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汪珍英,Rebecca Miranda[1](2021)在《从电商视角看青州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电子商务为大城市企业带来的成功影响已经得到证实。而在中国,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小城市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大城市的中小企业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电子商务是否为小城市的中小企业带来同样的影响并没有得到适当研究。本文以山东省青州市为例,开展了电商对小城市中小企业发展的研究。通过设定李克特五级量表,对指标分值及对应信息进行描述,收集山东省青州市中小企业数据样本。同时,从企业管理者因素、技术因素、企业战略、客户、供应商、网站性能因素分析中小企业电商成功的影响因素,为青州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参考意义。
华秀玲[2](2021)在《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外贸数据呈向好趋势发展,但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萎靡,受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使各国经济受挫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中国经济也受到了波及。在2020年外贸进出口低迷情况下,跨境电商的进出口呈逆势增长。2020年前三季度海关跨境电商监管平台进出口达1873.9亿元,已超去年全年,大幅增长52.8%,为外贸进出口回稳做出突出贡献。重庆是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前沿,是跨境电商产业的试点城市。重庆中小企业占重庆企业总数的99.2%,中小企业的多种运营业务对重庆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尽管政府出台了很多促进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的政策,但是重庆跨境电商周期短,各方面经验还未成熟。尤其是中小企业,在面对大企业的强烈竞争时,如何利用跨境电商经营模式开拓国外市场?哪些因素影响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现有研究对此并没有深入的研究,这些成为重庆中小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重庆市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影响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影响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的因素,并为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提供科学的对策建议。论文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系统梳理与本文章相关的国内外主要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第二,站在不同维度对重庆市当地的跨境电商实际情况进行梳理,包括重庆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第三,结合调研问卷对近两百家企业开展调查以获得真实数据。然后针对上述结果数据和特点建设了评价体系。结合SPSS、AMOS因子分析法及结构方程模型对重庆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影响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分析跨境电商营销、跨境电商电子支付、跨境电商通关、跨境电商物流、跨境电商政策、跨境电商人才六个维度对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的影响。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探索重庆市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的影响因素,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给正准备开展跨境电商的中小企业或者曾经开展跨境电商失败的重庆市中小企业提供参考建议。
徐浩,张丽萍[3](2020)在《浅析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营销的创新路径》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繁荣发展,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较好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从中小企业生产营销的实际状况看,电子商务营销已经成为了高效地营销方式,提升了中小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本文主要就中小企业实施电子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尝试探索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营销的新路径。
李斌[4](2020)在《网络市场渗透下的企业竞争与效率提升 ——特征事实与解释》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销售渠道的出现使互联网的商业属性被开发利用。这种新业态的兴起,不仅是一个全新销售渠道的建立,更是传统经济秩序、流通渠道、资源配置重塑的历史进程。网络市场正在通过重塑现实经济的市场结构来改变现实经济效率。这种现象正在世界各国上演。但是,中国场景下的效率意义却更引人关注。如此庞大而又处在转轨时期的经济场景使得网络市场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更加明显。同时,网络市场所推动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热潮为中国经济催生出了新的创新发展方式。因此,由中国特有的经济背景所提炼出的特征事实和案例为理解政府提供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如何促进企业创新、改善生产效率、完善市场机制、培育市场竞争环境提供了独特的视角。然而,以中国为场景,从微观层面检验网络市场渠道对市场竞争、企业创新以及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文献却较少。鉴于此,本文试图将中国场景下有关互联网经济影响的研究支脉推进到对互联网更细化功能的识别,即以对中国经济市场结构、商业模式、流通体系、区域分布、市场分割影响更深远、更受瞩目的网络市场渠道为核心变量。以此为基础,本文分别从成本加成率、市场范围拓展、创新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经济场景下,网络市场渠道影响企业竞争与效率的微观特征事实和作用机理。本文首先基于成本加成率在网络市场渗透下的变化,从微观实证角度验证网络市场渠道的渗透对企业总体成本加成率的作用及其结构性差异,并由此揭示网络市场渠道如何影响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竞争行为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网络市场渗透降低了制造业企业总体市场势力和定价能力。网民基础更大的城市,会面临更多由网络市场引入的外部竞争。这使得原有的区域分割受到了来自中性的网络技术的削弱,因而降低了企业平均(总体)市场势力,并提升了总体市场竞争效率。除此以外,在网络市场渗透下,集聚度更高行业的企业成本加成率下降更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较低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下降得更多,其受到互联网市场引入的外部竞争压力更大;非国有经济更能抵御网络市场渗透所引入的外部竞争压力,而国有经济的市场势力却受到了更大的冲击;第三产业占比更高区域内企业的总体成本加成率下降更少,更有能力抵御网络市场渗透所引入的外部竞争压力。在证实了网络市场渠道对市场竞争的促进作用以后,本文在后续章节通过应用现有微观数据来度量微观企业对网络市场渠道或者电子商务的应用,从而提供另一个识别网络市场渠道影响的研究思路。本文在第四章基于区域市场进入和要素配置视角,从供给侧检验微观企业互联网销售渠道的应用对行业总体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作用机制。通过利用企业异质性和新经济地理分析框架,这部分研究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进行了解释。通过运用分位数回归,研究结果证实了网络销售渠道对要素配置扭曲的纠正,并发现配置效率改善的证据主要是来自于劳动力和中间品要素。除此以外,网络销售对供给侧生产效率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多区域销售企业上,并且是通过促进小企业的成长,拓展其市场范围而实现的。这说明,网络销售渠道是从技术层面由下而上削弱了旧有市场分割、冗长的流通环节、中介机构的榨取以及多区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为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增加了新动能。在第五章,本文探讨了网络销售渠道对创新竞争的影响。研究主要聚焦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研发竞争这一产业组织理论的经典话题,并为其提供网络销售渠道环境下的特征事实和微观解释。通过一个简单的企业研发古诺竞争模型,本文提出了互联网销售渠道促使中小企业进行更多研发的检验命题,并就如何产生这一特征事实进行了解释。为了验证以上命题,本文采用近年才开放申请的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构建四年跨度(1999年-2002年)的非平衡面板。研究发现:虽然网络销售渠道降低了产品的营销成本,但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更大;随着网络销售渠道破除了制约中小企业创新的市场障碍,中小企业通过创新进入市场的“求生欲”、挑战既有大型在位企业的“竞争欲”将得到激发。因此,中小企业更有动力开展研发活动的特征事实得以在研究结论中(理论或实证)体现,特别是在网络销售渠道情景下。在第六章,本文探讨了网络销售渠道(e-selling)对企业创新(以新产品开发度量)的异质性影响,从而,为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战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提供策略选择。本文通过使用公司规模和公司运营经验作为两个基本的门限变量,并采用GMM门限回归方法建立实证模型。为进一步探索电子商务如何影响企业新产品开发,并为企业经理人提供更多的管理启示,本文还分别引入其他决策变量(包括:企业网络销售渠道应用强度、销售规模、电脑普及率等)以及企业所有制形式进行更多的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网络销售渠道对小企业和经营经验丰富的大企业新产品开发有正向影响。随着其他决策变量(包括:企业网络销售渠道应用强度、销售规模、电脑普及率等)的增加,网络销售对小企业新产品开发有递减(或不增加)的影响;而对大企业,网络销售对新产品开发却有递增(或不减少)的影响。此外,网络销售渠道对国有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影响不显着,但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是正向的。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对互联网影响经济社会变量的特征事实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为互联网所引领的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提炼有用的经验和政策指导。更重要的是,本文将中国场景下有关互联网对经济影响的研究支脉推进到对互联网更细化功能的识别,从而明确网络销售渠道和互联网技术的作用边界以及网络各属性的具体功能和作用效果,使政策制定者在制定互联网发展战略时更加有的放矢,更明确、有效地采取配套组合措施。同时,通过明确网络市场渠道对不同区域或者微观主体的异质性作用,可以更好了解它对市场竞争、资源配置和创新活动的作用机理、特征事实和规律,并对指导政策制定、宏观经济管理、经济发展都有较多现实意义。此外,在互联网环境下,经济个体的行为以及市场环境也因此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深入了解互联网经济下的运行机理也有助于企业经理人更好的适应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从而为企业制订相应的创新发展战略提供帮助。最后,中国经济的特有属性为相关研究和政策评估项目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场景。因此,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和改革的巨大作用,都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宝贵经验,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和借鉴。本文也因此可以为其他国家利用网络市场渠道提升本国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政策提供中国经验和案例支持,并为理解政府提供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如何促进市场竞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活力提供独特的视角。
张倩祎[5](2020)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路径创新 ——基于跨境电商平台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国家出台系列相关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成长,特别是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创造条件。相较传统国际化路径而言,中小企业运用跨境电商平台更容易实现国际化。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小企业若想走好国际化道路,依然面临着较为艰巨的挑战。由于中小企业资源不足、实力不强,跨境电商平台往往成为其进入国际市场的首选。然而,面对类型众多的跨境电商平台,中小企业如何选择从而达到最优效果,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路径可以归纳为四类:传统对外贸易、跨国投资经营、集群关系网络和创新型电商平台国际化路径。本文以互联网影响理论模型为基础,从心理、运营、组织和产品四部分分析了中小企业国际化存在的障碍。跨境电商平台的介入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国际化的障碍。中小企业借助平台进行跨国贸易时,B2B和B2C依然是首要模式,二者兼容并进,且O2O创新模式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平台的选择受外部政策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小企业往往倾向于选择一站式服务。相比于传统的国际化路径,跨境电商的价值链格局迥异。平台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能够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协助企业的管理模式在运营数据化、流程高效化和渠道多样化方面实现创新;中小企业扁平的交易模式和全渠道模式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但物流体系依然需要完善;中小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推进国际化的同时,也带动了服务贸易的增长。本文通过对敦煌网这一案例进行分析,从运营业务角度,针对平台和企业都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国际化水平的对策建议。中小企业需充分认识跨境电商平台的优势所在,强化国际化意识,创新转型升级的渠道。中小企业和跨境电商平台的有效协同有利于促进中国产业升级,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创造条件。
周勍[6](2020)在《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 ——基于国内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来,中国的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外贸发展重要的推动力。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通过中国海关验放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规模已达186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到38.3%,连续5年年均增幅超过30%,远超过同期一般贸易的增长速度。跨境电商不仅降低了国际贸易的门槛,为广大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机会,更大大提升了国际贸易的效率。为鼓励跨境电商发展,中国政府自2012年起,相继出台了大量支持和监管政策。除了国务院出台的宏观指导政策外,国务院各部门在税收、通关监管、商品检验检疫、收付汇、营造发展环境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切实推动了传统外贸和生产企业向互联网化转型,有效帮助了中小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但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是否完善?对跨境电商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和影响?是否有利于跨境电商持续健康发展?事实上,2013年来中国跨境电商经历了高速发展,但也受政策影响遭遇了急刹车。另外,在杭州等地设立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点后,跨境电商的试点范围已经遍布全国。这些试点运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试点政策在跨境电商整体运行体系中作用如何?这一系列问题一直没有被系统地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对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的建立、现状和运行机制进行系统、深入地比较分析,总结政策体系的作用和影响,进而为不断完善中国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服务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本文共分成七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引言、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本章主要介绍了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框架、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其中,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的是文献研究法、归纳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法等。在研究阶段上,又分为初步研究阶段和深入研究阶段两部分。文献综述分为关于政策评估工作的研究、关于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总体研究、关于国外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研究、关于跨境电商模式的研究、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开展的研究、关于改进国内跨境电商发展环境的研究,并对现有研究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是跨境电商政策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了跨境电商的基础概念、模式及特点,跨境电商的作用和影响,包括积极作用以及对传统贸易的影响,列举和分析了跨境电商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本章还重点介绍了跨境电商政策法规的范畴和各主要政策类型。最后,还列举了本研究相关的主要理论,包括普惠贸易理论、部分法经济学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平台理论等。第三章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初步分析。研究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和中国政府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基本导向和要求,重点分析了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背景以及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包括各类试点政策、税收政策、监管政策、外贸综合服务政策等。本章还对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作了分析,并对国外跨境电商政策环境作了介绍,包括国外跨境电商体系基本情况和对中国跨境电商的具体影响等。第四章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机理和样本研究。重点研究了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机理,包括传导机理和要素分析,以及样本分析的意义和方法。本章还以国务院、国务院部门和地方综合试验区三个维度,分别选取2013年-2019年16份国务院文件、2009年-2019年45份部门文件和2010年-2019年21份杭州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相关文件为样本进行研究,分析评估跨境电商政策与行业发展“内容-功能”的匹配度分析,进而研究总结出现行政策体系的运行规律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五章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本章基于面向302家跨境电商企业开展的“跨境电商政策与企业创新发展问卷调查”,通过搜集企业对4大类22个问题的答卷信息,系统地了解跨境电商企业经营情况、政策诉求、模式创新与政策关系、政策制订和调整与对企业创新关系。本章还介绍了研究设计的目的和动因、问卷总体设计的原则和方案具体设计,以及问卷发放和回收等研究过程等。第六章是跨境电商试点对城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本章设计了以耦合模型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基于此,对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本章以2016年-2019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作为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度模型分析,研究13个城市跨境电商系统与城市经济系统的耦合互动关系。第七章是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对全文主要结论和观点进行总结,并针对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本文总结出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作用和影响、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和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四方面结论,以及如何完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地方如何实现同跨境电商持续发展及政府如何促进跨境电商企业创新发展等三方面建议。同时,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研究做出展望。本文共得出了四方面结论:首先,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的结论。一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二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行业发展确实起到规范和促进效果。三是中国各地、各级政府在跨境电商政策体系上有协同,仍存在一定问题。四是部分跨境电商政策作用不明显、不清晰,需进一步完善。其次,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作用和影响机理的结论。一是中国各级政府出台的跨境电商政策在传导机制上,保持的较为顺畅。二是试点政策存在缺乏长期规划的问题,容易造成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三是部门政策过于聚焦,缺少平衡性。四是试点的直接优惠政策对企业更具有吸引力,对行业发展是否有利仍有待评估。五是各部门对于跨境电商定位和理解还不统一,应提高科学化和理论化认识。再次,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结论。一是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对政策更为关注。二是政府的监管政策和试点政策与企业创新发展的关联度更高。三是企业创新目标和创新方式都与政策呈显着相关,特别是试点政策对企业创新方式和创新目标以及路径形成效用的正向影响最为显着。四是企业对政策调整的期望值较高,希望政府根据行业和形势变化定期调整政策。最后,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的结论。一是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耦合互动分化不明显,各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协同性大致相当;但在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协调互动方面表现差异较大,即跨境电商与地方经济内在关联方面有很大差异。二是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程度不稳定,即各城市在研究年份这种内在联系水平波动较大,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不理想。本文的建议有三方面:关于完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的建议,一是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赋予跨境电商特有的政策功能,二是加强部门协同,共同解决产业发展问题,三是加强国际交流,借鉴国外政策经验。关于地方跨境电商持续发展的建议,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跨境电商,二要正确处理政策优惠与发展的关系,三要提高和增强政策试点的效果。关于政府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一是政府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规划,二是提高企业政策制订的参与感,三是定期调整政策,更好实现政策目标,四是企业要增进与政府的互动协同,及时向政府部门反馈对政策的需求,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本文可能是首次对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指出了跨境电商政策的结构、传导机制,对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影响,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地梳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工作建议。本文提出,关于中国跨境电商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政府、学界和企业对跨境电商的边界和基本定义缺乏统一认识,导致各方预期的政策目标存在错位。此外,可能首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如何完善跨境电商统计的工作建议。
田亚彩[7](2020)在《桂林SBS职业培训学校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商务交易模式。国家统计局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为31.63万亿元,同比增加8.5%。近年来,国家政策对职业教育持续关注,以在线教育(E-learning)为代表应用电子商务的新型教育模式深受资本青睐。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多达2517.6亿元,同比增加25.7%,预计未来3至5年以16%-24%的速度增长。其中,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占80%,将成为中国在线教育的市场主体。实践表明,作为职业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在线教育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对职业培训学校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以SBS职业培训学校为例,以电子商务、企业战略、网络营销理论、顾客让渡价值理论为指导,从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切入,结合当前SBS所处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多维综合分析。首先,通过采用PEST分析模型,分别对SBS所处的政法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技术环境进行宏观分析。在此基础上,借助波特五力模型,对SBS所处的行业环境进行探讨,主要涉及潜在新进入者威胁、替代品威胁、购买者议价能力、供应商议价能力以及行业市场竞争等内容。最后借用SWOT分析模型,对SBS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等内部环境进行系统阐释。本文系统地对桂林SBS职业培训学校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研究:一方面,明确了SBS在线职业教育和网络营销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从在线教育和网络营销视角归纳总结了SBS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立电子商务组织架构、加强在线产品市场竞争力、开展多种电商模式、强化网络营销策略、组建专业化电商团队等对策性建议,以期促进SBS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从而提高SBS的市场竞争力。
范博[8](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Q公司电子商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各地区电商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迅速成长,已经成为人们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美好便捷生活的重要部分,电子商务时代俨然已经来临。在这种背景下,中小企业要利用信息科技提升自身竞争力,弥补在技术和成本上相较于大型企业的劣势,谋求其转型及发展的机会。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大,中小企业如果不能提高自身的销售水平和业务运营能力,来不断满足顾客新的要求,最终命运只能是“昙花一现”。邯郸市电子商务起步较晚,营销水平整体偏低,亟需加强电子商务营销品牌和渠道建设。本文重点以Q公司为例,通过PEST、SWOT等方法分析Q公司电子商务营销环境、营销现状;尝试运用STP分析理论,对Q公司进行了全面的市场细分,确定该公司的市场目标以及市场定位;进而发现其在电子商务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存在认识偏差,忽视实体市场推广,缺乏市场调研,对目标市场定位不准等;根据4P等营销理论,提出电子商务营销策略的优化调整方案。最终得出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要找准企业定位,增强创新能力;建立企业文化,加强组织学习;深挖客户数据,增强用户黏性;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本文希望通过对Q公司的分析研究,能为邯郸市其它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长久发展,为邯郸市经济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
陈涛[9](2020)在《我国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提升竞争力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在信息时代,依托互联网而生的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在我国,不少大型企业充当了将电子商务实际应用于企业经营中的排头兵,辅以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电子商务对于企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和影响,同时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我国越来越成熟,不少中小型企业也开始逐步采用电子商务来提升自身企业的竞争力,摆脱传统销售模式,但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本文主要针对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有效策略。
冯缨,徐占东[10](2011)在《我国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创新扩散理论》文中认为以创新扩散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关键影响因素模型,并对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信度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同行竞争压力、习俗潮流压力、合作伙伴竞争压力、地区环境优越性、领导支持、感知易用性及投资规模对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影响程度较大。
二、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从电商视角看青州市中小企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青州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 |
1.1 企业管理者因素(G) |
1.2 技术因素(I) |
1.3 战略因素(Z) |
1.4 压力因素(Y) |
1.5 客户因素(K) |
1.6 网站性能因素(S) |
1.7 电子商务实施成果的评价(P) |
2 数据分析 |
2.1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2.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2.3 回归分析 |
3 结语 |
(2)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中小企业跨境电商相关理论概述 |
2.1 跨境电子商务和中小企业 |
2.2 中小企业运用跨境电商开拓海外市场的研究 |
2.3 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影响因素的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重庆市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发展概况 |
3.1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
3.2 重庆外贸发展现状 |
3.3 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现状 |
3.4 小结 |
第4章 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4.1 模型构建 |
4.2 测量维度 |
4.3 研究假设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数据收集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样本数据的信度评估 |
5.4 样本数据的效度评估 |
5.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的对策建议 |
6.1 协作开展重庆跨境电商海外布局 |
6.2 加强重庆现有跨境电商支付体系建设 |
6.3 完善重庆跨境电商通关建设 |
6.4 完善重庆现有跨境电商物流体系 |
6.5 完善政府政策推动重庆中小企业跨境电商的开展 |
6.6 加大力度培养跨境电商相关高素质人才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3)浅析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营销的创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营销的必要性 |
(一)有利于凸显中小企业的优势 |
(二)有利于解决中小型企业面临的资金难题 |
(三)有利于节约中小企业的营销成本 |
二、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
(一)突破了市场交易行为的区域界限 |
(二)提升了交易行为的效率 |
(三)增强了交易行为的诚信度 |
三、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营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一)对电子商务营销行为缺乏科学的认知 |
(二)忽视了品牌的影响力 |
(三)电子商务营销手段过于单一 |
(四)没有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营销 |
四、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营销的可行性策略 |
(一)中小企业要不断强化对电子商务营销理念和行为的认知和探索 |
(二)中小企业要不断调整完善电子商务营销体系 |
(三)中小企业要注重加强品牌营销的打造 |
(四)中小企业要不断提升营销策略的深度和广度 |
(4)网络市场渗透下的企业竞争与效率提升 ——特征事实与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学术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逻辑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边际贡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互联网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
2.1.1 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渠道影响经济绩效的文献 |
2.1.2 互联网作为商品交易平台影响经济绩效的文献 |
2.2 互联网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2.2.1 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渠道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2.2.2 互联网作为商品交易平台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2.3 互联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2.3.1 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渠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2.3.2 互联网作为商品交易平台对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的影响 |
2.3.3 互联网作为商品交易平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2.4 市场结构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2.5 企业规模对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的影响 |
2.5.1 企业规模对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 |
2.5.2 企业规模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 |
2.6 相关文献评述与潜在研究空间 |
第三章 网络市场渗透与企业市场势力 |
3.1 引言 |
3.2 数据和变量描述 |
3.2.1 数据来源 |
3.2.2 变量描述 |
3.3 估计策略、逻辑及模型设定 |
3.3.1 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估计 |
3.3.2 估计策略、逻辑及实证模型 |
3.4 实证结果 |
3.4.1 基础回归结果 |
3.4.2 进一步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销售、市场拓展与资源重配 |
4.1 引言 |
4.2 理论框架 |
4.2.1 模型的基本设定 |
4.2.2 网络销售渠道与多区域市场进入 |
4.2.3 网络销售渠道对要素配置效率的改进 |
4.3 数据和模型 |
4.3.1 数据及变量 |
4.3.2 实证检验策略及模型设定 |
4.4 实证检验 |
4.4.1 生产函数及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 |
4.4.2 网络销售对多区域市场进入的结构性冲击 |
4.4.3 网络销售渠道对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冲击 |
4.4.4 实证结论及解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销售、企业规模与R&D竞争 |
5.1 引言 |
5.2 理论框架:一个基于创新锦标赛模型的解释 |
5.2.1 模型设定 |
5.2.2 比较静态分析 |
5.3 数据和模型 |
5.3.1 数据、变量和统计描述 |
5.3.2 估计策略和模型 |
5.4 实证检验 |
5.4.1 主要结果 |
5.4.2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销售渠道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方法和数据 |
6.2.1 变量和数据 |
6.2.2 估计策略、方法和模型 |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1 主要结果 |
6.3.2 稳健性检验 |
6.3.3 进一步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政策涵义及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涵义 |
7.2.1 提升市场竞争效率和营商环境的政策涵义 |
7.2.2 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的政策涵义 |
7.2.3 提升企业创新活力的政策涵义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路径创新 ——基于跨境电商平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 1 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相关理论研究 |
1.2.2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电子商务应用研究 |
1.2.3 影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
1.2.4 微观价值链和案例研究 |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的理论分析 |
2.1 中国中小企业传统国际化路径及存在的问题 |
2.1.1 传统出口贸易国际化路径 |
2.1.2 跨国投资经营国际化路径 |
2.1.3 集群关系网络国际化路径 |
2.2 跨境电商国际化的主要模式 |
2.2.1 传统B2B与 B2C模式对比 |
2.2.2 跨境O2O创新模式高速发展 |
2.2.3 政府宏观政策影响平台模式选择 |
2.2.4 企业内因决定平台模式的取舍 |
2.2.5 一站式电商平台备受关注 |
2.3 跨境电商路径的主要优势 |
2.3.1 障碍特征归纳细分 |
2.3.2 跨境电商对破解国际化障碍的作用 |
2.3.3 跨境电商平台为中小企业创造机遇 |
第3章 跨境电商相比于传统国际化的创新之处 |
3.1 价值链格局的改变 |
3.1.1 自链条低端的攀升 |
3.1.2 技术创新降本增效 |
3.1.3 品牌建设突显中国智造 |
3.1.4 市场容纳量的扩充 |
3.2 管理模式的创新 |
3.2.1 运营模式的数据化 |
3.2.2 交易流程的高效化 |
3.2.3 营销渠道的多样化 |
3.3 渠道模式的推进 |
3.3.1 扁平状的交易模式 |
3.3.2 新零售下的全渠道 |
3.3.3 未完善的物流体系 |
3.4 发展进程的转型 |
3.4.1 实现跨越式国际化进程 |
3.4.2 服务贸易的日益增长 |
3.4.3 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
3.4.4 企业内部改革成为必然 |
第4章 跨境电商平台国际化路径的案例分析:以敦煌网为例 |
4.1 敦煌网发展情况 |
4.1.1 为小企业提供一站式出口服务平台 |
4.1.2 规模增长下的深度融合与合作 |
4.1.3 数字贸易中心模式落地多国 |
4.2 敦煌网运营模式分析 |
4.2.1 信息管理 |
4.2.2 仓储物流管理 |
4.2.3 支付管理 |
4.2.4 信贷融资管理 |
4.2.5 营销推广管理 |
4.2.6 平台监管制度 |
4.2.7 小结 |
4.3 敦煌网发展障碍及应对措施 |
4.3.1 补足现有短板环节 |
4.3.2 加强联系各环节且实现进一步一体化 |
4.3.3 发挥已有优势的基础上拓展业务 |
第5章 主要结论及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建议 |
5.2.1 完善宏观政策体系 |
5.2.2 增强产业优势 |
5.2.3 电商平台提升实力助力中小企业 |
5.2.4 企业革新与合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 ——基于国内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方法特殊性 |
1.4.2 主要研究形式 |
1.4.3 初步研究阶段开展的研究工作 |
1.4.4 深入研究阶段开展的研究工作 |
1.5 文献综述 |
1.5.1 关于政策评估的研究 |
1.5.2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总体研究 |
1.5.3 关于国外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研究 |
1.5.4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的研究 |
1.5.5 关于跨境电商模式的研究 |
1.5.6 关于改进国内跨境电商发展效率的研究 |
1.5.7 关于现有文献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跨境电商政策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跨境电商定义 |
2.1.2 跨境电商模式研究 |
2.1.3 “货物与个人物品”——两类平行监管模式 |
2.1.4 关于B2B与B2C的差异 |
2.1.5 B2B和B2C模式三个维度比较 |
2.2 跨境电商的作用和影响研究 |
2.2.1 跨境电商的积极作用 |
2.2.2 对传统贸易的影响 |
2.3 跨境电商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 |
2.3.1 行业环境问题研究 |
2.3.2 跨境电商物流问题研究 |
2.4 跨境电商政策法规 |
2.4.1 税收政策 |
2.4.2 海关监管政策 |
2.4.3 国家试点政策 |
2.4.4 其他政策 |
2.4.5 电子商务法 |
2.5 相关理论 |
2.5.1 普惠贸易理论 |
2.5.2 平台理论 |
2.5.3 法经济学理论 |
2.5.4 长尾效应理论 |
2.5.5 竞争优势理论 |
2.5.6 营销理论 |
第3章 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的初步分析 |
3.1 《电子商务法》 |
3.1.1 中国的电子商务法律环境演变 |
3.1.2 《电子商务法》对跨境电商的积极影响 |
3.1.3 中国跨境电商法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3.2 关于国家对跨境电商总体政策的研究 |
3.2.1 国务院的总体要求 |
3.2.2 国家级政策 |
3.3 关于具体政策法规的研究 |
3.3.1 进口税收政策 |
3.3.2 出口税收政策 |
3.3.3 监管政策 |
3.3.4 外贸综合服务政策 |
3.3.5 各级试点政策 |
3.3.6 资金支持政策 |
3.3.7 其他政策 |
3.4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存在缺失问题的研究 |
3.4.1 关于统计问题的研究 |
3.4.2 关于各地各部门协同和监管标准不统一问题的研究 |
3.4.3 关于企业税收征管问题的研究 |
3.5 关于国外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研究 |
3.5.1 关于国际规则研究 |
3.5.2 关于欧美监管体系的研究 |
3.5.3 关于各国规则制度的研究 |
3.5.4 关于国际环境影响 |
3.6 本章结论 |
第4章 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机理和样本研究 |
4.1 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机理 |
4.1.1 跨境电商政策的传导机理 |
4.1.2 影响机理的要素分析 |
4.2 样本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4.2.1 开展政策样本研究的意义 |
4.2.2 开展政策样本研究的目标 |
4.2.3 研究方法:范围选取和方法设计 |
4.3 跨境电商政策影响的样本分析 |
4.3.1 政策样本分析 |
4.3.2 关于政策“内容-功能”研究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设计 |
5.1.1 关于问卷调查的动因和目的 |
5.1.2 调查问卷的总体设计 |
5.1.3 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 |
5.1.4 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 |
5.2 问卷研究过程 |
5.2.1 问卷的发放和搜集 |
5.2.2 问卷的处理 |
5.3 问卷研究分析和结果 |
5.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5.3.2 被调查跨境电商企业的政策诉求 |
5.3.3 企业创新模式的跨境电商政策选择 |
5.3.4 跨境电商政策制定和调整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
5.4 结论与建议 |
5.4.1 结论 |
5.4.2 建议 |
5.5 研究的不足 |
第6章 跨境电商试点对城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实证研究对象的选取和说明 |
6.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6.1.2 面板数据的选取 |
6.2 关于设立综合试验区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现有研究 |
6.3 关于综合试验区发展现状研究 |
6.3.1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情况 |
6.3.2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B2B和B2C模式发展情况 |
6.3.3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发展情况研究 |
6.4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的模型设计 |
6.4.1 基本理论 |
6.4.2 研究框架设计 |
6.4.3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耦合模型 |
6.4.4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模型 |
6.5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实证分析 |
6.5.1 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
6.5.2 试点城市层面耦合协调结果分析 |
6.6 结论与建议 |
6.6.1 结论 |
6.6.2 建议 |
6.7 研究的不足 |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的结论 |
7.1.2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作用和影响机理的结论 |
7.1.3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结论 |
7.1.4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的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关于完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的建议 |
7.2.2 关于地方跨境电商持续发展的建议 |
7.2.3 关于政府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
7.3 不足与展望 |
7.3.1 创新点 |
7.3.2 不足 |
7.3.3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A 国务院及相关部门部分重点跨境电商政策 |
附录B 支持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政策 |
附录C 跨境电商政策与企业创新发展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桂林SBS职业培训学校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电子商务的研究综述 |
1.2.2 关于在线教育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结构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工具 |
2.1 理论基础 |
2.1.1 电子商务理论 |
2.1.2 网络营销理论 |
2.1.3 顾客让渡价值理论 |
2.2 分析工具 |
2.2.1 PEST分析模型 |
2.2.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2.2.3 SWOT分析模型 |
第3章 桂林SBS职业培训学校电子商务发展概览 |
3.1 职业培训学校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
3.1.1 职业培训教育发展历程 |
3.1.2 职业培训教育发展现状 |
3.1.3 职业培训学校在线教育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现状 |
3.2 SBS职业培训学校的发展现状 |
3.2.1 SBS职业培训学校的发展概览 |
3.2.2 SBS职业培训学校的组织架构 |
3.3 SBS职业培训学校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第4章 桂林SBS职业培训学校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与问题分析 |
4.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4.1.1 政策与法律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行业竞争力量(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4.2.1 潜在新进入者的威胁 |
4.2.2 替代品的威胁 |
4.2.3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4.2.4 供应商的仪价能力 |
4.2.5 行业现有的竞争者 |
4.3 内部环境(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4.3.3 机会分析 |
4.3.4 威胁分析 |
4.3.5 SWOT矩阵分析及总结 |
4.4 桂林SBS职业培训学校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4.4.1 电子商务组织架构不合理 |
4.4.2 在线教育产品自身竞争力不足 |
4.4.3 电子商务模式呈现单一化 |
4.4.4 缺乏有效的网络营销策略 |
4.4.5 专业性电商人才极其匮乏 |
第5章 桂林SBS职业培训学校电子商务发展对策建议 |
5.1 合理建立电子商务组织架构 |
5.2 加强在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5.3 渐进式开展多种电商模式 |
5.4 不断强化网络营销策略 |
5.4.1 SBS电子商务发展的产品营销策略 |
5.4.2 SBS电子商务发展的价格营销策略 |
5.4.3 SBS电子商务发展的促销营销策略 |
5.4.4 SBS电子商务发展的渠道营销策略 |
5.4.5 SBS电子商务发展的服务策略 |
5.5 组建专业化的经营团队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1 SBS的学生规模、师资队伍及设施设备等方面均呈向好趋势 |
6.1.2 在线职业教育模式多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
6.1.3 SBS发展电子商务既有竞争优势也有潜在威胁 |
6.2 研究局限与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互联网+”背景下Q公司电子商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研究 |
1.2.2 关于电子商务营销策略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路线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互联网+”的内涵、时代特征及对传统市场营销的影响 |
2.1.1 “互联网+”的内涵 |
2.1.2 “互联网+”的时代特征 |
2.1.3 “互联网+”对传统市场营销的影响 |
2.2 电子商务内涵及“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商务 |
2.2.1 关于电子商务的认识 |
2.2.2 “互联网+”时代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特点 |
2.2.3 “互联网+”下电子商务营销观念 |
2.2.4 “互联网+”下电子商务营销模式 |
2.3 中小企业概念界定及战略选择 |
2.3.1 中小企业概念界定 |
2.3.2 中小企业战略选择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PEST分析 |
2.4.2 SWOT分析 |
2.4.3 市场营销理论 |
第3章 Q公司经营环境分析 |
3.1 Q公司基本情况 |
3.2 Q公司网店销售环境 |
3.3 PEST环境分析 |
3.3.1 政治和法律环境分析 |
3.3.2 经济环境分析 |
3.3.3 社会环境分析 |
3.3.4 技术环境分析 |
3.4 行业环境分析 |
3.5 竞争对手分析 |
第4章 Q公司电子商务营销现状分析和存在问题 |
4.1 Q公司SWOT分析 |
4.1.1 优势 |
4.1.2 劣势 |
4.1.3 机会 |
4.1.4 威胁 |
4.2 STP分析 |
4.3 Q公司在电子商务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1 企业对电子商务营销存在认识偏差,缺乏有效规划 |
4.3.2 在硬件建设和队伍培养上缺乏投入,忽视实体市场推广 |
4.3.3 目标市场定位不够精准,缺乏有效的市场调研 |
第5章 Q公司电子商务营销策略优化设计 |
5.1 产品策略 |
5.1.1 确立品牌价值 |
5.1.2 增加产品附加值 |
5.1.3 扩大产品组合 |
5.2 价格策略 |
5.2.1 以顾客为导向 |
5.2.2 以行业竞争为导向 |
5.2.3 根据商品生命周期进行定价 |
5.2.4 配合店铺营销手段调整价格 |
5.3 渠道策略 |
5.3.1 论坛营销 |
5.3.2 微信营销 |
5.3.3 微博营销 |
5.3.4 网店营销 |
5.3.5 直播营销 |
5.4 促销策略 |
5.4.1 充分利用数据分析工具 |
5.4.2 维护客户关系 |
5.5 保障措施 |
5.5.1 组织保障 |
5.5.2 制度保障 |
5.5.3 财务保障 |
5.5.4 法律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我国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提升竞争力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子商务对企业市场竞争的影响 |
1. 企业的竞争模式被改变 |
2. 企业的竞争指标被改变 |
3. 企业的竞争环境被改变 |
二、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性 |
1. 缩小与大企业之间的差距 |
2. 扩大市场范围寻找新的商机 |
三、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 |
1. 企业自身不足 |
2. 注重营销忽略管理 |
3. 网络推广力度不够 |
四、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提升竞争力的有效对策 |
1. 挖掘和培养创新型管理人才 |
2. 明确定位扩大宣传力度 |
3. 寻求合作降低成本 |
4. 诚信为本培养消费者信任 |
五、结语 |
(10)我国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创新扩散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研究综述 |
2.2 创新扩散理论基础 |
3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
3.1 研究假设 |
3.1.1 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创新特性分析 |
(1) 预期收益。 |
(2) 感知风险。 |
(3) 感知易用性。 |
3.1.2 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组织特性分析 |
(1) 企业规模。 |
(2) 信息技术水平。 |
(3) 电子商务应用策略。 |
(4) 投资规模。 |
(5) 高层领导支持。 |
3.1.3 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组织环境特性分析 |
(1) 同行竞争压力。 |
(2) 合作伙伴竞争压力。 |
(3) 习俗潮流压力。 |
(4) 地区环境优越性。 |
3.2 概念模型 |
4 实证分析 |
4.1 研究方法和调查设计 |
4.2 信度分析 |
4.3 拟合度检验 |
4.4 因素与路径分析 |
5 结论 |
四、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电商视角看青州市中小企业的发展[J]. 汪珍英,Rebecca Miranda. 中国商论, 2021(21)
- [2]重庆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的影响因素研究[D]. 华秀玲.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3]浅析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营销的创新路径[J]. 徐浩,张丽萍. 现代商业, 2020(31)
- [4]网络市场渗透下的企业竞争与效率提升 ——特征事实与解释[D]. 李斌.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路径创新 ——基于跨境电商平台的研究[D]. 张倩祎. 吉林大学, 2020(08)
- [6]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 ——基于国内视角[D]. 周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7]桂林SBS职业培训学校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D]. 田亚彩.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8]“互联网+”背景下Q公司电子商务营销策略研究[D]. 范博.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9]我国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提升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 陈涛. 商场现代化, 2020(08)
- [10]我国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创新扩散理论[J]. 冯缨,徐占东. 软科学,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