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叔嗣论文-孙学堂

高叔嗣论文-孙学堂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叔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叔嗣,进士及第,交游考,嘉靖八才子

高叔嗣论文文献综述

孙学堂[1](2011)在《高叔嗣系年交游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叔嗣诗集中《考功稿》、《读书园稿》、《晋阳稿》虽皆手自编订,但并非严格系年。卷四《轶稿》乃叔嗣卒后辑补而得,未系年。卷五至卷八文未系年。今考其行实交游,择其中密切相关者附于各年之下。凡引《苏门集》,悉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随文仅标卷数。弘治十四年(辛酉,1501)岁暮,生于祥符。如按西历,则为1502年1月。霍韬《高廉使墓志铭》:"子业生弘治辛酉十二月十四日。"(此据《渭崖文集》卷六,又见《明文海》卷四叁叁、《献徵录》卷八八,后者有删节。以下简称《墓铭》)(本文来源于《中国诗歌研究》期刊2011年00期)

邹勇华[2](2010)在《高叔嗣诗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叔嗣是明嘉靖年间一位重要的文人。他创作了大量的纪游诗、时事诗、咏怀诗和交际应酬诗,“词存清旷、意成凄楚”是其诗歌的主要特色。高叔嗣现存散文数量不多,但题材多样,并各具特色,明清诗文名家对其创作评价甚高,但目前学界对他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本文选择以高叔嗣作为研究对象,立足文本,联系史实,从高叔嗣的人生境遇、思想个性等方面出发,对其诗文创作进行分类评析研究,力图对高叔嗣的作品作一个相对全面具体的研究,进而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0-05-01)

吴开来[3](2010)在《高叔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弘、正以后,徐祯卿、何景明、李梦阳相继去世,前七子所倡导的复古运动热潮渐趋衰落。嘉靖初年的诗坛略显清寂。此时,高叔嗣像一颗耀眼的新星,在嘉靖前期诗坛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年少才高,颇为时人所重。可惜英年早逝,没能留下更多的作品。本文以《明史》、《明人传记资料索引》、《国朝献征录》、《列朝诗集》、《明诗综》、《明诗纪事》等典籍为依据,查阅《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等大型丛书中所收相关诗人的诗文集,整理高叔嗣的生平与交游情况,考察高叔嗣的思想变化历程,力图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高叔嗣的生平行实及诗文创作进行深入一步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高叔嗣生平概述,分为叁节,重点讲述高叔嗣生平中与其思想变化关系密切的事件,如年少才高、大礼议、谢病家居、山西决狱等,借此反映高叔嗣的性格。第二章为交游考与思想分析。选取与高叔嗣有过交往的一些诗人如李梦阳、崔铣、马理、薛蕙、李舜臣、陈束、任瀚等人的相关资料,力图通过对资料的梳理,展示高叔嗣的思想历程。第叁章为高叔嗣诗歌研究,分为叁节。第一节分析高叔嗣诗歌的渊源,考察陶渊明、张九龄、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杜甫等人诗歌对高叔嗣的影响状况;第二节为高叔嗣诗歌情感分析,以“夷门”、“朝簪”、“归去”、“客路”等意象为例探讨高叔嗣诗歌中的情感;第叁节为诗歌风格辨析,主要讨论高叔嗣清旷凄楚的诗歌风格,另外论述高叔嗣一些俊伟豪放的作品,并且从体裁角度进一步分析高叔嗣的作品特色。第四章为高叔嗣文章研究,分为两节,分别展示高叔嗣散文和骈文的特色。第五章为影响与评价研究,描述高叔嗣诗歌对同时及后世的影响以及高叔嗣诗歌的编集情况。附录部分为高叔嗣年谱。(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0-04-18)

彭善麟[4](2010)在《高叔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叔嗣是明代中期的着名诗人,是正德、嘉靖年间中原诗坛和中原文人的杰出代表。其诗歌创作并不以复古为宗,而是多抒发自我的身世感怀,于复古派外另辟“古澹”一支。在当时的明代诗坛就享有较高的评价,奠定了其在明代诗坛和文坛的地位,并且影响深远,清代初期王士禛的“神韵说”也多受其启发。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沿袭传统的研究习惯和研究思路,高叔嗣一直被认为是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复古派的羽翼,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只是对他进行简单介绍、一笔带过,甚至避而不谈。因此,高叔嗣成为了明代中期文学史上相关个案研究的一个空白,同时也是明代以及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诗歌研究史上的一个盲点,对他的专门研究十分匮乏。在研究与高叔嗣同时代的作家时,刻意回避甚至忽略高叔嗣与他们的交游,导致了其生平和交游情况语焉不详、甚至多有错讹。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决定对高叔嗣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专题研究,从而有助于全面反映明代诗歌的总体风貌和发展脉络,为明代文学的作家个案研究领域添砖加瓦。论文主要从以下叁个方面对高叔嗣进行具体研究:第一章对高叔嗣的家世、生卒和着述等情况进行梳理和考证,纠正其中的相关错误;第二章对高叔嗣的生平与思想进行剖析,探讨其独特人生对其思想产生的影响;第叁章对高叔嗣的文学创作与艺术特色进行赏析。结语部分对高叔嗣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进行论述并作出展望。期望能够较为全面的理清高叔嗣其人及相关着作,并通过分析其在明代中期特定历史时期的交游活动和文学创作,真实显示高叔嗣在明代诗坛应有的地位,这便是本论文的基本着眼点。(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0-04-10)

高业[5](2009)在《高叔嗣诗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叔嗣,明嘉靖年间诗人,被同时期的蔡汝楠推为“我朝第一”,虽此言因个人喜爱而颇有偏颇之嫌,但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诗在当时诗坛的地位与影响,叔嗣身后,各家诗评对其诗作也有着极高的评价,但这样的一位诗人,在今人的研究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以高叔嗣的诗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叁章分别对其诗学思想、诗歌风格及文学影响给予分析探讨:第一章主要结合其诗作与后世评价,通过分析李梦阳及薛蕙的诗歌理论对其创作的影响,提炼出其隐藏在诗文里的叁点诗学思想,分别为因心师古、缘情而发与情尚蕴藉。第二章则重点分析叔嗣在自身诗学思想的作用下所形成的独特的清远诗风,分诗中之“清”、诗中之“远”与诗之“清远”叁方面,主要通过对叔嗣诗中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词语的选择等几个点予以论证。第叁章分两部分分别探讨叔嗣诗作对“初唐派”与王士祯“神韵”的影响。笔者认为,高叔嗣身处“七子派”与“初唐派”的之间,是明代诗风转变的关键性人物,其诗歌创作,不仅对陈束建立初唐派产生过重大影响,更为王士祯“神韵”的提出及“神韵”作为一个派别的发展延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成为这个历史进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本文试图以高叔嗣作为基点打通有明一代“神韵”脉络,从而还其诗作在历史上的真正地位。(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09-05-20)

高叔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叔嗣是明嘉靖年间一位重要的文人。他创作了大量的纪游诗、时事诗、咏怀诗和交际应酬诗,“词存清旷、意成凄楚”是其诗歌的主要特色。高叔嗣现存散文数量不多,但题材多样,并各具特色,明清诗文名家对其创作评价甚高,但目前学界对他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本文选择以高叔嗣作为研究对象,立足文本,联系史实,从高叔嗣的人生境遇、思想个性等方面出发,对其诗文创作进行分类评析研究,力图对高叔嗣的作品作一个相对全面具体的研究,进而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叔嗣论文参考文献

[1].孙学堂.高叔嗣系年交游考[J].中国诗歌研究.2011

[2].邹勇华.高叔嗣诗文研究[D].暨南大学.2010

[3].吴开来.高叔嗣研究[D].山东大学.2010

[4].彭善麟.高叔嗣研究[D].西南大学.2010

[5].高业.高叔嗣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09

标签:;  ;  ;  ;  

高叔嗣论文-孙学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