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吸氧去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麻醉诱导,自主呼吸,腹腔镜手术,顺式阿曲库铵
吸氧去氮论文文献综述
石伟,王硕,石碧明,丁登峰,蔡兴涛[1](2018)在《不同吸氧去氮方法对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诱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腹腔镜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式,在气管插管前通常有一段时间没有通气,在无通气期进行吸氧去氮以保证患者不发生缺氧是保证患者安全很重要的一个步骤。传统的吸氧去氮方法是在麻醉诱导给药患者自主呼吸停止后以面罩扣在面部行正压通气,这种方式可能增加气体进入患者胃内的可能性,一方面增加反流误吸的风险,另一方面也给腹腔镜手术的视野带来障碍、增加手术难度。本研究通过在诱导前先行平静自主呼吸3 min与诱导后行传统的(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8年07期)
刘宗玉,熊国强,李玲玉,彭勇刚[2](2018)在《吸氧去氮的正确操作及其安全隐患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吸氧去氮也称作预充氧,是指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呼出肺内的氮气,最大限度的替代肺内的氮气,从而增加氧储备,目的是延长无通气期安全时限,为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赢得更多的时间。无通气期安全时限是指停止通气后指尖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降至90%以下所用的时间。无通气期安全时限判断的依据是氧解离曲线,根据氧解离曲线,血氧分压>60 mm Hg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90%,此时血液的携氧能力较好,能为组织提供足够的氧气,不会发生低氧血症。在有效的吸氧去氮前提下,全麻患者可以耐受更长的无通气时间,对于通气困难、插管困难、肥胖、老年人、小儿、肺部疾病等患者有着非常明确的使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麻醉安全与质控》期刊2018年03期)
程涛,于朝霞,高尚超,严建芳[3](2016)在《鼻导管吸氧去氮法对全麻患者诱导时血气分析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鼻导管吸氧去氮法与传统去氮法对全身麻醉(全麻)患者诱导时血气分析值的影响。方法 80例全麻择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在鼻导管潮气量通气5 min后行快速顺序诱导(RSI);B组采用传统正压通气诱导。记录两组的分析结果。结果两组吸氧后(T2)血氧饱和度(Sp O2)(99.58±0.42)%、(99.50±0.50)%高于吸氧前(T1)(98.55±1.44)%、(98.43±1.18)%(P<0.05);A组T2动脉血氧分压(Pa O2)(256.72±10.69)mm Hg(1 mm Hg=0.133 k Pa)高于B组(248.59±14.44)mm Hg(P<0.05);A组无通气安全时限(344.73±27.44)s长于B组(295.83±18.32)s(P<0.05)。结论多数全麻患者能够采用鼻导管吸氧去氮法诱导插管。(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6年17期)
王硕[4](2016)在《应用于成年人的两种吸氧去氮技术的对比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探讨两种吸氧去氮技术,即患者自主呼吸3分钟后开始诱导、完成诱导后实施3分钟手控面罩正压通气,以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麻醉诱导方法。方法:择期手术成年患者40例,年龄范围25—55岁,全美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体重指数(BMI)<28kg/m2,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传统通气组(C组)和自主呼吸组(S组)。所有患者使用瑞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进行诱导,C组于诱导后手控辅助通气,S组于诱导前行预充氧,在完成气管插管后置入胃管。每位患者需记录以下数据:心率,血压,分钟通气量,Pa O2、Pa CO2、p H、吸氧去氮之后的胃进气量,以及通气暂停即刻起Sp O2由100%下降到95%、90%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无统计学差异。入室后的心率、血压、Pa O2、Pa CO2、p H值无统计学差异。吸氧去氮后S组的Pa O2值与C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448.38±42.75 mm Hg比293.37±35.72 mm Hg)。当Sp O2降至90%时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Pa O2、Pa CO2、p H值无统计学差异。S组可耐受无通气期时限显着性长于C组(Sp O2降至95%:444.41±46.68 s比239.53±28.32 s;Sp O2降至90%:490.57±47.91 s比308.53±26.60 s)。C组与S组的平均分钟通气量分别为5.20±0.56 L/min与5.70±1.21 L/min。可观察到C组的胃进气量显着性的大于S组(247.50±85.21 ml比65.75±14.95 ml)。结论:S组的胃部进气量远小于C组,Sp O2由100%下降到95%和90%的时间长于C组。本研究提示在全麻诱导前进行3分钟的自主呼吸预充氧较诱导后手控呼吸吸氧去氮安全系数更高,降低了患者的麻醉风险,可认为前者是一个更实用的气道管理方法。(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6-05-23)
王硕,石碧明[5](2016)在《吸氧去氮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身麻醉插管前实施吸氧去氮法可以增加氧储备,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无通气期安全时限(DSA)是停止通气到指尖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90%的时间。吸氧去氮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氧气并换走肺内氮气,有时也称作预充氧,在有效的预充氧前提下,患者可以忍受更长的呼吸暂停时期,对患者进行全麻诱导后可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建立安全的人工气道。此项技术对未预计到的困难通气、困难插管患者有着非常明确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期刊2016年05期)
但伶,赵云,李炜,季道如,陈玉培[6](2011)在《头高15°倾斜位吸氧去氮对肥胖患者耐受呼吸暂停安全时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头高15°倾斜位与平卧位吸氧去氮两种给氧方式对肥胖患者耐受呼吸暂停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21~63岁,BMI>28 kg/m2,ASAI-II级择期手术的全麻插管病人62例。将其随机分为平卧位(30例)和头高15°倾斜位(32例)两组,常规静脉麻醉诱导,诱导期以10L/min的氧流量充分吸氧去氮4min,诱导结束行气管插管,插管完毕后继续脱氧观察,待脉搏氧饱和度(SpO2)降至90%时,接入麻醉机呼吸回路行控制呼吸。记录麻醉诱导末至SpO2下降到90%时刻的呼吸暂停时限,采集入室初、吸氧去氮后和SpO2降至90%时3个时间点的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肥胖患者头高15°倾斜位与平卧位吸氧去氮耐受呼吸暂停安全时限比较,头高15°倾斜位可明显延长患者耐受时限约70秒,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肥胖患者头高15°倾斜位吸氧去氮较平卧位能明显延长呼吸暂停安全时限,降低麻醉风险。(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11年04期)
但伶,朱贤林[7](2009)在《头高15°倾斜位与平卧位吸氧去氮耐缺氧效果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头高15°倾斜位和平卧位2种体位进行吸氧去氮,探讨不同体位对患者呼吸暂停安全时限[1]的影响,寻求全麻诱导插管期间提高患者氧储备和降低麻醉风险的可行办法。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2例患者均为我院麻醉科2007年6-12月行全麻插管的常规(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12期)
石碧明,刁文波,张雪萍,任永功,海超[8](2008)在《不同吸氧去氮法对全麻诱导期无通气期安全时限影响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吸氧去氮方法对全麻诱导期无通气期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45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吸氧去氮组(3MIN组)、30 s深呼吸4次组(4DB组)与60 s深呼吸8次组(8DB组)。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后在呼吸空气情况下采集动脉血气标本测定血气分析,并记录SpO2值,吸氧结束时记录SpO2和动脉血的血气分析。记录各例患者SpO2降至97%、95%、93%的时间,在SpO2降至93%时采集动脉血标本测定血气分析。结果:叁组SpO2降至97%、95%、93%各时点的时间,3MIN组患者与8DB组相近(P>0.05),而均明显长于4DB组(P<0.05);吸氧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叁组相近,但在SpO2降至93%时点,3MIN组与8DB组的PaCO2值均明显高于4DB组(P<0.05);吸氧后PaO2值3MIN组与8DB组相近(P>0.05),而均明显高于4DB组(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的给氧方法中,60 s深呼吸8次法、传统吸氧去氮法的吸氧去氮效果明显优于30 s深呼吸4次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误诊学杂志》期刊2008年28期)
朱贤林[9](2008)在《体重指数和头高15°倾斜位吸氧去氮对患者耐受缺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体重指数和头高15°倾斜位吸氧去氮对患者耐受缺氧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21~63岁,心肺功能良好,无特殊异常疾病的全麻插管病人62例。先根据体重指数(BMI)将其分为:正常体重组(18.5≤BMI <23㎏/㎡) 17例、超重组(23≤BMI< 25㎏/㎡ ) 13例、1°肥胖组(25≤BMI< 30kg/㎡) 15例和2°肥胖组(BMI≥30 kg/m2) 17例4个组。再将其随机分为平卧位组(30例)和头高15°倾斜位组(32例)。常规静脉麻醉诱导,诱导期间以10L/min的氧流量充分吸氧去氮4分钟,诱导结束后行气管插管,插管完毕后继续脱氧观察,待脉搏氧饱和度(SPO2)降至90%时,接入麻醉机呼吸回路行控制呼吸。记录下耐受窒息缺氧安全时限(麻醉诱导末~SPO2下降至90%时刻的窒息缺氧时间),并分别在入室初、吸氧去氮后和SPO2降至90%时叁个时间点采集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体重指数不同,其患者耐受窒息缺氧安全时限(DSP-Desaturation Safety Period)明显不同,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耐受窒息缺氧安全时限逐渐缩短。4个研究组患者耐受窒息缺氧安全时限分别是546.47±75.20 s(正常体重组)、465.77±32.20s(超重组)、355.13±44.36s(1°肥胖组)、227.53±34.23s(2°肥胖组),其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头高15°倾斜位与平卧位吸氧去氮相比,能有效的延长患者耐受窒息缺氧安全时限约70秒,其耐受窒息缺氧安全时限分别是359.33s±124.42s (平卧位组)和430.00s±136.63s(头高15°倾斜位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重指数不同,患者耐受缺氧的潜能明显不同,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其耐受缺氧的时间逐渐缩短;头高15°倾斜位与平卧位吸氧去氮相比,能有效延长患者耐受缺氧的时间。(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08-05-01)
刁文波,石碧明,任永功,张雪萍[10](2006)在《30s深呼吸4次法与传统吸氧去氮法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全麻插管诱导前传统吸氧去氮法与30s深呼吸4次法的差别。方法:20例气管插管全麻病人随机分为吸氧去氮组(3min组)与30s深呼吸4次组(4DB组),所有病人入手术室后在呼吸空气情况下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做血气分析,并记录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值作为基础值。3min组采用完全密闭面罩,氧流量10L,麻醉机活瓣旋开以15次/min频率吸氧3min。4DB组在相同条件下在30s内深呼吸4次。吸氧结束后即刻记录SpO2和采集动脉血做血气分析。随后两组在相同条件下快诱导插管,插管后保持病人无呼吸状态下保持气管导管开放,记录各例病人SpO2降至97%、95%、93%的时间,并在SpO2降至93%时采集动脉血标本测定血气分析。结果:SpO2降至97%、95%、93%各时点的时间3min组均明显长于4DB组(P<0.05)。吸氧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值3min组明显高于4DB组(P<0.05)。吸氧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两组相近,但SpO2降至93%时3min组PaCO2值明显高于4DB组(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的给氧方法中,传统吸氧去氮法较30s深呼吸4次法有更多的优点。(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06年10期)
吸氧去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吸氧去氮也称作预充氧,是指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呼出肺内的氮气,最大限度的替代肺内的氮气,从而增加氧储备,目的是延长无通气期安全时限,为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赢得更多的时间。无通气期安全时限是指停止通气后指尖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降至90%以下所用的时间。无通气期安全时限判断的依据是氧解离曲线,根据氧解离曲线,血氧分压>60 mm Hg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90%,此时血液的携氧能力较好,能为组织提供足够的氧气,不会发生低氧血症。在有效的吸氧去氮前提下,全麻患者可以耐受更长的无通气时间,对于通气困难、插管困难、肥胖、老年人、小儿、肺部疾病等患者有着非常明确的使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吸氧去氮论文参考文献
[1].石伟,王硕,石碧明,丁登峰,蔡兴涛.不同吸氧去氮方法对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诱导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
[2].刘宗玉,熊国强,李玲玉,彭勇刚.吸氧去氮的正确操作及其安全隐患的探讨[J].麻醉安全与质控.2018
[3].程涛,于朝霞,高尚超,严建芳.鼻导管吸氧去氮法对全麻患者诱导时血气分析值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
[4].王硕.应用于成年人的两种吸氧去氮技术的对比观察[D].暨南大学.2016
[5].王硕,石碧明.吸氧去氮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
[6].但伶,赵云,李炜,季道如,陈玉培.头高15°倾斜位吸氧去氮对肥胖患者耐受呼吸暂停安全时限的影响[J].激光杂志.2011
[7].但伶,朱贤林.头高15°倾斜位与平卧位吸氧去氮耐缺氧效果的比较[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09
[8].石碧明,刁文波,张雪萍,任永功,海超.不同吸氧去氮法对全麻诱导期无通气期安全时限影响的比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
[9].朱贤林.体重指数和头高15°倾斜位吸氧去氮对患者耐受缺氧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8
[10].刁文波,石碧明,任永功,张雪萍.30s深呼吸4次法与传统吸氧去氮法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