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叶特异表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杜梨,激素,生长素响应蛋白,RNA-Seq分析
叶特异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张欢,杨英杰,李鼎立,宋健坤,马春晖[1](2018)在《杜梨根茎叶特异表达基因的RNA-Seq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RNA-Seq技术,对杜梨根、茎、叶中特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了筛选和分析,为探讨梨属植物生长发育及组织间功能差异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杜梨根、茎、叶中分别获得了19 443、19 567、17 876个表达基因,分别注释得到110、110、110个GO功能分类和56、55、65条KEGG代谢途径,主要涉及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和运输、激素调控、信号转导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中在根、茎、叶中特异表达的基因分别有1245、971、846个,涉及8、8、11条显着富集的代谢通路,主要集中在亚麻酸、脂肪酸类、糖类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和各种次生物质的代谢过程以及其他氧化还原、激素信号转导等途径;根、茎、叶中分别有10、6、20个特异表达基因参与调控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叶片中特异表达的15个编码合成SAUR蛋白基因,大部分在幼叶中表达较高,并伴随叶片衰老表达量下调;同时,在根、茎、叶中分别得到1 353、1 150、1 232个转录因子,较多WRKY、MYB、AP2-EREBP等家族的转录因子在根中特异表达。选出8个特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与RNA-Seq数据基本一致,表明了RNA-Seq分析是可靠的;综合上述结果,认为特异表达基因可能对维持组织器官的特定功能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颜彦,林拥军[2](2013)在《一个水稻鞘叶特异表达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基因工程中应用最广的为组成型启动子,但是组成型启动子驱动外源基因在各组织中持续恒定的表达可能引起植物发育迟缓等问题,因此克隆来源于作物本身的组织特异型启动子逐渐受到重视。根据本实验室基因芯片数据库找到一个在水稻绿色组织特异表达的基因(TIGR Locus:LOC_Os06g21110),用 PCR 技术从水稻明恢 63(Oryza sativa L ssp. indica)基因组中克隆得到其上游启动子命名为GSP (green-tissue specific promoter),长度为1 951 bp。将GSP与带有β-glucuronidas(gus)报告基因的的植物表达载体连接,经农杆菌(Agrobacterium)介导转化水稻中花11 (O. sativa L ssp. japonica)成熟种子胚诱导的愈伤组织,获得转基因水稻阳性植株,通过组织化学染色法证明,GSP是一个叶鞘和叶片特异表达启动子。对其进行5'端缺失分析,构建了7个缺失载体,通过验证缺失载体的表达谱,证明592 bp长度的启动子就足以维持鞘叶特异表达模式,初步鉴定出了该启动子的核心功能区域。本研究所克隆出的GSP 启动子是一个未曾报道过的鞘叶特异表达启动子,基因工程中利用此类启动子可以在改良水稻性状的同时减少对水稻生理方面的副作用,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瞿韵,张宁,常璟,晋昕,文义凯[3](2013)在《马铃薯光诱导型茎叶特异表达启动子ST-LS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器官,在能量固定和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光诱导型茎叶特异表达启动子的作用元件及其功能对于其调控基因的表达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用PCR技术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基因组中分离了光诱导型茎叶特异表达启动子ST-LS1的1556bp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与已报道的ST-LS1启动子(Gen Bank accession No.X04753.1)有99.68%的同源性,包括参与芽的特定表达和光反应顺式作用元件as-2-box、光效应顺式作用元件G-box等。将该片段与GUS基因融合,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Ⅰ121-ST-LS1,应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用qRT-PCR和GUS活性组织染色检测转基因烟草植株,结果表明,在ST-LS1启动子驱动的GUS转基因烟草植株的叶和茎中能够检测到GUS基因的表达,根中则检测不到;对黑暗、恒温光照培养、自然光条件处理20d后的转基因植株分析表明,在黑暗处理的转基因植株中GUS基因无表达,而在自然光条件处理转基因植株的叶和茎中GUS基因的表达高于恒温光照培养的转基因植株。结果可为应用基因工程改良农作物品种提供理论和应用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赖鹏程[4](2011)在《水稻茎叶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的筛选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在前期对水稻茎叶优势表达基因OsZF153和OsW8513启动子缺失功能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这两个启动子的功能:一是对前期一系列缺失的OsZF153启动子转基因水稻植株验证,并构建一个3’端缺失长度为1407bp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Cxgus-P153E和往5’端推100bp的启动子表达载体pCxgus-P153m;二是对前期缺失的一系列OsW8513启动子转基因植株验证,并构建两个表达载体pCxgus-P8513G和pCxgus-8513E。以上4个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日本晴水稻胚愈伤组织。对苗期、分蘖期、成熟期的转基因水稻植株的根、茎、叶、花、颖壳和种子各个器官进行GUS活性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数据库筛选可能茎叶特异表达的启动子,然后用RT-PCR方法验证基因表达模式。对理想的候选sl2基因启动子和sl5基因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主要的顺式作用元件,推测茎叶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可能具有的顺式作用元件。(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6)
林长发[5](2003)在《水稻叶特异表达基因及苹果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水稻叶组织特异基因及其表达,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法(SSH)建立了水稻叶对根的差减文库。经筛选,获得171个差异克隆。其插入片段分别输入GenBank中进行同源搜索,发现其中水稻中已克隆基因有85个,未克隆的功能基因有45个,未知基因片段有41个。它们涉及水稻光合作用、代谢、膜运输、信号传导以及抗病性等生理活动。利用SSH分离得到的片段。我们分别克隆了水稻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蔗糖转化酶(invertase)及Lon蛋白酶等基因的全长cDNA,并对它们的基因组序列及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源性搜索发现Ospepc与植物许多已知的PEPC具有很高的同源性(84%-86%),它还含有许多PEPC特异的保守功能域。定量PCR分析证实Ospepc在叶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在根中的表达。对Osinv的同源性搜索发现它与植物其它中性/碱性转化酶也具有较高的同源性(71%-80%)。RT-PCR分析,结果发现Osinv在叶中增强表达,而且盐处理和低温处理会提高它的表达水平。Oslon推测编码水稻线粒体Lon蛋白酶,可特异降解线粒体中的异常蛋白质。同源性搜索显示该蛋白质与其它Lon蛋白酶具有较高的同源性(77%-92%),Conserved Domain Search分析它具有Lon蛋白酶的保守功能域。Northern杂交分析证实Oslon在叶中增强表达。分析还发现该基因在不育系珍汕97A的生殖器官(幼穗和花药)中存在可变剪接,RNA原位杂交初步显示该可变剪接可能发生在绒毡层中,可能与细胞质雄性不育有关。原核表达显示该基因可正常翻译出符合推测分子量的蛋白质。另外,基因组搜索表明它还存在两个同源基因。此外,我们通过筛选水稻幼苗cDNA文库分别克隆到细胞质和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基因。以Actin基因为内对照进行RT-PCR分析发现二者组织表达模式较为一致,在幼穗和未成熟胚中表达较高,而在叶和根中较低。原核表达证实二者都能编码与预期大小相符的蛋白质。进一步的检测表明OscMDH具有苹果酸脱氢酶活性。(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3-05-04)
叶特异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在基因工程中应用最广的为组成型启动子,但是组成型启动子驱动外源基因在各组织中持续恒定的表达可能引起植物发育迟缓等问题,因此克隆来源于作物本身的组织特异型启动子逐渐受到重视。根据本实验室基因芯片数据库找到一个在水稻绿色组织特异表达的基因(TIGR Locus:LOC_Os06g21110),用 PCR 技术从水稻明恢 63(Oryza sativa L ssp. indica)基因组中克隆得到其上游启动子命名为GSP (green-tissue specific promoter),长度为1 951 bp。将GSP与带有β-glucuronidas(gus)报告基因的的植物表达载体连接,经农杆菌(Agrobacterium)介导转化水稻中花11 (O. sativa L ssp. japonica)成熟种子胚诱导的愈伤组织,获得转基因水稻阳性植株,通过组织化学染色法证明,GSP是一个叶鞘和叶片特异表达启动子。对其进行5'端缺失分析,构建了7个缺失载体,通过验证缺失载体的表达谱,证明592 bp长度的启动子就足以维持鞘叶特异表达模式,初步鉴定出了该启动子的核心功能区域。本研究所克隆出的GSP 启动子是一个未曾报道过的鞘叶特异表达启动子,基因工程中利用此类启动子可以在改良水稻性状的同时减少对水稻生理方面的副作用,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特异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1].张欢,杨英杰,李鼎立,宋健坤,马春晖.杜梨根茎叶特异表达基因的RNA-Seq分析[J].园艺学报.2018
[2].颜彦,林拥军.一个水稻鞘叶特异表达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鉴定[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3
[3].瞿韵,张宁,常璟,晋昕,文义凯.马铃薯光诱导型茎叶特异表达启动子ST-LS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3
[4].赖鹏程.水稻茎叶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的筛选及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
[5].林长发.水稻叶特异表达基因及苹果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复旦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