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部裂腰椎滑脱发病论文-洪波,赵鹤亮,崔颖,杨冬生,史继国

峡部裂腰椎滑脱发病论文-洪波,赵鹤亮,崔颖,杨冬生,史继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峡部裂腰椎滑脱发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性别,年龄

峡部裂腰椎滑脱发病论文文献综述

洪波,赵鹤亮,崔颖,杨冬生,史继国[1](2014)在《峡部裂性与退变性腰椎滑脱性别、年龄及发病部位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spondylolysis of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SLS)和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er spondylylisthesis,DLS)发病部位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选取178例经CT确诊的腰椎滑脱患者,其中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94例(SLS组),DLS患者84例(DLS组),分别整理、分析2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等资料。结果 SLS组男女比4351;DLS组男女比417。SLS组的年龄小于DLS组[(55.31±11.33)岁比(64.00±10.89)岁,u=5.21,P<0.01)]。SLS和DLS在不同部位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66,P=0.000);SLS发病部位与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56,P=0.076),DLS发病部位与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8,P=0.049)。结论 SLS好发L5,男女无显着差异;DLS好发于L4,女性明显多于男性;SLS发病年龄早于DLS。(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4年07期)

王正光[2](2009)在《骨盆形态及全脊柱矢状位平衡状况对峡部裂腰椎滑脱发病及临床症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峡部裂腰椎滑脱患者骨盆形态及全脊柱矢状位平衡状况对于腰椎滑脱发病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68例峡部裂腰椎滑脱患者及70名无症状体检人员全脊柱正侧位片资料,测量以下骨盆及全脊柱参数值:PI,PT,SS,LL,TK,SFD,SC7D,T9倾斜角,滑脱百分比。利用t-检验分析滑脱患者与正常人群各参数的差别及不同分度滑脱病人的参数差异。对滑脱患者进行JOA及Oswestry评分,根据腰痛评分大小分为症状轻与症状重两组,t-检验比较各参数的差异。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参数与腰痛评分之间的联系;结果:滑脱患者较对比组PI,PT,SS,SFD四骨盆参数显着增大(P均小于0.05),LL,SC7D,T9倾斜角四脊柱参数显着增大(P均小于0.05),LL/SFD,TK/LL,LL/PI绝对值均显着减小(P均小于0.05);患者PI,PT,SS,SFD,LL值随滑脱程度增大而增大;腰疼症状重患者相比症状轻患者PT,T9 t angle,SFD,SC7D增大(P均小于0.05),SS,LL,TK及LL/SFD,TK/LL,LL/PI绝对值均减小(P均小于0.05);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参数之间的联系,滑脱进展与PI,SFD,LL增大有显着相关性(P均小于0.01);腰痛JOA及Oswestry评分不予某单一参数成显着相关(P均大于0.01)。结论:1.峡部裂腰椎滑脱发病及进展与骨盆的形态异常有重要关系。其中PI及SFD增大为峡部裂腰椎滑脱发病的重要病因和滑脱进展诱因。2.峡部裂滑脱患者腰痛症状与骨盆-全脊柱矢状位多个参数异常的共同作用有关,与单个参数无显着相关性。3.腰椎滑脱患者骨盆-全脊柱曲线可分为:失衡型,代偿型,失衡-代偿-再失衡型叁类。失衡型症状重,曲线特点为:骨盆后倾,腰椎前凸小,胸椎后凸小,C7铅垂线前移;代偿型症状轻,曲线特点为:骨盆前倾,腰椎前凸大,胸椎后凸大,C7铅垂线位置正常;失衡-代偿-再失衡型症状重,曲线特点为:骨盆严重后倾,LL明显增大,TK明显减小,躯干严重前倾,T9倾斜角明显增大,C7铅垂线前移更加明显。4.LL与SFD,PI,TK的异常比例可能影响峡部裂滑脱发病及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9-05-01)

峡部裂腰椎滑脱发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峡部裂腰椎滑脱患者骨盆形态及全脊柱矢状位平衡状况对于腰椎滑脱发病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68例峡部裂腰椎滑脱患者及70名无症状体检人员全脊柱正侧位片资料,测量以下骨盆及全脊柱参数值:PI,PT,SS,LL,TK,SFD,SC7D,T9倾斜角,滑脱百分比。利用t-检验分析滑脱患者与正常人群各参数的差别及不同分度滑脱病人的参数差异。对滑脱患者进行JOA及Oswestry评分,根据腰痛评分大小分为症状轻与症状重两组,t-检验比较各参数的差异。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参数与腰痛评分之间的联系;结果:滑脱患者较对比组PI,PT,SS,SFD四骨盆参数显着增大(P均小于0.05),LL,SC7D,T9倾斜角四脊柱参数显着增大(P均小于0.05),LL/SFD,TK/LL,LL/PI绝对值均显着减小(P均小于0.05);患者PI,PT,SS,SFD,LL值随滑脱程度增大而增大;腰疼症状重患者相比症状轻患者PT,T9 t angle,SFD,SC7D增大(P均小于0.05),SS,LL,TK及LL/SFD,TK/LL,LL/PI绝对值均减小(P均小于0.05);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参数之间的联系,滑脱进展与PI,SFD,LL增大有显着相关性(P均小于0.01);腰痛JOA及Oswestry评分不予某单一参数成显着相关(P均大于0.01)。结论:1.峡部裂腰椎滑脱发病及进展与骨盆的形态异常有重要关系。其中PI及SFD增大为峡部裂腰椎滑脱发病的重要病因和滑脱进展诱因。2.峡部裂滑脱患者腰痛症状与骨盆-全脊柱矢状位多个参数异常的共同作用有关,与单个参数无显着相关性。3.腰椎滑脱患者骨盆-全脊柱曲线可分为:失衡型,代偿型,失衡-代偿-再失衡型叁类。失衡型症状重,曲线特点为:骨盆后倾,腰椎前凸小,胸椎后凸小,C7铅垂线前移;代偿型症状轻,曲线特点为:骨盆前倾,腰椎前凸大,胸椎后凸大,C7铅垂线位置正常;失衡-代偿-再失衡型症状重,曲线特点为:骨盆严重后倾,LL明显增大,TK明显减小,躯干严重前倾,T9倾斜角明显增大,C7铅垂线前移更加明显。4.LL与SFD,PI,TK的异常比例可能影响峡部裂滑脱发病及临床症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峡部裂腰椎滑脱发病论文参考文献

[1].洪波,赵鹤亮,崔颖,杨冬生,史继国.峡部裂性与退变性腰椎滑脱性别、年龄及发病部位的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

[2].王正光.骨盆形态及全脊柱矢状位平衡状况对峡部裂腰椎滑脱发病及临床症状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9

标签:;  ;  ;  ;  

峡部裂腰椎滑脱发病论文-洪波,赵鹤亮,崔颖,杨冬生,史继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