人群,且与成年后归因和应对方式偏消极存在相关关系,对成人后归因和应对方式偏消极及抑郁症状具有预测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15期)

钟依莹[5](2019)在《上海学前儿童母亲对子女表达温暖的归因与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温暖表达既是对儿童表达积极情感,又是对儿童进行鼓励、赞美、引导等支持性而非惩罚性的教育策略。同时,先行研究还将母亲对子女的温暖表达作为教养方式的重要维度。从近年来关于教养方式的研究来看,母亲温暖表达的具体归因和行为的探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上海学前儿童母亲温暖表达的现状进行探究,为家庭早期教养提供更为丰富与积极的经验。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上海地区两所幼儿园的小班母亲共170位,采用了半结构性访谈的研究方法,探究母亲向子女表达温暖的重要性和表达爱的归因与具体方式。研究采取了主题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经过编码,研究发现了五个温暖表达的重要归因,即:“为了给孩子提供安全感”、“为了让孩子接受成人教导”、“母亲本能”、“为了保持孩子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性”“为了促进孩子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其中“为了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和“为了促进孩子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是家长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另外,研究发现了六种表达温暖的具体方式,即:“陪伴”、“情感参与”“生活照料”、“肢体表达”、“言语表达”、“教育教导”。其中“肢体表达”是家长提出的频率最高的表达方式。总体而言,上海学前儿童母亲对子女的温暖表达在时代背景和家庭文化背景的变迁下,呈现出几个独有的特点。在时代背景的变迁下,中国迎来了“二胎时代”和更多“职场母亲”。二胎子女的母亲认为大宝需要更多的温暖表达以及在职场中的母亲会更重视和懂得如何向子女进行温暖表达。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母亲更愿意直接地向子女表达温暖,也更加注重子女的情绪引导。但呈现出消极情绪引导为主,积极情绪关注不足的特点。研究者针对中国母亲温暖表达的现状提出以下教育建议:1、通过家长学校帮助母亲认识温暖表达。2、通过多元文化渗透改变内隐理论的稳定性。3、通过市民学校帮助母亲平衡家庭情感。本研究不仅对上海学前儿童母亲温暖表达的现状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也对于实践中加强母亲温暖表达的水平提供一定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林婷[6](2019)在《家庭教育方式影响儿童品德行为的归因及疏解》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不甚合理以及受外部复杂的教育环境影响等,部分家长束缚儿童的成长,这不但会给儿童的自我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家庭的团结和睦、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家长品德教育意识,转变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不断优化儿童外部的教育环境,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本文来源于《教育导刊(下半月)》期刊2019年04期)

孔莹[7](2019)在《学前儿童安全感缺失的家庭教育归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全感是学前儿童成长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安全感的缺失不利于学前儿童探究性行为及社会性的发展,亦不利于其归属感的形成。导致学前儿童安全感缺失的原因有消极的家庭环境、不当的教育方式以及父母陪伴的缺失。(本文来源于《山海经》期刊2019年06期)

周页川[8](2019)在《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归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响学前儿童学习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家庭、归因方式、班级氛围、智商等都是成因,本篇论文主要论述这些差异的形成原因,并论述了教师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休闲》期刊2019年03期)

关司宇[9](2019)在《被归因者外部特征对4-7岁儿童特质归因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对于发展中的儿童来说,归因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认知能力。以往研究者主要关注儿童从何时开始能够基于他人的行为做出稳定的特质归因,即基于个体的特质来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特质是个体稳定的特征,对于他人的行为具有预测功能,但在解读和归因他人的行为表现时,我们也会受到多种外部特征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中的外部特征因素是指相对于稳定的人格特质,即个体直观表现出的社会类别特征以及通过言语表现出的状态特征(身体状态、情绪状态)。这些特征是否会影响儿童的特质归因目前还不清楚。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131名4-5岁、6-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使用故事情境法,考察被归因者的社会类别特征和状态特征(身体状态、情绪状态)对儿童特质归因的影响作用以及个体的归因偏好。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4-7岁儿童均可以依据被归因者行为结果(积极、消极)对其进行特质归因,且没有显着的年龄间差异,即4-7岁儿童均能将做好事归因于他/她是一个“好孩子”,将做坏事归因于他/她是“坏孩子”验证了以往的研究结果。2、被归因者的社会类别特征会影响4-7岁儿童的特质归因,且不存在显着的年龄间差异。具体表现为:当被归因者做坏事时,相比于具有正常社会类别特征的个体,儿童对具有异常社会类别特征(肥胖或有口音)的个体会更多依据社会类别特征进行归因;而当被归因者做好事时,社会类别特征对儿童的特质归因无影响。3、被归因者的状态特征(身体状态、情绪状态)会影响4-7岁儿童的特质归因,且不存在显着的年龄间差异。具体表现为:当被归因者做好事时,相比于处于消极状态的个体,儿童对处于积极状态(身体舒服、心情开心)下的个体会更多依据状态特征进行归因;而当被归因者做坏事时,相比于处于积极状态的个体,儿童对处于消极状态(身体不舒服、心情不开心)下的个体会更多依据状态特征进行归因。4、将4-7岁儿童在上述叁种不同外部特征(社会类别、身体状态、情绪状态)影响下的特质归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不同个体在进行特质归因时存在稳定的归因偏好,归因偏好不存在显着的年龄间差异。具体表现为:58.97%的儿童表现出特质归因偏好,30.77%的儿童表现出混合归因偏好,10.26%的儿童表现出情境归因偏好。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4-7岁儿童可以根据行为结果进行稳定的特质归因,但当给儿童提供被归因者的外部特征信息时,这些外部特征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4-7岁儿童的特质归因;儿童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存在稳定的归因偏好,分别表现为特质归因偏好、混合归因偏好和情境归因偏好。(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9-03-01)

刘红升,靳小怡,陈洲[10](2019)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分化、归因、干预》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十年来,受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影响,学术界开始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问题。基于文献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并且出现了性别、年龄、监护类型等视角下的群体分化;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等因素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具有显着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人应充分行动,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共同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保障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儿童归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采用跨被试多基线实验设计,以情绪主题绘本为媒介、会话交流法为基本干预方法,对叁名智商大于70的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进行近叁个月的情绪归因能力干预,结果显示:(1)基于会话交流的情绪主题绘本教学可以有效提升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归因能力,Tau干预效应值显着;(2)干预效果能够得到较好维持,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儿童归因论文参考文献

[1].朱文凤,夏凌翔.儿童虐待与攻击:敌意归因偏向和愤怒沉浸的中介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2].连福鑫,郭昱.情绪主题绘本教学改善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情绪归因能力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9

[3].廖小梅.农村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归因策略分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

[4].崔晓红,任燕,于菲,郭琴,白晓瑛.抑郁症患者儿童期不良家庭环境与成年后应对及归因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

[5].钟依莹.上海学前儿童母亲对子女表达温暖的归因与方式[D].上海师范大学.2019

[6].林婷.家庭教育方式影响儿童品德行为的归因及疏解[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

[7].孔莹.学前儿童安全感缺失的家庭教育归因[J].山海经.2019

[8].周页川.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归因分析[J].休闲.2019

[9].关司宇.被归因者外部特征对4-7岁儿童特质归因发展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9

[10].刘红升,靳小怡,陈洲.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分化、归因、干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标签:;  ;  ;  ;  

儿童归因论文-朱文凤,夏凌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