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黄甲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燕麦白粉病,大黄素甲醚,有效防治
大黄甲醚论文文献综述
刘刚[1](2019)在《大黄素甲醚可有效防治燕麦白粉病》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安全高效的燕麦白粉病生防药剂,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选取3种类型的7个生防药剂,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华家岭乡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第1次施药后7天,生防药剂防效普遍不及化学药剂叁唑酮和腈菌唑,仅有苦参碱和大黄素甲醚防效较好,分别为85.01%和83.93%;第2次施药后7天,各生防药剂的防效与第1次(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22期)
文花,刘燕,董武,白玉霞[2](2019)在《HPLC法同时测定蒙药给喜古讷-6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给喜古讷-6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elchrom C18色谱柱(4.6mm×300mm,5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68∶32)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40℃。结果: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95.73%~102.91%,RSD 1.3%~1.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该实验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为完善蒙药给喜古讷-6汤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陈小红[3](2019)在《HPLC法测定银香颗粒中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HPLC法,对银香颗粒中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进行测定,为银香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处方中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用Symmetry C18(4. 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 5%磷酸溶液(86∶1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30 nm。结果:大黄素在0. 020 376~0. 611 2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为99. 85%,RSD为0. 2%;大黄酚在0. 076 884~2. 306 519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为99. 30%,RSD为0. 5%;大黄素甲醚在0. 019 531~0. 585 921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为98. 44%,RSD为0. 9%。结论:现行标准中只测定大黄酸单一成分的含量,不能客观评价银香颗粒的质量,增加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测定,能更好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可为该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评价》期刊2019年03期)
白洁,英子伟,赵林,李伟杰,王聪[4](2019)在《大黄素甲醚通过调控miR-21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生存、促进其凋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大黄素甲醚对乳腺癌细胞存活及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CCK-8试验检测不同浓度梯度及不同培养时间大黄素甲醚处理的HCC1937、MCF-7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梯度大黄素甲醚干扰后HCC1937、MCF-7细胞凋亡率。qRT-PCR检测大黄素甲醚干预的HCC1937、MCF-7细胞的miR-2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黄素甲醚、miR-21 mimics、miR-21 inhibitor干预的HCC1937、MCF-7细胞PD-CD4蛋白表达。结果 CCK-8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予不同浓度梯度大黄素甲醚培养48 h的HCC1937、M CF-7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 <0. 05),5μmol/L大黄素甲醚处理的HCC1937、M CF-7乳腺癌细胞,在培养48、72、96 h后,细胞存活率均下降(P <0. 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予不同浓度梯度大黄素甲醚培养48 h的HCC1937、MCF-7乳腺癌细胞的凋亡率均升高(P <0. 05)。qRT-PCR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μg/ml大黄素甲醚干预的HCC1937、MCF-7细胞miR-21表达降低(P <0. 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μg/ml大黄素甲醚干预的HCC1937、MCF-7细胞PDCD4蛋白表达升高;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给予miR-21 mimics干扰的HCC1937、MCF-7细胞PDCD4蛋白表达降低(P <0. 05),给予miR-21 inhibitor干扰的HCC1937、M CF-7细胞PDCD4蛋白表达升高(P <0. 05)。结论大黄素甲醚通过下调miR-21调控PDCD4蛋白表达杀伤乳腺癌细胞。(本文来源于《实用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02期)
汪祺,王亚丹,杨建波,刘越,文海若[5](2019)在《基于体外肝代谢考察大黄素甲醚肝毒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胆红素代谢过程中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酶)介导的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环节为切入点,评价大黄素甲醚潜在肝毒性风险。实验以胆红素为UGT1A1酶底物,以表观抑制常数K_i为评价指标,采用体外肝微粒体孵育法,启动Ⅱ相代谢反应,考察大黄素甲醚原型成分的抑制作用,启动Ⅰ,Ⅱ相代谢反应,考察代谢产物及原型成分的综合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仅启动Ⅱ相反应时,大黄素甲醚以原型形式直接作用于UGT1A1酶,表现为弱抑制,抑制类型为混合型抑制;同时启动Ⅰ,Ⅱ相反应时,大黄素甲醚对UGT1A1酶的抑制作用变为强抑制,抑制类型为混合型抑制,提示大黄素甲醚存在Ⅰ,Ⅱ相代谢过程,并且其代谢产物大黄素葡萄糖苷结合物及大黄素葡萄糖醛酸化物对UGT1A1酶抑制作用较强。该研究所得结果初步证明大黄素甲醚原型对UGT1A1无明显抑制作用,经由Ⅰ,Ⅱ相代谢后抑制作用增强,推测其代谢产物为引发肝毒性的主要成分。(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许苗苗,王舒懿,张鑫,张楠[6](2018)在《HPLC-FLD法测定清火片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法测定清火片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3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78∶22);体积流量为1 mL/min;柱温30℃;进样量为20μL。对比HPLC-FLD法与HPLC-UV法的测定结果。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100.6~1 609.6、86.8~1 388.8、359.4~5 750.4、81.2~1 299.2、89.4~1 430.4 ng线性关系良好;游离蒽醌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9%、90.8%、96.2%、92.9%、89.2%,RSD值分别为2.2%、2.4%、1.0%、2.4%、0.6%;总蒽醌中各成分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85.7%、99.2%、104.5%、104.2%,RSD值分别为2.5%、2.2%、3.7%、0.5%、0.7%。结论本方法具有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内源物干扰小等优点,与HPLC-UV法测定结果一致性较高,可用于中成药清火片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8年12期)
任璐,文海若,吕建军,宋捷,王超[7](2018)在《SD大鼠重复给予大黄素甲醚肝毒性与遗传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综合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对大黄素甲醚研究潜在肝毒性及遗传毒性进行评价。方法:雄性Spar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及大黄素甲醚低(6.5 mg·kg~(-1))、中(65 mg·kg~(-1))和高剂量组(650 mg·kg~(-1)),连续14 d经口灌胃给药;平行设甲磺酸乙酯(200 mg·kg~(-1))遗传毒性试验阳性对照组。观察动物临床症状,分析体质量、血清生化指标、肝脏质量及病理学指标变化,并开展微核试验及彗星试验。结果:连续14 d给予SD大鼠大黄素甲醚,未见明确的与大黄素甲醚有关的肝毒性表现,且未检出其存在诱导SD大鼠肝细胞染色体损伤DNA断裂的作用。结论:当前试验条件下大黄素甲醚未见毒副反应剂量为650 mg·kg~(-1)。本研究为对大黄素甲醚潜在肝毒性的初步探索,建议延长给药时间并增加动物数量,以进一步明确其体内毒性。(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谭谦,曾肆,童妍[8](2018)在《大黄素甲醚对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保护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大黄素甲醚对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皮质酮处理后给予大黄素甲醚干预。采用CCK-8法检测皮质酮毒性及大黄素甲醚作用于皮质酮损伤后PC12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凋亡;氮蓝四唑还原法检测PC12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测定PC12细胞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C12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素甲醚组PC12细胞活力增强,PC12细胞凋亡率降低,PC12细胞内ROS含量降低,PC12细胞内BDNF蛋白表达升高。结论大黄素甲醚对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尚海花,肖瑞颖,王淼,郑雅楠,廖茂梁[9](2018)在《HPLC法测定夏黄颗粒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厚朴酚、和厚朴酚、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夏黄颗粒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厚朴酚、和厚朴酚、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0℃;进样体积20μL。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厚朴酚、和厚朴酚、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23.8~238.4、22.8~228.0、25.8~228.0、78.7~787.2、16.7~167.2、16.6~166.4、17.5~175.2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8%、99.36%、99.71%、98.65%、99.37%、99.42%、98.78%,RSD值分别为1.88%、2.05%、2.03%、2.01%、2.56%、2.35%、2.17%。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夏黄颗粒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8年09期)
潘亭,刘媛,吕志平[10](2018)在《大黄素甲醚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大黄素甲醚对HSC-T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溶剂系统分离法从虎杖中制备出单体大黄素甲醚(Physcion);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法检测大黄素甲醚对HSC-T6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通过Ed U染色法进一步观察不同浓度(5、10、20μmol/L)大黄素甲醚作用后,HSC-T6细胞的增殖状况;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加入等量的不含药物的培养基)相比,大黄素甲醚可抑制HSC-T6细胞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Ed U染色可观察到大黄素甲醚组阳性细胞数目及所占比例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黄素甲醚在10μmol/L和20μmol/L时可降低Bcl-2表达水平(P<0.001),同时升高Bax水平(P<0.001)。结论大黄素甲醚可抑制HSC-T6细胞增殖,可能是通过调节Bax/Bcl-2水平来发挥其作用。(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8年12期)
大黄甲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给喜古讷-6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elchrom C18色谱柱(4.6mm×300mm,5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68∶32)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40℃。结果: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95.73%~102.91%,RSD 1.3%~1.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该实验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为完善蒙药给喜古讷-6汤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黄甲醚论文参考文献
[1].刘刚.大黄素甲醚可有效防治燕麦白粉病[J].农药市场信息.2019
[2].文花,刘燕,董武,白玉霞.HPLC法同时测定蒙药给喜古讷-6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
[3].陈小红.HPLC法测定银香颗粒中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J].中国药物评价.2019
[4].白洁,英子伟,赵林,李伟杰,王聪.大黄素甲醚通过调控miR-21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生存、促进其凋亡[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9
[5].汪祺,王亚丹,杨建波,刘越,文海若.基于体外肝代谢考察大黄素甲醚肝毒性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9
[6].许苗苗,王舒懿,张鑫,张楠.HPLC-FLD法测定清火片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
[7].任璐,文海若,吕建军,宋捷,王超.SD大鼠重复给予大黄素甲醚肝毒性与遗传毒性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8
[8].谭谦,曾肆,童妍.大黄素甲醚对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保护作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
[9].尚海花,肖瑞颖,王淼,郑雅楠,廖茂梁.HPLC法测定夏黄颗粒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厚朴酚、和厚朴酚、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
[10].潘亭,刘媛,吕志平.大黄素甲醚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