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位移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便携式,激光位移传感器,校准装置
无位移传感器论文文献综述
吴建平[1](2019)在《一种便携式激光位移传感器校准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生产在线检测中使用许多激光位移传感器,它能够精确非接触测量被测物体的位置、位移等变化。为了能够实现激光位移传感器的现场校准,研制了一种便携式激光位移传感器校准装置,可以在现场检测,无需将其整体拆卸送检,并结合激光位移传感器尺寸特性,设计研制出符合其测量要求的装置微动台,可以任意方向调节位置。实验证明,本装置满足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校准需求,解决了无法携带校准设备的难题,可以大力推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工业计量》期刊2019年06期)
赵丽花[2](2019)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距自动校准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距自动校准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距自动校准方法。构建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距自动校准的大数据采样模型,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目标物体的距离和方位信息采集,对采集的距离信息采用空间波束集成方法进行大数据结构重组,提取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距信息的数据关联信息特征,采用大数据融合方法进行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距的自动校准,设计准确有效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距算法,进行激光位移传感器距离参数的优化估计,采用最小均方根误差估计方法进行激光测距的收敛性控制,提高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精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距的准确性较高,自动校准性较好,测距校准性的自动控制能力较好。(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李媛媛,王博文,黄文美,李云开[3](2019)在《扭转力作用下Fe-Ga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需要从理论和实验上分析传感器的输出特性。针对扭转力作用下波导丝发生磁化状态的改变进而影响传感器的输出特性这一问题,基于材料力学求解扭转应力,并从磁畴角度分析扭转力对魏德曼效应的影响,结合Fe-Ga合金的非线性本构模型和磁致伸缩逆效应等建立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电压模型,计算不同螺旋磁场和扭转力下的输出电压。搭建预加扭转应力下输出电压的测试平台,从理论和实验上确定输出电压随扭转应力的增大呈非线性减小的变化规律。研究还表明:在同一磁场下,正向扭转应力导致的电压降小于反向扭转应力导致的电压降,提高偏置磁场或激励磁场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抵消扭转应力对电压的影响。研究可为设计大量程高精度的位移传感器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丁国[4](2019)在《基于LabVIEW和串口通讯的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采集方法。采用LabVIEW软件在PC机上编制专用数据采集程序,实现了数字多用表RS232接口与计算机的串口通讯,传感器电信号数据采集,数据存储等功能,利用LabVIEW软件报表功能将输出电信号值存入EXCEL表格,在EXCEL表格中,进行数据结果的分析计算及测量不确定度分析。解决了过去手工输入电信号值效率低、易出错的问题。经验证,该系统界面简单大方,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兼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标准化》期刊2019年21期)
王泽众,于穆容,王然[5](2019)在《惯性传感器与线性位移传感器在高拉动作速度测试中的共时效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运动表现的本质是人体通过肌肉收缩发力克服自身或外界阻力,维持或改变身体姿态或运动状态的能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定理,当阻力和时间一定时,力量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动作速度的快慢。反之,动作速度的快慢也能反映出力量的强弱。因此,在进行力量和爆发力训练时,通过测试动作速度来评估运动表现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训练监控手段。由此理论发展而成的基于速度的训练方法也日益受到了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的重视。目前被应用于动作速度测试的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线性位移传感器(LPT),原理是通过测量测试线的位移和时间推算出速度,虽精确度高但造价昂贵。另一种是惯性传感器(IMS),原理是通过测量加速度和时间推算出速度,具有体积小巧且便携性好的优点,但其测试的准确性还未被充分证实。有研究表明惯性传感器在深蹲、卧推等低速、小范围动作速度测试中具有良好的效度。但对于体能训练中最重要的奥林匹克举重衍生动作,尚未有研究验证惯性传感器在这类高速、大范围动作速度测试中的效度如何。因此,本研究以高拉为例,旨在检验惯性传感器和线性位移传感器在奥林匹克举重衍生动作速度测试中的共时效度。研究方法:13名体育院校男性大学生自愿参加本研究并在测试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受试者均熟悉测试动作和实验流程。受试者基本信息:年龄24.8±4.2岁,身高1.76±0.07米,体重76.3±8.1千克,体脂百分比17.2%±3.6%,力量训练年限4.0±2.5年,自报深蹲重量1.8±0.3倍体重。实验分两次进行,首次实验目的是通过最大重复次数法推算受试者深蹲最大力量。受试者到达场地后首先测量身高、体重和体脂百分比。然后进行热身,内容为慢跑、动态拉伸、杠铃杆热身。深蹲最大力量测试的前两组为热身组,分别使用预计最大力量的40-60%,以及60-80%为起始重量,每组重复叁次,组间间歇2分钟。从第叁组开始根据受试者前一组的动作速度增加杠铃重量,尝试测试受试者叁次最大重复的重量,组间间歇3-5分钟,尝试次数不超过5次。最后通过Epley公式(1RM=3RM*1.1)推算出受试者1RM。第二次测试为高拉测试。将线性位移传感器(GymAware)固定到杠铃杆一端轴承位置,将惯性传感器(PUSH Band 2.0)固定到同侧靠近线性位移传感器固定点的位置。将受试者第一次测试时深蹲1RM的65%定为高拉1RM,并按照高拉1RM的30%、40%、50%、60%确定高拉动作测试负荷,每组负荷连续重复3次高拉动作,组间间歇3分钟。测试时要求受试者每次动作完成后先恢复至起始姿势再进行下一次动作,并确保线性位移传感器测试线在受试者额状面内与地面保持垂直。分别记录线性位移传感器和惯性传感器的平均速度(MVLPT和MVIMS)和峰值速度(PVLPT和PVIMS)。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验证MVLPT和MVIMS以及PVLPT和PVIMS之间的相关性,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验证MVLPT和MVIMS以及PVLPT和PVIMS之间的差异,显着性水平定为0.05,通过Bland-Altman分析确定MVLPT和MVIMS以及PVLPT和PVIMS之间的95%一致性界限。研究结果:平均速度方面,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VLPT和MVIMS之间总体呈显着正相关(r=0.921,P<0.001),且在30%(r=0.790,P<0.001)、40%(r=0.882,P<0.001)、50%(r=0.853,P<0.001)和60%(r=0.894,P<0.001)高拉1RM负荷下均呈显着正相关;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MVLPT在30%(1.75±0.16 vs. 1.67±0.15 m/s,t=4.758,P<0.001)、40%(1.62±0.18 vs. 1.50±0.14 m/s,t=8.135,P<0.001)、50%(1.50±0.10 vs.1.40±0.10 m/s,t=11.945,P<0.001)和60%(1.39±0.09 vs. 1.28±0.09 m/s,t=12.893,P<0.001)高拉1RM负荷下均显着高于MVIMS;Bland-Altman分析表明MVLPT和MVIMS之间在30%、40%、50%、60%高拉1RM负荷下的95%LOA分别为-0.13-0.27,-0.06-0.28,-0.01-0.21和0.02-0.19 m/s。峰值速度方面,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VLPT和PVIMS之间总体呈显着正相关(r=0.926,P<0.001),且在30%(r=0.796,P<0.001)、40%(r=0.918,P<0.001)、50%(r=0.841,P<0.001)和60%(r=0.919,P<0.001)高拉1RM负荷下均呈显着正相关;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PVLPT在30%(2.92±0.22 vs.2.77±0.23 m/s,t=6.491,P<0.001)、40%(2.65±0.27 vs.2.51±0.23 m/s,t=7.377,P<0.001)、50%(2.40±0.23 vs. 2.33±0.22 m/s,t=2.595,P=0.017)和60%(2.26±0.21 vs.2.14±0.23 m/s,t=4.567,P=0.001)高拉1RM负荷下均显着高于PVIMS;Bland-Altman分析表明PVLPT和PVIMS之间在30%、40%、50%、60%高拉1RM负荷下的95%LOA分别为-0.13-0.44,-0.08-0.36,-0.18-0.32和-0.06-0.31 m/s。研究结论:对于高拉这类奥林匹克举重衍生动作,不管是平均速度还是峰值速度,惯性传感器与线性位移传感器在不同负荷下测得的结果间虽然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但惯性传感器测得的结果均显着小于线性位移传感器测得的结果,表明两种设备测试结果间存在系统偏差,在训练实践中不能替换使用或相互比较。(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商从政,郑伟涛,雷雨田[6](2019)在《基于电阻式位移传感器的合成材料面层测厚仪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将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相结合,基于电阻式直线位移传感器,结合嵌入式系统技术,设计一种测量合成材料面层场地厚度的智能测厚仪。Android平台通过蓝牙无线通信模块和智能测厚仪连接,控制测厚仪获取检测数据,并调用自身GPS定位功能,把检测数据和检测地点对应,存储分析显示数据,为政府,学校等实时了解塑胶跑道质量提供技术支持。研究背景:国际田联《田径竞赛规则》规定:国际田联认可的比赛成绩,必须是在合成材料面层场地跑道上取得。合成材料面层在运动防损伤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竞技比赛场馆之外,学校,大众健身场所等体育运动场所铺设合成材料面层日益普遍。关于合成材料面层的新国家标准GB 36246-2018《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对GB/T19851.11-2005《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第11部分: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进行了修订,从推荐性标准变成了强制性标准,已于2018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合成材料面层的建设标准日益严格,新标准详细的规定了合成材料面层厚度的指标要求。目前,合成材料面层场地厚度的检测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使用采样回实验室检测,生成检测报告的方法,二是使用叁针测厚仪现场测试,记录数据返回实验室计算。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实施,产生了用科技力量解决体育需求的思维模式,智能检测,物联网等前沿科技与体育的结合越来越丰富多样。研究方法:根据前期合成材料面层场地的实地调研和标准分析,测厚仪设计思路如下:合成材料面层测厚仪主要由机械机构、传感器、微处理器、蓝牙无线通信模块和LED显示模块组成。测厚仪主要细分为机械结构部分和检测电路部分两大块。其中机械结构为创新设计,以对合成材料面层造成伤害尽可能小为原则,设计合理的机械结构。机械结构中设计导杆和传感器的导杆相连,通过导杆的移动带动电阻式位移传感器的滑动电阻移动,得出测量数据。传感器量程0cm-6cm,精度0.1mm,误差范围±0.05%。微处理器选用MSP430单片机,A/D转换通道接收电阻式位移传感器的模拟信号,基于C语言编写代码,把模拟信号转成数字信号,在LED显示器上显示,并通过蓝牙无线通信模块和Android平台实现通信。Android平台基于Java编写应用程序,接收测试设备的测量数据,调用GPS定位功能,储存信息,分析信息,用于后期查阅调用。研究结果:把智能测厚仪垂直放在场地上,手持智能测厚仪垂直向下,底面平放在合成材料面层上,双手握住发力握把,压向面层场地直至基础层表面停止发力,在Android平台应用获取测试结果,每个场地全部测试点测试结束,应用程序上可以直接计算出测试结果。合成材料面层场地测厚仪操作简单,简单的教学介绍之后,可以熟练使用,数据采集迅速、准确,同时可以输入实验室检测数据。数据分析多样,可以跨时间,跨空间的管理合成材料面层场地质量问题。测厚仪投入使用,将对合成材料面层产业规范化运行起到积极作用,为参与健身运动群众的健康提供保障。研究结论:合成材料面层场地测厚仪设计完成投入到实际使用后,会为合成材料面层场地的检测节省大量成本,远期带来的经济效益大于软件开发成本。随着合成材料面层场地检测的长期稳定开展,测厚仪在使用便捷方面和经济实惠方面优势明显。测厚仪避免了对合成材料面层的破坏,对其物理性能形成保护。长期积累的厚度相关信息的大数据也为未来合成材料面层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合成材料面层场地得以速度推广,因其有优越的物理性能,现阶段合成材料面层场地却频繁爆出不良问题。面对严重的健康问题,各地要求实地采样检测,实属无奈之举,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合成材料面层场地原有的物理性能。建议实验室检测多用于合成材料面层场地铺设前的样品检测和铺设过程中的原料检测,从源头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铺设好的合成材料面层场地检测有持续时间长,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采用电子化信息化的现场实时检测监控更加合理。智能检测设备是构建合成材料面层场地检测监督系统的基础,本研究设计的合成材料面层智能测厚仪采用嵌入式系统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结合贴合使用场景的机械结构的思路设计。合成材料面层有很多方面需要被监控检测,加快相关检测设备的研发十分迫切。在不久的未来,丰富的检测设备,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5G通信技术,云技术,可以构建更加完善健全的合成材料面层场地检测监控系统。(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张英,吕佳,李军[7](2019)在《位移传感器校验装置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大量程位移传感器检定过程中,传统人工手动检定法操作复杂、耗时长、测量准确度低的问题,研制了大量程位移传感器自动校验装置。详细介绍了该装置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并阐述其创新特色。利用该装置对LVDT位移传感器进行校准,并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试验证明,该位移传感器校验装置测量准确度高、运行稳定性好,可有效提高检定效率,能够替代人工对位移传感器进行自动化检定,具有重要技术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计测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陈建勋,林晓明,刘健,邰胜林[8](2019)在《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试用位移传感器的校正》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检验对电梯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测量准确性校正可提高该检验项目的检测精度。该文采用专用位移校准装置测得不同传感器输出电压下位移值,分别用线性函数、抛物线函数和叁次多项式函数对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得出拟合方程,结合理论误差理论对拟合结果进行了分析。叁次多项式拟合所得残差在±0.2 mm以内,算数平均误差和标准误差最小,所得方程为最佳校正方程,提高了门锁啮合长度测试的准确度。(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表》期刊2019年10期)
吴松[9](2019)在《采用光纤式位移传感器监测管板连接件疲劳裂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光纤式位移传感器对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中圆管与节点板连接处应力释放孔的疲劳裂纹进行实时检测,以期做到出现裂纹时及时报警,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同时减少码头的检修工作量。为验证该新型传感器的准确性与精确度,对管板连接件产生疲劳裂纹的过程进行模拟监测实验,以达到模拟真实使用情况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港口装卸》期刊2019年05期)
王笑一,户璐卿,雷贤卿,左孝林,王永军[10](2019)在《透射光栅位移传感器中光栅副Yaw向夹角误差的影响和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透射光栅副的Yaw向夹角误差是影响光栅信号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现有的数学模型不能精确反映Yaw向夹角误差对光栅信号质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同时考虑光电池性能参数、光电池安装位置、指示光栅与标尺光栅夹角误差等因素的光栅信号利萨如图形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光栅副Yaw向夹角误差对利萨如图形形状的影响机理,发现利萨如图形的离心率和倾斜程度与光栅副Yaw向夹角误差之间存在规律性的数学关系,通过实测实验验证了该关系。数值仿真与实验测量得到的利萨如图形的离心率和倾角的相对误差分别小于1%和3%,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建立的数学模型和数值关系为光栅生产中的信号质量调整和运动部件(读数头)Yaw向运动误差实时监测和误差修正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无位移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距自动校准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距自动校准方法。构建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距自动校准的大数据采样模型,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目标物体的距离和方位信息采集,对采集的距离信息采用空间波束集成方法进行大数据结构重组,提取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距信息的数据关联信息特征,采用大数据融合方法进行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距的自动校准,设计准确有效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距算法,进行激光位移传感器距离参数的优化估计,采用最小均方根误差估计方法进行激光测距的收敛性控制,提高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精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距的准确性较高,自动校准性较好,测距校准性的自动控制能力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位移传感器论文参考文献
[1].吴建平.一种便携式激光位移传感器校准装置[J].工业计量.2019
[2].赵丽花.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距自动校准方法研究[J].激光杂志.2019
[3].李媛媛,王博文,黄文美,李云开.扭转力作用下Fe-Ga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J].电工技术学报.2019
[4].丁国.基于LabVIEW和串口通讯的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J].中国标准化.2019
[5].王泽众,于穆容,王然.惯性传感器与线性位移传感器在高拉动作速度测试中的共时效度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6].商从政,郑伟涛,雷雨田.基于电阻式位移传感器的合成材料面层测厚仪设计[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7].张英,吕佳,李军.位移传感器校验装置的研制[J].计测技术.2019
[8].陈建勋,林晓明,刘健,邰胜林.电梯门锁啮合长度测试用位移传感器的校正[J].自动化与仪表.2019
[9].吴松.采用光纤式位移传感器监测管板连接件疲劳裂纹技术[J].港口装卸.2019
[10].王笑一,户璐卿,雷贤卿,左孝林,王永军.透射光栅位移传感器中光栅副Yaw向夹角误差的影响和监测[J].光学精密工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