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称代词论文-廖彬,谭占海

第一人称代词论文-廖彬,谭占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第一人称代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第一人称,认知活动,实体

第一人称代词论文文献综述

廖彬,谭占海[1](2019)在《第一人称代词I的实体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探讨第一人称实体的存在范围和存在条件,确立第一人称的实体是什么。第一人称I通过借鉴维特斯根坦和王湘南对于第一人称I概念的理解和整合,定义第一人称I实体出现的条件,即认为第一人称是一种活动者有意识地利用自我能力对第一人称符号指称物关系辨认、判断和活动的过程,以期待能从不同角度理解第一人称I在人类认知过程。(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21期)

赵永峰[2](2019)在《体认语言学视阈下的语言主体间性研究——以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变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认语言学践行"现实—认知—语言"的基本理念,强调人类体验在认知世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认为社会性既是人类体验的基本属性,也是认知主体对包括社会在内的"现实"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结果,这就需要人类在特定语境中认知特定对象时就认知方式和结果达成一致,从而形成主体间性。基于此,本文以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变迁为考察对象,以国家语委古代汉语语料库为语料主要来源,探析基于社会体认的语言主体间性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本研究发现人类是通过管道隐喻和舞蹈隐喻实现社会互动的;第一人称代词通过隐转喻认知机制实现意义拓展;第一人称代词历经竞争选择和社会变迁,其功能不断得到健全,形态从多元趋于单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外语》期刊2019年06期)

黄恋迪[3](2019)在《浅论苏词中第一人称代词的运用和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词中大量运用第一人称代词,其运用频率居于同时代词人之首,涉及苏轼的日常生活、个人意志的表达和个体经验的叙述等方面。笔者试将苏轼与其同时代词人的词作中第一人称代词的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并作比较,分析苏词中第一人称代词的运用情况与特点,并以此为依据研究第一人称代词的运用,进一步强化苏词主体意识和丰富词作内容的作用,为后世词作注入苏轼自我之精神,加强了词的深刻性和丰富性,意义深远。(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30期)

韩艳梅,陈建平[4](2019)在《第一人称代词与中国新兴中产阶级年轻父母身份的话语建构(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中国的社会变迁过程中,新兴中产阶级年轻父母的身份建构及其反映出的价值观变化是学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试图从身份话语建构研究入手,重点考察父母在叁种语境中如何借助第一人称代词在语篇中建构身份:父母—教师互动语境、父母—父母互动语境、父母—孩子互动语境。文章对不同语境中建构的不同的父母身份以及父母、孩子、教师和其他父母之间的互动关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中国新兴中产阶级年轻父母建构的"关心孩子","积极参与"的父母形象背后所折射的"集体主义"与"个人能动性"价值观之间的"变"与"不变"展开讨论,突出了父母身份的动态性和多元性,深化了人们对第一人称代词在身份话语建构中的指标性作用的理解,并进一步增强人们对中国新兴中产阶级年轻父母身份建构与社会变迁互动关系的认识。(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期刊2019年03期)

蒋至群[5](2019)在《《诗经》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一文中研究指出《诗经》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五个:我、予、朕、卬、言。我们采用北大语料库与《诗经》文本相互对照的方法,对《诗经》中出现的第一人称代词进行考察,我们发现"我"的使用频率最高,共出现588次,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兼语。"予"…的使用频率次之,共出现98次,可作主语、宾语、定语。"朕"出现4次,"卬"字共出现5次,都是作主语。言字共出现182次,其中6次是作第一人称代词,都是位于句首,作主语。可见《诗经》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用"我"和"予",且句法功能多样,"朕""卬""言"出现次数少,且句法功能单一。(本文来源于《品位经典》期刊2019年06期)

孙屹涛[6](2019)在《“第一人称代词+姓名”的申明性语用功能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称代词+NP"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常见的人称指示结构,会因其使用的人称代词和名词短语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和表达效果。通过对包含"第一人称代词+姓名"这一结构的话语的命题内容条件、准备条件、真诚条件和本质条件的分析,从话语功能、心理状态、与现实世界的适切方向叁个方面对其语用价值进行解析,发现此结构用作申明性言语行为,具有自我捍卫、自我标榜、自我炫耀的感情色彩。(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武敏,米卫文[7](2019)在《文化身份的再建构——第一人称代词复数的理解与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身份建构的角度探讨第一人称复数代词的理解和英汉翻译问题。在对学生our误译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探讨了误译的语言学和社会心理学根源,指出语际翻译过程中需对原作者的文化身份进行再构建,第一人称代词复数不妨采用"代词+所指名词"结合的翻译策略。(本文来源于《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陈长旭[8](2019)在《河南固始方言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我”与“俺”》一文中研究指出固始方言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和"俺","我"只能用于个体自称,可作主语、宾语和领属语;"俺"可兼指单复数,没有排除式和包括式之别,主要用作领属语,其次用作主语,较少用作宾语,与"我"相比,用"俺"自称常有客套、礼貌、谦虚等语用意义,无论是叙称还是对称,"俺"均可用在亲属称谓词前。固始方言第一人称代词系统具有北系官话和南系官话的交融过渡特征,本研究对于了解汉语方言人称代词系统的演化过程和发展趋势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缪秋云[9](2019)在《政治话语中第一人称主格代词的批评话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总统就职演讲是让受众了解新任总统对美国国内和国际事务的态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美国总统构建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的重要手段。在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第一人称主格代词是频繁出现的语言现象。本研究从社会认知角度对第一人称主格代词进行批评话语分析,以及物性系统为分析工具,解决了以下叁个问题:1)以第一人称为参与者的及物性小句呈现怎样的分布特征,以及第一人称主格代词在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发挥怎样的语用功能?2)就职演讲中,在具体语境模式下美国总统如何对共享的社会表征进行再生产?3)在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以第一人称代词为参与者的及物性小句如何重建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为了解决这叁个研究问题,本篇研究收集了 1993年至2017年间7篇美国总统就职演讲的文字转录。本篇研究采取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定量方法是对第一人称主格代词作为参与者的及物性小句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基于美国总统就职演讲的主题,本研究对及物性小句的命题内容构建的局部意义进行了分类与统计。定性方法是对第一人称主格代词作为参与者的及物性小句的类别进行分类。在识别及物性类别后,本研究对及物性小句的局部意义和其构建的主题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本探究结合van Dijk的社会认知分析方法,对于社会表征在具体语境模型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从而对第一人称主格代词进行了批评话语分析。通过研究,本研究有以下发现:第一,以第一人称代词单数形式“I”作为参与者的及物性小句分布的特征为:言语过程小句(51.3%),动作过程小句(23.1%),心理过程小句(12.8%)以及关系过程小句(12.8%)。代词“I”在及物性小句中强调了美国总统的身份和能力,以维护其积极面子。以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形式“we”作为参与者的及物性小句分布的特征为:动作过程小句(58.8%),心理过程小句(23.1%),关系过程小句(10.4%),言语过程小句(5.7%),以及行为过程小句(0.6%)(本研究未对行为过程小句进行分析)。总统在就职演讲过程中通过人称代词“we”将自身融入到不同的社会群体中。代词“we”一方面发挥着与受众分担责任的语用功能,另一方面体现了美国总统不同社会群体身份特征。第二,通过以第一人称主格代词作为参与者的及物性小句,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讲中表述对共享的社会表征的个人心智(mental models),如其对宗教信仰,美国信条,国情,国家发展道路等社会认知的再生产。就职演讲中对这些社会认知的再生产是基于总统及幕后团队对受众社会表征的认知。换言之,在具体语境模型下对局部意义以及命题(整体意义)的信息进行筛选后,总统使其就职演讲的内容与受众的社会表征达成一致。第叁,在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的再生产方面,本研究发现在就职演讲中,以第一人称代词为参与者的及物性小句重新构建了共享的文化信仰,如宗教信仰,美国信条,以及其他的评价性信仰,如国家发展道路和国情。而权力关系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总统对受众心智模型的影响。对于美国民众,美国总统代表着掌握着更多关于国情和国家发展道路的知识和资源的社会群体。在演讲过程中,总统不断触发普通民众对于宗教信仰和美国信条的社会记忆,影响并重构民众的社会认知,从而影响并规定了民众社会实践的整体方向。代词“we”有时会将美国视为一个民族,强调美国信条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以在认知层面上对影响其他国家和民众,从而实施国家权力。本研究在及物性系统的理论框架下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讲的第一人称主格代词进行社会认知角度的批评性话语分析。这对于政治话语的研究和人称代词的研究是一种有力的补充。本研究也有助于读者对政治语篇进行批判话语分析。(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龙威[10](2019)在《中缅两国语言中第一人称代词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缅甸语第一人称代词在使用过程中长辈和小辈、上级和下级、僧侣和信徒之间存在有谦称、卑称和一般自称之别,同时这些称谓还有区分男用和女用的不同形式。这不仅与人称代词的形成历史有关,还与缅甸的社会文化紧密相联。从语言的起源历程角度来看,汉语和缅甸语有着许多结构相同之处,且都属于汉藏语系语言,汉语和缅甸语在使用过程中会随着大众交流从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现代缅甸语和现代汉语有本质的区别,现代汉语中的人称代词"你"、"我"、"他"不区分尊卑、阶级及性别;而缅甸语人称代(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9年04期)

第一人称代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体认语言学践行"现实—认知—语言"的基本理念,强调人类体验在认知世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认为社会性既是人类体验的基本属性,也是认知主体对包括社会在内的"现实"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结果,这就需要人类在特定语境中认知特定对象时就认知方式和结果达成一致,从而形成主体间性。基于此,本文以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变迁为考察对象,以国家语委古代汉语语料库为语料主要来源,探析基于社会体认的语言主体间性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本研究发现人类是通过管道隐喻和舞蹈隐喻实现社会互动的;第一人称代词通过隐转喻认知机制实现意义拓展;第一人称代词历经竞争选择和社会变迁,其功能不断得到健全,形态从多元趋于单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第一人称代词论文参考文献

[1].廖彬,谭占海.第一人称代词I的实体讨论[J].大众文艺.2019

[2].赵永峰.体认语言学视阈下的语言主体间性研究——以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变迁为例[J].中国外语.2019

[3].黄恋迪.浅论苏词中第一人称代词的运用和影响[J].名作欣赏.2019

[4].韩艳梅,陈建平.第一人称代词与中国新兴中产阶级年轻父母身份的话语建构(英文)[J].ChineseJournalofAppliedLinguistics.2019

[5].蒋至群.《诗经》中的第一人称代词[J].品位经典.2019

[6].孙屹涛.“第一人称代词+姓名”的申明性语用功能探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7].武敏,米卫文.文化身份的再建构——第一人称代词复数的理解与翻译[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8].陈长旭.河南固始方言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我”与“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9].缪秋云.政治话语中第一人称主格代词的批评话语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9

[10].龙威.中缅两国语言中第一人称代词比较[J].唐山文学.2019

标签:;  ;  ;  

第一人称代词论文-廖彬,谭占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