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文物理论文-张晓梅,邸利,王彦辉,史再军,张曦慧

土壤水文物理论文-张晓梅,邸利,王彦辉,史再军,张曦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水文物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土壤持水性能,典型林分,黄土高原

土壤水文物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梅,邸利,王彦辉,史再军,张曦慧[1](2019)在《黄土高原典型林分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及持水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林分类型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及持水性能的研究,以期为该区域合理水资源综合管理和林分种类选取配置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观测和室内浸水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得到3种林分类型(贺兰山油松天然林、子午岭油松次生林、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及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水文物理特征指标.【结果】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容重、孔隙度与持水性能存在差异.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子午岭油松次生林(1.24 g/cm~3)最大,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1.16 g/cm~3)与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1.16 g/cm~3)次之,贺兰山油松天然林(0.98 g/cm~3)最小;土壤孔隙度随土层加深而减小,总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为贺兰山油松天然林>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子午岭油松次生林,非毛管孔隙度为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子午岭油松次生林>贺兰山油松天然林>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贺兰山油松天然林土壤饱和持水率、毛管持水率与非毛管持水率均值均与其它叁种林分类型差异极显着(P<0.01),土壤饱和持水率、毛管持水率与非毛管持水率大小依次为贺兰山油松天然林>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子午岭油松次生林;土壤容重与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率、毛管持水率、非毛管持水率均存在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与持水性能呈极显着正相关,非毛管孔隙度与土壤饱和持水率呈极显着正相关,其中以土壤容重、总孔隙度与饱和持水率的相关性最好.【结论】贺兰山油松天然林持水性最优,陇东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与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次之,子午岭油松次生林最差.(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郭旭,苑跃,杜冰,吴薇,龙柯吉[2](2019)在《四川省自动土壤水分站土壤水文·物理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四川地区的土壤水文、物理特性,获得更准确可靠的自动土壤水分资料,研究了四川省184个自动土壤水分站的土壤水文、物理常数,包括土壤质地、田间持水量、土壤容重和凋萎湿度。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土壤质地以壤土类为主,约有44%的县(区)为壤土类土质,其次是黏土类,约占30%,砂土类地区最少,仅占5%。自动土壤水分站田间持水量的分布为12.5%~36.7%;土壤容重的分布为1.00~2.13 g/cm~3;凋萎湿度的分布为3.1%~16.9%。研究还发现,部分站点测定的土壤水文、物理特性存在疑问,特别是凋萎湿度差异较大,问题站点较多。(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顾朝军[3](2019)在《黄土区土壤水文物理特性及流域产汇流机制变化对植被恢复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及其地表植被是影响降雨入渗、蒸发及产汇流等水文循环的重要界面。为了控制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一直重视植被的建设和恢复,特别是1999年以来的退耕还林草措施的实施,区域植被盖度已从二十世纪80年代的28.8%增长到2012年的43.8%;与此同时,黄河花园口站径流量及输沙量由1980年之前的446亿立方米和12.8亿吨减少到2000年以来的251亿立方米和1.0亿吨。黄土高原规模化的植被建设与恢复不仅有效减少了坡面的土壤侵蚀量,同时改变了土壤水文物理性质,进而对坡面产流产沙和流域产汇流机制产生重大影响。植被恢复在黄河水沙变化中的所起的作用强度已经受到极大关注,亦是科学回答黄河水沙减少的关键之一。本研究以位于黄河中游且经历长期植被恢复的延河流域为研究区,选择不同恢复年限的刺槐林、柠条林和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和室内试验,研究了植被恢复对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坡面产流产沙和流域产汇流机制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植被恢复显着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团聚体含量和通气孔隙度、提高土壤持水和供水能力、增大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农地相比,刺槐林土壤容重减小4.8%,柠条林减小8.2%,草地减小7.4%,且土壤容重减小比例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植被恢复样地>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相比农地增加73.1%,且刺槐林>柠条林>草地;除刺槐林外,柠条林和草地土壤通气孔隙度分别较农地增加39.7%和35.1%;植被恢复地的土壤持水和供水能力在低压力水头(<100 cm H_2O)下均高于农地,且表现为柠条林>草地>刺槐林;研究区10个样地平均土壤饱和导水率介于10.7~18.6 mm h~(-1)之间,刺槐林、柠条林和草地分别是农地的1.2、1.6和1.3倍,且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而增大。(2)植被恢复显着提高土壤入渗能力。植被恢复样地的土壤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和平均入渗率分别是农地的1.5、2.1和2.5倍,表现为柠条林>草地>刺槐林,且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呈增大趋势;相同条件下,植被恢复样地表层平均入渗深度是农地的1.22倍,20 cm以下土层是农地的1.16倍;基于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土壤入渗能力表明,表层土壤入渗能力排序为40年柠条林>40年草地>20年草地>15年柠条林>25年刺槐林>农地>35年刺槐林;20 cm以下土层入渗能力排序为40年柠条林>40年草地>15年柠条林>25年刺槐林>35年刺槐林>20年草地>农地。入渗模型对研究区土壤入渗过程的拟合优度为蒋定生模型>Horton模型>Philip模型>Kostiakov方程。(3)植被恢复具有延长坡面产流时间,增加入渗,减少产流产沙量的作用,且土壤容重和>0.25 mm团聚体含量是影响植被减流和减沙效益的主要土壤水文物理参数。与农地相比,植被地上部分延长产流时间140%,减少径流量15%,植被恢复地原状坡面不产沙;植被地上部分的滞时效益和减流效益均表现为草地>柠条林>刺槐林;植被恢复原状和根系坡面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分别是农地1.32和1.24倍,且整体表现为柠条林>草地>刺槐林;植被地下部分能延长产流时间120%,减少径流量50%,减少产沙量94%;地下部分滞时效益和减流效益表现为柠条林>草地>刺槐林,减沙效益刺槐林>草地>柠条林;地下生物量显着影响植被地下部分的滞时效益,而土壤容重和>0.25 mm团聚体含量显着影响植被减流和减沙效益。(4)土壤容重变化显着影响坡面产流产沙及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坡面产流时间随容重增大而缩短、产流量随容重增大递增;产沙量在60和90 mm h~(-1)雨强下随容重增大递增,但在120 mm h~(-1)雨强下随容重增大先减少后增加。坡面平均流速、径流深、雷诺数、弗劳德数和水流功率均随土壤容重增大而增大,达西阻力系数和曼宁糙率系数随容重增大而减小;水流剪切力在60和90 mm h~(-1)雨强下随容重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120 mm h~(-1)雨强下随容重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土壤坡面产沙量与平均流速呈指数关系,与径流深呈二次函数关系,与雷诺数和弗劳德数呈幂函数关系,与达西阻力系数呈幂函数关系,与曼宁系数呈指数函数关系,与水流剪切力呈线性关系,与水流功率呈幂函数关系,雷诺数和水流功率是表征坡面产沙量的最优水动力学参数。(5)长期的植被恢复影响流域产汇流特征,使流域产流机制存在由超渗产流向混合及蓄满产流转变的趋势。辨析延河支流西川河流域不同时期流域产汇流机制表明,随流域内植被变化,尽管西川河流域仍以超渗产流为主,但其比例逐渐减少,而超渗和蓄满产流的比例增加。西川河91场洪水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均具有上升倾向,径流深、地表径流占比和径流系数均呈下降趋势,洪水历时、洪峰滞时和消退时间有增加趋势而洪峰流量有减小趋势。径流深与降雨量(P)和前期影响雨量(Pa)之和呈幂函数关系,与平均降雨强度无显着关系,与最大降雨强度呈幂函数关系,且2008年后径流深对P+Pa的依赖性增强而对降雨强度的依赖性减弱。相比1974-1979年,洪水径流成分以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的洪水比例在1980-1988年和2008-2016年有所减少,而以地表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和饱和地表径流的洪水比例增加。流域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耕地的减少,林草地的增加导致流域地下水出流能力和土壤入渗能力增强、流域蓄水容量增大、调蓄能力增强是引起产汇流机制变化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阮芬[4](2018)在《水土流失治理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包括相关分析、线性回归以及灰色系统分析等在内的分析方法对选取的7个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典型径流小区土壤水分以及地表径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对不同水土保护措施下的坡面水分、地表径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土壤中水分的运动规律和贮存规律,以便进一步研究我国东北黑土区坡面理水调洪型的水土流失治理。(本文来源于《水利技术监督》期刊2018年03期)

白晓英[5](2016)在《土壤水文物理常数测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农业气象观测中,土壤水文物理常数的测定非常重要,其测定方法技术性强,观测员不容易掌握,且因人为因素容易出现偏差。结合十多年来全省多次土壤水分测量培训和在各个地区土壤水文物理常数测定中的实际经验,介绍了以《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为标准的土壤水文物理常数测定的实用方法,为农业气象观测人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陕西气象》期刊2016年05期)

王翠翠[6](2015)在《水土流失治理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星农场隶属于黑龙江农垦省北安分局,地势为南高北低,中部和西部均为缓坡且坡长较长。该地区水资源补给主要是降雨,地表水利用率低,存在季节性干旱、渍涝与水土流失并存的问题。水土流失将导致坡耕地黑土层逐年变薄,地力减退,土壤肥力下降,作物产量明显下降等不良结果,因此该地区农业生产受到降雨制约和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于2013年5月至9月在红星农场径流小区内选取了鼠道(SD)、鼠道+暗管(SA)、鼠道+垄向区田(SQ)、鼠道+暗管+垄向区田(SAQ)四种不同措施处理模式,并设顺坡耕作方法设计对照小区,即常规处理(CK)。研究了不同水土保持技术模式对不同土层深度、不同坡位的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土壤持水性能等土壤性质指标的影响。以及多年水土流失治理后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叁相比的变化。并对不同技术模式条件下的表层土壤水分进行了模拟研究,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的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鼠道+暗管+垄向区田”组合措施的除渍和保水效果均为良好。其他几种模式的除渍效果也优于常规。无论是坡上还是坡下,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按数值大小的排列为SAQ>SA>SD>SQ>CK。且这5种措施的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Cv和土层深度的关系为土层越深,其变异系数值越小。即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异系数比深层大。(2)各措施处理土壤容重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逐渐增大,但不同的组合模式之间容重变化有差异。从不同措施处理的土壤容重平均值来看,“鼠道和垄向区田组合”、“鼠道”、“鼠道和暗管组合”,“鼠道、垄向区田和暗管”组合较常规分别减少了2.28%、1.54%、2.29%、3.37%。(3)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可以看出,“鼠道+暗管+垄向区田”组合的持水性能最好,各措施处理的持水性能依次为鼠道、暗管和垄向区田组合模式(SAQ)、鼠道和暗管组合模式(SA)、鼠道和垄向区田组合模式(SQ)、鼠道(SD)、常规(CK)。且各措施处理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其持水性能越差。(4)通过六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后,不同处理措施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常规处理比较发现,“鼠道、暗管和垄向区田”组合模式”的治理效果最佳。所研究的4种水土保持措施及组合均对土壤有机质有正面作用。差别程度因措施的不同而不同。“鼠道+暗管+垄向区田”组合模式”的有机质含量高于“鼠道+垄向区田”组合模式”,“鼠道+暗管”组合模式”的有机质高于“鼠道”处理。(5)将计算得到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评价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不同的处理措施对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亦产生了一定影响,和常规处理比较,其他4种水土保持模式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均较高。其稳定性由大到小依次为“鼠道+暗管+垄向区田”>“鼠道+暗管”>“鼠道+垄向区田”>“鼠道”>“常规”。四种措施均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有机质含量高的处理措施,其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也较好。但二者却并不是显着的相关关系。(6)不同处理的固相容积的体积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增大,而空气体积随耕层的加深而呈现下降的趋势,“鼠道”、“鼠道+垄向区田”、“鼠道+暗管”、“鼠道+垄向区田+暗管”模式的土壤固相容积均明显小于常规。说明各措施处理均有改善土壤通透性的作用。(7)将GM(1,1)-AR模型和AR模型模拟出的预测值对比,这两种方式得到的预测值相差不大,且都能较准确的模拟和预测土壤含水量。GM(1,1)-AR模型和AR模型这两种方法均可以用来描述水分的具体动态变化,在水分预测上有实际意义,可将其应用和推广。不同坡耕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的耕层土壤水分采用AR法模拟的预测值相对误差分别为7.9%(CK)、9.7%(SD)、7.22%(SQ)、5.87%(SA)、3.6%(SAQ);采用GM(1,1)-AR法模拟的预测值相对误差分别为2.77%(CK)、4.9%(SD)、4.7%(SQ)、1.6%(SA)、1.69%(SAQ)。二者平均相对误差相差3.53%。基于小波分解的GM(1,1)-AR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最优,但是该模型需要对数据拆分分别进行预测,运算过程繁琐,预测结果需要迭加处理,没有AR模型简便,GM(1,1)-AR模型的运算难度明显高于AR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应对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预测模型。(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毕利东,夏继红,陈永明,王为木,韩玉玲[7](2015)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村河岸带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浙江省北部地区典型农村河岸带土壤为试验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安吉、桐乡、平湖试验区农村河岸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岸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体积质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0~20cm表层土壤,对40cm剖面以下土壤影响不显着(p>0.05);河岸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不同试验区土壤贮水量的影响趋势具有显着差异,其中3个试验区林地土壤饱和贮水量均较高。与农用旱地和林地相比,同一试验区水田利用方式下河岸带土壤入渗速率最低。(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李民义[8](2013)在《晋西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植物多样性及土壤水文物理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山西吉县内8种典型植被类型,包括油松刺槐(Pinus tabulaeformis+Robinia pseudoacacia)混交林、侧柏刺槐(Platycladus orientalis+Robinia pseudoacacia)混交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纯林、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纯林、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纯林、农地、苹果园、荒草地为研究对象,以林下植物多样性、土壤容重、孔隙度及贮水性能、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枯落物蓄水能力、土壤含水率、土壤入渗性能等为研究指标,对比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对植物多样性及土壤水文物理特征的影响。并以不同密度30年生左右的油松人工林为例,分析了林分密度对植物多样性及土壤水文物理特征的影响,以期为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与重建、现有林分结构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植被类型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1)8种植被类型草本和灌木植物共62种,隶属于27科52属,其中草本植物48种,占总种数的77%;灌木植物14种,占总种数的23%。草本和灌木植物多以耐旱的阳性植物为主,草本层主要优势种为北莎草(Cyperus fuscus)、长芒草(Stipa bungeana)、大针茅(Stipa grandis)、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灌木层主要优势种为黄刺玫(Rosa xanthina)、杠柳(Periploca sepium)、紫丁香(Syringa oblata),其中黄刺玫和杠柳分布广泛且重要值比例明显高于其它灌木,在该地区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2)各植被类型中,物种丰富度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而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3)不同植被类型中,植物多样性整体表现为油松刺槐混交林>侧柏刺槐混交林>刺槐纯林>侧柏纯林>荒草地>油松纯林>苹果园,表明针阔混交林更有利于该地区植物多样性的提高,其次为阔叶纯林,而经济林最差。(4)油松刺槐混交林和侧柏刺槐混交林之间的群落相似程度最高,相似系数为34.03%;而叁种纯林(刺槐纯林、油松纯林、侧柏纯林)之间的群落相似程度较低,其中剌槐和侧柏纯林的群落相似程度最低,相似系数为6.45%。2.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水文物理特征的影响(1)随土层深度的增加,8种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和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D)大体呈增加趋势,而土壤各孔隙度、土壤质量含水率大体呈下降趋势。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对表层土壤物理结构的改良效果较好。(2)与荒草地相比,7种植被类型(油松刺槐混交林、侧柏刺槐混交林、刺槐纯林、油松纯林、侧柏纯林、农地、苹果园)0-50cm土层平均土壤容重、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D)显着降低,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均显着增大,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19.25%、15.82%、11.04%、11.19%、8.21%、10.15%、5.82%: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D)分别降低了13.91%、10.08%、8.18%、7.02%、6.33%、3.39%、0.17%;总孔隙度分别提高了19.76%、16.21%、11.34%、11.43%、8.62%、10.64%、5.98%;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20.76%、16.30%、11.08%、13.61%、8.90%、12.16%、5.62%:非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16.91%、15.87%、11.96%、5.38%、7.77%、6.38%、6.91%。0-100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率表现为农地(15.21%)>荒草地(11.76%)>苹果同(10.38%)>油松刺槐混交林(10.05)>油松纯林(9.93%)>刺槐纯林(9.30%)>侧柏纯林(8.88%)>侧柏刺槐混交林(8.44%);稳渗速率表现为油松刺槐混交林(2.55mm/min)>侧柏刺槐混交林(2.23mm/min)>刺槐纯林(1.78mm/min)>侧柏纯林(1.53mm/min)>苹果园(1.27mm/min)>油松纯林(1.19mm/min)>荒草地(1.02mm/min)>农地(0.76mm/min)。总体来看,不同植被类型对该地区土壤物理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良,其中人工混交林改良效果最好,其次为人工纯林,农地和经济林较差。3.林分密度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土壤水文物理特征的影响(1)30年生左右的油松林内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随油松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均匀度指数无明显规律:草木层物种丰富指数与灌木层变化规律一致,但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先增后减:油松林密度为1675株·hm-2时草木的多样性和均匀度为最大,整个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也最大:在油松林内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大于草木层。(2)不同密度油松林内枯落物自然含水率无显着差异,而枯落物蓄积量、最大持水率以及持水量、有效拦蓄率和拦蓄量在一些林分密度间差异显着。密度为1300株·hm-2时,土壤容重最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及所对应的贮水量均最大。密度为1675株·hm-2时枯落物蓄积量、持水最最大,表层(0-20cm)土壤容重(1.07±0.12g·cm-3)相对较低,非毛管孔隙度(17.45%±3.04%)及滞留贮水量(87.25±17.20mm)最大。综合来看,30年生左右的油松人工林,当密度约为1675株.hm-2时林下植物多样性及生态水文效应最好。4.植物多样性和土壤水文物理特征的关系0-0.005mm粒级土壤微团聚体体积分数、土壤稳渗速率对物种丰富度指数(S)影响最大;0.05-0.25mm粒级土壤微团聚体体积分数对Simpson指数(D)影响最大;土壤稳渗速率对Shannon-wiener指数(H')影响最大;而土壤水文物理特征对Pielou均匀度指数(Jsw)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3-04-01)

邱石生[9](2012)在《秦岭南坡森林流域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空间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在秦岭南坡天然林主要分布区——中山地带,选择代表性典型林区-火地塘林区,通过测定该林区火地沟流域不同部位土壤机械组成、容重、含水量、渗透系数,同时选定两个支沟集水区,测定大气降雨和支沟沟口径流和流域出口径流,就秦岭南坡森林流域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空间变化及其生态系统对径流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秦岭南坡森林流域土壤机械组成以粉粒为主,A层砂粒相对含量明显高于B层,粉粒和粘粒低于B层。土壤机械组成沿坡位变化,从上至下, A、B层砂粒相对含量均表现为逐渐增大,粉粒则逐渐降低;粘粒相对含量,A层有降低倾向,B层则表现为逐渐增大,是构成变动源区产流机制重要影响因素。流域土壤机械组成沿区位变化,从上游到下游,A、B层砂粒相对含量有逐渐降低倾向,粉粒则有增大趋势,粘粒为“V”字形变化,总体有降低倾向,但土壤B层砂粒、粉粒相对含量变化较为缓慢,粘粒则变幅较大。森林土壤A层容重明显小于B层。土壤容重沿坡位变化,从上至下,A层有增大倾向, B层总体上有降低趋势,但降低并不十分明显;沿坡段变化,A、B层均为倒“V”字形。流域土壤容重沿区位变化,从上游到下游,A层基本呈倒“V”字形,主要与土壤粘粒相对含量变化及其与有机质的作用有关,B层略有降低倾向,主要与砂粒相对含量降低有关。森林土壤渗透系数,A层远大于B层,平均为B层的1.88倍。渗透系数在流域内沿区位变化,从上游到下游,A、B层均基本呈“V”字形,但A层下游最大,B层上游最大。沿坡位变化,从上到下, A、B层渗透系数皆有增大倾向;沿坡段变化,A层与流域内沿区位的变化基本相似,B层则变化不大。森林土壤A、B层均无容重愈大渗透性愈差的特征。由于有机质的参与,A层渗透性受粘粒含量的影响较大,粘粒含量高,渗透系数大,这与一般土壤有较大的不同。相对于砂粒和粉粒,土壤粘粒相对含量的空间变化对森林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最大。土壤机械组成空间变化尤其是粘粒及其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对森林流域水文过程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秦岭南坡中山地带林区夏季暴雨次数多,降水量大,年际变化较大。年内秋季暴雨次数少,降水量不是很大,但多阴雨连绵的天气,径流流量相对较大且平稳。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径流的关键性因子。秦岭南坡中山地带林区一般很少发生降雨强度大于下渗率的情况,径流多以壤中流的形式汇集。当降雨量和雨强均较大时,森林土壤A、B层均有壤中流产生;降雨量较大而雨强较小时,壤中流只在土壤B层产生。强降水时,流域出口会形成两次洪峰,第一次主要由A层壤中流及裸露面积上的降水汇集而成,第二次主要由B层壤中流汇集而成。(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2-05-01)

陈九美[10](2012)在《南阳丹江口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启动,丹江口库区成为我国关注的热点地区。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库区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周边及下游地区人民生活及农业、工业用水的安全,而且对国家南水北调运行成功存在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丹江口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研究,对指导库区土地利用和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南阳丹江口库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土地利用类型的乔木林、灌草地、梯田、坡耕地和荒草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野外样地调查,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表层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文特征进行研究,阐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表层土壤水文物理性质,揭示各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容重、孔隙度、贮水量和渗透速率的差异,为库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植被恢复与库区水源地高效水源涵养林建设的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⑴五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表层土壤容重均不超过1.35g/cm3;灌草地和乔木林的表层土壤容重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表层土壤容重小,梯田和坡耕地的土壤容重变化幅度较大,荒草地的表层土壤容重相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来说,整体较小。⑵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0-10cm土层中,乔木林、梯田和坡耕地的土壤贮水量大小均呈现上升趋势,灌草地的土壤孔隙度和贮水量呈下降趋势;而10-20cm层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容重和非毛管孔隙度增减不一,没有一定的规律性;耕地(梯田和坡耕地)和乔木林10-20cm土壤层的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随海拔高度增加呈递减趋势,10-20cm土壤层中,除乔木林的土壤贮水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呈减少趋势。五种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入渗速率(初始入渗速率和稳定入渗速率)均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⑶相同海拔高度和坡度范围内,灌草地和乔木林的表层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整体较大,同时,实验数据也显示出乔木林的土壤孔隙度比灌草地的孔隙度大;相比之下,坡耕地和梯田则表现出不稳定性,而荒草地孔隙度最小。同一海拔高度范围内,五种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的贮水量和入渗速率也基本表现出类似于土壤孔隙度大小的趋势。⑷随着坡度的增加,乔木林和灌草地0-10cm土壤孔隙度呈减少趋势,10-20cm土壤层中,乔木林的土壤孔隙度随坡度增加而增加,灌草地的土壤孔隙度却随坡度增加而减少;灌草地的土壤贮水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少,乔木林的土壤贮水量增减不一。⑸5-25°坡度范围内0-10cm土层中,乔木林、灌草地和荒草地的土壤总贮水量和吸持贮水量较高,坡耕地最低,乔木林和梯田的滞留贮水量较高;10-20cm土层中,乔木林和坡耕地的土壤总贮水量和吸持贮水量明显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而灌草地和荒草地的滞留贮水量较高;同时,该坡度范围内,五种土地利用类型0-10cm土层中,坡耕地的初始入渗速率仅次于灌草地,坡耕地的稳定入渗速率与梯田相近;乔木林在10-20cm土层中的初始入渗速率最大,稳定入渗速率与梯田大小相近,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无论是0-10cm土层还是10-20cm土层,荒草地的入渗速率均为最小,且远远低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30-60°坡度范围内,乔木林的土壤贮水量各项指标均高于灌草地。⑹无论海拔高低和坡度大小,五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速率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同时,土壤容重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⑺多数情况下,土壤初始入渗速率大于稳定入渗速率。综上所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差异明显,不同群落结构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作用有明显差异。其中,乔木林和灌草地有显着优势,改良土壤物理性质的作用较好,这说明乔木林和灌草地土质较松,能提高水分的入渗能力,可以保证较多的降水渗入土壤中贮存或形成壤中流或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损失,在当地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其群落结构通过毛管孔隙度的调控,也可以较好地维持自身的发育状态,应提倡该土地利用类型的种植和保护。梯田和坡耕地的生态水文效应时好时坏,其不稳定性可能与人为活动与经营方式有关。荒草地水文物理性质最差,说明荒草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较差。另外,土壤容重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表层土壤较松,这与各样地表面枯枝落叶累积量及其分解速度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有关。林木枯枝落叶增加了土壤持水性能,提高了土壤腐殖质含量,对土壤物理性质也有明显改善。枯落物的分解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增强了土壤的蓄水性和抗侵蚀能力。(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2-05-01)

土壤水文物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四川地区的土壤水文、物理特性,获得更准确可靠的自动土壤水分资料,研究了四川省184个自动土壤水分站的土壤水文、物理常数,包括土壤质地、田间持水量、土壤容重和凋萎湿度。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土壤质地以壤土类为主,约有44%的县(区)为壤土类土质,其次是黏土类,约占30%,砂土类地区最少,仅占5%。自动土壤水分站田间持水量的分布为12.5%~36.7%;土壤容重的分布为1.00~2.13 g/cm~3;凋萎湿度的分布为3.1%~16.9%。研究还发现,部分站点测定的土壤水文、物理特性存在疑问,特别是凋萎湿度差异较大,问题站点较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水文物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梅,邸利,王彦辉,史再军,张曦慧.黄土高原典型林分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及持水性能[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9

[2].郭旭,苑跃,杜冰,吴薇,龙柯吉.四川省自动土壤水分站土壤水文·物理特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

[3].顾朝军.黄土区土壤水文物理特性及流域产汇流机制变化对植被恢复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4].阮芬.水土流失治理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18

[5].白晓英.土壤水文物理常数测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陕西气象.2016

[6].王翠翠.水土流失治理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5

[7].毕利东,夏继红,陈永明,王为木,韩玉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村河岸带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5

[8].李民义.晋西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植物多样性及土壤水文物理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9].邱石生.秦岭南坡森林流域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空间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10].陈九美.南阳丹江口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

标签:;  ;  ;  ;  

土壤水文物理论文-张晓梅,邸利,王彦辉,史再军,张曦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