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平洋海隆附近论文-曾志刚,齐海燕,陈帅,殷学博,李兆学

东太平洋海隆附近论文-曾志刚,齐海燕,陈帅,殷学博,李兆学

导读:本文包含了东太平洋海隆附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热液蚀变,斜长石微斑晶,玄武质玻璃,枕状玄武岩

东太平洋海隆附近论文文献综述

曾志刚,齐海燕,陈帅,殷学博,李兆学[1](2014)在《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枕状玄武岩中斜长石微斑晶和玻璃边缘的热液蚀变:SEM和EDS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底热液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可从岩石中淋滤出元素,形成成矿流体,进而能对近海底水体的化学组成产生影响.本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取自一个拖网站位(103°57.62′W,12°50.55′N,水深2480 m)的枕状玄武岩中斜长石微斑晶和玻璃边缘的热液蚀变特征.结果表明,斜长石微斑晶和玻璃的边缘呈现出轻微的化学蚀变,而枕状玄武岩样品内部的辉石和橄榄石微斑晶没有受到热液流体的影响.进一步,可以将斜长石微斑晶和玄武质玻璃边缘的化学蚀变分别划分为5和4种类型.斜长石微斑晶和玻璃边缘中热液蚀变所导致的化学变化意味着枕状玄武岩表面发生的热液流体-斜长石微斑晶和/或玻璃相互作用的程度不同.如果热液流体-斜长石微斑晶和/或玻璃相互作用的程度相对较弱,则Si,Al,Ca和Na呈现出由斜长石微斑晶和/或玻璃内侧向外扩散的趋势,并导致这些元素分别在斜长石微斑晶和玻璃的边缘外侧聚集.在热液流体-斜长石微斑晶和/或玻璃相互作用程度相对较强的期间,Si,Al,Ca和Na也由斜长石微斑晶和/或玻璃内侧向外扩散,但这些元素在斜长石微斑晶和玻璃边缘的含量均相对较低.基于斜长石微斑晶和玻璃边缘的化学变化,可估算出在热液流体和海底枕状玄武岩相互作用期间,导致斜长石微斑晶边缘中Si,Al和Fe含量的变化率分别达到10.69%,17.59%和109%.类似地,玻璃边缘中Si,Al和Fe含量的变化率则分别达到9.79%,16.30%和37.83%.(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4年09期)

赵慧静,曾志刚,殷学博,陈帅[2](2014)在《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洋中脊玄武岩微量元素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33件采自东太平洋海隆(EPR)13°N附近的玄武岩和火山玻璃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以探讨该区域玄武岩的演化过程和物质来源。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比值m(Tb)/m(Lu)(1.74~2.03),m(Sm)/m(Nd)(0.29~0.35)和m(Nd)/m(Y)(0.32~0.48)存在不能忽略的变化,表明它们可能受到了非均一质地幔来源的影响。m(La)/m(Nb),m(La)/m(Sm)和m(La)的线性相关性辨别结果,以及稀土元素分布型式图表现的元素分布特征等均表明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的洋中脊玄武岩可能来自不同的端元组分,也证明研究区域内的玄武岩除N-MORB(常规型MORB)外,还有E-MORB(富集型MORB)。此外,玄武岩m(Ce)/m(Pb)和m(Ce),m(Nb)/m(U)和m(Nb),以及m(Nb)/m(La)和m(La)线性相关性,均显示了这些微量元素比值和微量元素含量的正相关趋势,这可能与双组分地幔熔融有关。m(Nb)/m(Th)和m(Th)线性相关性显示出负相关,显示该区域玄武岩的地幔来源组成可能受到了富集组分的影响。分析显示,样品的Nb*值均大于1,而大部分样品的Ta*值大于1,这表示大部分玄武岩的来源很可能是从俯冲区域循环的物质。(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4年04期)

赵慧静[3](2013)在《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洋中脊玄武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地区洋中脊玄武岩矿物组成,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玄武岩中橄榄石寄主的熔融包裹体的主量和微量元素,以及火成岩中硅和氧同位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地区玄武岩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并通过对玄武岩结晶过程的模拟,对岩浆演化过程进行了示踪。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快速扩张洋脊区域玄武岩的成因和起源,有助于了解全球洋中脊玄武质岩浆活动的特征。通过对研究区域洋中脊玄武岩样品中主量和微量元素的分析,显示该地区玄武岩中存在富集型洋中脊玄武岩(E-MORB)。主量元素的分析表明这些MORB来自熔融深度不同的地区,且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熔融,并在玄武岩质岩浆中出现了橄榄石和斜长石的共结晶。洋中脊玄武岩微量元素的分析显示洋中脊玄武岩的岩浆来源中可能有富集型组分物质的加入。结合洋中脊玄武岩和其中橄榄石寄主熔融包裹体的主量元素组成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EPR13°N附近地区的玄武质岩浆中存在Olv+Plag+Cpx共结晶,但在喷出地表的MORB中,只存在Olv+Plag共结晶,证实了“辉石悖论”在该地区玄武岩的研究中也成立。同时,通过使用COMAGMAT软件对熔融包裹体和MORB全岩中矿物结晶分异过程的模拟以及熔融包裹体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我们认为该地区出现的E-MORB是富集型物质的低压熔融(1±1kbar),以及富集型组分和普通地幔岩浆高压混合(4±2kbar)这两个不同过程作用的结果。EPR13°N附近地区中MORB的δ~(30)Si和δ18O均值与已知的普通MORB的δ~(30)Si和δ18O值有差异,我们推断,可能是该地区的玄武岩受到了富集组分的影响。而作为对比研究区的Manus海盆,其火成岩中相对高的Si、O同位素值显示它们可能受到了热液蚀变的影响。在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的岩石序列中,δ~(30)Si和δ18O值都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我们认为,随着岩浆的演化,Si和O同位素的分馏受到了SiO2含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3-05-01)

武力,曾志刚,殷学博,王晓媛,陈帅[4](2012)在《东太平洋海隆(EPR)13°N附近含金属沉积物孔隙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采自东太平洋海隆13°N(EPR 13°N)的一个热液成因含金属箱式沉积物岩心E272的孔隙率变化特征。样品孔隙率在70.0%-85.2%之间,顶部层位比底部层位高14%左右。孔隙率随深度增加而指数式单调递减,平均递减梯度约为-0.31%/cm。该岩心上部层位呈红棕色,下部层位呈黄绿色,表明该岩心经历了显着的早期化学成岩作用。前人关于该岩心的元素地球化学,粒度和年代学数据,共同证明该岩心孔隙率随深度变化特征受稳态压缩过程控制。其孔隙率随深度的变化关系符合稳态压缩模型的经验拟合公式。E272顶部沉积物-水界面处溶解物质与海水的交换以离子扩散机制为主,而岩芯内部溶解物质的迁移则可能主要受自下而上的孔隙水流动机制控制,这与岩芯中活动元素含量上部高,下部低的分布模式一致。该研究对将来进一步讨论E272岩心在早期成岩作用中的化学过程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2年01期)

陈代庚,曾志刚,翟滨,殷学博,张国良[5](2010)在《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Fe-S-H_2O系统布拜图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热力学计算的基础上,依据硫化物中矿物组合和热液流体化学组成绘制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Fe-S-H2O系统布拜图(Peurbax diagram),阐明了实际情况下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流体由高温至低温的过程中,硫化物中优势矿物黄铁矿的稳定场的演化。结合已有的动力学实验和硫同位素分馏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沉淀硫化物的热液活动过程中形成优势矿物黄铁矿的可能的主要化学反应历程。在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海底热液系统中,热液流体由高温(T>200℃)演化至低温(25~200℃)过程中黄铁矿的形成机制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0年02期)

张国良,江少卿,欧阳荷根,陈代庚,殷学博[6](2010)在《上地幔中的岩浆混合作用: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玄武岩高Mg#橄榄石内熔体包裹体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洋中脊玄武质岩浆中早期结晶产物:高Mg#橄榄石常捕获有早期熔体,从而形成熔体包裹体.这些熔体包裹体记录了岩浆早期演化的重要信息.本研究获得的东太平洋海隆(EPR)13°N附近5个站位玄武岩具有很小的K/Ti(0.07~0.12),Tb/Lu(1.72~1.84),Sm/Nd(0.310~0.332)变化范围和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说明亏损上地幔源区具有相似的矿物组成.结合前人的Sr和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玄武岩未经受明显的洋壳混染作用.通过对校正橄榄石分异和"铁丢失"作用后获得的65个初始熔体包裹体组成分析,表明这些熔体包裹体具有较寄主玄武岩高的MgO含量,因此,可能是寄主岩浆早期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从而能够指示岩浆较早期阶段的演化过程.寄主玄武岩尚处于橄榄石+斜长石共结结晶阶段,但熔体包裹体具有较寄主玄武岩更高的CaO/Al2O3比值,且该比值与MgO正相关和Na2O负相关的事实表明寄主玄武岩经历了较高压下的单斜辉石结晶分异.同时,根据单斜辉石结晶和熔体包裹体液相线组成计算其平均结晶压力为(0.83±0.25)GPa,说明这些熔体包裹体平均捕获于洋底以下~24km左右的上地幔中.熔体包裹体的Ca8/Al8,Na8与Fe8之间良好的负相关性,及其明显高于寄主玄武岩的Ca8/Al8,Na8,Fe8和K/Ti变化范围,显示这些熔体包裹体形成于不同熔融程度和深度的岩浆混合作用.另外,根据寄主玄武岩和熔体包裹体Ca8/Al8,Na8,Fe8和K/Ti的变化范围和平均值,这些玄武质岩浆仍需要在洋壳中经历其他组成端元的岩浆混合作用.由此可见,洋中脊玄武岩斑晶内熔体包裹体组成的多样性并不都反映岩浆在洋壳内的混合和结晶作用,形成于上地幔压力下的橄榄石中熔体包裹体不能直接与其他矿物斑晶中熔体包裹体共同用于指示洋壳内的岩浆过程.本次高Mg#橄榄石中熔体包裹体研究证明东太平洋海隆下部地幔中的确存在不同来源深度和熔融程度的岩浆混合作用。(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0年10期)

张国良[7](2010)在《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玄武岩特征及其对岩浆作用的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的玄武岩进行了矿物组成分析、全岩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铀系同位素组成分析、橄榄石和斜长石及其中熔体包裹体成分分析。该研究有利于深入认识快速扩张洋中脊地幔的熔融过程和玄武质岩浆演化特征,并揭示玄武质岩浆动力学过程对岩浆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的控制机制。该区玄武岩的矿物组成和常量元素特征表明,玄武质岩浆在浅部洋壳内经历了强烈的低压橄榄石+斜长石共结晶,而不存在单斜辉石斑晶。热力学软件COMAGMAT计算表明,岩浆在高压(4-8 kbar)条件下经历了单斜辉石结晶。另外,对65个熔体包裹体的组成分析表明,洋中脊玄武岩结晶深度并不是过去所指出的洋壳内,而是在岩浆侵入洋壳之前就已经历了分异结晶作用,即洋中脊玄武质岩浆过程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绝热过程。岩浆结晶过程中Ni含量的变化可以通过岩浆房内少量多次的岩浆混合作用解释。洋中脊玄武质岩浆早期结晶产物:高Mg#橄榄石捕获有早期熔体-熔体包裹体。高Mg#橄榄石中熔体包裹体研究证明东太平洋海隆地幔中的确存在不同来源深度和熔融程度的岩浆混合作用。研究对比了洋中脊和洋岛玄武岩230Th-238U不平衡数据,结果表明洋中脊玄武岩过剩230Th受控于地幔熔融条件。我们提出一个密度控制模型以解释玄武岩铀系同位素组成特征。在该模型中,深部来源的岩浆均具有相对浅部岩浆较高的(230Th/238U)、Fe8、La/Sm和岩浆密度。深源岩浆较高的密度会导致其在迁移过程中的上浮力较弱,从而倾向于长时间滞留在岩浆房底部;而浅部来源的岩浆具有较低的岩浆密度和较强的上浮力,从而滞留时间较短。研究对比了2202个东太平洋海隆玄武岩和888个海隆附近海山玄武岩常量元素组成,以揭示研究区地幔熔融条件对岩浆演化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从东太平洋海隆北段至南段,扩张速率逐渐从8 cm/yr (16°N)变化至15 cm/yr (19°S),其岩浆结晶压力也相应降低。因此,受控于扩张速率的岩浆供应控制了洋壳温度和岩浆结晶深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0-04-01)

曾志刚,陈代庚,殷学博,王晓媛,张国良[8](2009)在《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硫化物中的元素、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了东太平洋海隆13oN附近1个站位(103o54.48′W,12o42.30′N,水深2655m)热液硫化物的矿物、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热液硫化物主要由闪锌矿、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组成,且在ep-s-1层含有次生氧化形成的针铁矿,为富Zn型硫化物,其稀有元素Li(0.15×10-6~0.30×10-6),Be(0.01×10-6~0.05×10-6),Zr(73.8×10-9~1344×10-9),Nb(8.14×10-9~64.7×10-9),Hf(2.54×10-9~28.0×10-9)和Ta(0.203×10-9~1.21×10-9)含量远低于洋壳,具有相对高Au含量,低Co,Ni,Sr,Cs,Ba,Bi和U含量的特点.热液硫化物中Zn-Cr,Cd-Ga,Cu-P和P-In之间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2>0.8),而Zn-Fe和Cu-Ba之间均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R2>0.8).从低温矿物组合到高温矿物组合,热液硫化物中的分散和稀有元素(In,Li,Cs等)含量在空间上的分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且热液硫化物中锌、铁和铜硫化物分别控制了Cd,Cs和P等元素含量的变化.由于海底风化作用,使得含次生氧化矿物的红褐色硫化物氧化层中V,Mn和REE等元素相对富集,使ep-s-1层具有与海水一致的REE配分模式,并对热液硫化物中元素比值之间的相关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从高温矿物组合到低温矿物组合,热液硫化物中Fe含量和δ34S值逐渐增加,Zn含量和铅同位素比值逐渐减小,反映出海水对热液硫化物形成过程中的元素和硫、铅同位素组成的影响逐渐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期刊2009年12期)

张国良,曾志刚[9](2009)在《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岩浆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快速扩张洋中脊,东太平洋海隆岩浆作用研究对理解洋壳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对获得于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的玄武岩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包括:常量元素、微量和稀土元素、铀系同位素及矿物熔体包裹体研究。常、微量元素结果表明,这些玄武岩均属N型洋中脊玄(本文来源于《矿物学报》期刊2009年S1期)

李康,曾志刚,殷学博,陈帅,王晓媛[10](2009)在《东太平洋海隆13°N和赤道附近表层沉积物中的元素赋存状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海底热液活动对沉积物元素赋存状态的影响,对东太平洋海隆(EPR)13°N和赤道附近表层沉积物样品17A-EPR-TVG1、17A-EPR-TVG5做了全样及顺序提取分析,探讨了Al、Ca、Fe、Mn、Ti、Ba、Zn、Cu、Sr、V、Mo、U及稀土元素赋存状态。XRD结果显示,17A-EPR-TVG1沉积物的主要矿物形态为黄铁矿,17A-EPR-TVG5沉积物样品主要矿物为方解石。受热液影响明显的17A-EPR-TVG1沉积物中,除Ca、Sr外,其余元素主要赋存于铁锰氧化物与残留相中。正常深海沉积物17A-EPR-TVG5中,除Al、Ba、Ti外,其余元素主要赋存于碳酸盐相及铁锰氧化物相中。稀土元素的顺序提取结果显示,17A-EPR-TVG1沉积物4个相态稀土元素北美页岩配分曲线中均有Eu正异常,17A-EPR-TVG5沉积物4个相态稀土元素北美页岩配分曲线中均出现Ce负异常,分别指示了二者形成过程中热液与海水的加入。(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09年03期)

东太平洋海隆附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33件采自东太平洋海隆(EPR)13°N附近的玄武岩和火山玻璃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以探讨该区域玄武岩的演化过程和物质来源。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比值m(Tb)/m(Lu)(1.74~2.03),m(Sm)/m(Nd)(0.29~0.35)和m(Nd)/m(Y)(0.32~0.48)存在不能忽略的变化,表明它们可能受到了非均一质地幔来源的影响。m(La)/m(Nb),m(La)/m(Sm)和m(La)的线性相关性辨别结果,以及稀土元素分布型式图表现的元素分布特征等均表明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的洋中脊玄武岩可能来自不同的端元组分,也证明研究区域内的玄武岩除N-MORB(常规型MORB)外,还有E-MORB(富集型MORB)。此外,玄武岩m(Ce)/m(Pb)和m(Ce),m(Nb)/m(U)和m(Nb),以及m(Nb)/m(La)和m(La)线性相关性,均显示了这些微量元素比值和微量元素含量的正相关趋势,这可能与双组分地幔熔融有关。m(Nb)/m(Th)和m(Th)线性相关性显示出负相关,显示该区域玄武岩的地幔来源组成可能受到了富集组分的影响。分析显示,样品的Nb*值均大于1,而大部分样品的Ta*值大于1,这表示大部分玄武岩的来源很可能是从俯冲区域循环的物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太平洋海隆附近论文参考文献

[1].曾志刚,齐海燕,陈帅,殷学博,李兆学.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枕状玄武岩中斜长石微斑晶和玻璃边缘的热液蚀变:SEM和EDS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

[2].赵慧静,曾志刚,殷学博,陈帅.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洋中脊玄武岩微量元素特征[J].海洋科学.2014

[3].赵慧静.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洋中脊玄武岩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

[4].武力,曾志刚,殷学博,王晓媛,陈帅.东太平洋海隆(EPR)13°N附近含金属沉积物孔隙率研究[J].海洋科学.2012

[5].陈代庚,曾志刚,翟滨,殷学博,张国良.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Fe-S-H_2O系统布拜图及其地质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0

[6].张国良,江少卿,欧阳荷根,陈代庚,殷学博.上地幔中的岩浆混合作用: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玄武岩高Mg#橄榄石内熔体包裹体证据[J].科学通报.2010

[7].张国良.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玄武岩特征及其对岩浆作用的指示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

[8].曾志刚,陈代庚,殷学博,王晓媛,张国良.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硫化物中的元素、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化[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

[9].张国良,曾志刚.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岩浆作用研究[J].矿物学报.2009

[10].李康,曾志刚,殷学博,陈帅,王晓媛.东太平洋海隆13°N和赤道附近表层沉积物中的元素赋存状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

标签:;  ;  ;  ;  

东太平洋海隆附近论文-曾志刚,齐海燕,陈帅,殷学博,李兆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