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转移过程论文-周淼淼

电荷转移过程论文-周淼淼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荷转移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飞秒瞬态吸收光谱,氧氟沙星,9-蒽醛,氨基蒽醌

电荷转移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周淼淼[1](2019)在《药物分子光敏过程中的电荷转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科学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原子分子尺度的物理化学过程。而飞秒激光的出现,则将这些研究的时间尺度,提升到了飞秒量级。在此基础上,可以观测到许多原子分子尺度的物理过程,例如内转换、系间交叉、质子转移、电子转移、电荷转移、共振能量转移、振动弛豫、荧光和磷光现象、受激辐射等。其中,超快电荷转移过程,常见于生物体系,例如光合作用、光裂合酶、隐花色素、DNA损伤等。在这些生物体系之中,电荷转移过程起到了电荷迁移和能量传递的作用:光受体被激发后,通过电荷转移过程,将高能态电荷传递到其它分子,使其处于激发态,并使其带电,进而引起其它反应。而光受体自身被光激发后出现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可能成为分子间电荷转移过程的前置过程和诱因。电荷转移是药物分子光敏过程中的主要原因之一。药物分子的光敏过程,主要表现为服药人受到UV-A或UV-B紫外光照射后,被照射部位出现特定变化:如果该变化对治疗疾病有帮助,称为光动力治疗,对应的药物分子则称为靶向药物;如果对人体有害,则是光毒性,是药物开发中需要注意并尽量避免的。已知的药物分子光敏过程的作用机理,包括电荷转移与叁重态的存在,电荷转移使得光敏药物与周围分子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出现其它现象;而叁重态,可以与基态的O2作用,使其处于激发态,导致其DNA和蛋白质被氧化。对药物分子光敏过程中的电荷转移进行超快动力学研究,可以获得其详细的光物理机制,分析分子中各个基团的作用,进而调整分子结构,增加有益效果,减少有害现象,达到优化药物效果的目的。本文使用飞秒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9-蒽醛、氧氟沙星、1-氨基蒽醌等叁个分子的超快电荷转移过程。氧氟沙星是成品药物,具有光敏特性,研究其电荷转移过程,有助于分析其光敏机制;9-蒽醛和1-氨基蒽醌是药物中间体,可以作为光受体,部分以其为基础的药物具有光敏性和光毒性,研究其电荷转移过程,可以为药物研发提供参考和依据。具体工作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叁个部分:第一部分用飞秒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 9-蒽醛在不同极性溶剂(乙醇和正己烷)里光敏过程中的电荷转移过程和系间交叉过程。9-蒽醛被400nm光激发至S1态Franck-Condon区,然后通过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到达电荷转移态,此过程在乙醇和正己烷溶剂中的寿命分别为0.11 ps和0.23 ps。乙醇极性高于正己烷,受此影响,乙醇溶剂中的电荷转移速度高于正己烷。随后分子通过系间交叉过程进入叁重态,这一过程在两个溶剂中的寿命分别为22.3 ps和21.4 ps。因为两个溶剂中,由S,态到叁重态的能量相差不大,所以两个溶剂中的系间交叉过程寿命相近。电荷转移过程和系间交叉过程可能引起DNA和蛋白质损伤,而本工作表明9-蒽醛光敏过程中同时存在这两个过程,这意味着基于9-蒽醛开发的药物,可能具有光敏性和光毒性,对药物开发具有指导意义。第二部分用飞秒瞬态吸收光谱技术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了氧氟沙星光敏过程中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和后续的非辐射过程的物理机制。氧氟沙星受330 nm光激发,到达S1态Franck-Condon区,然后通过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到电荷转移态,此过程的寿命为τ1=1.4 ps。随后S1态通过系间交叉转移到叁重态,其寿命为τ2=158 ps,系间交叉量子产率为0.33。本工作通过证明氧氟沙星光敏过程中存在超快电荷转移过程和系间交叉过程,为研究氧氟沙星的光毒性机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第叁部分用飞秒瞬态吸收光谱技术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了 1-氨基蒽醌光敏过程中的光致电荷转移过程。1-氨基蒽醌被460 nm光激发至S1态Franck-Condon区,随后发生扭转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其寿命为5 ps。在电荷转移过程中,有扭转变形,且存在着势垒,因而寿命较长。在电荷转移过程中,在势垒之前,有从S1态到叁重态的系间交叉过程与电荷转移过程的竞争,其寿命为28 ps。另有从S1态到S0态的荧光过程,荧光寿命为550 ps。本工作通过研究1-氨基蒽醌光敏过程,与其它蒽醌类化合物对比,揭示了蒽醌类药物光敏过程中的光诱导电荷转移过程和非辐射动力学过程的物理图像,对解释蒽醌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对新型蒽醌类药物的开发、合成和改良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杨艳辉[2](2019)在《光电转换材料光致电荷转移机理的超快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传统的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能否寻找到合适的可替代能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二十世纪末及二十一世纪初发生的局部战争多数是为了抢占更多的石油资源。开发和利用可再生的太阳能可使人类减少甚至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贵金属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来源于电磁波及金属内导带电子的相互作用,它可以极大地提升器件的光电响应性能。金纳米作为稳定的贵金属纳米粒子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因为它们有很多吸引人的性质,如制备简单,易于功能化。同时由于它的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具有很强的吸收可见光的能力。金纳米可以广泛应用在很多方面,如在材料科学的应用,多种类型的功能性组装;与尺寸相关的电,磁和光学性质(量子尺寸效应),以及它们在光催化和生物上的应用。金纳米等离激元效应的相关研究是当前新材料及能源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探索充分利用太阳光的可见光响应材料是提升光电转换材料性能的关键。将金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应用于光电转换,将大大提高传统光电转换材料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和光稳定性。我们知道目前以联吡啶钌衍生物/二氧化钛纳晶复合薄膜为基础的太阳能电池是非常低廉高效可实用性强的光伏电池。但是其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染料的稳定性问题限制了其应用。金纳米作为稳定的金属材料,用之取代传统的光敏化剂将会解决这一问题。飞秒超快光谱为研究电荷转移行为提供了非常灵敏的实验方法。利用超短激光脉冲作为激发、探测的手段,通过测量瞬态光谱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实现对原子、分子的瞬态效应和过程的研究。在目前的研究中,主要是通过光伏器件效率的测量,来阐述贵金属等离子能带效应。在选择激发贵金属的等离子能带的条件下,光电转换效率的增强是由于电子的热运动引起的电荷移动还是电子直接从贵金属注入到相应的受体呢?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目前存在很大争议。利用超快光谱的实验手段阐明这一原理将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在本文中,我们以氯金酸为原料,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通过提高药品中金粒子的摩尔含量,合成不同直径的金纳米颗粒。然后将金纳米颗粒组装二氧化钛半导体(TiO_2),用刮刀法制备出厚度约为15μm的薄膜。拟利用飞秒时间分辨超快光谱,选择激发金纳米的等离子能带,研究金纳米组装半导体体系的电荷转移过程,设计改变金纳米尺寸的实验方案,揭示其电荷转移的机理,阐明纳米金等离激元特性的物理本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钟敏,李红杰,邵珠峰[3](2019)在《ZnO-PSA Ⅱ型异质结界面电荷转移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稳态光致发光光谱和纳秒时间分辨瞬态光谱(NTRT-PL)表征,揭示ZnO-PSA Ⅱ型纳米异质结光生载流子电荷转移过程,通过甲基橙光降解实验,测得ZnO-NRs和ZnO-PSA紫外光降解率分别为25. 5%和60. 1%,光降解率提高到2. 4倍,表明Ⅱ型异质结相对于单一半导体而言,能促进光生载流子在界面间电荷转移,有利于载流子的分离。(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堃,屈一至[4](2018)在《N~(5+)离子与He(1s~2)原子碰撞单电荷转移过程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粒子碰撞过程广泛存在于天体物理和等离子体环境中,涉及的多体、多中心等问题,一直都是基础原子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N~(5+)离子与He(1s~2)原子碰撞过程中,由实验和理论数据可知,在低能(E <1 keV/amu)区域内,单电子转移(SEC)(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8-07)

李慧[5](2018)在《染料分子激发态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的超快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发态分子内电荷转移(ICT)过程是原子与分子物理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从超快动力学角度研究激发态ICT过程,能够更好地理解ICT过程的光物理机制,在有机光学材料、探针分子和太阳能存储等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在本文中,应用飞秒瞬态吸收光谱技术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几种染料分子的激发态ICT过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TDDFT)研究了分子间氢键对香豆素340(C340)分子ICT过程的影响。通过静电势分析与几何构型优化,我们发现C340分子可以与四氢呋喃(THF)溶剂形成分子间氢键复合物C340-THF。前线分子轨道结果显示,C340单体和C340-THF在电子激发态均会发生ICT过程。结合C340-THF氢键复合物的氢键键能、红外振动光谱以及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等研究结果,我们证实分子间氢键在电子激发态相对于基态而言显着加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激发态分子间氢键的加强机制可以促进C340分子ICT过程的发生。(2)采用飞秒瞬态吸收光谱实验技术和DFT/TDDFT理论方法研究了溶剂的供氢能力对染料LD 490分子ICT过程的影响。超快动力学拟合结果显示,LD490分子在1,4-二氧六环(Diox)、甲醇(MeOH)和六氟异丙醇(HFIP)叁种溶剂中均存在两个超快过程,分别归属为振动弛豫(IVR)过程和ICT过程。随着溶剂供氢能力的增加,IVR过程逐渐减慢,而ICT过程逐渐加快。结合理论计算,我们证实了溶剂供氢能力的增加使分子间氢键的相互作用增强,从而有效地促进了LD 490分子的激发态ICT过程。(3)应用高压稳态荧光光谱和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压力对香豆素7(C7)分子在乙腈(ACN)溶剂中TICT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液相ACN溶剂中,C7分子存在一个单荧光峰。结合DFT/TDDFT理论计算,我们将其归属为ICT态荧光,并解释了C7分子TICT态不发射荧光的机理;当高压诱导ACN溶剂从液相转变至固相,C7分子出现了一个新荧光峰。我们证实ACN的结晶限制了氨乙基基团的转动,导致C7分子在电子激发态形成了一个新TICT态,从而辐射荧光。在常压下,通过提高溶剂粘度的方法来抑制氨乙基基团的旋转,却无法实现TICT态发光。我们还发现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C7分子TICT过程的时间尺度在液相ACN溶剂中逐渐变慢;在固相ACN中,TICT过程逐渐变快。研究结果表明,高压不仅能够将C7分子的TICT态从不发光态转变至发光态;同时还可以诱导ACN溶剂的液固相变,从而有效地调控C7分子的TICT过程。(4)应用DFT/TDDFT理论方法,我们对2-(1H-pyrazol-5-yl)pyridine(PP)分子在丙醇(1-PrOH)溶剂中的ICT与激发态双质子转移(ESDPT)的耦合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分子几何构型和红外振动光谱分析,我们发现PP分子与1-PrOH可以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氢键复合物(PPP),并且PPP复合物在电子激发态能够通过分子间氢键发生ESDPT过程。前线分子轨道和跃迁密度矩阵结果揭示,PPP被光激发后会发生ICT过程,从而导致PP分子的氢键给体和受体官能团得失电子能力均明显增加,为发生ESDPT过程提供了驱动力。(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王晓蕾[6](2018)在《利用SERS光谱对金属—染料—半导体DSSC体系中电荷转移过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DSSC)问世以来,人们一直从增加吸光能力、促进更大程度的电荷转移(Charge-transfer,CT)过程两方面不断提升这一高效、低价电池的效率。本论文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光谱具有监测CT过程的特性,以DSSC光阳极上常见的材料构建适合利用SERS光谱研究CT过程的半导体-染料-金属体系,成功建立了一种利用SERS光谱对金属-染料-半导体DSSC结构中CT过程的研究方法,这无论是对于理解其中CT过程,还是对于今后提高电池效率,都至关重要。本论文创新成果如下:(1)利用SERS光谱对Ag/N719/n-TiO_2体系中CT过程进行研究。通过改变体系中TiO_2层数、调节激发光波长等方法,明确了CT过程改变了SERS光谱的哪些部分,成功建立起以金属-N719-半导体为基底的DSSC体系中SERS光谱与CT过程之间的桥梁,并在此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后续研究(2、3、4)。(2)探究Ag对于TiO_2/N_3/Ag结构CT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Ag的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效应可以增强该体系的光学吸收、拓宽光响应范围。此外,Ag的费米能级为CT提供一个新的路径,这在增强电荷转移度(ρCT)的同时将CT阈值由2.071 e V(TiO_2/N_3)降低至1.877 e V(TiO_2/N_3/Ag)。最后,讨论了TiO_2煅烧温度的差异对于TiO_2/N_3/Ag体系CT过程的影响。(3)探究ZnO-TiO_2异质结对于ZnO-TiO_2/N_3/Ag结构CT过程的影响。ZnO、TiO_2之间存在的由CT诱导的协同效应可以促进该体系中电子-空穴分离从而提高DSSC的CT效率。此外,Ag也会参与到ZnO、TiO_2之间的CT过程中从而降低诱导协同效应的CT阈值。(4)探究Au核对于Au@Ag/N_3/n-TiO_2结构中CT过程及其阈值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Ag壳层中的Au核可以使能级重新排布形成较低的Au@Ag/TiO_2复合物能级,从而降低有关于TiO_2的CT阈值。最后,讨论了Au:Ag比值对于Au@Ag/N_3/n-TiO_2结构中CT过程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王彦博[7](2018)在《有机给体-受体型共晶的制备及其电荷转移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调控给、受体有机分子摩尔比,使有机分子在成膜过程中充分自组装合成有机共晶并对共晶的微纳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全面的表征。首先通过调控分子堆积方式控制非共价相互作用,从而在有机体系中获得理想形貌和性质的共晶。同时利用超快光谱技术探究有机共晶电荷转移过程,结合同步辐射技术揭示有机共晶中分子排布方式。通过对晶体中分子堆积方式与电荷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关联,指导优化有机共晶在光电器件中的制备,主要内容包括:(1)1,2,4,5-苯四甲腈(TCNB)小分子为给体材料,1,2-二(4-吡啶基)乙烯(Bpe)为受体材料,按不同比例进行共混,使给受体分子自组装合成共晶TCNB:Bpe。通过对所有样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谱(PL)的测试发现当在1:1条件下共混的晶体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都发生了明显的红移,说明在共混形成的晶体结晶性相比于单独给受体薄膜不减反增。测试结果表明晶体的结晶度随着共晶成份中TCNB含量的增加会逐渐降低。共晶TCNB:Bpe的PL谱峰值在412nm,与TCNB和Bpe单晶作对比,共晶PL谱明显变宽也表明分子堆积间距变小,,π-π作用变强。共晶的形成主要利用热饱和溶剂挥发法在密闭的环境中,使给受体材料缓慢自组装制备出TCNB:Bpe共晶合成过程中在共混溶液中按梯度增加TCNB的浓度比例(0%;25%;50%;75%;100%),共混溶液内部会先进行自组装,TCNB分子的作用力能够使共晶合成过程中获得足够的时间和驱动力来长成晶核,进一步迁移生长成大尺寸的晶体,最终形成共晶,尺寸可达几微米到几百微米,证明了控制共混给受体摩尔比可以优化晶体的形貌。(2)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将聚(3-噻吩)(P3HT)和富勒烯(C60)等比例合成P3HT-C60电荷转移型晶体,两种有机材料堆迭方式主要以分离-堆迭和混合-组合两种方式。利用广角X射线散射和荧光上转换仪器对电荷转移型晶体结晶动力学进行实时研究,了解了给受体电荷转移型晶体电荷转移的成核和生长机理,优化了晶体的自组装过程,通过ESR的测量实现了对P3HT和C60之间的电荷转移进行量化,广角x射线散射(WAXS)光谱证明了在P3HT基质中包含C60富勒烯,会使峰值强度降低、P3HT的π-π带间跃迁发生蓝移和吸收系数减少。用电子自旋共振(ESR)进一步研究了P3HT-C60给受体共晶中未配对的电荷和自旋态关于时间曲线存在的特殊特性,此项工作揭示了有机晶体电荷转移的成核生长机理并通过修饰自组装过程推动新一代有机纳米电子器件的发展,掌握了晶体的合成生长机理。(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10)

田晓语[8](2018)在《分子间激子裂变过程电荷转移模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在一些特殊有机材料中发现的激子裂变过程,已在有机电子学领域和光伏器件研究中上升为一个热点问题。激子裂变过程,是指一个受激发的单重态激子S_1将其能量的一半转移到另一个基态分子S_0上,最终形成两个叁重态激子T_1的过程。它之所以能引发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在常用的光伏材料中,S_1态激子寿命在10~(-9)~10~-66 s范围,T_1态激子寿命在10~(-6)~20 s范围,因此相比S_1态激子而言,T_1态激子的寿命要长得多。这为有机光伏器件的激子扩散过程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其次,由于激子裂变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可生成两个较低能量的T_1态激子,若它们都能够解离为自由的空穴与电子,则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将得到大幅提高。但就现实情况来看,激子裂变只是S_1态激子所有衰变的一种,器件中还存在激子与电荷间发生的淬灭作用,使这种裂变机制失效。由此可知,要想发挥其优势,该有机材料的裂变速率必须高于其他衰减过程速率。我们通过实验发现,随着分子间LUMO能级势垒的增大,激子裂变速率逐渐减小;结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进一步将激子裂变的“双电子转移”模型与“双空穴转移”模型进行分析,肯定了“双电子转移”模型。随后,我们又探究了分子距离与激子裂变的依赖关系,对比“Dexter能量转移”模型与“双电子转移”模型,再次验证了“双电子转移”模型对于解释激子裂变过程的合理性。该工作的有效实施,为研究激子裂变的微观物理机制提供了一种切实可靠的实验方法与研究思路。但要想彻底搞清楚激子裂变出现的工作机制和原理,其难度还是很大。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第一章,介绍了有机光电材料中激子裂变现象的物理过程,系统的分析了激子裂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其次介绍了有关激子裂变研究的进展,最后阐述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2)第二章,主要从实验前期准备、有机掺杂薄膜的热蒸镀,介绍了实验样品的制备过程。以及稳态发射光谱和瞬态发光衰减曲线的测量过程与实验仪器。(3)第叁章,介绍了分子间激子裂变过程的电荷转移模型,通过在不同有机分子中掺杂具有激子裂变特性的红荧烯材料,探究红荧烯分子间能级势垒对单重态激子裂变的影响。实验上,我们制备了Alq_3:rubrene(x)、NPB:rubrene(x)、BCP:rubrene(x)、TPBi:rubrene(x)、mCP:rubrene(x)5种混合薄膜,其中x=50%、40%、30%,并在室温下测量这5种掺杂薄膜的光致发光光谱与瞬态衰减曲线。通过拟合瞬态衰减曲线,我们发现在相同掺杂浓度下,随着红荧烯分子间LUMO能级势垒的变大,激子裂变速率逐渐减小,而与红荧烯分子间HOMO能级势垒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由此结论,我们从实验的角度首次证明了“双电子转移”模型在描述激子裂变物理过程的合理性,从而否定了“双空穴转移”模型。(4)第四章,介绍了Dexter能量转移,通过在有机材料中掺杂不同浓度的红荧烯分子,来改变相邻红荧烯分子的间距,探究分子间距对激子裂变的影响。实验上,我们制备了NPB:rubrene(x)、BCP:rubrene(x)、TPBi:rubrene(x)、mCP:rubrene(x)4种混合薄膜,其中x=20%、30%、40%、50%,并在室温下测量4种样品的光致发光光谱与瞬态衰减曲线。通过拟合瞬态衰减曲线,我们发现随着相邻红荧烯分子间距的增大,激子裂变速率呈指数衰减。对比Dexter能量转移中分子距离依赖关系与激子裂变分子间距依赖关系,发现两者在函数关系式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对比两者的物理图象,我们同样发现二者高度的相似。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激子裂变的微观动力学过程可以用“双电子转移”模型来理解。最后,我们根据费米黄金定则,对“双电子转移”模型深入探讨,解析其直接方式与间接方式。(5)第五章,主要对以上实验结果作以总结,并展望其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10)

陈茜,沈成梅,阎顺雅,周亮,田晓语[9](2018)在《分子间单重态激子裂变的动力学过程与电荷转移模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荷转移模型是解释分子间单重态激子裂变过程的一个重要理论机制,然而对此模型的合理性仍然存在争论,对模型中涉及的电子转移过程也缺乏研究.本实验以具有激子裂变特性的红荧烯分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双源共蒸发的方法制备了4个系列红荧烯掺杂的混合薄膜,并在室温下分别测量了混合薄膜的光致发光谱及其瞬态衰减曲线.理论上,基于"S_1+S_0?1~(TT)_i?T_1+T_1"叁状态反应模型,采用耦合的速率方程组对所有的发光衰减曲线进行了拟合,得到了激子裂变过程中所涉及的重要速率常数.根据每种材料的摩尔质量与摩尔体积,计算了混合薄膜中红荧烯分子的平均间距.实验发现:红荧烯分子间的电子转移过程具有量子隧穿的特点,激子裂变过程的速率随分子间距的增大呈现出明显的指数下降规律.上述结果符合电荷转移模型的特征,可作为支持电荷转移模型的实验证据,这对于澄清激子裂变的微观图像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8年04期)

宋宏伟,郭前进,夏安东[10](2017)在《2'-羟基查尔酮的激发态电荷转移与质子转移的超快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飞秒瞬态吸收技术结合理论计算的方法研究具有激发态质子转移和电荷转移特性的羟基查尔酮衍生物4-dimethylamino-hydroxychalcone(DMAHC)和4-dimethylamino-methoxychalcones(DMAMC)在不同溶剂中的激发态弛豫动力学。密度泛函(DFT/TDDFT)量化计算的结果表明DMAHC由于存在分子内氢键,其分子基态与激发态存在良好的平面共轭性;DMAMC分子在弛豫过程中存在扭转态。同时,稳态和瞬态吸收光谱以及发光光谱结果发现,DMAHC在极性和非极性溶剂中均不发光,而DMAMC发光产率随着极性的增加而增加。DMAMC的瞬态吸收证明,随着溶剂极性增加,DMAMC分子局部的微粘度升高,限制分子转动等非辐射弛豫路径的发生,导致发光产率的升高。DMAHC的瞬态吸收结果表明当体系存在质子转移和电荷转移耦合时,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质子转移的速率会迅速减小,因为体系存在溶剂化与质子转移的竞争过程,溶剂化稳定的N态发生质子转移需要翻越更大的势垒。(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8-18)

电荷转移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传统的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能否寻找到合适的可替代能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二十世纪末及二十一世纪初发生的局部战争多数是为了抢占更多的石油资源。开发和利用可再生的太阳能可使人类减少甚至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贵金属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来源于电磁波及金属内导带电子的相互作用,它可以极大地提升器件的光电响应性能。金纳米作为稳定的贵金属纳米粒子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因为它们有很多吸引人的性质,如制备简单,易于功能化。同时由于它的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具有很强的吸收可见光的能力。金纳米可以广泛应用在很多方面,如在材料科学的应用,多种类型的功能性组装;与尺寸相关的电,磁和光学性质(量子尺寸效应),以及它们在光催化和生物上的应用。金纳米等离激元效应的相关研究是当前新材料及能源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探索充分利用太阳光的可见光响应材料是提升光电转换材料性能的关键。将金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应用于光电转换,将大大提高传统光电转换材料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和光稳定性。我们知道目前以联吡啶钌衍生物/二氧化钛纳晶复合薄膜为基础的太阳能电池是非常低廉高效可实用性强的光伏电池。但是其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染料的稳定性问题限制了其应用。金纳米作为稳定的金属材料,用之取代传统的光敏化剂将会解决这一问题。飞秒超快光谱为研究电荷转移行为提供了非常灵敏的实验方法。利用超短激光脉冲作为激发、探测的手段,通过测量瞬态光谱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实现对原子、分子的瞬态效应和过程的研究。在目前的研究中,主要是通过光伏器件效率的测量,来阐述贵金属等离子能带效应。在选择激发贵金属的等离子能带的条件下,光电转换效率的增强是由于电子的热运动引起的电荷移动还是电子直接从贵金属注入到相应的受体呢?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目前存在很大争议。利用超快光谱的实验手段阐明这一原理将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在本文中,我们以氯金酸为原料,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通过提高药品中金粒子的摩尔含量,合成不同直径的金纳米颗粒。然后将金纳米颗粒组装二氧化钛半导体(TiO_2),用刮刀法制备出厚度约为15μm的薄膜。拟利用飞秒时间分辨超快光谱,选择激发金纳米的等离子能带,研究金纳米组装半导体体系的电荷转移过程,设计改变金纳米尺寸的实验方案,揭示其电荷转移的机理,阐明纳米金等离激元特性的物理本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荷转移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周淼淼.药物分子光敏过程中的电荷转移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9

[2].杨艳辉.光电转换材料光致电荷转移机理的超快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19

[3].钟敏,李红杰,邵珠峰.ZnO-PSAⅡ型异质结界面电荷转移过程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9

[4].王堃,屈一至.N~(5+)离子与He(1s~2)原子碰撞单电荷转移过程的理论研究[C].第七届全国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5].李慧.染料分子激发态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的超快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8

[6].王晓蕾.利用SERS光谱对金属—染料—半导体DSSC体系中电荷转移过程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8

[7].王彦博.有机给体-受体型共晶的制备及其电荷转移过程研究[D].山东大学.2018

[8].田晓语.分子间激子裂变过程电荷转移模型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8

[9].陈茜,沈成梅,阎顺雅,周亮,田晓语.分子间单重态激子裂变的动力学过程与电荷转移模型的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8

[10].宋宏伟,郭前进,夏安东.2'-羟基查尔酮的激发态电荷转移与质子转移的超快过程研究[C].第十五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集.2017

标签:;  ;  ;  ;  

电荷转移过程论文-周淼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