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陇中黄土高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固碳能力,施氮,土壤总有机碳,矿质结合态有机碳
陇中黄土高原论文文献综述
张世汉,武均,张仁陟,蔡立群,齐鹏[1](2019)在《施氮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不同施氮水平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布设于2013年的施氮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利用碘化钠重液分组法,探究了N_0,N_(52.5),N_(105),N_(157.5)4种施氮水平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总有机碳(STOC)、游离态颗粒有机碳(FPOC)、闭蓄态颗粒有机碳(OPOC)、矿质结合态有机碳(MOC)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不同处理下STOC,FPOC,OPOC,MOC含量及FPOC/STOC,OPOC/STOC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MOC/STOC随土层加深而增大。较N_0处理,N_(52.5),N_(105),N_(157.5)处理均可提升STOC,FPOC,OPOC含量以及FPOC/STOC,OPOC/STOC,且N_(105)处理下提升效应最优;N_(105)和N_(157.5)处理可显着提升0—20 cm各土层MOC含量,且N_(105)处理下提升效应最优。综上所述,N_(105)处理可有效促进土壤固碳能力、节约投入成本,可筛选为该区春小麦栽培的合理施氮量。(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王钧,李广,刘强[2](2019)在《基于LSTM神经网络模拟的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保护性耕作下土壤贮水量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的贮水效果,本研究利用春小麦/豌豆(W/P)、豌豆/春小麦(P/W)轮作的长期定位试验,分别设置传统耕作(T)、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和免耕覆盖(NTS)4种耕作措施,以当地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月平均辐射量、月平均蒸发量、月作物耗水量为输入因子,以月土壤贮水量为输出,建立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的土壤贮水量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LSTM神经网络建立的土壤贮水量模型对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保护性耕作下土壤贮水量预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模型模拟结果的平均均方根误差为7.76 mm,平均绝对误差为6.95 mm,相对误差控制在?5%~+5%的范围内。2)P/W轮作序列中各处理的土壤贮水量均比W/P轮作序列增加1.09%~1.43%。3)不同轮作序列, NTS处理的贮水效果均优于其他3种耕作措施,在W/P轮作序列中,NTS处理的年均土壤贮水量比T、NT和TS分别增加2.89%、1.70%和2.46%;在P/W轮作序列中, NTS处理的年均土壤贮水量比T、NT和TS分别增加3.03%、1.91%和2.57%。4)不同降水年型,NTS处理的土壤贮水量最高,且干旱年效果更加显着,其中丰水年NTS处理的土壤贮水量比T、NT和TS平均增加2.71%、1.48%和2.19%,而干旱年平均增加3.97%、2.54%和3.64%。5)保护性耕作措施的贮水效果随季节发生变化,作物生长前期(3—5月)保护性耕作措施的贮水优势较为明显,进入作物生长旺盛期(5—6月)保护性耕作措施与传统耕作的贮水效果差异不显着,而作物生长后期(7月)保护性耕作措施较传统耕作土壤贮水量明显增加。基于LSTM神经网络模拟环境下免耕覆盖的贮水保墒效果最好,为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最适宜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08期)
贺永岩,武均,张仁陟,张世汉,郭万里[3](2019)在《秸秆与不同水平氮素配施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秸秆配施氮素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采用Stanford间歇淋洗培养法,经过120 d室内培养,测定分析小麦秸秆0 t/hm~2+施纯氮0 kg/hm~2(N0)、小麦秸秆4.5 t/hm~2+施纯氮0 kg/hm~2(SN0)、小麦秸秆4.5 t/hm~2+施纯氮50 kg/hm~2(SN50)、小麦秸秆4.5 t/hm~2+施纯氮100 kg/hm~2(SN100)4种施肥方式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氮素矿化的特征。研究发现:①秸秆配施氮素降低了土壤氨化速率和硝化速率;②与N0相比,SN0、SN50、SN100处理土壤氮素累积矿化量分别下降了19.14%、17.22%、13.47%;③土壤氮素累积矿化量的变化是硝态氮的变化引起的。表明秸秆配施氮素能够降低土壤氮素矿化水平。(本文来源于《作物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冯世杰[4](2019)在《陇中黄土高原藜麦不同种植密度试验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秦安县采用全膜平铺穴播的方式,进行藜麦(陇藜1号)不同密度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在秦安县高山冷凉区及同类地区,采用全膜平覆穴播种植方式,陇藜1号最适宜种植密度为192 315株/hm~2,在此种植密度下,两年平均产量达3 294 kg/hm~2。(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9年05期)
马成[5](2019)在《陇中黄土高原藜麦不同播期对比试验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秦安县采用全膜平铺穴播的方式,进行藜麦(陇藜1号)不同播期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在秦安县高山冷凉区及同类地区采用全膜平覆穴播的种植方式,陇藜1号最适宜的播期应在4月15—25日。(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9年05期)
周栋昌[6](2019)在《陇中黄土高原紫花苜蓿与红豆草混播草地生产性能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陇中典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自然条件适宜紫花苜蓿生长,是甘肃省紫花苜蓿栽培面积较大区域之一,但目前该区域紫花苜蓿种植主要以单播为主,建植早期生物量低,而红豆草产草高峰来临早,二者混播可以弥补紫花苜蓿前两年产量低和红豆草寿命短的缺陷。因此,本研究以紫花苜蓿和红豆草为研究对象,于2016-2018年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黄金村探索紫花苜蓿与红豆草在1:0(H1)、7:3(H2)、5:5(H3)、3:7(H4)和0:1(H5)的混播比例下草地生产性能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对于陇中地区人工草地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植生长第二年,H2、H3、H4处理地上生物量分别比H1处理提高46.0%、34.0%、12.0%,但均低于H5处理;第叁年,H2、H3、H4处理地上生物量分别比H1处理提高36.5%、40.0%、23.5%,比H5处理提高34.9%、38.4%、22.1%,混播效应明显;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紫花苜蓿地下生物量积累速度高于红豆草。(2)随着混播组合中紫花苜蓿比例降低,其相对密度呈上升趋势,红豆草相对密度呈下降趋势;建植生长第二年,H2处理紫花苜蓿相对密度小于1,红豆草大于1,H3、H4处理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相对密度均大于1;第叁年,H2、H3、H4处理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相对密度均大于1。建植生长第二年,第一茬H2、H3、H4处理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相对产量总和小于1,第二茬大于1;第叁年,两茬H2、H3、H4处理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相对产量总和均大于1。随着混播组合中紫花苜蓿比例降低,紫花苜蓿相对红豆草的种间竞争力减小,H2、H3处理紫花苜蓿在种间竞争中占有优势,H4处理红豆草具有竞争优势。(3)建植生长第二年,两茬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粗蛋白含量均表现为H4处理最高;两茬紫花苜蓿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表现为H4、H3处理最低,红豆草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H2、H4处理最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为H4处理最低。第一茬紫花苜蓿相对饲喂价值H4处理最高,H1处理最低,红豆草相对饲喂价值H2处理最高,H5处理最低;第二茬紫花苜蓿相对饲喂价值H3处理最高,H4处理最低,红豆草相对饲喂价值H4处理最高,H5处理最低。总体来说,紫花苜蓿相对饲喂价值高于红豆草。(4)紫花苜蓿和红豆草混播第2年后土壤0-20 cm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增加,有机质含量增加了1.15%-20.42%,全氮含量提高了15.63%-39.06%,而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说明豆科牧草草地需要施用磷肥和钾肥以保持草地生产力。(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2-01)
王泳斌,武均,吕锦慧,蔡立群,张军[7](2019)在《不同氮素水平下有机物料添加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N_2O排放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不同用量氮肥配施生物质炭或小麦秸秆对旱作农田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连续进行4年不同氮素水平配施不同有机物料的田间定位试验,试验以3种施氮用量(不施氮肥、50 kg(N)·hm~(-2)氮肥、100 kg(N)·hm~(-2)氮肥)配施2种有机物料(小麦秸秆S、生物质炭B)及无有机物料(C)共组成9个处理,于2016年11月—2017年10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N_2O通量进行全年内连续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各处理N_2O年平均通量大小排序SN100>CN100>SN50>CN50>BN100>SNO>BN50>CN0>BN0,各处理N_2O排放通量变化趋势一致;相较N0处理(CN0、SN0、BN0)的年平均排放通量,N50(CN50、SN50、BN50)和N100(CN100、SN100、BN100)处理分别增加了6.92%和10.03%。相较CN0、CN50和CN100,与其相同氮素水平配施生物质炭后,N_2O年平均排放通量分别降低了0. 49%、3. 15%和4. 67%;配施秸秆后,N_2O年平均排放通量分别增加了6. 37%、3.44%和2.73%。单施氮肥或小麦秸秆配施氮肥均增加了N_2O排放的增温潜势,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减少了N_2O排放的增温潜势。主效应分析表明,氮素、秸秆均对提升N_2O排放通量发挥显着效应,而生物质炭具有降低效应。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温度与N_2O通量表现为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与N_2O通量表现为显着负相关关系(P<5%)。通径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对N_2O通量的增大作用远大于土壤含水量对N_2O通量的减小作用。秸秆或生物质炭与氮素无交互效应,N_2O排放通量随氮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大,秸秆还田促进了N_2O排放而生物质炭抑制了N_2O排放。因此,添加生物质炭对旱作农田固氮减排具有较大的潜力。(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李叶杉,张仁陟,张军,蔡立群,武均[8](2018)在《不同施氮水平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小麦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陇中旱作小麦农田不同生育时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旱区农业合理施用氮肥、减排温室气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长期施氮春小麦田为供试土壤,其中5个处理组氮肥投入量分别为0,52.5,105.0,157.5,210.0kg/hm~2.采用静态暗箱-气象色谱法测定旱作小麦农田土壤N_2O的排放通量,利用EGM-4便携式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测定小麦农田土壤CO_2的排放通量.【结果】春小麦全生育期内,不同施氮水平下N_2O排放通量变化趋势一致,其中在分蘖期(4月25日)、抽穗期(6月8日)和灌浆期(7月10日)出现排放峰,且灌浆期排放峰明显高于其他时期,出苗期出现排放最低峰.在灌浆期N_5处理组N_2O气体通量最高,其排放值为0.806mg/(m~2·h).CO_2通量变化在不同处理间较为一致,在分蘖期前变化幅度较小,至叁叶期开始降低,其中N_1、N2处理组在叁叶期到分蘖期CO_2通量变化幅度最大,分别从0.563、0.402μmol/(m~2·s)降低到0.238,0.183μmol/(m~2·s),其他处理变化幅度较小.相关分析发现,N_2O平均通量与各土层土壤温度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着;与0~5cm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与5~10cm和10~30cm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6和0.105.CO_2平均通量与各土层土壤温度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7、0.419和0.367;与0~5cm和10~30cm土壤含水量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9和0.385.【结论】在整个生育期内,小麦田N_2O和CO_2的排放量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共同影响.同时,小麦田不同施氮水平处理下N_2O的平均排放通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且N_5处理组N_2O排放量最高;小麦田CO_2的平均排放通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N_1处理组CO_2排放通量最高.(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高志强,蔡立群,武均,张仁陟,兰明娟[9](2018)在《长期不同耕作措施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磷的组分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黄绵土有机磷各组分在不同耕作措施下的效应关系,了解雨养农业区农业系统磷素利用效率,降低过多的磷素投入,进而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方法】本研究通过设置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应用Bowman-Cole法,测定了传统耕作(T)、免耕秸秆覆盖(NTS)、免耕不覆盖(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四种耕作措施实施15年后,0~5,5~10,10~20,20~40cm土层的有机磷组分特征.【结果】4个土层免耕与传统耕作差异不大,在秸秆覆盖方式下免耕处理显着高于传统耕作,并且从NT处理与TS处理下4个土层相比较,TS处理均高于NT处理,秸秆覆盖处理高于免耕处理;同时,0~40cm土层加权平均值表现为NTS>TS>T>NT.活性有机磷在各处理间差异显着,0~5cm土层NTS处理下活性有机磷含量显着高于NT、TS、T处理,分别高出11.21%,19.62%,30.75%;0~5cm中等活性有机磷在处理NTS下含量最高,分别较NT、TS、T处理高4.63%,6.71%,8.69%.有机磷各组分含量以中等活性有机磷为主体含量最大;各处理有机磷组分含量都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结论】通过研究不同处理下有机磷各组分含量来看,总体均表现为NTS>TS>NT>T,说明免耕的基础上进行秸秆覆盖,有利于总有机磷的积累与提高,免耕加秸秆覆盖对本地区的土壤有机磷组分提高明显,增加了土壤磷库的储存量.(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武均[10](2018)在《不同管理措施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不同管理措施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依托设置于陇中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的耕作措施、生物质炭不同添加水平以及氮素不同添加水平叁种土壤管理措施试验,通过分析耕作、秸秆添加、氮素添加水平、生物质炭添加水平等管理模式以及土壤有机碳、土壤碳组分、土壤全量和有效养分(氮、磷)、微生物量碳氮磷、生态酶活性对土壤碳氮磷、微生物量碳氮磷、生态酶活性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以揭示不同管理措施下农田土壤碳氮磷、微生物量碳氮磷和生态酶活性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以期为该区农田土壤固碳、减排,提升土壤肥力,促进作物增产的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并为适于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提升土壤肥力的土壤管理措施的筛选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管理措施的响应方式不同。(1)耕作管理模式下,添加秸秆对土壤和微生物量碳氮比、碳磷比以及生态酶活性化学计量学特征的提升效应最高。(2)生物质炭添加处理下,在0-20cm土层,B50水平下土壤C:N、C:P最高;B30水平对土壤微生物量、生态酶活性化学计量学特征的提升效果最优。(3)氮素不同添加水平下,N0水平下土壤C:N最高,土壤N:P为N157.5水平下的最高,而N105水平下土壤C:P、土壤微生物量C:N和C:P、(NAG+LAP):AP最高。2.微生物量、生态酶活性化学计量学特征对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变化具有不同程度的响应。耕作管理模式下,添加秸秆和无秸秆添加下土壤微生物量、生态酶活性化学计量比随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变化呈比例型变化(除无秸秆添加下微生物量氮磷比),符合“Constant propotional”模型。生物质炭添加管理模式下MBN:MBP、βG:AP和(NAG+LAP):AP符合“Constant propotional”模型,而MBC:MBN、MBC:MBP和βG:(NAG+LAP)则具有一定的约束比例,同时也受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影响。氮素添加管理模式下,MBC:MBN、βG:(NAG+LAP)和βG:AP符合“Constant propotional”模型,而MBC:MBP、MBN:MBP和(NAG+LAP):AP则具有一定的约束比例,同时也受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影响。3.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与土壤养分有效性间的反馈方式不同。耕作措施和生物质炭添加两种土壤管理方式下,土壤C:N、C:P和微生物量C:N、C:P、N:P以及βG:(NAG+LAP)、βG:AP、(NAG+LAP):AP越高,则土壤养分有效性越高。而土壤N:P越高,则土壤养分有效性越低。在氮素添加管理模式下,土壤C:N、微生物量C:N、βG:(NAG+LAP)、βG:AP越低,则土壤养分有效性越高。土壤C:P、N:P和微生物量C:P、N:P以及(NAG+LAP):AP越高,则土壤养分有效性越高。4.管理方式调控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机制不同。(1)耕作管理模式下,土壤有机碳是调节C:N、βG:(NAG+LAP)的主控因子;全磷是调节土壤C:P、N:P、βG:AP和(NAG+LAP):AP的主控因子。土壤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和全氮分别是调节微生物量C:N、C:P和N:P的主控因子。(2)生物质炭添加处理下,土壤有机碳是调节土壤C:N和C:P的主控因子;土壤全氮是调节土壤N:P、微生物量C:N和N:P、βG:(NAG+LAP)和(NAG+LAP):AP的主控因子;土壤全磷是调节微生物量C:P、βG:AP的主控因子。(3)氮素添加管理模式下,土壤有机碳是调节土壤C:P、微生物量C:N和C:P、βG:(NAG+LAP)的主控因子;土壤全氮是调节土壤C:N和N:P、微生物量N:P、(NAG+LAP):AP的主控因子;土壤全磷是βG:AP的主控因子。综上所述,农田生态系统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致使农田生态系统具有复杂、多样的特征。不同管理措施对农田土壤碳氮磷、微生物量碳氮磷、生态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程度与作用方式均不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与土壤养分有效性间的互馈方式也有所不同。(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陇中黄土高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分析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的贮水效果,本研究利用春小麦/豌豆(W/P)、豌豆/春小麦(P/W)轮作的长期定位试验,分别设置传统耕作(T)、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和免耕覆盖(NTS)4种耕作措施,以当地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月平均辐射量、月平均蒸发量、月作物耗水量为输入因子,以月土壤贮水量为输出,建立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的土壤贮水量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LSTM神经网络建立的土壤贮水量模型对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保护性耕作下土壤贮水量预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模型模拟结果的平均均方根误差为7.76 mm,平均绝对误差为6.95 mm,相对误差控制在?5%~+5%的范围内。2)P/W轮作序列中各处理的土壤贮水量均比W/P轮作序列增加1.09%~1.43%。3)不同轮作序列, NTS处理的贮水效果均优于其他3种耕作措施,在W/P轮作序列中,NTS处理的年均土壤贮水量比T、NT和TS分别增加2.89%、1.70%和2.46%;在P/W轮作序列中, NTS处理的年均土壤贮水量比T、NT和TS分别增加3.03%、1.91%和2.57%。4)不同降水年型,NTS处理的土壤贮水量最高,且干旱年效果更加显着,其中丰水年NTS处理的土壤贮水量比T、NT和TS平均增加2.71%、1.48%和2.19%,而干旱年平均增加3.97%、2.54%和3.64%。5)保护性耕作措施的贮水效果随季节发生变化,作物生长前期(3—5月)保护性耕作措施的贮水优势较为明显,进入作物生长旺盛期(5—6月)保护性耕作措施与传统耕作的贮水效果差异不显着,而作物生长后期(7月)保护性耕作措施较传统耕作土壤贮水量明显增加。基于LSTM神经网络模拟环境下免耕覆盖的贮水保墒效果最好,为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最适宜的保护性耕作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陇中黄土高原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世汉,武均,张仁陟,蔡立群,齐鹏.施氮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
[2].王钧,李广,刘强.基于LSTM神经网络模拟的陇中黄土高原沟壑区保护性耕作下土壤贮水量变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3].贺永岩,武均,张仁陟,张世汉,郭万里.秸秆与不同水平氮素配施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9
[4].冯世杰.陇中黄土高原藜麦不同种植密度试验报告[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
[5].马成.陇中黄土高原藜麦不同播期对比试验报告[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
[6].周栋昌.陇中黄土高原紫花苜蓿与红豆草混播草地生产性能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9
[7].王泳斌,武均,吕锦慧,蔡立群,张军.不同氮素水平下有机物料添加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N_2O排放特征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9
[8].李叶杉,张仁陟,张军,蔡立群,武均.不同施氮水平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小麦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8
[9].高志强,蔡立群,武均,张仁陟,兰明娟.长期不同耕作措施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磷的组分特征[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8
[10].武均.不同管理措施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