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黑龙江省鸡西鸡矿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4例,采取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均随访12个月,观察和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12个月的病变血管收缩期峰流速(Vs),以及治疗后3个月、12个月时两组患者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介入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以及椎动脉收缩期峰流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变血管血供,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溶栓

在世界范围内脑血管疾病病死率仅次于心血管病和肿瘤,位居第三位,而存活者中50.0%~70.0%会遗留不同程度残疾,造成患者生活能力与劳动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所有脑血管病患者的80.0%,且该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1]。如何有效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高患者预后成为医务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往经静脉或动脉给药的溶栓治疗虽能获得血管再通,脑卒中发生率也明显降低,但血管再闭塞率较高,对一些血管狭窄或闭塞较为严重的患者效果不佳或无效,且溶栓药物有诱发颅内出血的倾向。近年来介入治疗技术因能减少或避免溶栓药物的毒副作用[2],在改善严重血管管腔狭窄、防止脑卒中事件再发方面的优势而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本研究通过对比单纯药物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均符合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诊断标准[3],且均经颅CT以及MRI等相关影像学检查证实。排除:2个月内有新发梗死,3个月内有颅内出血者;对阿司匹林、肝素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过敏者;高血压控制不理想或动脉完全闭塞者;动脉严重迂曲、硬化使导管无法通行者;既往有颅内出血史,或相应供血区有出血性疾患

(如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术前30d内有生殖泌尿系统或消化道出血,或己预约其他外科手术;孕产妇;伴严重心肝肾疾病或严重神经方面疾患者。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23~79岁,平均(57.1±13.2)岁;脑梗死2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39例;颅脑MRI或CT显示:正常30例,多发性脑梗死(大脑、小脑和/或脑干))11例,小脑梗死13例,大脑半球梗死10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颈部血管超声显示:正常35例,血管内

斑块和内膜局限性增厚16例,血管闭塞和狭窄13例。

1.2治疗方法患者均接受介入手术治疗,术前3d开始常规口服阿司匹林(300mg/d)和氯吡格雷(75mg/d),连服3d,术前1h输注尼莫地平预防脑血管痉挛。患者取仰卧位,全程给予严密的心电监护。常规腹股沟下股动脉穿刺,置入6F~8F动脉鞘,全身肝素化,经Pigtail导管和Vertebtal导管分别行主动脉弓和选择性弓上血管造影,进一步明确动脉狭窄部位及侧肢循环情况。借助0.035inch超滑导丝的引导将6F~8F导引管输送至责任血管,先将微导丝头端插入并通过狭窄部位,在微导丝引导下行狭窄部位球囊扩张,然后在狭窄部位置入支架以解除狭窄。再次行血管造影了解和评估支架置入后血管再通情况,如无异常则以此撤出操作器械,保留动脉鞘,术毕。患者继续留住监护病房观察24h,术后口服阿司匹林(300mg/d)和氯吡格雷75mg/d,6个月后改为阿司匹林(100mg/d)长期服用。1.5观察指标患者均随访12个月,观察和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12个月的病变血管收缩期峰流速(Vs),以及治疗后3个月、12个月时两组患者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

1.3观察指标患者均随访12个月,观察和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12个月的病变血管收缩期峰流速(Vs),以及治疗后3个月、12个月时两组患者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血管收缩期峰流速情况治疗后介入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以及椎动脉收缩期峰流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变血管收缩期峰流速比较[(±s)cm/s]

2.2并发症7例(10.93%)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和心率过缓,经适量阿托品静推后恢复;5例(7.81%)患者穿刺部位血肿,对症治疗后血肿消失;6例(9.37%)患者出现缺血性卒中及血压下降,颅内造影娴熟大脑前动脉和中动脉闭塞,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和罂粟碱,并在颈内动脉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后,患者动脉完全开通;5例(7.81%)患者行预扩张时出现心脏骤停,给予胸外按压及静注肾上腺素后恢复心跳并成功完成支架置入;4例(6.25%)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TIA,对症治疗后,未再发作过。

3讨论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该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已经得到很多患者的青睐,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条件以及价格因素等限制,血管内支架形成术至今尚未广泛运用[4]。研究认为,与药物治疗相比,血管内介入治疗不仅能重塑脑功能,促进缺血区的新生血管形成以改善缺血区的血流供应,达到减少神经元继发性损伤的目的,还能更好的保护病变血管供应的未受损脑区的神经元细胞活性,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5]。但由于价格昂贵、技术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6]。同时,其安全性及临床疗效也需进一步探讨[7]。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相关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穿刺部位血肿、夹层动脉瘤形成及血管内膜撕裂;颈动脉窦反应,包括心脏骤停、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缺血性卒中,包括急性脑缺血、血栓形成及板块脱落等;再灌注损伤,包括脑出血和高灌注综合征;血管破裂;皮层动脉损伤和穿支动脉闭塞;再狭窄等。其发生原因主要与介入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技术不够娴熟有关。因此,本研究认为,在介入治疗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选择最佳角度进行狭窄部位造影,以近心段血管直径为主;②自彭式支架和球扩式支架的正确选择和使用;③充分考虑支架的性能,选择柔顺性较好的支架;④高度狭窄病变(>90%)患者,术前需行预扩张;⑤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是否再扩张,尽量放置保护器;⑥锁骨下动脉应选择较长支架;⑦保护伞的直径应与狭窄远端2cm颈内动脉直径一致;⑧椎动脉的开口支架应向锁骨下动脉内突出1~2mm。

本研究显示,患者治疗后12个月,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以及椎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均有显著降低。血液流速是判断机体血管管腔大小最为敏感且直接的指标,颅内血管狭窄的判断即病变血管血液流速显著高于正常血管血液流速,因此,血管流速的降低提示病变血管的改善。综上所述,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变血管血供,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ChauveauF,ChoTH,BerthezèneY,etal.Imaginginflammationinstrokeusingmagneticresonanceimaging[J].IntJClinPharmacolTher,2010,48(11):718-728.

[2]SchumacherHC,MeyersPM,HigashidaRT,etal.Reportingstandardsforangioplastyandstentassistedangioplastyforintracranialatherosclerosis[J].JNeurointervSurg,2010,2(4):324-340.

[3]王跃慧,梁文华,白莹,等.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颈部动脉狭窄的高危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6,37(4):38-40.

[4]佟丽媛,王田蔚,方乐,等.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0):2137-2138.

[5]RahmanI,PatelP,BogerP,etal.TherapeuticuppergastrointestinaltractendoscopyinPaediatricGastroenterology[J].WorldJGastrointestEndosc,2015,7(3):169.

[6]LeeJH,KimBK,SeolDC,etal.Rescueendoscopicbleedingcontrolfornonvariceal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usingclippinganddetachablesnaring[J].Endoscopy,2013,45(6):489.

[7]刘靖正,周平红,姚礼庆,等.上消化道出血146例的胃镜治疗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5):340.

标签:;  ;  ;  

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