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铁路货运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铁路货运教学中的应用

一、浅谈多媒体在铁路货运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1](2021)在《基于课程特殊条件货运组织的微课教学与微课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微课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中的热门话题之一。集装箱运输是高职物流类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从该课程本身的属性、教师和学生的视角提出该课程进行微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手段之一,是进行录播或者直播课堂的一个重要手段。特殊条件货运组织是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从微课制作选题的选取、微课素材的收集和微课课堂的实施阶段来阐述该课程的微课教学与微课的开发相关研究,最后提出课程开发的反思及建议。

张瑞,范书恒[2](2021)在《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及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教育事业也不例外,发展人工智能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新的教育发展方向。特别是高职院校,因为其教学特性,尤其适合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实践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并发展相对应的教学模式,成为高职院校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定义、发展、应用于教学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和教学实践这几方面展开论述。

杨帆[3](2021)在《地方感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研究 ——以人文地理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方式被逐渐推广和应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实施,使得地理核心素养成为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导向。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近年来关于地理案例教学的探索也不断增多。地方感是人文地理的重要概念,经常被运用到地方意识的教育中。本文将人文地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和地方感相联系,探究在高中人文地理的案例教学中地方感的运用,分析地理教学中的地方感取向。本文进行了地方感视角下的人文地理案例教材分析,以四个版本教材和国外教材为例,国内教材分别以人教版、中图版、鲁教版和湘教版教材为例,通过观察法和文本分析法将高中人文地理课堂实录作为分析研究对象,进行关于案例教学时所体现地方感的应用研究,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的地方感取向;运用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了人文地理案例教学中地方感现状分析,包括教师的案例教学现状调查和学生地方感现状调查,思考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与地方感取向的关系;以地方感为主要视角,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高中人文地理的教学设计,分别是“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和“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的教学设计;最后,分析找出人文地理案例教学中的问题和提升人文地理案例教学地方感的策略,本文建议从建立地理案例资源库,增强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地方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方意识,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几个方面来进行优化。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对高中人文地理中案例教学法的认同度较高,且学生的地方感各维度均值都较高。在对学生问卷的相关性检验中,证明性别、出生地和地方感水平没有显着关系;是否参加社区活动、所在地居住时间、参加社区活动的频率、案例教学的态度对地方感水平有十分显着的影响;所在地居住时间和地方感水平呈正向相关;案例教学的态度和地方感水平呈正向相关,可以得出学生对于案例教学的态度会影响对家乡的地方感,对案例教学越认可,对家乡的地方感水平越高。

宋大同[4](2020)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铁路编组站调车作业培训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在铁路运输系统中,编组站是核心结点。编组站的作业相对较为复杂,工种繁多,涉及大量人力、物力;现场类的工种(例如调车人员)具有一定危险性,职工培训的工作不可轻视。然而目前铁路部门的培训理念、手段仍停留在多年以前的水平,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考虑引入VR(虚拟现实技术)以弥补传统培训手段的不足。本文研究依托实际项目:“基于VR的铁路编组站作业认知与操作实验平台”,结合本人在丰台西编组站的工作经历,在该系统平台的基础上设计适用于铁路调车人员的培训情景,使培训更加贴合现场实际,充分发挥出VR技术的优势。VR技术与铁路调车作业培训相结合,不仅不受时空限制,还能节约大量培训场地建设成本,除此之外,还能让职工身临其境般体验学习标准化作业流程以及传统培训所不具备的非正常情景演练学习,对调车人员作业培训的效果也能有很大提升。本文对该系统的研究工作如下: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铁路职工培训的现状,然后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VR)在培训领域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基于VR的培训系统发展趋势,最后列出了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分析了丰台西编组站调车作业安全与培训现状。首先对丰台西站的概况做了介绍,然后重点对峰尾调车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接着对丰台西站作业安全短板进行分析。结合各个作业环节的安全隐患以及职工年龄、学历结构进行分析,然后用全局车务系统及本站安全问题统计数据分析进一步说明了调车作业是铁路车务系统工作中的安全短板。最后,对丰台西站职工培训内容、流程进行了介绍并对现有的培训方案进行了分析。对调车作业培训系统进行需求分析。首先对职工对培训方面的新需求进行了说明,然后分别对系统的功能需求、框架构想、性能需求、环境需求进行了分析。研发了基于VR的调车作业培训系统。首先,对基于情景的培训练习方案进行设计,设计的情景是以峰尾调车作业为基础,对正常作业和非正常作业情景以及相关的考核方案进行设计。然后对VR开发的关键技术进行说明,包括3DMax建模技术、VRay渲染技术、Unity3D虚拟引擎技术。最后对培训系统的界面设计进行介绍,包括管理界面、设备资源库界面、漫游与实操练习界面。

匡哲逊[5](2020)在《翻转课堂在高职《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教与学的过程进行翻转,教师课前提供给学生自学任务清单和学习资源,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上集中讲解重难点知识、合作探究、交流答疑,课后进行反思巩固,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改变教学现状、进行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与借鉴。本文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课程中的运用为研究内容,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是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对研究涉及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课程等概念进行界定,阐述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式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三部分是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生主体地位不够凸显,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学生对重难点知识掌握不到位,学习学习积极性有待增强。原因在于受到传统课堂教学弊端、授课教师自身因素和高职学生自身因素三个方面的影响。翻转课堂教学可以解决上述问题,《高速铁路行车组织》的课程性质适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第四部分是《高速铁路行车组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有时空统筹化、课堂社会化、教学订制化与学习组合化,依托丰富的教学载体与资源,在更新教学理念与建设教学载体的基础上,采用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课堂讲授与实践操作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学习。第五部分是《高速铁路行车组织》翻转课堂实施案例展示,以“高速铁路动车组”知识点教学为展示对象,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后,学生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情况有较大转变、教学评价积极。第六部分是研究总结与展望,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找出不足之处以及下一阶段研究中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李瑶[6](2020)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研究》文中认为面对新时代世界发展形势和国家需要,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当代青年的新要求。高中地理新课程应运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及相关要求,但现阶段地理教学对于要求的落实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渗透是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确定理论基础。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及本质特征,通过内涵分解法及梳理高中地理新课程对相关内容的要求,提炼出高中地理应渗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世界整体性意识、和平共处意识、互联互通意识、全球治理意识、互助合作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通过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分析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渗透策略,包括准备策略:划分水平层次,提供渗透参考;深挖教材内容,选取渗透范围;实施策略:选编案例素材,丰富渗透载体;创设适当情境,带入渗透氛围;灵活教学方法,切入渗透意识;巧用多媒体库,加强渗透感知;紧扣知识总结,升华渗透情感;采用多种方式,了解渗透情况。最后,运用案例分析法,以《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影响》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为案例,应用到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是切实可行的,并具有一定有效性。本研究可为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供有效借鉴。

李曼秋[7](2020)在《高中地理新教师有效利用教学素材的实施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教师一般是指从事教学工作时间较短(1-3年)的教师群体,与成熟型教师相比,新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素材积累不够,课堂教学及与此直接相关的实践问题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地理课程是中学学科中唯一一门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地理新教师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更大。突破课堂教学瓶颈需要新教师从各个方面下功夫,其中,有效利用地理教学素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新教师职业成长的必由之路。“高中地理新教师有效利用教学素材的实施路径研究”旨在立足于新教师的视角探索“地理教学素材”有效用于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本研究试图达到两个研究目标:其一,了解并掌握地理新教师入职以来的困境及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学素材面临的困难;其二,探索出一条可供新教师借鉴的有效利用教学素材的实施路径。为达到上述目标,遵循以下研究思路与方法:(1)以调查的形式(教师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访谈调查等)获得第一手资料;(2)以“有意义学习理论”等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地理教学素材”为纽带,将地理新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联系起来;(3)提出有效利用教学素材的实施路径,并开展实证研究,对课堂教学效果予以评价。通过研究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地理教学素材是符合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有目的地为地理课堂教学服务,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补充素材。教学素材影响教学质量,其有效利用对高中地理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第二,高中地理新教师入职困境及课堂教学面临的困难有:课堂教学是新教师遇到的最大困难;教学素材积累不足制约课堂表现力;教学素材筛选体系尚不成熟;教学素材课堂应用效果不佳。第三,有效利用教学素材的实施路径为:建立地理教学素材库→筛选教学素材→选择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根据教学效果反思教学素材→完善地理教学素材库。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教学素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对课堂氛围、学生学习兴趣和测试成绩等有明显的提升效果。

刘艳[8](2018)在《“近体原则”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以《铁路货运组织》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分析职业教育学生学习的特点,指出运用"近体原则"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并以交通大类专业课程《铁路货运组织》为例,分别在课程导入、知识点加强和教学方案设计等方面,提出如何恰当地运用"近体原则",并对该原则的使用进行评价和修正。

陈思亦[9](2017)在《高职院校铁路货运课程信息化教学探索》文中指出伴随着手机应用、新理念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日渐深入,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开花。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我们开展全新教育教学方式的有效方法。

张静[10](2011)在《我国铁路快捷货运班列开行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高附加值货物运输需求日益增加。人们对货物运输的快速性、准时性、便捷性、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附加值货物快捷化运输已成为运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铁路大规模路网建设,既有线运输能力得以逐步释放,为发展铁路快捷货物运输提供了良好的现实基础。铁路快捷货运班列开行方案是指导快捷货运班列运行的重要技术文件。快捷货运班列的运行作为运输组织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到快捷货运市场份额、快捷货运服务水平及运输组织效率和效益。因此,研究铁路快捷货运班列开行方案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京沪线为例,研究铁路快捷货运班列开行方案的设计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和探讨。(1)铁路快捷货运班列开行方案设计的整体思路在分析国内外铁路快捷货运班列运输组织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铁路快捷货物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阐述了我国铁路快捷货运班列开行方案设计的整体思路,包括开行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主要影响因素等,并制定了铁路快捷货运班列开行方案的设计框架。(2)铁路快捷货物运量预测总结了高附加值货物的货源品类,分析了货源吸引区划分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进行趋势运量、诱增运量、转移运量预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在趋势运量预测上,首先进行总量及到发量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双约束重力模型进行OD量预测;在诱增运量和转移运量预测上,结合快捷货物运输的特征,在广义费用计算的基础上,运用重力模型进行诱增运量和转移运量预测。(3)铁路快捷货运班列开行方案分析与设计分析了快捷货运班列的运输组织原则和基本形式,制定了开行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建立了以运输效率和效益最优为总原则,以货运需求满足程度最优、铁路运营效益最大、货主总费用最小为目标的快捷货运班列开行方案优化设计模型,并给出了基本的求解方法和步骤。(4)以京沪线快捷货物运输为例进行案例分析预测了京沪线5个主要物流节点城市2015年快捷货运量,并在运输能力估算的基础上,对铁路快捷货运班列开行方案设计方法进行案例分析。

二、浅谈多媒体在铁路货运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多媒体在铁路货运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课程特殊条件货运组织的微课教学与微课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一、微课的内涵
二、特殊条件货运组织课程微课开发
    (一)课程教学现状
    (二)微课开发设计
        1.选题阶段
        2.准备素材阶段
        3.制作阶段
三、特殊条件货运组织课程微课教学
四、课程开发反思及建议

(2)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及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智能技术的定义和发展
2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体系不完善
    2.2 教学方法太落后
    2.3 基础设施不完善
3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策略和发展方向
    3.1 创新专业课教学方式
    3.2 重视教学的反馈测评
    3.3 创造交互式教学环境
    3.4 提供个性化针对教学

(3)地方感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研究 ——以人文地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1.2 地理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需要
        1.1.3 高考命题趋势的要求
        1.1.4 人文地理学科特点的客观需要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案例教学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地方感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案例教学法
        2.1.2 地理案例教学法
        2.1.3 地方感
    2.2 理论基础
        2.2.1 情境教学理论
        2.2.2 建构主义教学论
        2.2.3 现代教学论
3 地方感视角下的人文地理案例教学教材分析
    3.1 四个版本人文地理教材中的案例所体现的地方感
    3.2 国外人文地理教材中的教学案例所体现的地方感
4 高中人文地理案例教学中地方感的分析研究
    4.1 地方感在高中人文地理课堂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时的体现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1.4 分析结果
    4.2 高中人文地理案例教学中地方感现状调查与分析
        4.2.1 调查目的与问卷设计
        4.2.2 调查对象与实施
        4.2.3 实证分析与检验
        4.2.4 教师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4.2.5 学生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4.2.6 调查分析结论
5 地方感视角下的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人文地理教学设计
    5.1 人教版人文地理教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
    5.2 人教版人文地理教材“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教学设计
6 提升高中人文地理中案例教学地方感的策略
    6.1 人文地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6.1.1 教师和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定义理解不明晰
        6.1.2 案例资源不完善,案例时效性差
        6.1.3 案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不足,地方性案例缺乏
        6.1.4 案例呈现形式单一
        6.1.5 学生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案例教学收效不明显
    6.2 提高人文地理案例教学积极地方感的策略
        6.2.1 建立地理案例资源库
        6.2.2 增强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地方教育的能力
        6.2.3 培养学生的地方意识
        6.2.4 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铁路编组站调车作业培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铁路职工培训现状
        1.2.2 VR技术在培训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1.2.3 基于VR的培训系统趋势
    1.3 研究技术路线
2 丰台西编组站调车作业安全与培训现状分析
    2.1 丰台西站作业概况
        2.1.1 丰台西站的任务与作用
        2.1.2 丰台西站作业设备布置情况
        2.1.3 丰台西站作业基本流程
    2.2 丰台西站峰尾(编组)调车作业情况
    2.3 丰台西站作业安全短板分析
        2.3.1 丰台西站各环节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
        2.3.2 丰台西站职工年龄、学历结构分析
        2.3.3 铁路车务系统安全问题统计分析
    2.4 丰台西站职工培训内容及流程
        2.4.1 新入职员工的培训
        2.4.2 在岗职工的培训
    2.5 丰台西站现有培训方案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编组站调车作业培训系统需求分析
    3.1 调车培训的新需求
    3.2 系统功能需求
    3.3 系统框架构想
    3.4 系统性能需求
    3.5 系统环境需求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VR的调车作业培训系统研发
    4.1 基于情景的作业培训方案设计
        4.1.1 制动员“单挂车”作业场景设计(场景1)
        4.1.3 连结员“多挂车”作业场景设计(场景2)
        4.1.4 调车长“多挂车”编组作业场景设计(场景3)
        4.1.5 非正常情景培训练习方案设计(车辆溜逸)
        4.1.6 考试方案设计
    4.2 系统运行流程
    4.3 VR开发关键技术
        4.3.1 3dsMax素材建模
        4.3.2 VRay渲染技术
        4.3.3 Unity3D虚拟现实引擎技术
        4.3.4 数据库技术
    4.4 培训系统界面设计
        4.4.1 管理界面
        4.4.2 设备资源库界面
        4.4.3 漫游与实操练习界面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翻转课堂在高职《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2.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实践要求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1.研究重点
        2.研究难点
        3.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二、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界定
        1.翻转课堂
        2.教学模式
        3.《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课程
    (二)相关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混合式学习理论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三、《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课程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方法
        4.调查过程
        5.调查结果
    (二)《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1.学生主体地位不够凸显
        2.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3.学生对重难点知识掌握不到位
        4.学生学习互动性有待增强
    (三)《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传统课堂教学弊端的影响
        2.授课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
        3.高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4.教学环境的影响
    (四)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四、《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课程翻转课堂的模式构建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
        1.时空统筹化
        2.教学订制化
        3.课堂社会化
        4.学习组合化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载体与资源
        1.教学载体
        2.教学资源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
        1.教学理念的更新
        2.教学载体的建设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活动设计
        1.合作学习
        2.讨论交流
        3.课堂讲授
        4.实践操作
    (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方式
        1.学生评价方式
        2.教师评价方式
        3.综合评价体系
    (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设计
        1.课堂教学开始前
        2.课堂教学进行中
        3.课堂教学结束后
五、《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课程翻转课堂的实施案例
    (一)“高速铁路动车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1.教学分析
        2.教学过程设计
    (二)“高速铁路动车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1.课前教学准备
        2.课堂学习实践
        3.课后巩固反思
    (三)《高速铁路行车组织》翻转课堂实施成效
        1.学生考核成绩明显提高
        2.学生学习情况有较大改善
        3.学生对翻转课堂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四)翻转课堂教学反思
        1.教学实践的成功之处
        2.教学实践中的不足
        3.教学实践改进措施
六、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之处及拟改进措施
        1.缺少对照组
        2.实施范围窄
        3.实施时间短
        4.实施课程少
    (三)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6)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国家层面对培育人才的时代要求
        (二)高中地理新课程应运而生新要求
        (三)现阶段教学现状存在不足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地缘政治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第二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高中地理教学的关系分析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发展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的阐释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地理中的体现
        一、高中地理新课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梳理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联
        三、地理研究维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维度相一致
        四、地理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相通
    第三节 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渗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一、世界整体意识
        二、和平共处意识
        三、互联互通意识
        四、全球治理意识
        五、互助合作意识
        六、可持续发展意识
    第四节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二、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的渗透现状分析
    第一节 调查目的
    第二节 调查问卷与访谈的设计
        一、学生调查问卷设计
        二、教师访谈设计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问卷调查与分析
        二、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调查结果小结
第四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原则
        一、政治性原则
        二、地理性原则
        三、适时性原则
        四、适度性原则
        五、体验性学习原则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准备策略
        一、划分水平层次,提供渗透参考
        二、深挖教材内容,选取渗透范围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实施策略
        一、选编案例素材,丰富渗透载体
        二、创设适当情境,带入渗透氛围
        三、灵活教学方法,切入渗透意识
        四、巧用多媒体库,加强渗透感知
        五、紧扣知识总结,升华渗透情感
        六、采用多种方式,了解渗透情况
第五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案例研究
    第一节 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一、《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案例设计与实施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案例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教学反馈
        一、《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反馈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反馈
    第三节 总结与反思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附录 1 关于高中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 2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的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3 以“气候变化”为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水平试题设计(A)
附录 4 以“巴西热带雨林”为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水平试题设计(B)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高中地理新教师有效利用教学素材的实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地理教学素材研究综述
        一、国外关于地理教学素材的研究动态
        二、国内关于地理教学素材的研究趋势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实施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新教师
        二、教学素材
        三、地理教学素材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有意义学习理论
        二、学习动机理论
        三、生活教育理论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三章 高中地理新教师利用教学素材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方案设计与数据收集
        一、调查方案设计
        二、调查数据收集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二、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三、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第三节 总体结论
        一、课堂教学是新教师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二、新教师教学素材积累不足制约课堂表现力
        三、新教师的教学素材筛选体系尚不成熟
        四、新教师的教学素材课堂应用效果不佳
第四章 高中地理新教师有效利用教学素材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促进新教师有效利用教学素材的建议
        一、借助外在因素积累教学素材
        二、关注内在因素提升教学能力
    第二节 新教师有效利用教学素材的实施路径
        一、建立地理教学素材库
        二、根据基本原则筛选教学素材
        三、遵循学生认知选择教学方法
        四、依据教学效果反思教学素材
第五章 有效利用教学素材实证研究
    第一节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五章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要求
    第二节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素材利用路径
        一、建立教学素材库示例
        二、筛选教学素材示例
        三、选择教学方法示例
        四、课堂教学设计
    第三节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效果评价
        一、教学实验安排
        二、教学效果评价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与论文有关的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致谢

(8)“近体原则”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以《铁路货运组织》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职业教育对象的学习特点分析
二、什么是“近体原则”
三、“近体原则”如何在课堂上运用
    (一) 用于新课导入, 激发学生兴趣, 消除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陌生感
    (二) 运用近体原则, 对专业课程知识点进行讲解渗透, 突破难点
        1. 运用时间近体原则, 选取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社会热点或教学案例, 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2. 运用空间近体原则, 使学生从地理概念上易于理解
    (三) 运用活动近体原则, 通过教学方案设计, 让学生通过“玩中学”体验角色 (岗位) 职责
四、对“近体原则”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使用的评价与修正
    (一) 使用方便灵活, 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显着
    (二) 运用“近体原则”, 实现课程再造
    (三) 可能出现的限制和不足

(9)高职院校铁路货运课程信息化教学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铁路货运课程教学现状
二、信息化手段在铁路货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 课前在线问卷调查
     (二) 微信公众平台
     (三) 思维导图
     (四) 其他
三、效果

(10)我国铁路快捷货运班列开行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文献检索概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3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思路
2 国内外铁路快捷货运班列运输组织现状分析
    2.1 铁路快捷货运的内涵
        2.1.1 快捷的定义
        2.1.2 快捷货物运输的产生
        2.1.3 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的概念及其特征
    2.2 国外铁路快捷货运班列运输组织现状
    2.3 国内铁路快捷货运班列运输组织现状
        2.3.1 五定班列
        2.3.2 行包快运专列
        2.3.3 行邮专列
        2.3.4 集装箱班列
        2.3.5 主要存在的问题
3 铁路快捷货运班列开行方案设计整体思路
    3.1 铁路快捷货运班列开行方案编制的基本内容
    3.2 铁路快捷货运班列开行方案编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路网能力
        3.2.2 货源组织
        3.2.3 编组辆数
        3.2.4 运输费用
        3.2.5 车流径路
    3.3 铁路快捷货运班列开行方案设计的基本框架
4 铁路快捷货物运量预测
    4.1 货源组织分析
        4.1.1 货源品类分析
        4.1.2 货源吸引区划分
    4.2 货运量预测的基本思路
    4.3 趋势OD交流量预测
        4.3.1 总量及到发量预测
        4.3.2 OD量预测
    4.4 广义费用计算
        4.4.1 广义费用模型构建
        4.4.2 广义费用参数标定
    4.5 诱增运量预测
    4.6 转移运量预测
5 铁路快捷货运班列开行方案设计与分析
    5.1 铁路快捷货运班列运输组织方式分析
        5.1.1 运输组织原则
        5.1.2 运输组织形式
    5.2 铁路快捷货运班列开行方案的设计步骤
    5.3 铁路快捷货运班列开行方案模型分析
        5.3.1 基本假设
        5.3.2 模型构造
        5.3.3 模型建立
        5.3.4 模型求解方法及步骤
6 案例分析
    6.1 高附加值货物运量预测
        6.1.1 总量及到发量预测
        6.1.2 OD量预测
        6.1.3 广义费用计算
        6.1.4 诱增运量计算
        6.1.5 转移运量计算
        6.1.6 预测结果及分析
    6.2 运输能力估算
    6.3 开行方案模型求解
        6.3.1 数据准备
        6.3.2 开行方案模型求解
7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浅谈多媒体在铁路货运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课程特殊条件货运组织的微课教学与微课开发[J]. 王丹.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1(09)
  • [2]人工智能技术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及发展模式研究[J]. 张瑞,范书恒. 科教导刊, 2021(16)
  • [3]地方感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研究 ——以人文地理为例[D]. 杨帆.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铁路编组站调车作业培训系统研究[D]. 宋大同.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翻转课堂在高职《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匡哲逊.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研究[D]. 李瑶.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7]高中地理新教师有效利用教学素材的实施路径研究[D]. 李曼秋.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8]“近体原则”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以《铁路货运组织》课程为例[J]. 刘艳.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5)
  • [9]高职院校铁路货运课程信息化教学探索[J]. 陈思亦. 课程教育研究, 2017(34)
  • [10]我国铁路快捷货运班列开行方案研究[D]. 张静.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浅谈多媒体在铁路货运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