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系统论文-莫晶,张明珠

根管系统论文-莫晶,张明珠

导读:本文包含了根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CBCT,下颌恒前牙,根管形态

根管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莫晶,张明珠[1](2019)在《下颌恒前牙牙根及根管系统的CBCT影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技术,对下颌恒前牙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下颌恒前牙提供根管解剖形态的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影像科599例患者共3 597颗下颌恒前牙CBCT影像学数据,通过资料收集整理,经χ2检验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下颌前牙根管数与牙位、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的3 597颗下颌前牙中,根据Vertucci的根管形态分类方法,下颌前牙中Ⅰ型3 327颗(92.65%)、Ⅱ型34颗(0.95%)、Ⅲ型177颗(4.93%)、Ⅳ型3颗(0.08%)、Ⅴ型22颗(0.61%)及双根双管型6颗(0.17%)5种不同的根管形态,未发现3根管的病例。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下颌尖牙的双根管发生率分别为58颗(4.85%)、162颗(13.53%)、44颗(3.67%),其中侧切牙双根管发生率最高,中切牙其次,尖牙最低,其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下颌恒前牙双根管发生率为下颌侧切牙最高、下颌中切牙与下颌尖牙依次降低。CBCT可有效对根管形态进行有效分析,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刘芳,顾永春,郭宏,汤颖,刘超[2](2019)在《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的解剖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医院采集维吾尔族患者拔除的下颌第二恒磨牙125颗。显微CT扫描后进行叁维重建。观测牙根数目、根管类型(Weine分类法及C型根管的范兵分类法)及侧副根管的发生状况。结果牙根数目及类型在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77,P=0.259)。双根发生率为70.4%(n=88),近中根根管形态多为2-1型(29.5%),其次为2-2型及1-1型根管(均为26.1%);远中根根管形态绝大多数为1-1型(96.6%)。单根发生率为28.8%,C形根管(n=28)及非C形根管(n=8)分别占牙总数的22.4%和6.4%。1颗牙出现远舌根变异(叁根);侧副根管的发生率为65.2%。结论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二磨牙以双根为主,单根及根管融合(包括C形根管)的发生率较低;双根时多为近中根双根管、远中根单根管。(本文来源于《口腔疾病防治》期刊2019年08期)

吴进华,徐春香[3](2019)在《应用现代根管治疗技术诊治C形根管系统的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现代根管治疗技术治疗C形根管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C形根管系统的患牙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锥形束CT检查、X线片和牙科显微镜检查。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镍钛器械K3行根管预备,采用次氯酸钠超声进行冲洗,热牙胶连续波作为根管填充物,统计相关临床效果。结果 40例C形根管系统形态类型中,C1形有占20.00%(8/40)、C2有22.50%(9/40)、C3有57.50%(23/40);X线片检查,出现C形根管患牙呈锥形融合牙根的为70.00%(28/40),呈近远中独立牙根的为30.00%(12/40);预备填充的治疗成功率为95.00%(38/40)。结论现代根管技术应用于C形根管系统的治疗中,有较高的预备填充成功率,值得临床推荐。(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董泓妤[4](2019)在《下颌第叁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的CBCT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CBCT)观察总结下颌第叁磨牙牙根形态及根管系统的解剖特点,为临床自体牙移植和根管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山西大医院拍摄的含有下颌第叁磨牙的CBCT影像(患者知情同意)。纳入标准:(1)下颌第叁磨牙形态完整,无牙体硬组织的缺损;(2)牙根发育完全;(3)无牙髓及根尖周病变;(4)无牙内、外吸收;排除标准:有充填治疗、根管治疗、修复治疗的牙齿。筛选出符合以上标准的107张CBCT影像共含160颗下颌第叁磨牙。记录CBCT影像资料的基本信息:名字、年龄、性别;160颗下颌第叁磨牙的牙位;牙根数目和形态;根管数目和形态。并根据牙根形态和数目的定义原则~([1])分类:单根、双根、叁根、四根。参照Vertucci分类法~([2])对根管系统分型。另有部分无法纳入该分类法的根管类型,如:C形、3-1型和3-2型。C形根管可根据范兵分类法~([3])分为:C1型、C2型、C3型。告知患者需采集、记录的信息并已获得患者本人的知情同意。结果:在107张CBCT影像中,男53人,女54人;年龄段:22-65岁;在160颗下颌第叁磨牙中,左68颗,右92颗。160颗下颌第叁磨牙中单根者占40.6%,双根者占54.4%,叁根者占4.4%,四根者较少;单根管、双根管、叁根管、四根管的发生率分别为18.1%、70.0%、10.6%、1.3%。多数下颌第叁磨牙的根管系统可纳入Vertucci分类法,单根下颌第叁磨牙以Ⅳ型根管所占比例最大,为48.9%;双根下颌第叁磨牙的近、远中根管以I型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85.1%和90.8%;叁根下颌第叁磨牙的近中根管以I型根管为主,占71.4%,而远颊根管、远舌根管均为I型根管。部分下颌第叁磨牙的根管系统无法纳入Vertucci分类法,如:3-1型、3-2型、C形根管。C形根管的发生率为10.0%。在所有C形根管中,C1形占75.0%,C2形占18.8%,C3形占6.6%。将所有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下颌第叁磨牙的根管数目与牙根数目显着相关;左、右侧下颌第叁磨牙牙根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绝大多数下颌第叁磨牙的牙根为单根和近、远中双根,且左、右侧下颌第叁磨牙的牙根数目无统计学差异。下颌第叁磨牙的根管数目与牙根数目显着相关。下颌第叁磨牙的根管类型种类较多,但并不是十分复杂,无论是行自体牙移植还是根管治疗,临床医生都应先通过CBCT研究熟悉下颌第叁磨牙的牙根及根管系统。(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张乐[5](2019)在《矿化沉积形成氟磷灰石封闭根管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根管治疗(root canal therapy RCT)是目前针对牙髓炎与根尖周炎最有效的手段,根管经过清理,预备成形,消毒后被严密填塞,以达到控制感染,促进根尖区病变愈合的目的。尽管在临床上会用牙胶材料充填根管系统,辅以充填糊剂,以达到完全封闭根管系统剩余空间,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目的。但是根管系统内的微生物并不能完全被杀死,仍有大量致病微生物存在于双氧水(hydrogen peroxide H2O2)或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 Na Cl O)无法到达的牙本质小管深处,且微渗漏或空隙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充填材料间或充填材料与牙本质壁之间。这些微渗漏或空隙会导致根尖周组织的组织液渗入根管系统内,为尚存的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促进细菌增殖以及细菌产物的释放,从而导致充填材料-牙本质界面的破坏甚至是根尖周组织的炎症,最终导致根管治疗的失败。本研究通过在根管牙本质表面再生类釉质样氟磷灰石(fluoridated hydroxyapatite FHA),封闭根管与牙本质小管,从而达到提高治疗后根管密闭性的目的。方法:从临床上收集63颗新鲜离体磨牙,垂直冠根方向切取冠部牙本质薄片,2000目砂纸打磨后17%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 EDTA)溶液超声清洗1min,去离子水充分洗涤干净后5.25%次氯酸钠溶液超声清洗5min,去离子水洗涤干净。根据清洗后的处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3片(矿化组),对照组20片。再将实验组分为5个亚组,将牙本质片固定在矿化液中并不断搅拌,每12h换液一次,矿化完成后第一亚组牙本质片进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观察,第二亚组牙本质片表面刮取矿化沉积物研磨后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观察,第叁亚组牙本质片矿化后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检测,第四亚组矿化3天并消毒后在20片牙本质片表面培养细胞,第五亚组矿化7天后刮取表面矿化沉积物,碾碎消毒后提取浸提液用以培养细胞,评价沉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另外对照组也和第四亚组一样,在牙本质表面培养细胞。从临床收集14颗新鲜前磨牙,垂直冠根方向沿釉牙本质界切除牙冠后,去髓并预备根管,随后17%EDTA溶液超声清洗1min,去离子水充分洗涤干净后5.25%次氯酸钠溶液超声清洗5min,去离子水洗涤干净。根据根管预备后处理方法的不同,将样本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13个牙根(矿化组),对照组1牙根。在矿化组中,将预备后的牙根置入矿化液中并不断搅拌,每隔12h换液一次。矿化组样本与空白对照组样本按照实验步骤沿牙体长轴方向凿开,其中实验组分为4个亚组,第一亚组1个样本,矿化1天后扫面电镜观察牙本质小管封闭情况,第二亚组1个样本,矿化3天后观察牙本质-矿化沉积物界面,第叁亚组一个样本,矿化叁天后酸蚀,观察牙本质-沉积物界面附近的立体结构,第四亚组10个样本,观察根管封闭的过程。结果:结果显示矿化沉积物主要由结合紧密的六棱柱状氟磷灰石晶体组成。氟磷灰石晶体由牙本质小管内部及根管牙本质表面开始结晶并向根管中央生长,根管内晶体紧密排列沿c轴方向生长,最终封闭根管。氟磷灰石沉积物与管壁牙本质结合紧密,难以分清界限。并且沉积物长入并封闭牙本质小管。生物相容性实验表明,矿化沉积物表面利于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及铺展,与空白对照相比,氟磷灰石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生矿化体系可以诱导氟磷灰石晶体在根管内原位生长,彻底封闭根管系统。为根管治疗提供了一种通过矿化充填封闭根管系统的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9-02-01)

杨晓晓,李泽雨,王月月,孙莉青,孙慧斌[6](2019)在《不同冲洗技术对根管系统冲洗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冲洗技术对根管系统的冲洗效果。方法搜集60颗单根管离体牙,配制冲洗液,制备研究模型,将其随机分成叁组。I组:正压冲洗;II组:被动超声荡洗;III组:连续超声荡洗。通过观察离体牙根管系统中冲洗液浸染的情况对比冲洗效果。结果 III组样本中,冲洗剂浸染超过50%长度的侧枝根管数目及达到工作长度的根管数目显着多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连续超声荡洗能获得较好的冲洗效果。(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董泓妤,刘青梅[7](2019)在《下颌第叁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的CBCT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观察分析下颌第叁磨牙牙根形态及根管系统的解剖特点。方法:随机抽取160颗下颌第叁磨牙的CBCT影像,统计分析牙根数目、根管数目、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结果:160颗下颌第叁磨牙中,双根牙87例(54. 38%);单根牙65例(40. 63%)。经根管数目统计,双根管112例(70. 00%);单根管29例(18. 13%),叁根管17例(10. 63%),四根管2例(1. 25%)。根据Vertucci分类法,单根牙以Ⅳ型为主;双根牙、叁根牙及四根牙的根管以Ⅰ型为主。结论:下颌第叁磨牙牙根形态及根管分型多样,但牙根多为单、双根,根管多为Ⅰ、Ⅳ型。(本文来源于《临床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邓琦,傅裕杰,谢宗鑫,黄定明[8](2018)在《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系统上部的解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根管系统的复杂性为临床进行根管治疗增加了难度。上颌第一恒磨牙是恒牙中解剖最复杂的牙齿。针对其的解剖研究较多,但主要集中于根管下段。鲜有根管上段的解剖报道。本实验目的在于研究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上部的解剖参数,从而为临床治疗提出指导。方法:完整或浅龋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50颗进行Micro-CT扫描后,进行叁维重建。在重建后的模型上分别测量根管第一弯曲的角度与方向、根管口在髓室底的分布情况等。结果:上颌第一磨牙腭根、近中颊侧根管、近中颊侧第二根管(MB2)、远中根管第一弯曲角度分别为:22.48±6.45、26.92±5.820、30.64±5.99、23.87±5.09.腭侧根管的弯曲方向朝向颊侧、近中颊侧根管弯曲方向朝向远中或远中舌侧、MB2弯曲方向多为朝向远中、远中颊侧根管弯曲方向为近中舌侧。MB2的出现率为76%(38/50)。结论:叁维重建后在上颌第一恒磨牙进行测量的第一弯曲角度较传统二维测量变化较大,为根管治疗时消除根管上段弯曲提出了新的指导。叁维重建后发现MB2出现率较高。(本文来源于《第十叁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11-11)

薛立秋,郑立娟,曲晓复[9](2018)在《CBCT在老年人下颌磨牙变异牙根和根管系统诊断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观察老年人下颌第一、第二磨牙牙根和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对复杂变异的牙根和根管系统做出诊断,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2例老年人患者双侧下颌第一、第二磨牙(下颌第一磨牙204颗,下颌第二磨牙184颗),CBCT进行扫描,通过数据分析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变异牙根数、根管数、根管分型(按皮昕分类法)及变异牙根、根管对称性等。结果:1.在204颗下颌第一磨牙中变异牙根独立远舌根和四根管发生率分别为28.4%和54.9%。在双根牙中94.5%近中根管是双管型,61.0%的远中根管是单管型;在叁根牙中96.6%近中根管是双管型,远颊根管和远舌根管均为单管型,发生率为100%。2.在184颗下颌第二磨牙中变异牙根C形融合根和C形根管发生率分别为38.6%和33.7%;单根牙和单根管发生率均为1.6%。在双根牙中67.2%近中根管是双管型,93.6%远中根管是单管型。3.下颌第一磨牙变异牙根独立远舌根左右侧对称的发生率为68.9%,下颌第二磨牙变异牙根C形融合根和C形根管的左右侧对称发生率分别为77.7%和75.0%。结论:锥形束CT可评价老年人下颌磨牙变异牙根和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特征。下颌第一磨牙独立远舌根及四根管发生率较高;下颌第二磨牙C形融合根及C形根管发生率较高。变异牙根下颌第一磨牙独立远舌根、下颌第二磨牙C形融合根和C形根管左右侧具有较高的对称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叁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11-11)

朱芳芝,邵美瑛,胡涛[10](2018)在《CBCT引导下颌前磨牙复杂根管系统的的精确根管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病例摘要]患者,女,19岁,因左下前磨牙自发痛于外院行牙髓治疗,术后持续疼痛转诊我科。既往史无特殊。检查:34牙合面可见暂封,未见牙体变色及窦道,牙髓活力测试(-),叩(+),热诊有延缓痛。X线片示:牙冠近远中低密度影,牙根中部可见一高密度影,根尖周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34牙慢性牙髓炎。为精确制定治疗计划,征得患者同意后拍CBCT并进行34牙根管系统叁维重建,提示该牙冠方仅有一个根管口,之后分为颊舌向两根管,而在牙根中段变异为C形根。整合CBCT成像及叁维重建信息,橡皮障隔湿下借助牙科显微镜,(本文来源于《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11-06)

根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的解剖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医院采集维吾尔族患者拔除的下颌第二恒磨牙125颗。显微CT扫描后进行叁维重建。观测牙根数目、根管类型(Weine分类法及C型根管的范兵分类法)及侧副根管的发生状况。结果牙根数目及类型在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77,P=0.259)。双根发生率为70.4%(n=88),近中根根管形态多为2-1型(29.5%),其次为2-2型及1-1型根管(均为26.1%);远中根根管形态绝大多数为1-1型(96.6%)。单根发生率为28.8%,C形根管(n=28)及非C形根管(n=8)分别占牙总数的22.4%和6.4%。1颗牙出现远舌根变异(叁根);侧副根管的发生率为65.2%。结论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二磨牙以双根为主,单根及根管融合(包括C形根管)的发生率较低;双根时多为近中根双根管、远中根单根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根管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莫晶,张明珠.下颌恒前牙牙根及根管系统的CBCT影像学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

[2].刘芳,顾永春,郭宏,汤颖,刘超.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J].口腔疾病防治.2019

[3].吴进华,徐春香.应用现代根管治疗技术诊治C形根管系统的临床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4].董泓妤.下颌第叁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的CBCT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9

[5].张乐.矿化沉积形成氟磷灰石封闭根管系统[D].安徽医科大学.2019

[6].杨晓晓,李泽雨,王月月,孙莉青,孙慧斌.不同冲洗技术对根管系统冲洗效果的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7].董泓妤,刘青梅.下颌第叁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的CBCT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9

[8].邓琦,傅裕杰,谢宗鑫,黄定明.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系统上部的解剖研究[C].第十叁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8

[9].薛立秋,郑立娟,曲晓复.CBCT在老年人下颌磨牙变异牙根和根管系统诊断的临床研究[C].第十叁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8

[10].朱芳芝,邵美瑛,胡涛.CBCT引导下颌前磨牙复杂根管系统的的精确根管治疗[C].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8

标签:;  ;  ;  

根管系统论文-莫晶,张明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