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诗歌论文-傅笔涵

高启诗歌论文-傅笔涵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启诗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姑苏杂咏,高启,高青丘集,单刻别集

高启诗歌论文文献综述

傅笔涵[1](2019)在《从单刻到全集:高启诗歌的历时性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明初吴中文人的代表,诗人高启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然而细查高启诗歌相关研究,研究者向来径取最权威、最完备的《高青丘集》加以阐发,此举恐怕会有疏漏。若以高启现存早年别集《姑苏杂咏》为纲,与其侄所刊之《缶鸣集》、四库本《高太史大全集》及今人整理的《高青丘集》进行比对,并和其他选录高启诗歌的选集、类书相互参照,便可弥补传统全集因为所据底本历时弥久、辗转多方而存在的历时性面貌不全之憾,对其作品内容有更加清晰的把控,让我们明了历时性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故而在研究单个作家时,有必要兼顾比全集更切近当时时况的单刻别集。(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家龙[2](2018)在《论高启诗歌的“诗趣”》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末明初的高启,在明朝诗坛里有"诗人之冠"的称号。在他"兼众体"又带有时代烙印的诗里,不乏充满趣味的代表作,如其《水上盥手》《牧牛词》《黄氏延绿轩》《寻胡隐君》等都可感受到"意趣"的存在。除"意趣"的体现外,"情趣""景趣"等在其作品中也可见痕迹,由此表现出了一种"性灵与格调"的诗学精神,增添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审美范畴。(本文来源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陈皎月[3](2017)在《高启诗歌雨意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启是元末明初着名诗人,其一生共创作2000余首诗歌,目前学界关于高启诗歌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对其诗歌意象的研究仍属于一个薄弱环节。通观高启诗作,涉及雨意象的诗歌共有286首。“雨”意象之所以深受诗人青睐,与吴中地区常年温和多雨的地理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也导致了一生未曾离开吴中的高启生活中常以雨为伴。其次,“雨”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重要的意象之一,它独有的轻盈细腻、阴暗晦涩,往往可以引发诗人心中或喜或悲的情感,与高启的人生经历所契合。通过细读诗歌文本,依据感官把高启诗歌中的“雨”意象大致分叁类:一听雨,雨声翛翛,如泣如诉,漫漫长夜说尽无限愁苦;二观雨,观景抒情、象由心生,通过眼前雨景感受到的清空禅意,给予诗人心灵上的安宁,达到精神上的自适;叁感雨,即多重感官融合下的心灵感知。雨作为花落花开、四季变换、时间流逝的最好见证之一,给诗人带来人生短暂风雨无常的感悟。意象是诗人创作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高启诗歌中的雨意象也不例外。诗人借雨抒愁,寄离思之苦、悯时逝之悲、哀乱世之叹;托雨言志,儒家“入世”思想与吴地传统的“自适”情怀在元明之际理学“贞节”观的催化下呈现出诗人在“仕”与“隐”中摇摆的现象。(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期刊2017-05-01)

武超[4](2016)在《高启对李白诗歌艺术特点的继承》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元1374年,明末清初诗坛上一颗璀璨的新星陨落了。高启这位名冠当时的诗人因诗获罪。《明史高启传》载:"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嗛之未发。归家,以观(魏观,苏州知府)改修郡治,启为作《上梁文》,帝怒,遂腰斩于市。"年仅39岁。这位年轻的诗人虽然没能在他的人生道路上走得很远,但他的诗歌却永远地流传了下来。高启诗才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被概括为:振元末纤浓缛丽之习而返之于古,启实为有力。然行(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6年11期)

陈元瑞[5](2016)在《从高启诗歌看“诗可以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高启诗歌了解"诗可以观"的目的在于找到高启诗歌中反映其生活的元末明初时期政治、军事等问题的元素,从而了解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本文介绍了"诗可以观"的内涵及高启的生平,分析了其诗歌中反映诗人个人漂泊际遇与社会动乱、政治黑暗问题的内容。(本文来源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13期)

孙亚君[6](2016)在《高启诗歌中的酒意象》一文中研究指出"酒"主题是明代诗人高启诗歌的最重要的内容,高启笔的酒折射出高启不同时期不同心境和情致,将"酒"意象和诗人短暂的生命历程和所处的特殊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结合起来,可以窥探诗人的内心的精神世界。(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6年14期)

林新萍[7](2014)在《高启诗歌研究——以沈德潜对高启诗歌批评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沈德潜在《明诗别裁集》里,评价高启诗歌"蹊径未化","未能直追大雅"。以这一评价为视角来反观高启诗歌,可视为一次对高启诗歌另类的审视。沈德潜作为诗论家,自有其评价"大雅"的标准,但其"大雅"标准过于狭隘,不能正确评价高启诗歌。其实,高启诗歌拥有秀逸的辞句,清新的音韵,齐全的体例和洒脱的气度,而这些方面的特色符合更广泛意义上的"大雅之作"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怀化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贺雯婧[8](2012)在《论高启诗歌观念及诗歌风格的前后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启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号称"诗淫"的天才诗人,身处元末明初,其诗歌创作与文学观念具有易代时期独有而鲜明的特色。他针对诗歌是政治的附庸和工具的传统文艺观,提出并坚持文学主要的是诗人聊以自适和自得的特殊精神活动,是诗人用来抒发诗人内心情感的语言符号,他把诗歌当作一项神圣的事业来追求,并通过诗歌创作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精神上的满足,使他的诗歌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5期)

刘春景[9](2012)在《浅论高启诗歌的思想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启是元末明初杰出的诗人。通过对高启诗歌的分析,反映出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并从中窥见其思想演变是从从元末时的消极避世到明初的积极入世。本文试着从社会文化背景及个人心态方面揭示其思想演变原因。(本文来源于《剑南文学(经典教苑)》期刊2012年03期)

李鸿渊[10](2011)在《近叁十年来高启诗歌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高启诗歌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笔者从高启诗文集版本与作品考论、高启诗学思想研究、高启诗歌创作与风格研究、高启诗歌地位与影响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一番回顾和梳理,并指出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希望有益于今后的高启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诗歌研究》期刊2011年00期)

高启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元末明初的高启,在明朝诗坛里有"诗人之冠"的称号。在他"兼众体"又带有时代烙印的诗里,不乏充满趣味的代表作,如其《水上盥手》《牧牛词》《黄氏延绿轩》《寻胡隐君》等都可感受到"意趣"的存在。除"意趣"的体现外,"情趣""景趣"等在其作品中也可见痕迹,由此表现出了一种"性灵与格调"的诗学精神,增添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审美范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启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1].傅笔涵.从单刻到全集:高启诗歌的历时性考察[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王家龙.论高启诗歌的“诗趣”[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3].陈皎月.高启诗歌雨意象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7

[4].武超.高启对李白诗歌艺术特点的继承[J].唐山文学.2016

[5].陈元瑞.从高启诗歌看“诗可以观”[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

[6].孙亚君.高启诗歌中的酒意象[J].青年文学家.2016

[7].林新萍.高启诗歌研究——以沈德潜对高启诗歌批评为视角[J].怀化学院学报.2014

[8].贺雯婧.论高启诗歌观念及诗歌风格的前后变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9].刘春景.浅论高启诗歌的思想演变[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

[10].李鸿渊.近叁十年来高启诗歌研究述评[J].中国诗歌研究.2011

标签:;  ;  ;  ;  

高启诗歌论文-傅笔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