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流式细胞仪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流式细胞仪,网织血小板,检测,临床应用价值
流式细胞仪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柴雪芳,斯南卓玛[1](2019)在《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网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网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本研究选取本院64例门诊和血液科住院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RP(%),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结果健康体检组经检测后RP(%)值为(7.33±2.17),ITP患者组RP(%)值为(21.13±6.27),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CAA患者组RP(%)值为(5.82±1.26),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P<0.05)。AML患者组和MDS患者组RP(%)值分别为(8.26±2.45)、(8.12±2.59),与健康体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网织血小板的方法 ,为网织血小板应用于各类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准确诊断提供了条件,网织血小板在血液病中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5期)
邵思莉,李叶,董潇潇[2](2019)在《PIMA分析仪与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PIMA分析仪与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HIV感染者/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计数结果差异。方法同时对120例HIV/AIDS病人血液样本,分别使用流式细胞检测仪和PIMA分析仪检测CD4细胞计数,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120例HIV/AIDS病人CD4细胞计数中位数(四分位数),PIMA分析仪为318(224~431)/μL,流式细胞仪为344(227~499)/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59,P<0.01)。CD4细胞计数≥350/μL、<350/μL、<300/μL、<200/μL组间结果Spearman相关系数r值均>0.9(P值均<0.05)。CD4细胞计数≥350/μL和<350/μL时,两种方法结果平均偏差为60.6 (95%CI:-79.0~200.1)/μL和5.6 (95%CI:-28.4~39.6)/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00/μL和<200/μL时平均偏差为3.9(95%CI:-26.6~34.5)/μL和0.0(95%CI:-20.2~20.2)/μ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IMA分析仪标准检测板(高值和低值)变异系数均≤1.00%。结论 PIMA分析仪与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结果虽略有差异,但有高度相关性和一致性,尤其是CD4计数<300/μL时结果可信,PIMA分析仪可用于HIV/AIDS病人CD4细胞的快速检测。(本文来源于《江苏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田九博,张丽娜,王萱,马培元,穆秀丽[3](2019)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聚合物纳米胶束表面抗体偶联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FCM)检测纳米级聚合物胶束(polymeric micelles,PMs)表面偶联抗体效率的方法。方法将DMPE-PEG-Maleimide、DPPE-PEG-Maleimide、DSPE-PEG-Maleimide、DOPE-PEG-Malei-mide、DLPE-PEG-Maleimide聚合物纳米胶束分别与Anti-GOLPH2抗体共同孵育,使其彼此偶联;再与SNU-423细胞共同孵育,采用FCM检测SNU-423细胞膜表面GOLPH2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并比较各类聚合物纳米胶束与AntiGOLPH2抗体的相对偶联效率。结果 SNU-423细胞表面GOLPH2抗原的阳性表达率为1.23%;在各类聚合物纳米胶束中,DLPE-PEG-Maleimide与Anti-GOLPH2抗体的相对偶联效率最高,且与抗体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应用FCM检测聚合物纳米胶束表面抗体偶联效率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抗体与聚合物纳米胶束的抗体偶联情况,其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赵振广[4](2019)在《基于流式细胞仪检测下输血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基于流式细胞仪检测下红细胞输注无效患者输血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40例红细胞输注无效患者输血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4+CD25+Treg)的水平。结果:红细胞输注无效组输血后的CD3+T细胞百分比、CD4+T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较输血前升高(P<0.05),而CD8+T细胞百分比无改变(P>0.05),CD4+CD25+T水平较输血前下降(P<0.05);红细胞输注有效组CD3+T细胞百分比、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无变化(P>0.05),CD4+CD25+T水平较输血前升高(P<0.05)。结论:红细胞输注无效者免疫功能明显异常,CD4+CD25+Treg细胞减少导致T细胞异常活化,可能是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9年15期)
陈秀娟,江漪,李敏,李培宁,孙侠[5](2019)在《用吖啶橙-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间苯二胺、对苯二胺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吖啶橙-单激光流式细胞仪(AO-FCM)检测间苯二胺(MPD)、对苯二胺(PPD)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发生率,建立AO-FCM微核自动化检测方法,探讨FCM在化妆品原料致突变性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用剂量为25.0 mg/kg、12.5 mg/kg、6.25 mg/kg和3.12 mg/kg的MPD及PPD对小鼠进行处理。采用FCM检测小鼠骨髓中的嗜多染红细胞微核与传统显微镜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受试物组小鼠骨髓含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数量均有相应的增多,且微核率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高,呈良好的量效关系。FCM与传统显微镜检测所得的微核率呈良好的相关性(r=0.956,P<0.01)。结论 FCM具有客观性、特异性、高效性,可代替传统显微镜用于检测化妆品原料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发生率,评价其致突变性。(本文来源于《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期刊2019年03期)
张婧[6](2018)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所发挥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7月确诊为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26例作为研究组,并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检测者均进行同样检测,将红细胞进行单克隆抗体标记,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表面标记物的百分数。结果对照组检测者红细胞表面仅有少量免疫标记物,研究组红细胞膜表面不同免疫成分标记物的数量显着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来测定红细胞膜表面标记物不同免疫成分的百分比能够显着提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确诊率和鉴别率,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临床价值价值高,可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74期)
徐永新,张鹏,丁利霞,秦建平,张暋[7](2018)在《流式细胞仪检测CD55和CD59表型对贫血性疾病诊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流式细胞仪检测CD55和CD59表型对贫血性疾病诊断的意义,以及临床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与推广前景。方法选取检测及跟踪的120例贫血患者资料,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59例,年龄范围在12-75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39±1.5岁,对照组为经健康体检正常者,共40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在13-76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41±3.5岁。结果正常对照组未发现任何异常,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组(PNH)发现CD55与CD59异常表达为100%,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检出CD55与CD59异常表达分别为10%与50%。结论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55和CD59表型对贫血性疾病检出率较高,值得在贫血性疾病诊断领域广泛推广与应用。(本文来源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王妍[8](2018)在《流式细胞仪检测HLA-B27抗原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流式细胞仪检测HLA-B27抗原对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我院215例疑似AS患者进行HLA-B27抗原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215例患者中,HLA-B27抗原阳性检出59例,检出率27.44%,其中91.53%HLA-B27抗原阳性患者确诊为A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A-B27抗原的灵敏度为96.43%(54/56)、特异度为96.86%(154/159)。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抗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成为AS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主要检测手段。(本文来源于《白求恩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李娟,赵苗苗,马雪瀛,曲沛,张响[9](2017)在《流行性感冒发病初期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流感患者发病初期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初步建立以流式多重微球芯片技术为主要方法的临床细胞因子检验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4例甲流病毒核酸阳性和20例甲流病毒核酸阴性的流感样患者作为流感发病组,其中甲流病毒核酸阳性患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甲流病毒核酸阴性的流感样患者为甲流核酸阴性组;另选取35例健康对照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全血标本的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1(IL-21)、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趋化因子-10(IP-10)、白细胞介素-2(I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在流感患者发病初期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γ-干扰素(IFN-γ)在流感发病组和对照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IL-6、IP-10水平比轻症组、甲流病毒核酸阴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21、IL-12p70、IL-1β、IL-10、IP-10、IL-2、MCP-1均可作为发热患者的临床生物学评价指标,其中IL-6、IP-10可作为病情进展评估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24期)
杨洪,曹燕,陈均,叶黎,苏玲[10](2017)在《叁种流式细胞仪CD4~+T淋巴细胞数检测结果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叁种机型(Beckman Coulter FC500、Dx FLEX和BD FASCCalibur)流式细胞仪,平行检测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的绝对数,并进行相关性、一致性和方差分析。方法用叁种机型流式细胞仪平行检测75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血标本,使用SPSS 17.0和Excel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75例HIV/AIDS病人。叁种机型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计数结果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69、0.958和0.975。对CD4细胞数的检测结果的平均偏差,FASCCalibur和FC500为-80个/μL,95%可信区间(CI)内上下限分别为44个/μL和-204个/μL;FASCCalibur和Dx FLEX为-77个/μL,95%CI内上下限分别为54个/μL和-208个/μL;FC500和Dx FLEX为3个/μL,95%CI内上下限分别为79个/μL和-72个/μL。将CD4细胞计数结果按>499、350~499、<350个/μL分层分析,叁种机型流式细胞仪判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叁种机型流式细胞仪对CD4细胞检测结果有高度相关性,FC500和Dx FLEX检测结果一致程度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艾滋病性病》期刊2017年11期)
流式细胞仪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PIMA分析仪与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HIV感染者/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计数结果差异。方法同时对120例HIV/AIDS病人血液样本,分别使用流式细胞检测仪和PIMA分析仪检测CD4细胞计数,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120例HIV/AIDS病人CD4细胞计数中位数(四分位数),PIMA分析仪为318(224~431)/μL,流式细胞仪为344(227~499)/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59,P<0.01)。CD4细胞计数≥350/μL、<350/μL、<300/μL、<200/μL组间结果Spearman相关系数r值均>0.9(P值均<0.05)。CD4细胞计数≥350/μL和<350/μL时,两种方法结果平均偏差为60.6 (95%CI:-79.0~200.1)/μL和5.6 (95%CI:-28.4~39.6)/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00/μL和<200/μL时平均偏差为3.9(95%CI:-26.6~34.5)/μL和0.0(95%CI:-20.2~20.2)/μ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IMA分析仪标准检测板(高值和低值)变异系数均≤1.00%。结论 PIMA分析仪与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结果虽略有差异,但有高度相关性和一致性,尤其是CD4计数<300/μL时结果可信,PIMA分析仪可用于HIV/AIDS病人CD4细胞的快速检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柴雪芳,斯南卓玛.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网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邵思莉,李叶,董潇潇.PIMA分析仪与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对比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9
[3].田九博,张丽娜,王萱,马培元,穆秀丽.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聚合物纳米胶束表面抗体偶联效率[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
[4].赵振广.基于流式细胞仪检测下输血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变化[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5].陈秀娟,江漪,李敏,李培宁,孙侠.用吖啶橙-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间苯二胺、对苯二胺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9
[6].张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7].徐永新,张鹏,丁利霞,秦建平,张暋.流式细胞仪检测CD55和CD59表型对贫血性疾病诊断的意义[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
[8].王妍.流式细胞仪检测HLA-B27抗原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8
[9].李娟,赵苗苗,马雪瀛,曲沛,张响.流行性感冒发病初期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
[10].杨洪,曹燕,陈均,叶黎,苏玲.叁种流式细胞仪CD4~+T淋巴细胞数检测结果比较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