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作家自传论文-谢子元

现代作家自传论文-谢子元

导读:本文包含了现代作家自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作家自传,胡适,郭沫若,沈从文

现代作家自传论文文献综述

谢子元[1](2016)在《中国现代作家自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代自传文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现代文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以胡适的《四十自述》、郭沫若的《沫若自传》、郁达夫的《自传》、沈从文的《从文自传》,以及《巴金自传》《庐隐自传》《资平自传》《钦文自传》《林语堂自传》等为代表,构成了我国现代自传文学的第一个高峰。现代自传的创作主体是作家,现代作家自传从个人的视角描绘了一幅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长卷、心灵和风俗画卷,展示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和心路历程,构成了一幅鲜活生动的现代文坛群像图。现代作家自传既是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思潮的产物,又对当时的社会尤其是青年一代进一步解放个性发生过深刻的影响,也成为新时期以来自传文学继续发展的基石和重要资源。中国自传现代性的发生肇始于西风东渐的大背景。五四新文化运动使束缚自我的传统文化和制度崩解,个性获得极大释放,自我重新发现,一定程度上获得解放的人要求表现自我、张扬自我,这种要求与外部条件遇合,催生了现代自传。向来研究者认为中国古代无自传传统,但以《浮生六记》为代表的优秀作品仍然是现代自传发生的重要民族文化资源。这部古代自传在1920年代的广泛传播和西方自传的译介形成为合力性因素,为我国现代自传的登场进行了预热。一些理论倡导者、西方自传的译介者、出版商共同为现代自传的发生作出了类似于“助产士”式的贡献。自传创作需要自传冲动和动力,现代作家大多在刚刚步入中年时即热衷于自传创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于自传文学重要性的认识和开辟文学新路的自觉;另一方面则因为这批自传作家都是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新“文化英雄”,他们有通过自传确认这种新“文化英雄”地位、进一步建构文化话语权的潜在意识;第叁,解决生存压迫和突破文网压制也是部分作家进入到自传创作领域中的驱动力。历史性与文学性统一是现代自传文学的本质属性,也是自传作家创作的双重压力,保持二者的有机平衡殊非易事。作家的身份使得这个难题具备了较好的解决条件,然而真正实现二者有机平衡的佳作仍为数有限。自传又是作者“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的对话、周旋与交战,这一过程就是作者对自我身份进行确认和建构的过程。作者往往在自传中围绕一个主体身份,塑造多重复杂形象,从而构成性格丰富的立体、圆形而非扁平的人物形象。现代作家自传还以童年叙事的丰富性、忏悔或暴露话语的真诚与大胆为鲜明特色,这也是现代自传体现其现代性的重要方面。相当一部分现代作家的自传也是其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这些自传又富含文学史内容,但在已有的现代文学史中却难以寻觅作家自传的地位。造成这一错位的主要原因是大文类主义盛行和长期的文类歧视,同时也因为现代自传经典作品的数量不够,造成了文学史家对作家自传和整个自传文学的漠视。对现代作家自传的文本细读仍不充分。胡适的《四十自述》、郭沫若的《沫若自传》、沈从文的《从文自传》是现代作家自传中的代表作品,萧红的《呼兰河传》则是长期以来存在体裁争议的作品,将之纳入现代作家自传进行研究虽有尝试性,对于拓展自传文学研究领域却是有意义的。本文将上述四部作家自传定位于现代自传文学的过渡之作、成熟之作、经典之作和特异之作,并联系作者的自传观和自传创作情况,进行文本的研读和个案研究。《四十自述》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作品,然而其历史性与文学性的分裂也是最突出的;《沫若自传》因其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和文学手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成为研读的重点;《从文自传》是内容和形式都非常独特的自传,在当时和后世都广获好评;《呼兰河传》既被研究者和传记作者作为萧红生平研究的材料库,作为萧红的童年自传解读自有一定的理由,担心将其作为自传会影响其文学地位是完全不必要的。探究这几部代表作品各自特色是个案研究的着力点。现代自传在1930年代前后走过了短短的高潮期,到20世纪末才迎来了第二次发展。但中国自传文学无论是作品的经典性,还是其文学地位,及其“给文学开生路”的贡献,与世界范围的“非虚构”文学崛起态势相较都还不够,中国的现代自传仍有待不断更生。(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徐鹏绪[2](2016)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自传文献》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代自传文学虽然从根本上无法摆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制约,但却是直接在西欧自传文学的影响下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家自传的基本类型,从篇幅上分,有连续性的长篇自传,也有简述履历的短篇自传;从书写内容上来分,片段性自传,也有从出生一直写到传记写作当时的比较完整的自传。但这种自传,也往往是由组成作家一生的各个片段组合而成。此外,作家在非传记文章和作品中也往往述及自己的生平事迹。(本文来源于《东方论坛》期刊2016年02期)

金宏宇[3](2015)在《中国现代作家自传的价值重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代作家自传的兴盛有中国的史传传统、西方自传作品和观念的引入、现代传媒的介入等多种隐含动因。当我们把作家自传纳入"非虚构文学"范畴,其非虚构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性就得以凸显,这不仅可以祛除它在文学研究中的尴尬,更可以部分规避现代文学史叙述中只有虚构文学的结构性缺失。作为一种史料源,作家自传又能供给丰富的文学史料,但它的诸多文类规限也促使我们应保持必不可少的史料批判意识。作家自传本身就是一种传记批评,同时它对其他研究者所进行的传记批评也有直接影响,它与作家其他作品之间的互文关系更为传记批评的深入提供了契机。(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12期)

雷莹[4](2015)在《论中国作家自传的现代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代作家自传是在继承传统传记文学观念和借鉴外来传记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以鲜明的主体性、多重的叙述话语、彰显个性的成长叙事和心理化叙事,以及与文学文本的互文等特征体现了中国自传这一文体的现代转换。(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黄俊珑[5](2015)在《邵洵美与现代作家“自传丛书”》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兴起了一股作家自传创作热潮。胡适是这股传记文学热潮的大力提倡者,他常热切地劝朋友写自传,并以身示范。邵洵美是自传文学的积极响应者,他在《新月》(第3卷第8期)上发表译作《谈自传》一文。在译文前,他写道:“自从胡适之先生在《新月》(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5-07-06)

韩彬[6](2015)在《试论现代中国作家自传传主身份预设与自传真实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传真实性是自传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常被作为评价自传优劣的重要准则。抛开人的自然遗忘属性不谈,单就自传文类本身的特性而言,要求自传绝对的真实也是不可能的。传者通常会根据对传主的身份预设来选择和取舍传记事实,当事实有利于传主的身份建构时,传者就会对其大加夸饰,而当事实不利于其身份建构时,传者则会加以避讳,而对有些关涉他人与历史等传者难以完全回避的事实,传者则对其多加辩解。因此作者在自传讲什么和如何讲都与传主的身份预设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现代传记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吴黄君[7](2015)在《论现代中国早期女作家的自传性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现代中国早期女作家的自传性小说,首先必须把“自传性小说”和“自传”区分开来,其次要把自传性小说和中国早期女作家其他类型的小说相对比,从而发现其特殊的内涵。提倡个性解放的五四时期,是一个西学东渐的变革时代,大量西方传记翻译作品被介绍到中国来,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传记写作观念。中国早期女作家却没有选择直接写自传,而是选择了虚构与真实并存的自传性小说。女作家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五四”之后女性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国社会和女性真实生存环境。小说叙述中的自我认定从家庭、社会属性方面出发,并与体认中的“他者”互相印证文体的特征。(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3)

邓雪文[8](2015)在《现代出版对叁十年代作家自传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叁十年代的自传文学是我国现代传记文学的一座高峰。当时许多作家都写过或短篇或长篇的自传,一时间文坛出现“传记文学热”的现象。许多自传出版之后引起巨大轰动,作家自传成为读者最喜欢阅读的读物之一。不仅出版数量多、社会影响大,自传在形式和内容上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考察叁十年代作家自传的创作热,无法回避现代出版对其的影响。本文正是从现代出版的角度,分析叁十年代作家自传在现代文学史上发展、变化的轨迹。首先,论文第一章分析了在叁十年代现代出版繁荣发展的背景下,作家自传热出现的原因。出版对文学的介入和巨大影响力;作家自传受到出版人的青睐;商业竞争导致的跟风和批量生产;作家职业的确立是论者认为的四个重要原因。其次,在第二章,论文通过还原历史现场的方法,对现代出版推动叁十年代作家自传热的几种出版、营销手段进行了典型分析,主要有:“自传丛书”所利用的名人效应和集体效应;报刊连载机制在快速抢占市场上的效果;对典型人物谢冰莹的塑造、包装和宣传。在第叁章,论文主要阐述了现代出版对作家自传内部艺术创作的影响。西方经典自传的大量编译出版和其故事化的写法带动中国作家自传以细节化和场面化描写为标志的故事化叙写大量出现;读者意识增强后,更好与读者交流沟通的自我剖白式的心理化叙写成为流行以及报刊连载机制制约下作家自传高潮迭起的结构模式是叁个重点进行论述的对象。最后是对本文论题现代出版对叁十年代作家自传影响的反思。虽然叁十年代作家自传数量众多,且在当时具有相当的社会影响,但其整体的艺术成就却是值得商榷的。在促成作家自传热出现和促进作家自传艺术进步上,现代出版功不可没,但是一定程度上,现代出版的商业性也对作家自传的文学性造成损害,对自传文体意识的规范产生阻碍。(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5-03-08)

雷莹[9](2015)在《论现代作家自传的成长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自传不仅关注传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同时也关注传主是怎样成为这样一个人的,因此特别重视由少及长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童年叙事是现代自传区别于传统史传静态叙事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现代作家自传的叙事结构中,成长引路人成为重要的情节要素,母亲、兄长和精神导师往往承担着无可替代的叙事功能。在现代自传中,"出走"作为现代作家生活中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成为能够代表作者阶段性成长的象征性的仪式。(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雷莹[10](2014)在《中国现代作家自传中的多重话语》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现代社会与创作主体的复杂性,中国现代作家的自传存在着多样的话语和不同的声音。自传中的第一人称"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故事的主人公,"我"的双重身份导致了自传中叙述自我视角和经验自我视角的同时存在。中国现代作家既是国民的启蒙者又是爱国的救亡者,作者的双重角色使自传中出现了启蒙和救亡的两种声音。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现代女作家具有社会历史主体和历史中弱的性别群体的双重身份,因此,她们的自传既体现了主流话语的声音,又在文本深层隐含女性话语的声音。(本文来源于《现代传记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现代作家自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现代自传文学虽然从根本上无法摆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制约,但却是直接在西欧自传文学的影响下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家自传的基本类型,从篇幅上分,有连续性的长篇自传,也有简述履历的短篇自传;从书写内容上来分,片段性自传,也有从出生一直写到传记写作当时的比较完整的自传。但这种自传,也往往是由组成作家一生的各个片段组合而成。此外,作家在非传记文章和作品中也往往述及自己的生平事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现代作家自传论文参考文献

[1].谢子元.中国现代作家自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徐鹏绪.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自传文献[J].东方论坛.2016

[3].金宏宇.中国现代作家自传的价值重估[J].贵州社会科学.2015

[4].雷莹.论中国作家自传的现代性特征[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5].黄俊珑.邵洵美与现代作家“自传丛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6].韩彬.试论现代中国作家自传传主身份预设与自传真实性[J].现代传记研究.2015

[7].吴黄君.论现代中国早期女作家的自传性小说[D].福建师范大学.2015

[8].邓雪文.现代出版对叁十年代作家自传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9].雷莹.论现代作家自传的成长叙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10].雷莹.中国现代作家自传中的多重话语[J].现代传记研究.2014

标签:;  ;  ;  ;  

现代作家自传论文-谢子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