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脑认知事件相关电位论文-吴玉冰

视觉脑认知事件相关电位论文-吴玉冰

导读:本文包含了视觉脑认知事件相关电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脑电图相对功率谱分析技术,事件相关电位

视觉脑认知事件相关电位论文文献综述

吴玉冰[1](2013)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视觉事件相关电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应用神经心理学量表检查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特点。2.采用脑电图相对功率谱分析方法研究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VCIND)患者的脑电图功率谱特征。3.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VCIND)的视觉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s,ERP)特点。方法:1.选取2012年5月-10月第二炮兵总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62人。其中VCIND患者30人(男14人,女16人,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52岁,平均年龄64.87±6.13岁);同时选取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认知正常老年人(normal cognition,NC)32人(男14人,女18人,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51岁,平均年龄66.91±7.21岁)作为对照组。2.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北京版、听觉词语学习测验、连线测验、Stroop色词测验、数字广度测验、词语流畅测验分别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组和对照(NC)组进行记忆力、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等方面的神经心理学测试。3.用Amps300放大器、高密度128-通道EGI采集系统DC采集患者静息脑电和视觉事件相关电位(ERP)。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VCIND组听觉词语学习测验、连线测验、Stroop色词测验、数字广度测验、词语流畅实验等各项神经心理学测验的得分均降低,两者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组对比:VCIND患者静息脑电图主频普遍变慢,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电图相对功率谱分析提示:在额叶、颞叶高α频段相对功率值显著降低,且以左额叶明显,其中高α节律和低β节律相对功率谱降低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和β节律在顶叶、枕叶相对功率值,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比较,δ、θ节律相对功率值在额、颞、顶、枕叶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3.在FZ点:VCIND组与对照组相比,P300潜伏期、N200-P300波间期延长,P300波幅减低(P<0.05)。结论:1.VCIND患者存在包括记忆力、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在内的多个认知领域损害。2.VCIND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脑电图功率谱普遍下降,但较正常人对比无明显差异;在δ、θ节律相对功率值下降之前,其已经出现了高α节律和低β节律相对功率谱降低,且以左侧额部下降明显。3.VCIND组额叶事件相关电位ERP的P300波的潜伏期、N200-P300波间期较对照组延长,P3波幅下降。(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3-05-01)

贾渭泉,兰晓阳,崔芳,杨飞,于生元[2](2013)在《选择性视觉认知变化时事件相关电位的主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图形-背景"认知机制,将64通道记录电位分解成几个主要成分,为临床研究提供可视化图形和电位分布图。方法 32名平均年龄30.34士4.02岁的健康受试者,用鲁宾花瓶/少妇老太双层含义的两个图形作为刺激任务,64通道高密度记录ERP。采用主成分分析的统计方法对事件相关电位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同一图形两种含义刺激得到6个成分,图形认知含义变化相关波形主成分的位相翻转,从发生时间轴上看,100~450ms之间均有翻转的电位。结论 "图像-背景"认知从ERP最初的100ms成分就开始发生。电位相位反转并伴随整个电位过程,对临床研究有重要生理意义。(本文来源于《脑与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3年02期)

佟春雨,丽扎·满苏尔,库木斯·巴雅合买提[3](2012)在《维、汉民族老年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维、汉民族老年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与视觉P300的变化特征。方法:收集60岁及以上老年抑郁症患者82例(抑郁症组)、老年焦虑症患者85例(焦虑症组)及健康老年人80例(对照组),从而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及视觉P300进行评估与检测。结果:抑郁症组、焦虑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其MMSE量表总分均偏低;视觉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两民族老年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在MMSE量表评分及视觉P300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3潜伏期与MMSE量表总分、定向力及记忆力评分呈负相关;P3波幅与MMSE量表总分、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及计算力评分呈正相关。结论:维、汉两民族老年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都存在视觉P300的异常及一定的认知功能损害,在MMSE量表评分及视觉P300的检测中两民族之间无明显差异;同时视觉P300可作为评价老年认知功能状态的一个客观指标。(本文来源于《新疆医学》期刊2012年11期)

何思扬,王林杰[4](2009)在《视觉、前庭觉对认知影响的研究进展——基于事件相关电位(ERP)》一文中研究指出载人航天中,空间运动病、空间定向障碍的防治一直是航天医学的重要难题之一。而两者与视觉和前庭觉均有着紧密的联系。目前,视觉、前庭刺激对脑高级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已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视-前庭联合刺激下对脑高级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至今还处于探索阶段。认知有关的研究手段有很多,其中具有毫秒级时间分辨率的事件相关电位是一个较为客观且简便可行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期国内外利用ERP对视觉认知及特因情况(视-前庭联合刺激下)下视觉认知任务脑信息加工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空间定向障碍和运动病产生过程中的地位。对于视觉加工的研究,是了解人脑信息加工的重要途径。对视觉ERP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视觉空间注意这一问题上,并且在空间注意调节以及人的视觉加工过程的研究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ERP数据。目前普遍认为,视觉空间注意的ERP效应是某种自上而下的"增益控制"机制作用的结果。另外,在皮质加工的早期阶段视觉空间方位注意的早期调节就即已经开始,并且可定位于初级视皮质。注意机制很可能并不是独立于其他认知功能之外的脑功能系统,因此,进行视觉空间注意研究时,应对空间注意的信息加工与其他信息加工的关系加以注重。在太空中,微重力条件会引起前庭系统、视觉系统和感觉-运动系统等多方面的改变,从而导致认知功能的变化。美国21世纪航天战略中即提出应用fMRI、PET对人脑认知进行研究。但PET和fMRI的时间分辨率尚显不足,要了解航天中认知活动的时间进程,引入ERP是十分必要的。由于ERP设备暂无法满足航天环境,目前为止的研究还仅限于模拟失重。我国学者魏金河,赵仑利用ERP从记忆、选择注意、心算等多个水平上考察了头低位倾斜模拟失重对脑反应特性的影响,取得了令人信服的结果。本实验室在旋转背景对视觉认知任务的影响的实验中也取得了初步的结论。在皮层水平已经发现视觉和前庭觉信号的相互抑制,空间运动病以及空间失定向的发生,均表明无法忽略视-前庭相互作用中脑认知过程的变化。因此在今后的科研中不同前庭刺激下视觉认知任务脑信息加工的变化,以及视-前庭刺激下视觉认知任务脑信息加工的变化将是进一步揭开其相互作用机制的探索目标。(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the 8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期刊2009-11-07)

闫静[5](2009)在《不同刺激物在视觉空间认知中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视觉空间认知是人类认知的重要一部分。视觉空间认知有两个最主要的外在因素,视觉刺激和空间信息编码。本文对最简单的二维空间认知进行研究,并将两大类文字作为视觉刺激引入视觉空间认知的研究中。本文将正立和镜像的两大类文字,即字母和汉字,作为视觉刺激,并将他们编码在不同的视觉空间角度上,要求被试对不同空间角度下的文字做出正确的判断。本文记录了正常被试者在进行视觉空间任务操作时的脑电信号并获得了事件相关电位及其地形图,进行了独立分量分析以提取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的亚成分,并且比较了两大类视觉刺激在视觉空间认知任务中的对大脑活动机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空间角度的增加会引起被试的反应时和错误率的增加,事件相关电位的P300成分随着空间角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出现了幅度调制现象。相同的空间角度下,被试对汉字的反应时和错误率都要比字母的要大,但是旋转速度没有显着差异。通过事件相关电位的地形图可以看出,大脑的顶区在不同的空间角度都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汉字顶区的活跃一直表现为半球均势,字母的大脑活跃则随着角度的增加逐渐偏向左侧顶区。对事件相关电位进行独立分量分析后在180°得到了两个极性相反的亚成分,表明P300成分中包含一个随着空间角度的增加而负向增加的亚成分。本文详细地比较了两大类刺激对视觉空间认知任务的影响,阐明了视觉空间认知的基本机制以及大脑的活跃区域,并尝试用独立分量分析来获得两个极性相反并且相互独立的亚成分,证明独立分量分析在获得P300成分亚成分的可行性,使得对视觉空间认知的机制研究更加透彻。(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9-01-01)

杨丽[6](2008)在《视觉诱发电位和脑认知事件相关电位与视敏度相关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正常眼和不同程度视力障碍组研究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及视觉脑认知事件相关电位(C-ERP)的特征及其与视敏度的相关性,探讨以此作为视功能状态评估的客观电生理指标。方法:选用90只眼为实验对象,根据其单眼视力,分为0.1、0.5和1.0叁组。(1) PRVEP通过一系列视角(8°, 4°, 2°, 1°, 30’, 15’, 7.5’)的黑白棋盘格翻转诱发产生,高对比度(100%),时间频率为2Hz。(2) ERP实验采用Oddball模型的叁刺激主动反应实验模式,选用叁组视角(分别为50’、10’、5’)刺激图片,编制模拟随机序列,每组呈现200次,含非靶刺激(75%)、标准刺激(15%)及新异刺激(10%)。PRVEP的N1、P1波成分,以及ERP中P300的P3a和P3b波成分均用于视敏度的客观评估。结果:PRVEP实验结果显示:(1) PRVEP主要分布于枕区,以Oz振幅最大。(2) P1潜伏期及振幅与视角之间均存在曲线关系,在各视角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30’视角为PRVEP的最适刺激,表现为30’视角时P1潜伏期最短,振幅最大。(3) P1潜伏期及振幅与视敏度之间存在线性相关趋势(R2>0.90),随着视敏度的增加,P1潜伏期缩短,振幅逐渐提高。各视敏度组间,P1潜伏期及振幅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ERP实验结果显示:(1) P300中P3a与P3b电极分布存在差异,P3a主要分布于额区(FCz),P3b主要分布于顶区(Pz)。(2)P3a、P3b潜伏期和振幅在各视角组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3)P3a、P3b潜伏期和振幅与视角之间存在线性相关趋势(R2>0.90),随着视角的减小,其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4) P3a、P3b潜伏期在各视敏度组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5)P3b潜伏期与视敏度存在负相关线性趋势(R2>0.90),P3b潜伏期随着视敏度提高而缩短。余指标与视敏度未见明显趋势。结论:(1)PRVEP与ERP成分的电极分布存在差异。(2)视觉刺激的视角影响PRVEP与ERP成分,P1、P3a及P3b各波成分与视角之间存在线性相关趋势。(3)P1潜伏期及振幅和P3b潜伏期与视敏度之间均存在线性相关趋势。(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8-05-01)

视觉脑认知事件相关电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图形-背景"认知机制,将64通道记录电位分解成几个主要成分,为临床研究提供可视化图形和电位分布图。方法 32名平均年龄30.34士4.02岁的健康受试者,用鲁宾花瓶/少妇老太双层含义的两个图形作为刺激任务,64通道高密度记录ERP。采用主成分分析的统计方法对事件相关电位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同一图形两种含义刺激得到6个成分,图形认知含义变化相关波形主成分的位相翻转,从发生时间轴上看,100~450ms之间均有翻转的电位。结论 "图像-背景"认知从ERP最初的100ms成分就开始发生。电位相位反转并伴随整个电位过程,对临床研究有重要生理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视觉脑认知事件相关电位论文参考文献

[1].吴玉冰.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视觉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贾渭泉,兰晓阳,崔芳,杨飞,于生元.选择性视觉认知变化时事件相关电位的主成分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

[3].佟春雨,丽扎·满苏尔,库木斯·巴雅合买提.维、汉民族老年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比较分析[J].新疆医学.2012

[4].何思扬,王林杰.视觉、前庭觉对认知影响的研究进展——基于事件相关电位(ERP)[C].Proceedingsofthe8thBiennialConferenceoftheChineseSocietyforNeuroscience.2009

[5].闫静.不同刺激物在视觉空间认知中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6].杨丽.视觉诱发电位和脑认知事件相关电位与视敏度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08

标签:;  ;  ;  

视觉脑认知事件相关电位论文-吴玉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