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论文-韩非,耿寿林,张燕军

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论文-韩非,耿寿林,张燕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气升结构,两相分配,膜生物,废气净化

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论文文献综述

韩非,耿寿林,张燕军[1](2019)在《气升式两相分配膜生物反应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气升式两相分配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工业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解决常见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存在净化效率低、适用范围小以及尾气排放达不到较高标准要求等问题。采用多导流筒、低高径比和圆升气管的方形内循环式结构,进行装置的总体设计,并进行装置试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简便易行,效率高,处理有机废气浓度广、无二次污染。(本文来源于《农业装备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阮静雯,黄瑾璟,罗宾,叶杰旭,成卓韦[2](2019)在《基于硅酮母粒的两相分配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处理氯苯废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疏水性污染物的去除是废气生物净化的难点.以硅酮母粒为非水相介质构建两相分配体系处理氯苯废气,结果表明,硅酮母粒对氯苯具有较高的亲和性,无生物毒性和生物降解性,且吸附于硅酮母粒表面的菌体对其相间分配系数没有明显影响.采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连续净化氯苯废气,当进气浓度为1000 mg·m~(-3)时,单相体系的去除率为60%;而添加了硅酮母粒的两相体系去除率达到90%,且CO_2矿化率较高,抗冲击负荷能力更好,说明硅酮母粒能有效强化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净化氯苯废气的效果.该系统的最适硅酮母粒比例和停留时间分别为10%和90 s.以最大传质速率(β~*_s)来衡量氯苯的传质效果,发现硅酮母粒的添加使得β~*_s提升20%以上.(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于宁宁,刘臣亮,章晶晓,陈东之[3](2018)在《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净化VOCs废气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两相分配反应器中,由于非水相的介入,能够有效克服反应过程中所遇到的高浓度、高毒性的底物、中间产物的抑制以及水、底物和微生物之间的传质障碍等限制因素,实现微生物对VOCs的高效去除。本文从两相分配反应器的原理、组成以及反应器的结构进行综述,并提出两相分配反应器的应用问题。(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8年14期)

李强,赵越,田雪,熊思,卢晓维[4](2015)在《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中苍白杆菌PW对芘的降解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PAHs对微生物的毒性,促进PAHs的降解,采用TPPB技术(two-phase patitioning bioreactor,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对芘进行降解,研究了不同有机相(硅油、十二烷、十一醇、癸烷、十六烷、十八烷)、ρ(芘)、φ(有机相)和扰动速率对芘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φ(有机相)为10.0%、ρ(芘)为100~1 000 mg/L时,T0(纯水相)及T1(水-硅油)、T2(水-癸烷)、T3(水-十二烷)、T4(水-十一醇)、T5(水-十六烷)和T6(水-十八烷)体系中芘的降解率分别为92.5%~13.9%、69.3%~20.1%、79.6%~23.3%、81.9%~26.9%、86.7%~28.1%、87.7%~34.1%、89.6%~27.4%.ρ(芘)较低时,TPPB抑制了芘的降解;ρ(芘)较高时,TPPB则能促进芘的降解.6种有机相中,十六烷对芘降解的促进效果最优.最优φ(有机相)的确定和ρ(芘)有关,ρ(芘)为200 mg/L时,最优φ(十八烷)、φ(十六烷)、φ(十一醇)分别为5.0%、2.5%和5.0%;ρ(芘)为1 000 mg/L时,其均为20.0%.液体扰动速率的提高能促进芘的降解,液体扰动速率为50~200 r/min时,T6和T5体系中的芘的降解率分别为50.1%~75.6%和54.1%~79.1%.研究显示,TPPB技术是一种潜在治理高浓度PAHs污染的有效途径,TPPB的优化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5年12期)

徐百龙,王向前,王俏丽,钱薇,李伟[5](2013)在《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气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近期国内外有关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气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搅拌釜生物反应器、生物滴滤塔、生物滤床等多种反应器结构及其去除有机废气的效果;分析了硅油、十六烷、十四烷等多种非水相介质在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中应用的优缺点;阐述了有机废气在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中的传质机理。最后对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前景及改进方向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3年06期)

刘洪霞[6](2013)在《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净化二氯甲烷废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TPPBs)这种新型生物反应器通过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对底物有高亲和力的非水相(NAP)可以有效克服普通生物反应器去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过程中存在的传质限制、抵抗冲击负荷能力差等缺陷。本研究通过分配系数测定、吸收实验、批次降解实验等筛选出硅胶作为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TPPBs)的固态非水相(SNAP),并利用Bioflo110型发酵罐作为反应容器,以硅胶作为SNAP构建两相分配生物搅拌器(TPPSTB),并利用普通单相搅拌器(CSTB)作对照,考察TPPBs对二氯甲烷(DCM)的去除效果。研究发现,CSTB系统净化DCM的最高去除负荷在130 g/(m3.h)左右,TPPSTB系统对DCM的最高去除负荷约为394.1 g/(m3.h),高于迄今为止文献报道的对DCM废气的最高去除负荷。考察了进口负荷、进口浓度、停留时间、固含率、冲击负荷以及饥饿负荷对TPPSTB系统去除DCM效果的影响。当进口负荷低于450 g/(m3.h),停留时间在40~120 s时,加入10%硅胶的TPPSTB系统对DCM的去除率维持在80%以上,对DCM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另外,TPPSTB系统具有良好的抵抗瞬时冲击负荷和饥饿负荷的能力。当进口负荷由150g/(m3·h)瞬时升高到450g/(m3·h)时,TPPSTB系统对DCM的去除率由~90%下降至40%,冲击负荷过后,可以恢复原降解水平。TPPSTB系统在停止加入底物或者停止通气的条件下饥饿48 h后,恢复通气,基本能恢复至原去除效果。研究TPPSTB系统的溶氧传质动力学发现,搅拌速率的提高、表观气速的增加、固含率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升高了氧气的容积传质系数KLa和气含率ξ。另外,结合自身实验条件拟合溶氧传质动力学模型KLa=α(S/V)β(T)cMY,深入对溶氧传质的研究。通过对H13菌在反应器中的培养,根据底物消耗动力学方程qs=1/YX/Sμ+ms 拟合动力学,得出H13菌的维持系数mS为0.157,最大细胞得率系数YX/Sm为2.674。(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3-04-01)

林于廉,张钊,庄瑞鑫,李家杰[7](2013)在《两相分配式生物反应器处理高盐废水中的苯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新型两相分配式生物反应器(TPPB)和前期研究得到的高效苯酚降解菌对高盐废水中苯酚的降解进行研究,研究中确定煤油为反应系统的最佳有机溶剂,并考察了废水苯酚含量、废水盐度以及搅拌器搅拌速度对苯酚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系统能正常降解苯酚含量为1 000~2 500 mg/L的高盐苯酚废水;反应系统在含盐量为100 g NaCl/L、搅拌速度为50 r/min的运行工况条件下,降解时间缩短为52 h,总酚去除率为20.58 mg/(L.h)。(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魏连爽,谢文娟,林爱军[8](2012)在《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治理高浓度有机污染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浓度有机污染物难以进行生物降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会对微生物产生较大毒害作用而抑制微生物生长以及降解过程,而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Two-phase partitioning bioreactor,TPPB)可以有效解决污染物毒性的问题,因而在高浓度有机污染治理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系统介绍了TPPB类型以及各自的工作原理,即TPPB通过非水相的引入可以溶解系统内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减少水相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其对微生物的毒性,并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实现污染物的降解,随着降解过程的进行污染物在两相间的分配平衡不断被打破,污染物又不断从非水相进入到水相之中,使得微生物的降解过程持续进行.同时分析了反应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如传质速率、微生物影响等,进而阐述了该技术在水体、土壤、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最后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对TPPB技术的工程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陈霞[9](2012)在《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的构筑及其酮洛芬和扁桃酸的酶催化手性拆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学位论文详述了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的研究进展,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并研究了该反应器中酮洛芬、扁桃酸两种手性药物的酶促不对称水解拆分。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包裹正己醇的聚砜微球PSF/Hexanol,并对酶促拆分底物酮洛芬和扁桃酸进行了吸附测试。结果表明PSF/Hexanol微球直径为2mm,微球内部含有大量的大孔和微孔结构,对正己醇的负载率能达到80.70%。同时PSF/Hexanol微球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在2.5小时内对不同初始浓度的酮洛芬和扁桃酸两种底物的吸附率分别达到98.75%和92.23%。成功合成了水溶性的羟甲基磺酸钠酯(EKS),采用PSF/Hexanol微球、游离猪胰脂肪酶,以磷酸缓冲液(KPB)为反应介质,构筑了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TPPB),并催化了EKS的不对称水解反应,得到光学活性的产物(S)-酮洛芬。分别考察了pH、时间、底物浓度、PSF/Hexanol微球加入量对反应转化率(C)及对映体过量百分率(ee)的影响,并将纯水相中的反应的结果与TPPB体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TPPB中反应在pH=7.5、反应时间为24h、底物浓度为2.5mg/ml、PSF/Hexanol微球加入量为0.5g/ml时反应条件最佳,而且TPPB中反应的转化率有明显的提高。采用PSF/Hexanol微球、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e435(Candida Antarctica Lipase B,CAL-B),以磷酸缓冲液(KPB)为反应介质,构筑了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TPPB),催化了扁桃酸甲酯在该体系中的不对称水解反应,得到光学活性产物(R)-扁桃酸。分别考察了pH、时间、温度、底物浓度、PSF/Hexanol微球加入量对反应的转化率(C)及对ee值的影响,并将纯水相中反应的结果与TPPB体系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TPPB中反应在pH=6、时间为24h、温度为40℃、底物浓度为30mg/ml、PSF/Hexanol微球加入量为0.3g/ml时反应条件最佳,且固定化酶Novozyme435在TPPB中酶对底物的立体选择性比在纯水相中好。本学位论文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酶促手性拆分体系,一方面给酶提供了一个温和的催化环境,从而保持其较高的活性;另一方面采用聚砜微球构建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有利于产物的分离和收集,且聚砜微球可重复利用,降低了成本,在工业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2-04-01)

刘晓侠,赵光辉,李彦锋,徐艳艳,毛囡囡[10](2010)在《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化学化工及其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日益增多,其新型适用的处理工艺技术研发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就现有废水处理工艺技术而言,生物处理工艺具有彻底矿化降解污染物、处理费用低、二次污染风险低等优点,但对浓度高、毒性大及疏水性强的有机污染物的处理受到限制。近期发展的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two-phase partitioning bioreactor,即TPPB)法则在高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水处理中显现出显着的应用效果。综述了TPPB的工作原理、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TPPB技术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0年03期)

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疏水性污染物的去除是废气生物净化的难点.以硅酮母粒为非水相介质构建两相分配体系处理氯苯废气,结果表明,硅酮母粒对氯苯具有较高的亲和性,无生物毒性和生物降解性,且吸附于硅酮母粒表面的菌体对其相间分配系数没有明显影响.采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连续净化氯苯废气,当进气浓度为1000 mg·m~(-3)时,单相体系的去除率为60%;而添加了硅酮母粒的两相体系去除率达到90%,且CO_2矿化率较高,抗冲击负荷能力更好,说明硅酮母粒能有效强化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净化氯苯废气的效果.该系统的最适硅酮母粒比例和停留时间分别为10%和90 s.以最大传质速率(β~*_s)来衡量氯苯的传质效果,发现硅酮母粒的添加使得β~*_s提升20%以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论文参考文献

[1].韩非,耿寿林,张燕军.气升式两相分配膜生物反应器设计[J].农业装备技术.2019

[2].阮静雯,黄瑾璟,罗宾,叶杰旭,成卓韦.基于硅酮母粒的两相分配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处理氯苯废气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9

[3].于宁宁,刘臣亮,章晶晓,陈东之.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净化VOCs废气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8

[4].李强,赵越,田雪,熊思,卢晓维.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中苍白杆菌PW对芘的降解效果[J].环境科学研究.2015

[5].徐百龙,王向前,王俏丽,钱薇,李伟.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气新技术[J].石油化工.2013

[6].刘洪霞.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净化二氯甲烷废气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7].林于廉,张钊,庄瑞鑫,李家杰.两相分配式生物反应器处理高盐废水中的苯酚[J].环境工程学报.2013

[8].魏连爽,谢文娟,林爱军.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治理高浓度有机污染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2

[9].陈霞.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的构筑及其酮洛芬和扁桃酸的酶催化手性拆分研究[D].兰州大学.2012

[10].刘晓侠,赵光辉,李彦锋,徐艳艳,毛囡囡.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2010

标签:;  ;  ;  ;  

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论文-韩非,耿寿林,张燕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