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隔槽式褶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焦石坝,页岩气,构造作用,产能影响
隔槽式褶皱论文文献综述
陈昊然[1](2019)在《构造作用对页岩气产能差异性影响浅析——以焦石坝隔槽式褶皱箱状背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区整体处于焦石坝断背斜构造内,页岩气单井产能差异显着,不同构造区内页岩气井平均产能亦出现明显差别。通过对地质构造背景调研,得出研究区断层发育时间与性质,并对研究区地层褶皱特征进行精细描述。根据构造特征的不同划分出精细构造分区,分析不同构造分区内气井平均产能差异,认为地层褶皱作用,断层作用以及地应力作用是影响页岩气产能的主要构造作用。(本文来源于《江汉石油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汪钰波[2](2017)在《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页岩品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能源均供应不足,而我国能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为缓解我国油气的供需矛盾,寻找新能源势在必行。近年来,页岩气作为一种分布广泛、清洁高效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和重视。湘鄂西地区具有较好的页岩气生成潜力,利用测井方法对页岩气埋深、单层厚度、有机碳含量、硅质含量、物性、有机质成熟度进行评价,最后对页岩进行分级。该区页岩气勘探层系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上二迭统,勘探开发前景较好,应为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本文来源于《江汉石油科技》期刊2017年03期)
刘心怡[3](2013)在《关于川东—湘鄂西一带隔挡、隔槽式褶皱形成机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被称为"侏罗山式"褶皱的隔挡、隔槽式褶皱在我国川东—湘鄂西一带典型发育。关于其形成机制,主要有粘聚力差异、动力学差异和外营力作用叁种说法。川东-湘鄂西地区实地调查发现:(1)以齐岳山断裂为界,西带发育隔挡式褶皱,东带发育隔槽式褶皱;(2)东带缺失含多套泥岩的碎屑岩及一套较厚的膏岩层;(3)西带褶皱仅卷入志留纪之后的地层,而东带卷入了早古生代的基底地层,且正、逆断层更为发育。通过分析有限差法数值模拟实验和定点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的结果,认为层间能干性差异度和推挤力大小的不同是两带地形差异的主导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杨坤光,李学刚,戴传固,张慧,周琦[4](2012)在《黔东南隔槽式褶皱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隔槽式褶皱与隔档式褶皱构成侏罗山式褶皱。传统观点认为,侏罗山式褶皱是滑脱作用所形成,其典型实例是在刚性岩体(基底)之上有一层软弱岩层,在软弱层之上的岩层发生"台布式"滑动而形成隔档隔槽式褶皱。黔东南地区隔槽式褶皱实地调查发现:(1)隔槽式向斜核部的地层比两翼和背斜核部的地层厚;(2)沿隔槽式向斜核部发育多期次活动的纵向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枢纽一致;(3)背斜产状平缓变形弱而向斜产状急变变形强,背斜与向斜相间出露构成典型的强弱应变域,复杂变形发生在向斜核部。在湘黔交界处的寒武系内发育了典型的露头尺度隔槽式褶皱。通过隔槽式褶皱的露头尺度解析与宏观变形分析,认为黔东南隔槽式褶皱的形成受多期活动的断层控制,早期沉积阶段的正断层,控制了隔槽式褶皱紧闭向斜的发育位置,构造反转之后,先期断层是应力集中区,正断层转为平移或逆冲断层,在隔槽式褶皱向斜核部发育复杂变形。其次,正断层对隔槽式褶皱发育与逆断层对断弯褶皱发育的控制不同,前者断层发育早,后者断层发育晚。(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2年05期)
柏道远,陈建成,孟德保,王先辉,马铁球[5](2006)在《湖南炎陵印支期隔槽式褶皱形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查明湘东南印支期褶皱特征及形成机制,对炎陵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填图和野外观察。调查表明,泥盆纪跳马涧组与前泥盆纪褶皱基底间不整合界面在空间上组成背、向斜,表明褶皱基底参与了印支期褶皱作用。平面上,向斜出露宽度及延伸规模明显较背斜小,向斜转折端表现清楚且狭窄尖长,而背斜转折端没有清楚显示;剖面上,不整合界面靠近向斜核部产状陡,向两翼方向迅速变缓。反映出背斜平缓开阔、向斜紧闭狭窄且侧翼呈上拱尖棱状的隔槽式褶皱特征。印支期褶皱呈北北东向,横跨在前泥盆纪褶皱基底中加里东期北西向褶皱之上,但未对加里东期褶皱造成明显地迭加改造效应,说明前泥盆纪地层在印支运动中没有发生明显地弯滑褶皱作用。露头显示,褶皱过程中盖层未沿不整合界面产生明显滑脱。因此,认为炎陵地区隔槽式褶皱形成于基底(厚皮式)横向收缩与压扁作用,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其隔槽式褶皱不可能是盖层沿基底滑脱的产物,纠正了前人的薄皮式观点。(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蒋炳铨[6](1984)在《川东一带隔挡、隔槽式褶皱形成力学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问题的指出: 川东梳状褶皱束和黔东北隔槽式构造带是我国最典型的隔挡、隔槽式构造分布区,对其力学成因或认为是基底断块升降所致,或认为属盖层滑动产物,历来有所分歧。 在四川盆地内部及其周邻山系,除了此类褶皱形式外,在北东、北北东方向构造中,还有波状褶皱、浅形褶皱等等形式,它们之间是否有着某种力学成因联系呢?这是很值得思考的。(本文来源于《四川地质学报》期刊1984年00期)
蒋炳铨[7](1982)在《川东一带隔挡、隔槽式褶皱形成力学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川东隔挡式和黔东北隔槽式褶皱是我国最典型的隔挡、隔槽式构造分布区,对其力学成因,历来有所分岐。笔者以为它们系在一些深,大断裂限制下盖层滑动的产物。从龙门山断裂带至雪峰隆起,如果作一 NW∽SE 向横切剖面(分别从天全—青山岑,华蓥山—雪峰山),便可见一十分有趣的现象,即以川中隆起为中心,其两侧不论在基底起伏、地层展布、褶皱形态、深大断裂的分布以及构造强度面,都有大致成带对称分布的特点,只不过西翼各带宽度很窄、变化迅速而巳。反映了其间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本文来源于《四川地质学报》期刊1982年02期)
隔槽式褶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能源均供应不足,而我国能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为缓解我国油气的供需矛盾,寻找新能源势在必行。近年来,页岩气作为一种分布广泛、清洁高效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和重视。湘鄂西地区具有较好的页岩气生成潜力,利用测井方法对页岩气埋深、单层厚度、有机碳含量、硅质含量、物性、有机质成熟度进行评价,最后对页岩进行分级。该区页岩气勘探层系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上二迭统,勘探开发前景较好,应为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隔槽式褶皱论文参考文献
[1].陈昊然.构造作用对页岩气产能差异性影响浅析——以焦石坝隔槽式褶皱箱状背斜为例[J].江汉石油科技.2019
[2].汪钰波.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页岩品质评价[J].江汉石油科技.2017
[3].刘心怡.关于川东—湘鄂西一带隔挡、隔槽式褶皱形成机制综述[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3
[4].杨坤光,李学刚,戴传固,张慧,周琦.黔东南隔槽式褶皱成因分析[J].地学前缘.2012
[5].柏道远,陈建成,孟德保,王先辉,马铁球.湖南炎陵印支期隔槽式褶皱形成机制[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
[6].蒋炳铨.川东一带隔挡、隔槽式褶皱形成力学机制[J].四川地质学报.1984
[7].蒋炳铨.川东一带隔挡、隔槽式褶皱形成力学机制[J].四川地质学报.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