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面观测资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钟级地面观测数据,GPS,MET,匹配
地面观测资料论文文献综述
钟艳雯,朱亮,夏正龙,罗林艳,欧阳计跃[1](2019)在《基于分钟级地面观测数据的GPS/MET资料匹配系统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气象局要求使用国家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与缺少气象文件的GPS资料匹配,生成对应的GPS气象文件;同时由于GPS观测设备存在版本差异,需要进行基于分钟级地面观测数据的GPS/MET资料匹配系统开发。GPS/MET资料匹配系统是一套以CIMISS为数据来源、对台站上传的GPS数据进行检查、匹配、监控的系统。从GPS/MET资料匹配系统的功能结构、数据流向、系统流程等方面对系统架构进行阐述,并重点介绍文件匹配模块与资料处理模块的设计实现。(本文来源于《现代计算机》期刊2019年22期)
王闰芳,马晓丹,赵天良,王红磊,丁涵[2](2019)在《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AIRS卫星资料评估MACC再分析臭氧数据中国地区的适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用10 a(2003~2012年)的MACC(monitoring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and climate)再分析臭氧资料与同期中国大陆6个地面观测站的臭氧数据,以及AIRS(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卫星资料反演的大气臭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ACC臭氧柱浓度与所有地面站臭氧柱浓度相对偏差基本控制在17%之内,相关系数在0. 79~0. 97之间,MACC臭氧柱浓度与地面站臭氧柱浓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对于多年平均臭氧柱浓度空间分布,MACC再分析与AIRS卫星反演臭氧柱浓度的相对偏差在-3%~5%之间,MACC臭氧柱浓度相比AIRS柱浓度在青藏高原、南部沿海地区偏高,在东北地区偏低.各季节空间变化,MACC臭氧柱浓度与AIRS基本一致.在瓦里关站,MACC近地面臭氧与地面观测臭氧浓度月平均变化趋势存在一致性. MACC再分析近地面臭氧数据可以反映春季、夏季和秋季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趋势,但冬季MACC近地层臭氧资料出现了较大的偏差.(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李茂,秦荣显,卢帮维,张凤梅,陈伟浩[3](2018)在《高空和地面一体化观测资料的交互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四个方面对高空和地面气象一体化观测资料的交互应用展开分析:地面温压湿数据在高空探测时段的应用、地面风在高空探测放球时段的应用、地面降水数据在高空探测时段的应用以及高空探测资料在地面云观测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不论是探空正点放球,还是地面08:00、20:00观测或特殊天气、特殊状况下的观测,都可以通过文章提出的方法,及时调取高空或地面资料做交互订正应用,确立最佳处理方案,为提升一体化业务质量和获得完整的观测资料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气象水文海洋仪器》期刊2018年04期)
盛春岩,荣艳敏,刘诗军,范苏丹,肖明静[4](2018)在《一次局地大暴雨的地面观测资料同化预报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及其3DVAR(3-Dimentional Variational)资料同化系统,采用36 km、12 km、4 km叁层嵌套网格进行逐3 h资料同化和快速更新循环预报,对2011年5月8日鲁中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资料同化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面观测资料同化和快速更新循环对本次降水的预报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快速更新循环预报时不同化地面观测资料,或同化全部观测资料进行冷启动预报,模式均不能预报出山东的降水。同化地面观测资料后,显着改进了模式降水落区预报。地面观测资料同化可以影响到700 hPa高度以上温压湿风要素的变化,从而改变了大气初始场的温湿结构,导致模式预报的700 h Pa附近高空大气湿度和热力不稳定增强,700 hPa以下低层风场更强,850 h Pa鲁中以南风速较无观测资料同化的偏强2~4 m·s-1,低层风场的动力作用触发高空的不稳定大气,降水出现在山东。(本文来源于《海洋气象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张鑫宇[5](2018)在《叁维变分同化系统中地面观测资料同化方案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为了满足精细、短时天气预报的需求,我国地面自动站观测系统的建设日趋完善。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与其他观测资料相比,具有观测量均为模式变量的优势,自动站观测数据可以直接进行同化,不需要进行额外的观测算子搭建和数据反演,因此自动站数据可以更好的满足数值预报的快速同化需求;同时随着数值模式分辨率的提高以及同化循环周期的缩短,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特点的地面自动站资料是快速更新循环同化系统的重要资料来源,地面自动站覆盖率(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1 城市气象与环境——第七届城市气象论坛》期刊2018-10-24)
赵虹,刘寅[6](2018)在《一种地面观测资料的稀疏化方案在GRAPES-3DVAR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目前模式的叁维变分同化框架中,为了计算简单起见,通常假设观测算子的代表性误差空间不相关。因此,为了得到一个好的分析场,需要在同化之前滤去那些误差相关性强的观测,这种降低误差相关性的过程称之为稀疏化。为降低观测代表性误差的空间相关性,本文考虑到相邻两测站的高相关性,提出了一种稀疏化方案,方案步骤如下:(1)以模式格点为中心,以r为半径,计算该半径内的观测站与其它站之间的两两时间相关系数;(2)计算该观测站与周围所有站相关系数的平均;(3)选取该半径范围内平均相关系数最大的观测站。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挑选出该半径范围内的典型代表性观测。本文选取2008年1月1日00时至30日18时的SYNOP(surfacesynopticobservations)观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该资料时间分辨率为3小时,所研究区域为0-70°N,55oE-145°E,区域内共有3340个观测站。经过站点稀疏化后观测站在中国的东部地区分布密集,水平分辨率约为20-30km。稀疏化半径越大,站点分布越稀疏。并且在中国的东部地区,站点基本上可以做到均匀分布。随后本文利用GRAPES-3DVAR同化系统分别同化不同稀疏化方案下的地面气压,并且这些观测都进行了质量控制,通过批量同化试验研究不同稀疏化半径对模式模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当模式分辨率和观测半径的比率为1:3时,模式对降水的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实况,对各个时刻和各个量级的降水评分也较高。稀疏化半径过高或过低,对降水的改进不明显。(2)降水得到改进的原因主要是当稀疏化半径r=90km时,气压和温度分析场的误差最小,代价函数下降的梯度G更接近于0,且为缓慢平缓变化,表明达到了准稳定状态,此时模式的精度和观测资料与模式之间的匹配也达到最优状态。本文对稀疏化半径和模式分辨率的匹配关系做了初步的探讨研究,后期需要更多的个例来深入研究该方案的应用,期望能得出系统性的结论。(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4 青年论坛》期刊2018-10-24)
胡亚文[7](2018)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一体化质控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某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一体化质量控制运行进行了分析,找到自动能见度、自动蒸发、降水数据异常处理出现不正确和天气现象记录中出现的不合理问题和现象进行反馈。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为相关的人士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8年16期)
叶泓麟,田苹[8](2018)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气象服务在我国各项产业,尤其是农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气象服务的发展是人们幸福生活的保障,也是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性服务。在其发展过程中,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结合这一特点,本文将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中的具体应用作以简要分析。(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8年11期)
施红蓉,陈洪滨,夏祥鳌,范学花,张金强[9](2018)在《基于地面短波辐射观测资料计算淡积云的辐射强迫及水平尺度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不同类型云影响地面短波辐射的差异,提出利用地面短波总辐射变化检测识别淡积云以及计算淡积云水平尺度的方法,并对该算法进行误差分析,统计内蒙古草原地区夏季淡积云的水平尺度及其辐射强迫。结果表明:淡积云检测方法能比较好地识别、筛选出淡积云天。淡积云水平尺度和淡积云所在高度的风速成正比,风速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淡积云水平尺度估算准确性;淡积云水平与垂直尺度比对计算淡积云水平尺度影响最大;云移动经过遮挡太阳直射辐射的时段内,太阳天顶角变化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内蒙古草原地区夏季淡积云短波辐射强迫小时平均为-134.1 W m-2,水平尺度平均值为1129 m,水平尺度的概率密度呈幂指数分布。(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罗曼[10](2018)在《全程质量控制在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资料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这就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资料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资料是天气预报和气候测报的一个基础性资料,是审核地面月报表、年报表等报表文件的原始资料。气象部门应加强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资料的质量控制,提高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资料的质量。因此,加强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资料的质量控制将成为极具价值的研究课题。通过全程质量控制,使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本文试从多个角度探讨加强气象观测数据资料质量控制的方法,旨在保障气象资料的精准度、全面性与即时性,从而提高气象观测的准确性和天气预报的质量。(本文来源于《城市地理》期刊2018年02期)
地面观测资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10 a(2003~2012年)的MACC(monitoring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and climate)再分析臭氧资料与同期中国大陆6个地面观测站的臭氧数据,以及AIRS(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卫星资料反演的大气臭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ACC臭氧柱浓度与所有地面站臭氧柱浓度相对偏差基本控制在17%之内,相关系数在0. 79~0. 97之间,MACC臭氧柱浓度与地面站臭氧柱浓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对于多年平均臭氧柱浓度空间分布,MACC再分析与AIRS卫星反演臭氧柱浓度的相对偏差在-3%~5%之间,MACC臭氧柱浓度相比AIRS柱浓度在青藏高原、南部沿海地区偏高,在东北地区偏低.各季节空间变化,MACC臭氧柱浓度与AIRS基本一致.在瓦里关站,MACC近地面臭氧与地面观测臭氧浓度月平均变化趋势存在一致性. MACC再分析近地面臭氧数据可以反映春季、夏季和秋季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趋势,但冬季MACC近地层臭氧资料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面观测资料论文参考文献
[1].钟艳雯,朱亮,夏正龙,罗林艳,欧阳计跃.基于分钟级地面观测数据的GPS/MET资料匹配系统开发[J].现代计算机.2019
[2].王闰芳,马晓丹,赵天良,王红磊,丁涵.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AIRS卫星资料评估MACC再分析臭氧数据中国地区的适用性[J].环境科学.2019
[3].李茂,秦荣显,卢帮维,张凤梅,陈伟浩.高空和地面一体化观测资料的交互应用[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8
[4].盛春岩,荣艳敏,刘诗军,范苏丹,肖明静.一次局地大暴雨的地面观测资料同化预报试验研究[J].海洋气象学报.2018
[5].张鑫宇.叁维变分同化系统中地面观测资料同化方案的改进[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城市气象与环境——第七届城市气象论坛.2018
[6].赵虹,刘寅.一种地面观测资料的稀疏化方案在GRAPES-3DVAR中的应用[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4青年论坛.2018
[7].胡亚文.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一体化质控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J].农业与技术.2018
[8].叶泓麟,田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8
[9].施红蓉,陈洪滨,夏祥鳌,范学花,张金强.基于地面短波辐射观测资料计算淡积云的辐射强迫及水平尺度方法研究[J].大气科学.2018
[10].罗曼.全程质量控制在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资料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