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底泥耗氧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闽江,养殖区,底泥耗氧量
底泥耗氧量论文文献综述
郭伟[1](2015)在《闽江养殖区底泥耗氧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通过对闽江尤溪口养殖区底泥耗氧量研究得出结论:底泥耗氧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底泥耗氧速率最大,达1.17 mg/(m2·d),第叁阶段的底泥耗氧速率最小,达0.07 mg/(m2·d),整个耗氧过程约在100分钟趋于稳定。(本文来源于《海峡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邓思思,朱志伟[2](2013)在《河流底泥耗氧量测量方法及耗氧量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底泥耗氧量占据河流溶解氧消耗的一大部分,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类型河流的底泥耗氧量展开大量试验研究.对国内外非悬浮底泥试验和悬浮底泥试验的主要试验方法进行总结,并阐述了不同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及相应的适用范围.底泥中生物系统的作用、水温、底泥的有机质含量影响河流底泥中生物和化学氧化过程,从而影响底泥耗氧量.另外,底泥的组成情况、上覆水体的流动速度和水深,以及上覆水体的水质等因素与底泥耗氧量也有一定相关性.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代表性的水域底泥耗氧量的试验方法、底泥耗氧量主导影响因素以及河流中的底泥耗氧量作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陈伟,林卫青[3](2008)在《底泥耗氧量(SOD)数学模型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底泥耗氧是自然水体氧平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底泥耗氧的影响因素众多。目前国内对底泥耗氧研究大多处于实验室阶段,数学模型的应用很少。阐述了底泥耗氧机理及底泥耗氧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国外已成功验证与应用的底泥通量模型的研究情况。利用底泥通量数学模型探讨了苏州河沿岸合流污水泵站溢流对SOD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每次沿岸合流泵站雨天排江(CSOs)对苏州河底泥耗氧量的贡献是26.5%~41.2%。底泥疏浚短期可能会削减SOD,但CSOs对SOD的影响是长期的。(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08年03期)
陈伟[4](2008)在《苏州河沿岸泵站雨天放江对底泥耗氧量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苏州河经过一、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后,河水水质逐步得到好转,河道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改善,但是市区段水体溶解氧的含量依然不容乐观,年平均溶解氧含量小于2mg/L。底泥耗氧的作用开始显现出来。为减少底泥耗氧,苏州河叁期整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底泥疏浚。然而疏浚是否能长期有效地改善苏州河水体溶解氧低的状况,这需要综合考虑沿岸泵站放江对底泥耗氧量的影响。针对苏州河沿岸泵站放江对底泥耗氧量的影响这一问题,研究了底泥耗氧的机理,主要影响因素;以目前国外应用较成功的底泥通量模型为基础,利用实测资料和实验数据进行模型率定和验证,建立了苏州河底泥耗氧量数学模型,模型可以较真实地模拟底泥的耗氧量。有机碳、有机氮的输入是影响底泥耗氧的主要原因。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当有机碳、有机氮的浓度都小于3mg/l时,它们对底泥耗氧量的影响基本相当;当有机碳、有机氮的浓度都大于3mg/l后,有机氮对底泥耗氧量的影响相对于有机碳开始明显减弱,底泥耗氧量主要受有机碳浓度的控制。利用模型探讨泵站放江对底泥耗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目前的放江水平下,平均一次放江后底泥耗氧量增加25.6%~41.5%,放江输入的有机物是苏州河底泥耗氧物质的主要来源,泵站放江是造成苏州河底泥耗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可以认为,底泥疏浚短期可能会削减底泥耗氧量,但合流污水雨天放江对产生底泥耗氧的影响是长期的。放江量每增减10%,对底泥耗氧量的影响范围在7%~8.5%左右。当放江量较少30%时,底泥耗氧量可减少了25.4%。放江量的减少对底泥耗氧量的影响明显。因此稳定改善苏州河水质,在优化沿岸市政泵站运行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泵站向苏州河排放的雨污水量,减少向苏州河输送的污染负荷,做到晴天不排江、雨天少排江。(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08-01-01)
底泥耗氧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底泥耗氧量占据河流溶解氧消耗的一大部分,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类型河流的底泥耗氧量展开大量试验研究.对国内外非悬浮底泥试验和悬浮底泥试验的主要试验方法进行总结,并阐述了不同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及相应的适用范围.底泥中生物系统的作用、水温、底泥的有机质含量影响河流底泥中生物和化学氧化过程,从而影响底泥耗氧量.另外,底泥的组成情况、上覆水体的流动速度和水深,以及上覆水体的水质等因素与底泥耗氧量也有一定相关性.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代表性的水域底泥耗氧量的试验方法、底泥耗氧量主导影响因素以及河流中的底泥耗氧量作进一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底泥耗氧量论文参考文献
[1].郭伟.闽江养殖区底泥耗氧量研究[J].海峡科学.2015
[2].邓思思,朱志伟.河流底泥耗氧量测量方法及耗氧量影响因素[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3
[3].陈伟,林卫青.底泥耗氧量(SOD)数学模型与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
[4].陈伟.苏州河沿岸泵站雨天放江对底泥耗氧量影响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