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剩余供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对过剩人口,稳就业
剩余供给论文文献综述
周思斌[1](2019)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稳就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人口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我国的经济结构面临着深刻而重大的变革,在变革中带来了技术进步与结构调整带就业问题的双重迭加,本文根据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人口理论,揭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稳就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最后给出稳就业的具体建议措施。(本文来源于《广西质量监督导报》期刊2019年03期)
姜能涛[2](2016)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基于协作风险和满意度的协同供应链剩余利润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协同机制是保证供应链紧跟市场需求一体化运作、实现柔性供应的基本条件,其稳定性直接受到协同供应链剩余利润合理分配的影响。为更好解决剩余利润分配问题,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文章对影响利润分配的协同供应链成员所担风险这一关键因素进行测度量化研究,提出包括风险相关在内的协同供应链剩余利润分配五原则,再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考虑所担风险和协作满意度两个关键因素的剩余利润分配群体协商谈判模型,改进现有协同机制下的剩余利润分配体系,并将该体系实现初步信息化,最后举例说明利润分配体系应用。(本文来源于《物流科技》期刊2016年09期)
毕嘉琪[3](2016)在《公办初中剩余学位可供给外来工子女》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广州民办学校招生新政策,会对考生和学校带来怎样的影响?看到广州市教育局日前颁布的2016年广州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政策,不少家长和考生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有业内人士分析,公办学校先派位,民办学校后招生,这种“先兜底后择优”的招生方式对多数家(本文来源于《南方日报》期刊2016-03-25)
徐文舸[4](2015)在《“新常态”下的供给约束——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究竟还有多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正由需求约束型向供给约束型转变。其中,劳动力要素的比较优势逐步递减。利用修正后的"古典估算法",对现阶段全国和各省(市、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了重新测算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总体规模为4 266.59万人,较2000年大幅减少了1 097.04万人;在空间分布上,我国的剩余劳动力仍然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省份,特别是华中、西南和西北地区,而像京津沪等东部沿海发达省市的剩余劳动力已几乎吸纳完毕;此外,劳动者报酬占比和工资性收入占比都呈现出"U"型走势,并且其出现拐点的时间节点恰好是我国经济第一次遭遇"民工荒"和"招工难"的2004年。(本文来源于《人口与社会》期刊2015年04期)
曾译慧[5](2015)在《产业变迁背景下剩余劳动力供给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的提高,虽然经济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但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却从1990年的53.42%下降到2012年的45.59%,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劳动报酬占比反而越低。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以农业为主、以工业为主,最终以服务业为主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劳动报酬占比是由不同产业的占比以及不同产业内部的劳动报酬占比共同决定的。随着二叁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与现代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别越来越大,吸引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向现代产业部门转移,为二、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那么在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以前,无弹性的劳动供给是否是产业变迁背景下导致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深层次原因呢?本文正是从这一背景出发,探讨在产业变迁背景下产生的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与我国总劳动报酬占比以及劳动报酬占比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了1995—2012年的数据,引入劳动报酬占比决定模型,分全国和东中西部分别检验了产业变迁背景下剩余劳动力供给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工业化演进和剩余劳动力供给确实在全国范围内显着地降低了劳动报酬占比,这与我们的理论推导相一致。第二,剩余劳动力供给对东部地区的劳动报酬占比的负向冲击最显着,本文分析这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通过更多的技术创新,从而使同等产能下员工的使用数量显着减少,其单个劳动力创造的GDP远比中西部地区高,但同时其劳动力工资的增长速度又比不上GDP的增长速度,这有效地解释了我国劳动报酬占比的地区差异。鉴于上述分析,本文最后从生产要素合理定价、产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我国初次分配格局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5-05-30)
朱剑红[6](2014)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面临拐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5月12日电(朱剑红)国家统计局5月12日发布的201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即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16610万人,增加274万人(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4-05-13)
刘钧,王雅雯[7](2013)在《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拐点”尚未到来——与蔡昉先生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是否已经到达"刘易斯拐点",是理论界激烈争议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工工资状况和人口抚养比变化叁个方面对蔡昉先生提出的"刘易斯拐点"提出质疑。本文认为,目前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拐点"尚未到来。(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丁守海[8](2012)在《劳动剩余条件下的供给不足与工资上涨——基于家庭分工的视角(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贝克尔家庭经济学和时间配置理论可以证明,劳动剩余条件下的劳动供给并不是无限的。受制于家庭分工的约束,供给曲线呈特殊的阶梯形态:随劳动供给的增加,农业劳动力的保留工资不断提高,且幅度不断扩大。劳动供给对工资的反应是非连续的:只有当工资上升到新的保留工资水平时,劳动供给才会增加;否则,工资上涨并不能带来供给增长。与这种特殊的供给形态相对应,工资上涨的主要动力从农业收入转向工业劳动需求。内蒙、甘肃两省1,5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证明了上述判断。当劳动需求扩张时,由于工资的微调不能带动供给的微调,劳动力市场将长期难以出清。这提醒我们,当前农民工工资上涨与用工短缺并存现象很可能源于劳动剩余条件下的供给不足,并不必然意味着剩余劳动力枯竭,不能作为刘易斯拐点到来的证据。(本文来源于《Social Sciences in China》期刊2012年03期)
刘兴[9](2012)在《“刘易斯拐点”逼近南昌?》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参加的招聘会超过了20场,可还是招不到足够的人,6月初我们准备一口气参加6场招聘会,再招不到人,企业生产经营就难办了。” 5月26日,纳杰人才网第8届大型人才招聘会上,南昌高新区一家电子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懊恼地说:“江西人(本文来源于《南昌日报》期刊2012-06-01)
李朝晖[10](2011)在《“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尚未来临——兼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给变动与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4年"民工荒"发生后,与农村仍存在大量边际产出低下的剩余劳动力相伴随,工业部门却出现了明显的劳动力供给短缺,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刘易斯转折点"问题的关注。根据刘易斯模型,目前形成争议的转折点问题,准确地说应当是劳动力从无限剩余转向有限剩余的"刘易斯第一转折点"。本文围绕农业劳动力剩余总量、人口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等评判"刘易斯转折点"相关问题的指标,针对当前出现的劳动力供求关系逆转、农民工工资普遍上涨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不稳定等几大焦点问题进行了综述。结论认为,在中国,"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尚未来临,但中国劳动力供给形势正在发生显着变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未来发展趋势,关系着中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应当继续开展拓展性的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观察》期刊2011年05期)
剩余供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协同机制是保证供应链紧跟市场需求一体化运作、实现柔性供应的基本条件,其稳定性直接受到协同供应链剩余利润合理分配的影响。为更好解决剩余利润分配问题,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文章对影响利润分配的协同供应链成员所担风险这一关键因素进行测度量化研究,提出包括风险相关在内的协同供应链剩余利润分配五原则,再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考虑所担风险和协作满意度两个关键因素的剩余利润分配群体协商谈判模型,改进现有协同机制下的剩余利润分配体系,并将该体系实现初步信息化,最后举例说明利润分配体系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剩余供给论文参考文献
[1].周思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稳就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人口理论[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
[2].姜能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基于协作风险和满意度的协同供应链剩余利润分配研究[J].物流科技.2016
[3].毕嘉琪.公办初中剩余学位可供给外来工子女[N].南方日报.2016
[4].徐文舸.“新常态”下的供给约束——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究竟还有多少?[J].人口与社会.2015
[5].曾译慧.产业变迁背景下剩余劳动力供给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5
[6].朱剑红.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面临拐点[N].人民日报.2014
[7].刘钧,王雅雯.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拐点”尚未到来——与蔡昉先生商榷[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
[8].丁守海.劳动剩余条件下的供给不足与工资上涨——基于家庭分工的视角(英文)[J].SocialSciencesinChina.2012
[9].刘兴.“刘易斯拐点”逼近南昌?[N].南昌日报.2012
[10].李朝晖.“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尚未来临——兼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给变动与发展趋势[J].中国农村观察.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