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错误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品管圈,常规体液标本,错误率,老年住院患者
错误率论文文献综述
乔梦瑶,白云霞,胡梦曼[1](2019)在《应用品管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常规体液标本(尿、粪、痰)留取错误率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常规体液标本(尿、粪、痰)留取错误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降低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常规体液标本(尿、粪、痰)留取错误率为活动主题,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分析常规体液标本(尿、粪、痰)错误率高的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关键点,拟定对策,比较品管圈前后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常规体液标本(尿、粪、痰)错误率的改善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降低了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常规体液标本(尿、粪、痰)的错误率,常规体液标本不合格率由5.70%下降至4.46%,目标达成率102%,进步率21.75%。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常规体液标本(尿、粪、痰)错误率,完善了相应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宣教水平,丰富了宣教方式,同时提高了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团体凝聚力。(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1期)
彭思萍,杨海燕,张琳琳,高园[2](2019)在《品管圈在降低社区居民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置错误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品管圈手法降低社区居民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置错误率。[方法]成立"针藏圈"小组,依据"问题解决型"的品管圈十大步骤,深入医院下属3个社康中心进行品管圈活动,对改善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居民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置错误率由改善前的94.12%下降至改善后的45.88%(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规范了社区居民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置流程,提高居民自我管理能力,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医疗单位社会形象,缓解医患关系,传递社会正能量。(本文来源于《全科护理》期刊2019年26期)
王懿[3](2019)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护士预约院前医嘱检查项目错误率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护士预约院前医嘱检查项目错误率的效果。方法:2016年我护理单元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护士预约院前医嘱检查项目错误率的原因、设定目标、实施整改措施、效果评价等流程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士预约院前医嘱检查错误率由10.71%下降至1.35%。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明显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护士预约院前医嘱错误率的发生,提升护理人员的能力。(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4)
何惠燕,吴雪花,黄凤玉,李水滔,吴立香[4](2019)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一次性无菌物品发放错误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一次性无菌物品发放错误率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一次性无菌物品发放错误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目标设定、对策拟定,应用PDCA循环原则实施各项对策。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一次性无菌物品发放错误率显着下降(1.53%vs 0.48%,P<0.01)。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一次性无菌物品发放错误率,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科学应用质量管理工具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岭南急诊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程珍,赵慧婷,章益铭,林飞[5](2019)在《扩散的多播分子通信网络的比特错误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到多播分子通信网络由1个发送方纳米机器、2个接收方纳米机器和4个中继纳米机器组成,提出通过每跳采用同种类型和不同类型的分子来传输信息的中继策略,以保证多播分子通信的可靠性。首先,提出调整阈值的方式来有效减少并行中继纳米机器间发送相同类型分子时的干扰;然后,推导出两种中继策略下多播分子通信网络平均比特错误率的数学表达式;最后,通过实验仿真展示了不同参数(包括检测阈值、每个时隙发送的分子数、发送方和接收方纳米机器间的距离、样本个数、比特间隔时长以及扩散系数)对多播分子通信网络的比特错误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可降低该多播分子通信网络的平均比特错误率的中继方案。(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赵丽,孙峥,姚远,孙雪梅,张苗[6](2019)在《HIMSS信息平台联合“叁查七对”在降低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HIMSS信息平台联合"叁查七对"在降低患者磁共振检查中身份识别错误率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放射科磁共振检查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应用HIS和RIS系统量化采集核对登记时间,就诊等候时间,技师复验时间以及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再对磁共振室检查环境、登记流程以及护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患者满意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的核对登记时间,就诊等候时间,技师复验时间分别为(1.98±1.03 vs. 1.63±0.87,t=2.112,P<0.05)(9.22±3.12 vs. 7.24±2.84,t=8.223,P<0.05)(2.28±0.63 vs. 1.03±0.95,t=7.792,P<0.05),结果显示联合应用HIMSS信息平台显着缩短患者登记等候时间。研究组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为100%,对照组漏诊2例,正确率为96%。研究组患者对磁共振室检查环境、登记流程以及护理服务等方面的满意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叁查七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基础上,联合应用HIMSS信息平台技术有利于降低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保证患者医疗检查安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9年08期)
韦好,钟诚[7](2019)在《增强型稀疏后缀数组索引的高错误率reads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序列比对有助于定位序列之间的相似区域.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序列比对算法能够灵活地处理更长且错误率更高的reads序列.通过增强型稀疏后缀数组对参考序列建立索引,自适应地调整种子的最小长度,寻找参考序列与reads序列之间的最大精确匹配和超大精确匹配,以此进行种子扩展,提出一种改进的long-read比对算法.与已有代表性的算法相比,模拟和真实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获得基本相同精确度的前提下,召回率明显提升,敏感度总体上更高,且能够识别更多的reads序列.(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9年08期)
程珍,章益铭[8](2019)在《多用户分子通信模型的比特错误率和信道容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用户分子通信模型中,由于分子的随机扩散,码间干扰和用户间干扰不可避免地同时存在.首先,利用泊松分布逼近二项分布得到了当前时隙接收方纳米机器收到分子的个数;然后,通过码间干扰和用户间干扰的分子数所服从的Skellam分布,得到了最优检测阈值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系统的比特错误率和信道容量性能.仿真结果展示了如何控制参数包括扩散系数、发送方纳米机器和接收方纳米机器之间的距离、信道传输概率、每个时隙释放的分子个数以及每个时隙的持续时间,从而达到降低比特错误率和提高信道容量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9年08期)
郝梦琪[9](2019)在《基于机器学习的闪存错误率预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2D MLC(Multi-level Cell)NAND Flash广泛应用于从移动设备到大型基站的各种系统中。然而,随着用户对存储容量需求的日益提升,容量扩张到达瓶颈的2D NAND Flash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用户需求。3D NAND flash的超高容量则使其逐渐占领存储的舞台。然而2D MLC和3D TLC(Triple-level Cell)NAND Flash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耐受力低,数据易出错。为提高其可靠性,降低错误率并降低运行成本,使用动态ECC(Error Correcting Code)纠错。如果够提前预知相对精确的芯片错误率,就能够为动态ECC的复杂度选择提供指导。因此本文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测模型预测闪存芯片错误率对芯片可靠性的提升有重大意义。目前大多数对NAND Flash的研究都是基于仿真实验进行的,这样得到的结果显然不够准确。本文基于自研的硬件平台分别设计了2D MLC和3D TLC NAND Flash的数据获取方案,并对芯片进行实际的磨损试验与驻留试验获取实验数据,然后根据实验数据对2D与3D芯片特性进行研究与对比分析。此外,本文基于2D MLC闪存芯片的实验数据,分别应用Elastic Net算法、BP神经网络算法及随机森林算法对2D MLC NAND Flash芯片进行错误率建模,并进行模型训练及模型结果的对比分析;为保证模型精度,分别基于3D TLC NAND Flash的短期驻留数据和长期驻留数据对3D芯片进行建模。分别对叁种算法模型进行训练及参数确定,并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对整体算法模型进行了性能的对比及评估。算法模型测试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算法模型能够以较高的准确度预测NAND Flash芯片的错误位数;且本文模型训练所用数据为真实的实验数据,模型结果更具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智,何俊,蒋隽,Richard,G.Tait,Jr.,Stewart,Bauck[10](2019)在《牛SNP芯片分型检出率和分型错误率对基因型填充准确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SNP芯片已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的遗传研究和生产实践,其基因分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有一定数量的基因型因缺失而需要去估计(填充)。此外,由于各种原因,又常常需要在不同芯片的基因型之间相互填充彼此没有的SNP基因型,或从低密度SNP填充到高密度SNP基因型。因此,基因型填充准确率直接影响后续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深入了解基因型填充准确率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利用20 116头美国荷斯坦牛的50K SNP芯片基因分型数据,在SNP分型检出率与错误率存在相关和没有相关两种情形下,分别评估了上述两个因素对下游基因型填充准确率的影响。当两者不相关时,模拟的SNP分型检出率从100%降低到50%,SNP分型错误率由0%提升到50%。当两者存在相关时,基因分型的检出率和错误率之间的关系是基于一个实际数据中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来确定,即模拟的SNP分型检出率从100%降低到50%,SNP分型错误率从0%升高到13.35%。最后,采用5折交叉验证的方法评估基因型填充的准确率。结果表明,当原始数据的SNP分型检出率与错误率彼此独立发生时,基因型填充的错误率受原始SNP分型检出率影响不大(P>0.05),却随着原始SNP分型错误率的升高而显着提高(P<0.01)。当原始数据的SNP分型检出率与错误率存在负相关时,基因型填充的错误率随着原始SNP分型检出率的降低而显着提高(P<0.01)。在这两种情形下,建议SNP分型检出率应在90%以上,基因型填充准确率才能不低于98%。该结果可为提升实际的SNP分型和下游数据分析的质控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2019年07期)
错误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应用品管圈手法降低社区居民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置错误率。[方法]成立"针藏圈"小组,依据"问题解决型"的品管圈十大步骤,深入医院下属3个社康中心进行品管圈活动,对改善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居民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置错误率由改善前的94.12%下降至改善后的45.88%(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规范了社区居民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置流程,提高居民自我管理能力,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医疗单位社会形象,缓解医患关系,传递社会正能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错误率论文参考文献
[1].乔梦瑶,白云霞,胡梦曼.应用品管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常规体液标本(尿、粪、痰)留取错误率的效果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2].彭思萍,杨海燕,张琳琳,高园.品管圈在降低社区居民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置错误率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9
[3].王懿.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护士预约院前医嘱检查项目错误率的效果观察[C].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2019
[4].何惠燕,吴雪花,黄凤玉,李水滔,吴立香.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一次性无菌物品发放错误率中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9
[5].程珍,赵慧婷,章益铭,林飞.扩散的多播分子通信网络的比特错误率分析[J].计算机科学.2019
[6].赵丽,孙峥,姚远,孙雪梅,张苗.HIMSS信息平台联合“叁查七对”在降低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9
[7].韦好,钟诚.增强型稀疏后缀数组索引的高错误率reads比对[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9
[8].程珍,章益铭.多用户分子通信模型的比特错误率和信道容量分析[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9
[9].郝梦琪.基于机器学习的闪存错误率预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10].李智,何俊,蒋隽,Richard,G.Tait,Jr.,Stewart,Bauck.牛SNP芯片分型检出率和分型错误率对基因型填充准确率的影响[J].遗传.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