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损伤模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疲劳模型,控制模式,连续损伤力学
损伤模式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蔡星,杨军[1](2019)在《应力、应变控制模式下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模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推导了应力控制和应变控制模式下沥青混合料的热力学疲劳损伤模型.选取回弹模量作为损伤硬化参数,提取出一个与动态模量相关的损伤变量作为评估指标.所获得的2种控制模式下的损伤演化规律中保留了一个与加载水平有关的非负材料参数m,具有与Chaboche疲劳模型相似的形式.在每种控制模式下,采用4组加载水平所获得的疲劳损伤试验数据校核模型并确定参数.由此发现参数m与荷载水平呈指数关系.利用所获得的演化方程可阐述2种控制模式下的损伤演化差异,即在应变控制模式下,疲劳损伤演化由快变慢,在应力控制模式下情况则相反.通过利用损伤等效原理计算等效荷载循坏次数,该模型还解释了在多级加载条件下,2种控制模式的疲劳演化差异:在应变控制的疲劳模式下,所加荷载等级按照从低荷载到高荷载的顺序会加速损伤演化,而在应力控制的疲劳模式下,相反的荷载施加顺序可延长疲劳寿命.(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期刊2019年01期)
刘毅,刘国辉[2](2018)在《多学科联合作用模式下多发伤病人的损伤控制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发性创伤虽然致伤因素单一,但同时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且危及生命,是急诊外科领域治疗的难题~([1])。创伤已成为45岁以下人群第一死亡原因,我国每年因伤致死人数高达70万人~([2-4])。多发伤病人救治的关键在于为病人争取到从创伤到手术室的"黄金一小时"。因此,整合现有医疗资源,探索多学(本文来源于《临床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于娇[3](2018)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的损伤模式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隔震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结构抗震技术,在工程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震害经验表明隔震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可能会遭受一定程度的损伤。同时,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为一种危害极大的特殊地震动值得大家特别关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隔震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隔震结构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损伤与控制研究较少。隔震结构的损伤与控制研究对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1)以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为输入,通过分析典型的地震动强度指标与隔震结构等效非线性SDOF体系地震响应之间的相关性,研究隔震结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强度指标。以隔震结构地震强度指标分析结果为依据,选择相关性较好的指标HI、VSI和PGA为控制条件,基于Q型系统类聚分析法分类筛选地震动,以控制结构地震响应离散性,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这种分类筛选地震动方法是可行的。(2)本文研究依托于一5层隔震结构工程实例,运用SeismoStruct软件建立了结构数值分析模型。根据其平面布置规则及结构损伤分布,选择损伤较严重的一榀框架为代表,建模后通过增量动力时程分析,进行隔震结构损伤研究。确定结构损伤计算所需参数及结构损伤状态描述,运用Matlab编程并求解结构损伤指数。本文损伤计算试用了3种损伤模型,发现其计算结果相差不大,故取Kunnath损伤指数模型计算结果为损伤分析依据。(3)在隔震结构损伤计算的基础上,以损伤指数定义结构失效,利用Z-Score法、RSR法、TOPSIS法分析隔震结构在两类地震动作用下的主要失效模式,得到具有统计意义上的主要失效模式。同时采用编辑距离算法,简单评价结构主要失效模式,建议隔震结构主要失效模式统计分析选择Z分数法或RSR法。(4)基于隔震结构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损伤和地震失效模式分析,探究隔震结构附设阻尼装置的减震控制效果。在阻尼装置选定的情况下,以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最大层剪力、结构响应时程、隔震支座最大位移、损伤指数等参数,主要对比分析了5种阻尼装置布置形式:各层均布、奇数层布置、偶数层布置、薄弱层布置、“位置逼近”布置方案,对结构的影响。建议结构阻尼装置布置采用各层均布或“位置逼近”法。最后针对隔震层地震响应,通过上移隔震层且结构层布置阻尼装置的方法来控制,减震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期刊2018-05-11)
赵资坚,蔡史健,张荣臻,刘梦璋,林昌盛[4](2017)在《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的建立及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基础上建立一套骨盆骨折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并总结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08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病例37例,其中男23例,女14例,骨折按Tile分型:B型21例,C型16例,所有病例均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解剖部位的合并伤,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平均35.3分(36.1±3.75),采用严重骨盆骨折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进行治疗。30例一期应用外固定架或C型钳临时固定,26例病情稳定后二期行骨折确定性内固定,有7例以骨盆外固定装置作为最终固定。统计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本组住院期间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89.2%,死亡率10.8%,发生严重并发症8例,占21.6%,26例二期行确定性内固定手术病例2例发生伤口愈合不良,1例发生髂内静脉血栓形成,均治愈,余未发生其他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骨盆骨折伴多发伤病死率高、并发症多、救治困难,以DCO为理论指导,加强急救体系建设,规范急救流程,多科协作,按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开展救治,能切实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本文来源于《汕头科技》期刊2017年04期)
陈钢,陈莉,徐波[5](2016)在《一种低温模式下控制性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一种低温模式下控制性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转归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常温(37℃~38℃)下行控制性减压手术,实验组在低温(32℃~34℃)下行控制性减压手术,术后随访半年,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及转归。结果:对照组术后重度脑膨出33例、中度膨出50例、轻度膨出17例,而实验组分别是16、30、54例,实验组脑膨出严重程度显着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后,对照组恢复好16例、中度残废13例、重度残废7例、植物状态8例、死亡56例,而实验组分别为32、18、8、7、35例,实验组患者的预后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GOS评分(3.5±0.6)分,对照组(2.1±0.3)分,实验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9.191,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需要行减压手术的患者,低温模式(32℃~34℃)下手术与常温模式(37℃~38℃)下手术比较,可以减小脑膨出的严重程度,并且有更好的预后和转归。(本文来源于《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期刊2016年03期)
单丽岩,谭忆秋,许亚男,张红,任南琪[6](2016)在《应力、应变控制模式下沥青疲劳损伤演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了解控制模式对沥青疲劳性能的影响,全面掌握沥青的疲劳机理,针对普遍采用的2种基质沥青进行了应力和应变控制模式下疲劳损伤规律的研究。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分别对沥青施加应力应变对荷载,对比分析每对荷载作用下沥青的疲劳损伤过程。分析了沥青在应力和应变控制模式下累计耗散能的变化规律;建立了2种控制模式下的累计耗散能增长模型及不同控制模式下累计耗散能的转换关系;提出了不同控制模式下沥青疲劳损伤演化规律的转换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沥青的疲劳过程可以分为黏弹影响阶段和疲劳损伤阶段两部分;当采用应力应变对荷载时,应力、应变控制模式下的累计耗散能-荷载作用次数曲线呈对称关系;累计耗散能增长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沥青疲劳过程中累计耗散能的变化规律;建立的转换方法可以实现应力、应变控制模式下沥青疲劳损伤演化规律的相互转换。(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马晓丽,徐朝辉[7](2015)在《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失效模式优化及损伤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业在近20年来得到了长远的发展。特别是一些高层以及特高层建筑井喷式的大量出现。但是由于我国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结合部位,地壳活动密集,极易发生地震灾害。由于高层建筑独特的结构形式,地震对高层建筑的损害极其严重。所以对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失效模式优化及损伤进行相应的控制研究也就显得极其重要。本文对相应的高层建筑防震减灾方面进行相关理论研究与具体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具体进行了以下几点工作:(1)研究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失效模式,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及现有问题;(2)通过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地震损伤理论进行研究,判断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关键构件位置;(3)将高层建筑抗震减灾基数计算结果与实际施工情况相对比,判断现今的抗震减灾方法是否具有明显效果(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5年30期)
厉剑[8](2015)在《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失效模式优化及损伤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在逐渐发展起来,其中高层建筑在不断的增加,为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由于我国很多地区处理地震带上,地震灾害时有发生,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抗震能力。高层建筑除了承受垂直的荷载,还要承受水平荷载,且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震的影响,因此,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失效模式优化及其损伤控制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地震失效模式的优化做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了损伤控制的措施。(本文来源于《《同行》2015年10月(上)》期刊2015-10-01)
赵资坚,蔡史健,张荣臻,刘梦璋,林昌盛[9](2015)在《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的建立及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损伤控制骨科(DCO)理论基础上建立一套骨盆骨折伴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并总结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8-03—2013-10诊治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37例,采用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进行处理。院前急救:现场应用骨盆带12例、床单捆扎18例、抗休克裤7例。院内急救:第一阶段对重要器官进行功能评估、复苏、有针对性地快速诊断,适当处理,控制创伤进一步发展;第二阶段进行ICU重症监护,积极维护呼吸循环功能,预防感染等并发症,控制全身炎症反应;第叁阶段二期骨折最终行内固定手术。结果本组死亡4例,2例因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休克死亡,1例脑疝死亡,1例因腹腔严重感染败血症死亡,死亡率10.8%。发生严重并发症8例,其中ARDS 2例,MODS 2例,DIC 1例,严重感染2例,败血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21.6%。26例在病情稳定后二期行骨盆内固定手术,7例仍以原外固定架固定。结论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患者病死率高、并发症多、救治困难,以DCO为理论指导,加强急救体系建设,规范急救流程,多科协作,按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开展救治,能切实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张红[10](2014)在《应力、应变控制模式下沥青疲劳损伤差异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年来,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损伤特性一直倍受关注和重视。沥青的疲劳试验有应力控制和应变控制两种模式。然而,几乎所有的研究均显示应力、应变两种控制模式下,沥青的疲劳性能具有显着差别,这种差异性使得沥青疲劳评价指标的确定面临困难,进而导致难以比较不同沥青间抗疲劳性能的优劣、选择优质的沥青用于沥青路面建设。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部分研究者注意到沥青疲劳损伤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和混乱,进而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大部分研究着眼于沥青混合料且现有研究多着眼于现象上的统一,而没有从根本上分析应力、应变控制模式下沥青疲劳损伤的差异机理。因此,挖掘应力、应变两种控制模式下沥青损伤差异机理,从本质上建立应力、应变控制控制模式下统一的沥青疲劳评价指标是十分必要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分别研究了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作用下沥青的变形特性,在此基础上,参考现有的沥青本构方程,通过比较分析选择了能较准确反映沥青变形特性的本构方程,从而为后面建立沥青的疲劳损伤演化模型提供基础。其次,本文基于不同控制模式下、不同温度下、不同荷载大小下的疲劳试验,通过分析不同控制模式下复数模量、相位角、耗散能、累积耗散能等粘弹参数在疲劳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控制模式下沥青疲劳特性的差异,从而确定了控制模式的影响阶段和影响阈值。最后,基于不同控制模式下的沥青疲劳变形特性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了疲劳过程中不同粘弹参数的变化,从而阐述了沥青的疲劳特性和应力、应变控制模式下沥青疲劳损伤差异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沥青的本构模型,建立了两种控制模式下累积耗散能的增长模型及其转换关系,进一步提出了两种控制模式下的疲劳损伤演化模型及其转换关系。本研究揭示了沥青疲劳的实质,对于沥青疲劳性能评价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于其他粘弹性材料损伤机理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成果对于路面力学和材料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4-07-01)
损伤模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多发性创伤虽然致伤因素单一,但同时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且危及生命,是急诊外科领域治疗的难题~([1])。创伤已成为45岁以下人群第一死亡原因,我国每年因伤致死人数高达70万人~([2-4])。多发伤病人救治的关键在于为病人争取到从创伤到手术室的"黄金一小时"。因此,整合现有医疗资源,探索多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损伤模式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蔡星,杨军.应力、应变控制模式下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模型(英文)[J].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EnglishEdition).2019
[2].刘毅,刘国辉.多学科联合作用模式下多发伤病人的损伤控制管理[J].临床外科杂志.2018
[3].于娇.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的损伤模式与控制[D].西安工业大学.2018
[4].赵资坚,蔡史健,张荣臻,刘梦璋,林昌盛.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汕头科技.2017
[5].陈钢,陈莉,徐波.一种低温模式下控制性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
[6].单丽岩,谭忆秋,许亚男,张红,任南琪.应力、应变控制模式下沥青疲劳损伤演化规律[J].中国公路学报.2016
[7].马晓丽,徐朝辉.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失效模式优化及损伤控制研究[J].科技视界.2015
[8].厉剑.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失效模式优化及损伤控制研究[C].《同行》2015年10月(上).2015
[9].赵资坚,蔡史健,张荣臻,刘梦璋,林昌盛.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
[10].张红.应力、应变控制模式下沥青疲劳损伤差异机理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