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打乐论文-刘一播

吹打乐论文-刘一播

导读:本文包含了吹打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民间吹打乐“吵子会”驱动,整合

吹打乐论文文献综述

刘一播[1](2019)在《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视野下民间吹打乐“吵子会”驱动、整合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视域下,为流行于京津冀地区的民间吹打乐"吵子会"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发展契机。本文拟以"吵子会"为切入点,在明晰当前"吵子会"的境遇和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结合的方法,探讨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视野下,"吵子会"如何借力驱动、如何优化整合、如何助推发展;探讨如何与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同步衔接;探讨如何以特色文化资源的整体优势,发挥音乐文化软实力作用,不断满足城乡民众音乐文化需求,为京津冀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32期)

卢扬,杨雅[2](2019)在《京西吹打乐:贵族器乐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文中研究指出京西吹打乐与清朝的丧礼有关,那时,宫廷大院里如有人去世,就会放焰口(对死者追荐的佛事)。后来,清政府倒台,八旗子弟失去生活来源,迫于生计,京西蓝靛厂旗人中出现了一些“子弟和尚”(假和尚),他们穿僧衣、披袈裟、做法事,将王府、大宅门以及寺庙中常用的乐曲带到(本文来源于《北京商报》期刊2019-08-30)

王展展[3](2019)在《传统曲牌的“剧场”呈现——以首部中国吹打乐剧场《大笛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笛绞》亦名《老镲》或《笛绞》,原是一首流传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的民间传统曲牌。笔者于2013年改编并演奏的《大笛绞》在文化部主办的首届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中获最高演奏奖,2017年该作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希望将该项目扩充为音乐会形式,在多次与着名导演易立明先生、音乐总监郝维亚教授等沟通的基础上,确定了"剧场"形式,从而产生了中国首部吹打乐剧场《大笛绞》。本文即对该剧场的创作及表演形式进行阐述,对各部分内容特征进行逐一梳理归纳,并对传统吹打乐的继承和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文来源于《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沙扣年[4](2019)在《章广民间吹打乐之我见》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实际,针对章广民间吹打乐的艺术形态,特征、发展进行了论述。(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9年16期)

沙扣年[5](2019)在《章广民间吹打乐之我见》一文中研究指出章广民间吹打乐是章广基层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章广地域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章广民间吹打乐伴随着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而得以呈现,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决定着民间吹打乐的艺术形态,民俗文化的变迁影响着民间吹打乐的演变。(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9年15期)

张静华[6](2019)在《京西吹打乐的艺术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京西吹打乐是以儒家的音乐为主体,由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两大部分组成,以吹管乐器为主、多种打击乐器参与演奏的音乐为"吹打乐"。当地人称吹打乐者为"吹打班子"。(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9年06期)

郭永青[7](2019)在《郁南连滩禾楼舞吹打乐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被誉为"南江文化的活化石"的郁南连滩禾楼舞,历史悠久,形态古朴,其伴奏音乐蕴含丰富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并与舞蹈以及仪式一道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禾舞楼吹打乐进行音乐形态学上的记录与分析,有助于我们对禾楼舞进行全面的观察与认知,其结构、旋法、音乐发展、乐队编配等手法也都具有较高的专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16期)

禹德[8](2019)在《弥渡南山吹打乐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弥渡南山被誉为民间风俗的活化石,至今尚保留着许多久远的民间风俗。其中喜庆吹打乐,就一直保留至今,并将继续传承。在这里,吹打乐演奏的人被冠以吹打匠的名号。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是听着吹打匠吹奏的吹打音乐长大的一代人。如今,都已经步入中年了,但对南山的吹打乐却总是特别难以释怀,还好从事基层的群众文化工作,我还常(本文来源于《民族音乐》期刊2019年02期)

高晓鹏[9](2019)在《陕北唢呐吹打乐的乐队结构和调式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陕北地区地域辽阔,人们性情也都相对为豪爽,因此在乐器方面也延续了豪迈粗犷的特点,陕北唢呐乐器便是典型的代表,唢呐吹奏组成的吹打乐乐队,从古至今都有很大的名气,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这种被视为"传统文化"类别的乐队越加稀少,因为人们对于此类音乐文化的接受程度越来越低,故而这种乐队的"养家糊口"能耐也被消磨得越来越低,且不问前因后果与社会因素,就陕北唢呐吹打乐的乐队而言,包括音乐演奏,无论是对于音乐领域的丰富性与整体进步,还是对于人们历史的影响,都有很强的研究意义,本论文便进行具体探析。(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07期)

王灏彤[10](2019)在《试论笙在当代吹打乐中的应用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笙,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簧管乐器。吹打乐,是中国传统器乐乐种之一。早在汉代,就有了多种多样的鼓吹乐形式。在2006年,吹打乐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笙在传统民族吹打乐中,大多扮演着伴奏与衬托的角色。而在当代吹打乐中,笙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声部而不再只是伴奏的形式出现。本文以当代吹打乐为切入点,通过笔者亲身参与的“金磬吹打”演出学习经验和曲目分析以及上海音乐学院的当代吹打乐曲目分析,对笙在当代吹打乐中如何做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进行梳理,更深入的了解笙在当代吹打乐中的作用,目的是让笙这件独特的传统乐器与吹打乐这一独特的乐种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以及推广传承。本文第一章,以传统民族吹打乐中仅有的传统笙和当代吹打乐新颖出现的其他笙进行分类,对当代吹打乐中出现的笙种类简单的介绍。第二章,概述当代吹打乐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创作概况以及曲目分析,分别是中央音乐学院“金磬吹打”的《依我磬声》与上海音乐学院“乐动升腾”的《背灯祭》。第叁章,结合笙乐器本身独具的特色以及在曲中的运用,来分析与总结当代吹打乐中笙的和声色彩音响效果以及节奏、演奏技法的变化与发展。在笔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有关笙在吹打乐中的概述较少,但笙却是吹打乐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乐器。传统民族吹打合奏的乐种很多,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当代吹打乐作品不再是强调地域特色,更多的是展现作品的想法本身。无论是从记谱、演奏法还是音响效果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与突破。笙的声音融合性很高,在当代吹打乐演奏过程中,它所呈现的节奏、韵律以及声音饱满度都会为当代吹打乐增添更多的吸引力。本文结合文献资料、亲身演奏经历、乐器实物以及谱例,对不同笙的音域、音位排列以及当代吹打乐作品等方面进行逐个分析。希望笙在当代吹打乐中能更好的与其他吹打乐器融合并且有更丰富、更突出的表现力。(本文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期刊2019-04-01)

吹打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京西吹打乐与清朝的丧礼有关,那时,宫廷大院里如有人去世,就会放焰口(对死者追荐的佛事)。后来,清政府倒台,八旗子弟失去生活来源,迫于生计,京西蓝靛厂旗人中出现了一些“子弟和尚”(假和尚),他们穿僧衣、披袈裟、做法事,将王府、大宅门以及寺庙中常用的乐曲带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吹打乐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一播.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视野下民间吹打乐“吵子会”驱动、整合与发展[J].传播力研究.2019

[2].卢扬,杨雅.京西吹打乐:贵族器乐飞入寻常百姓家[N].北京商报.2019

[3].王展展.传统曲牌的“剧场”呈现——以首部中国吹打乐剧场《大笛绞》为例[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9

[4].沙扣年.章广民间吹打乐之我见[J].中外企业家.2019

[5].沙扣年.章广民间吹打乐之我见[J].中外企业家.2019

[6].张静华.京西吹打乐的艺术特色[J].黄河之声.2019

[7].郭永青.郁南连滩禾楼舞吹打乐探析[J].戏剧之家.2019

[8].禹德.弥渡南山吹打乐初探[J].民族音乐.2019

[9].高晓鹏.陕北唢呐吹打乐的乐队结构和调式特点[J].北方音乐.2019

[10].王灏彤.试论笙在当代吹打乐中的应用与发展[D].中央音乐学院.2019

标签:;  ;  ;  

吹打乐论文-刘一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