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口服补液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渗口服补液盐,补锌剂,小儿急性腹泻
口服补液盐论文文献综述
邵清明[1](2019)在《低渗口服补液盐和补锌剂对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价值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低渗口服补液盐和补锌剂对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99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儿分为A、B两组,A组共有患儿49例,B组共有患儿50例,对A组患儿施行低渗口服补液盐进行治疗,对B组患儿施行低渗口服补液盐和补锌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法的治疗,A、B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67%和96.77%,B组显着高于A组,数据差异显着(P<0.05);B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着优于A组,数据差异显着(P<0.05)。结论:低渗口服补液盐和补锌剂对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显着,能够显着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显着提高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1期)
李亚梅,冯孝强,高春燕,李莉[2](2019)在《口服补液盐Ⅲ对小儿发热患儿的效果及对CRP、PCT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口服补液盐Ⅲ对小儿发热患儿的效果及对CRP、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诊的100例小儿发热患儿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口服补液盐Ⅲ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和治疗后3d、5d、7d的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RP、PCT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d、5d、7d,观察组患儿的CRP、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2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补液盐Ⅲ能够提高小儿发热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其CRP、PCT水平,且能够减少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陈爱莲[3](2019)在《小儿腹泻应用口服补液盐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小儿腹泻应用口服补液盐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小儿腹泻患儿76例,采用摸球法分为两组各38例。甲组口服补盐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乙组口服补盐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焦躁评分。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乙组,甲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乙组和治疗前,甲组焦虑评分低于乙组和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应用口服补液盐联合蒙脱石散治疗临床效果显着,可改善症状及预后,并减少复发,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23期)
王树明,刘锐,吴丽春,于海丽,詹学哲[4](2019)在《低渗丙酮酸钠口服补液盐对50%总体表面积烫伤大鼠血管通透性、胃肠及脏器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低渗丙酮酸钠口服补液盐对严重烧伤大鼠血管通透性、胃肠及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80只,建立5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4组:烫伤不补液组(NR组)、低渗丙酮酸钠口服补液盐组(PR组)、低渗枸橼酸钠口服补液盐组(CR组)、假烫伤对照组(SR组),每组20只。NR组、PR组及CR组采用96℃水浴浸泡大鼠背部15 s、双下肢15 s、腹部8 s,造成50%TBSAⅢ度烫伤模型(经病理切片证实,为严重烧伤);SR组采用37℃水浴浸泡相同时间。PR组、CR组于伤后即刻开始采用灌胃输入的方法口服补液,补液量和速度均依据Parkland公式,即每1%TBSA补液4 mL/kg,伤后第1个8 h补补液量的一半,之后16 h补另一半,每0.5 h均严格按照计算所得补液量灌注。SR组自由饮水,NR组不予口服补液。观察烫伤后8、24 h各组大鼠各脏器组织含水率、脏器功能指标变化及胃肠功能变化。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1)伤后8、24 h,4组大鼠的脏器组织(心脏、肝脏、肺、肾脏和肠)含水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与NR比较,其余3组大鼠脏器组织含水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伤后8 h,PR组心脏、肝脏、肺、肾脏和肠的组织含水率分别为(75.66±1.21)%、(72.83±1.12)%、(75.91±1.24)%、(77.67±1.17)%、(79.16±1.01)%,均低于CR组(79.48±1.25)%、(74.16±1.12)%、(78.87±0.88)%、(79.39±1.19)%、(81.23±0.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98、4.368、5.112、5.287、4.257,P值均小于0.05);伤后24 h,PR组心脏、肝脏、肺、肾脏和肠的组织含水率分别为(71.78±1.08)%、(66.89±1.11)%、(71.42±1.18)%、(71.64±1.17)%、(73.91±1.03)%,均低于CR组(77.12±1.22)%、(71.13±1.09)%、(75.81±1.14)%、(76.78±1.15)%、(78.42±0.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65、4.572、4.981、4.653、5.017,P值均小于0.05)。(2)伤后8、24 h 4组大鼠各脏器功能指标[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肌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与NR组比较,PR组和CR组大鼠伤后8、24 h CK-MB、ALT、肌酐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伤后8 h,PR组CK-MB、ALT和肌酐分别为(2575.6±165.1)U/L、(270.3±61.2)U/L、(46.1±6.4)μmol/L,均低于CR组(3949.4±165.5)U/L、(542.6±60.1)U/L、(66.7±6.8)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96、5.465、5.146,P值均小于0.05);伤后24 h,PR组CK-MB、ALT和肌酐分别为(1652.8±167.8)U/L、(226.9±12.1)U/L、(38.2±4.8)μmol/L,均低于CR组(3247.2±121.2)U/L、(418.1±10.9)U/L、(51.1±5.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82、4. 957、4. 060,P值均小于0. 05)。(3)伤后8、24 h,PR组胃排空率(85. 1±1. 4)%、(91. 2±1. 8)%,均高于CR组(45. 7±1. 8)%、(66. 1±1. 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7. 327,38. 421,P值均小于0. 05)。(4)伤后8、24 h,PR组肠吸收总量(20. 07±0. 78)、(44. 07±2. 54) m L,均高于CR组(14. 81±0. 69)、(31. 53±1. 62) 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 716、5. 217,P值均小于0. 05)。结论低渗丙酮酸钠口服补液盐能显着改善严重烫伤大鼠血管通透性、胃肠及脏器功能,可能对严重烫伤大鼠的复苏提供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4期)
李涛,曹朝阳,朱新建,李明[5](2019)在《口服补液盐用于官兵夏季野外驻训疾病防控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向世界各国推荐口服补液盐处方,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腹泻轻度及中度脱水患者。长期的实践证明,口服补液盐是治疗急性腹泻经济、简便、行之有效的理想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口服补液盐除了用于治疗腹泻脱水外,部分医师还尝试将其用于治疗和(或)预防发热、中暑、横纹肌溶解、血管迷走性晕厥、低血容量性休克等疾病。在战争或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在无静脉输液条件下,口服补液对伤病员的救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该文通过总结参与官兵野外驻训卫勤保障的实践经验,结合相关文献对口服补液盐的实际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部队官兵夏季野外驻训常见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人民军医》期刊2019年06期)
李旺辉,苏达永,许晓娟[6](2019)在《分析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腹泻病患儿110例,依据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与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口服液盐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低渗口服补液盐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腹泻症状缓解时间、3 d内排便次数以及呕吐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小儿急性腹泻病采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效果显着,能够有效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好转,加快患儿身体康复速度,有利于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15期)
李叶青[7](2019)在《低渗口服补液盐用于小儿急性腹泻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小儿急性腹泻应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2月~2018年5月接收的急性腹泻小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为分组依据,将7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39例)、治疗组(39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治疗组用低渗口服补液盐。对比临床指标、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较低(P<0.05);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较高(P<0.05)。结论急性腹泻小儿采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不仅可以改善临床指标,还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43期)
王红娟[8](2019)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小儿急性腹泻患儿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口服补液盐,研究组给予低渗口服补液盐。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大便成形时间、腹痛减轻时间、3 d内排便次数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急性腹泻,给予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可获得更加满意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15期)
李慧平[9](2019)在《益生菌联合口服补液盐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口服补液盐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单独采用口服补液盐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止泻时间(2.12±1.02)d、止呕时间(1.71±0.25)d及退热时间(1.25±0.5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68±1.59)、(2.96±0.52)、(2.26±0.8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采用益生菌联合口服补液盐Ⅲ治疗的临床疗效显着,能有效改善患儿各种临床症状,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08期)
黄明玉[10](2019)在《低渗口服补液盐联合益生菌治疗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低渗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Ⅲ)联合益生菌治疗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某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非感染性腹泻并伴有轻、中度脱水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给予益生菌、蒙脱石散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了低渗口服补液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38);实验组大便性状改善所需时间为(47.62±7.13)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9.78±10.32)h(P=0.026);实验组患者腹泻总病程时间为(84.34±7.41)h,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07.63±11.50)h(P=0.017)。结论低渗口服补液盐联合益生菌治疗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口服补液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探讨口服补液盐Ⅲ对小儿发热患儿的效果及对CRP、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诊的100例小儿发热患儿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口服补液盐Ⅲ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和治疗后3d、5d、7d的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RP、PCT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d、5d、7d,观察组患儿的CRP、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2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补液盐Ⅲ能够提高小儿发热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其CRP、PCT水平,且能够减少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口服补液盐论文参考文献
[1].邵清明.低渗口服补液盐和补锌剂对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价值探讨[J].人人健康.2019
[2].李亚梅,冯孝强,高春燕,李莉.口服补液盐Ⅲ对小儿发热患儿的效果及对CRP、PCT水平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3].陈爱莲.小儿腹泻应用口服补液盐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
[4].王树明,刘锐,吴丽春,于海丽,詹学哲.低渗丙酮酸钠口服补液盐对50%总体表面积烫伤大鼠血管通透性、胃肠及脏器功能的影响[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9
[5].李涛,曹朝阳,朱新建,李明.口服补液盐用于官兵夏季野外驻训疾病防控的可行性分析[J].人民军医.2019
[6].李旺辉,苏达永,许晓娟.分析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9
[7].李叶青.低渗口服补液盐用于小儿急性腹泻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8].王红娟.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
[9].李慧平.益生菌联合口服补液盐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10].黄明玉.低渗口服补液盐联合益生菌治疗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