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湖桥遗址论文-王思嘉,张秉坚,吴健

跨湖桥遗址论文-王思嘉,张秉坚,吴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跨湖桥遗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遗址,保护,相变,补水

跨湖桥遗址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嘉,张秉坚,吴健[1](2019)在《室内土遗址气-液相变补水的可行性研究——以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土遗址保护具有很大难度,其中土体中水分的单向迁移和蒸发是室内土遗址产生各种病害的重要原因,实践表明保存原状或采用各种化学材料进行加固都很难预防。利用人工"气-液相相变补水"的原理,在不改变土遗址原状的条件下,控制和维持室内土遗址水分的平衡,以达到稳定土中盐分、防止土体开裂和粉化的目标,这可能成为一种室内土遗址保护的新技术。为此,以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为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包括:实验室气-液相变补水小试验、建立水汽冷凝速率方程、开展室内土遗址现场补水实验等。初步探索了各种控制条件对补水速率的影响,验证了气-液相变补水的可行性与效果,为未来更大规模试验提供了基本方法。(本文来源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周海斌,吴健[2](2018)在《世界已知最早的风帆——跨湖桥遗址、亮岛人及新石器时代跨台湾海峡迁徙之综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学术界认为,中国风帆出现的年代,要比古埃及(埃及涅伽达Naqada时期,公元前3100年)晚约1 500年,甚至晚约3 200年。近期西方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迄今世界上最早风帆出现的时间可上溯至公元前5500—公元前5000年(美索不达米亚欧贝德Ubaid时期);国内方面,2002年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距今8 000~7 000年的与独木舟及水上航行相关的一系列文物,从图形影像、实物文物、技术演进水平方面提供了相较于美索不达米亚欧贝德2/3时期的双脚桅杆船纹陶盘以及埃及涅伽达文化二期的舟船风帆岩画更早且更丰富充分的证据链,证明中国跨湖桥文化(8000~7000 BP)已出现和使用已知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风帆。同时,将跨湖桥遗址风帆之证据链,与福建闽江口外的马祖列岛"亮岛岛尾Ⅰ遗址"出土的"亮岛人"1号(c.8190 BP)和"亮岛人"2号(c.7550 BP)所具备的约25公里的离岸航海能力,以及距今约7 000~6 000年福建沿海远古先民(早期南岛人及其他可能族群)所具备的长距离、多日、复杂海况的航海能力和完成跨台湾海峡的航海迁徙到达台湾之历史进行关联研究,可形成中国东南沿海远古先民在距今约8 000~7 000年已开始使用风帆的更为全面的证据体系。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出有关中国和世界风帆更早出现年代(c.10000—8500 BP)的"跨湖桥-亮岛"猜想。(本文来源于《丝路和弦: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航海历史与文化》期刊2018-08-16)

楼佳[3](2018)在《新石器时代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水牛家养化文化特征的C、N、O稳定同位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学界对于史前家养水牛的起源和驯化问题,利用动物考古学、遗传学等方法已经进行了诸多探讨,但起源时间与地点仍存在争议与分歧。其中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是最受关注的地区之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浙江省萧山市跨湖桥遗址、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的水牛、鹿、猪、狗、鸟、龟等多种动物的骨胶原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揭示其食物结构的基础上,探讨跨湖桥至河姆渡时期水牛食物结构的演变过程,同时对田螺山遗址出土的水牛、鹿、猪动物牙齿牙釉质中的碳、氧稳定同位素进行分析,揭示水牛个体的食物结构及其变化情况,进一步探讨河姆渡水牛家养化的文化特征。结果显示:跨湖桥遗址水牛具有较高的δ13C、δ15N 值(-17.8‰±2.5‰,6.3±1.7‰,n=44),推测其主要摄入跨湖桥遗址周边水域中多样的水生植物;通过对比跨湖桥遗址与田螺山遗址水牛δ13C、δ15N值发现,时代较早的跨湖桥水牛食物来源更加广泛,时代较晚的田螺山水牛食物结构更为集中,暗示了田螺山水牛食物选择可能更加集中,不排除可能是受到人类食物喂养的结果;比较两个遗址水牛对人的食物贡献可以发现,水牛在田螺山遗址所具有的文化与功能性含义是跨湖桥遗址所不见的。对田螺山水牛牙釉质连续采样组成变化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水牛存在从早期偏向C4的食物结构逐渐转向C3的趋势;且在对晚期TLST5水牛个体分析中发现,与早期水牛C、O同步变化不同,出现了 C、O变化的不同步性,结合水牛牙釉质生长时期与O同位素季节性预测发现,这一不同步性可能是水牛受到人类喂食C3食物,如水稻等影响的可能。本研究通过C、N、O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初步揭示了长江下游地区8000-5500BP水牛食物结构的转变与水牛在河姆渡时期的早期驯化迹象,但仍需要更多的工作继续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6-05)

熊凯[4](2018)在《从地下遗存看萧山跨湖桥遗址的社会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萧山跨湖桥遗址发掘出第(9)~(1)层的遗存中,第(7)~(5)、(3)~(2)层,每一层都发现了1~3栋建筑,且在房内都有集体用餐的灶坑,在屋外也发现有用于共同储存的窖穴,表明跨湖桥处于共房共仓共灶的平等社会中。(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徐燕祎,王思嘉,张秉坚,吴健[5](2018)在《遗址博物馆土遗址病害调查与成因分析——以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潮湿环境土遗址的保护一直是非常困难的课题。当遗址与其他材质的文物共存时,保护难度更高。为了探讨遗址博物馆内病害发生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为未来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措施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依据,以杭州市萧山区跨湖桥遗址为例开展调查研究。发现盖棚可以防止雨水对土遗址的破坏,但造成了水和盐的单向迁移,是目前土遗址病害的主要根源。对于室内遗址博物馆,如何解决遗址土体水分单向迁移带来的破坏已经成为迫切需要开展研究的课题,建议尽快开展室内土遗址补水技术的实验研究。(本文来源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吴健,楼卫[6](2016)在《生物酶对跨湖桥遗址丝状真菌抑菌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确定萧山跨湖桥遗址空气、土壤、字幕墙和独木舟侵蚀丝状真菌的种类,探讨生物酶对侵蚀丝状真菌的有效抑菌浓度,为消除生物危害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经典方法对侵蚀丝状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生物酶的有效抑菌浓度进行研究。空气中主要的丝状真菌有: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展青霉(Penicillium patulum)和圆弧青霉(Penicillium cyclopium)。土壤中主导菌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圆弧青霉(Penicillium cyclopium)、展青霉(Penicillium patulum)、黑青霉(Penicillium nigricans)、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和枝孢霉(Cladosporium)。字幕墙侵染菌为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独木舟侵蚀菌为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不同的丝状真菌对生物酶的感应性/耐受性有很大不同。单一的几丁质酶对丝状真菌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但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的复合协同作用更能有效地抑制丝状真菌的生长发育。(本文来源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夏慧[7](2016)在《跨湖桥遗址与河姆渡遗址陶器装饰工艺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跨湖桥遗址为代表的跨湖桥文化与以河姆渡遗址为代表的河姆渡文化是宁绍平原极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年代分别为距今约8000~7000年和7000~5000年。本文主要以跨湖桥遗址与河姆渡遗址出土陶器(片)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陶器的装饰工艺。文章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从陶器制作工艺、陶器科技考古,以及传统制陶术的民族学调查这叁方面对中国史前陶器研究的学术史做了大致梳理。其次对跨湖桥遗址与河姆渡遗址相关陶器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第二、叁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陶器的装饰技法、装饰纹样、装饰与器型的关系,以及纹样的含义几方面对跨湖桥遗址与河姆渡遗址陶器的装饰工艺展开论述。并在具体论述之前,就遗址的分期、环境特征、先民的生产方式,以及遗址中出土陶器的陶质陶色、器类器型、制作工艺作了详尽地介绍。装饰技法,侧重于分析每种技法施加的方式、装饰的部位,并关注其在不同时期内的发展变化,研究其进步或衰弱的趋势。跨湖桥遗址陶器装饰技法大多在一期就已基本成熟,并以平稳的趋势向前发展,至叁期最盛。其在工艺水平上表现出显着的成熟性与先进性,尤以陶衣、磨光、彩绘、印纹几类技法上表现突出。河姆渡遗址陶器装饰技法一至四期逐渐趋于简化,但是工艺水平却有所提升。河姆渡遗址一、二两期陶器装饰技法的地方性特色很强,流行用贝壳、植物茎秆等自然物品在器表进行装饰,稚拙繁缛,叁、四期装饰技法明显提升,在镂孔、陶衣、堆贴、捏塑技法上表现突出,可见来自钱塘江北岸崧泽文化的影响因素。装饰纹样,侧重分析纹样的种类、特点,早晚演变及施加部位。跨湖桥遗址陶器装饰纹样,一直叁期基本稳定,纹样种类稍有扩充,但总体风格简单疏朗,表现主题单一鲜明。除绳纹、几何纹样外,主要为放射性纹,以及少数太阳纹、火焰纹、“田”字纹,多表现对放射光芒的太阳、星、月、火焰形象的描绘。此外几何纹样中逐渐增多的十字纹、x形纹、卜子纹等是对放射性形象的进一步抽象简化。河姆渡遗址陶器装饰纹样一期最盛,主题丰富,生动质朴,包括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涡纹,以及重圈纹、介字纹、弓形纹等一类特殊纹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农业生活的祈盼。二期以后纹样日趋简化,主题有所减少,但绳纹是河姆渡遗址釜、鼎类炊器上始终存在的因素。装饰与器型的关系,主要是针对其中某种较为固定的联系展开讨论,如绳纹与炊器之间的联系,在跨湖桥遗址与河姆渡遗址中均反映明显。装饰纹样的含义,主要针对纹样精神层面的内容进行挖掘。通过对跨湖桥遗址放射性纹早晚演变的梳理,在太阳崇拜的基础上,提出早期崇拜对象还包括放射光芒的星星、月亮,之后主要趋向于放射光、热的太阳,并提出红色也是跨湖桥先民崇尚的装饰之一。河姆渡遗址装饰纹样丰富,除对自然生活的描摹外,重圈纹及抽象鸟纹等还体现了某种原始崇拜,支持重圈纹样“蛋卵”说,并认为其逐渐演变为象征生命繁殖、孵化、孕育的符号,体现对生命的崇拜。鸟崇拜与生命崇拜是河姆渡遗址陶器纹样表现的主题之一,贯穿陶器装饰的始终。第四部分,根据跨湖桥遗址与河姆渡遗址在地理位置上的亲缘性,从装饰工艺的角度对跨湖桥遗址叁期与河姆渡遗址一期这两个年代相近阶段的陶器进行简单对比,发现两者“成熟”与“稚拙”对比鲜明,且跨湖桥遗址对河姆渡遗址的影响极小,并由此推测两者的交流极少,换言之,跨湖桥遗址的先民由于自然环境原因从浦江流域迁移之后有可能来到姚江流域,并对此后河姆渡文化的产生、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极其微小的。陶器装饰是人们美化陶器的行为,通常以装饰纹样的形式表现,是作者抒发情感,表达精神追求的重要因素。从陶器的装饰工艺入手对跨湖桥遗址与河姆渡遗址出土陶器(片)标本进行研究为深入了解宁绍平原本土文化的特色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6-05-30)

吴健[8](2015)在《跨湖桥遗址温湿度控制改造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跨湖桥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湘湖景区,遗址核心区独木舟及相关遗迹海拔位置在-1.5米左右,因湘湖建设蓄水原因,遗址区地层距离湘湖湖面高差约6-8米,是名符其实的水下遗址。2010年底,遗址永久性围堰保护厅钢结构顶棚的隔热层因安全原因整体卸除后,恶劣的温湿度环境严重影响遗址保护工作,因此决定对温湿度控制进行综合改造。本文就工程改造的原因,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思路、施工步骤以及改造后的效果进行阐述。(本文来源于《杭州文博》期刊2015年01期)

徐大钧[9](2015)在《跨湖桥走笔——观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一文中研究指出跨湖桥文化以其悠久而独特的历史积淀改写了浙江的文明史,诉说中华民族发展源头广博多样、源远流长。2004年12月17日这是一个及其普通的日子,在杭州市萧山区召开的"跨湖桥考古学术研讨会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跨湖桥文化"这一命名。由此,这一个日子又变得不普通。跨湖桥文化遗址早于河姆渡遗址1000年,是当时发现的浙江省境内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跨湖桥遗址的文化面貌非常独特,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类型。它把浙江的文明史提前到了8000(本文来源于《前进论坛》期刊2015年03期)

楼卫[10](2013)在《跨湖桥遗址半水下展厅环境温湿度调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一期建设工程竣工后的环境状况,研究了处于半水下的遗址厅环境,在分析高湿环境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设计了遗址厅屋面改造和通风除湿工程方案,通过检测数据分析了改造后的遗址厅温湿度控制效果,并提出相应的调整对策。(本文来源于《东方博物》期刊2013年04期)

跨湖桥遗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内学术界认为,中国风帆出现的年代,要比古埃及(埃及涅伽达Naqada时期,公元前3100年)晚约1 500年,甚至晚约3 200年。近期西方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迄今世界上最早风帆出现的时间可上溯至公元前5500—公元前5000年(美索不达米亚欧贝德Ubaid时期);国内方面,2002年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距今8 000~7 000年的与独木舟及水上航行相关的一系列文物,从图形影像、实物文物、技术演进水平方面提供了相较于美索不达米亚欧贝德2/3时期的双脚桅杆船纹陶盘以及埃及涅伽达文化二期的舟船风帆岩画更早且更丰富充分的证据链,证明中国跨湖桥文化(8000~7000 BP)已出现和使用已知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风帆。同时,将跨湖桥遗址风帆之证据链,与福建闽江口外的马祖列岛"亮岛岛尾Ⅰ遗址"出土的"亮岛人"1号(c.8190 BP)和"亮岛人"2号(c.7550 BP)所具备的约25公里的离岸航海能力,以及距今约7 000~6 000年福建沿海远古先民(早期南岛人及其他可能族群)所具备的长距离、多日、复杂海况的航海能力和完成跨台湾海峡的航海迁徙到达台湾之历史进行关联研究,可形成中国东南沿海远古先民在距今约8 000~7 000年已开始使用风帆的更为全面的证据体系。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出有关中国和世界风帆更早出现年代(c.10000—8500 BP)的"跨湖桥-亮岛"猜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跨湖桥遗址论文参考文献

[1].王思嘉,张秉坚,吴健.室内土遗址气-液相变补水的可行性研究——以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为例[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9

[2].周海斌,吴健.世界已知最早的风帆——跨湖桥遗址、亮岛人及新石器时代跨台湾海峡迁徙之综合研究[C].丝路和弦: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航海历史与文化.2018

[3].楼佳.新石器时代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水牛家养化文化特征的C、N、O稳定同位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8

[4].熊凯.从地下遗存看萧山跨湖桥遗址的社会状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5].徐燕祎,王思嘉,张秉坚,吴健.遗址博物馆土遗址病害调查与成因分析——以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为例[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8

[6].吴健,楼卫.生物酶对跨湖桥遗址丝状真菌抑菌作用的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6

[7].夏慧.跨湖桥遗址与河姆渡遗址陶器装饰工艺浅析[D].南京大学.2016

[8].吴健.跨湖桥遗址温湿度控制改造刍议[J].杭州文博.2015

[9].徐大钧.跨湖桥走笔——观跨湖桥遗址博物馆[J].前进论坛.2015

[10].楼卫.跨湖桥遗址半水下展厅环境温湿度调控初探[J].东方博物.2013

标签:;  ;  ;  ;  

跨湖桥遗址论文-王思嘉,张秉坚,吴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