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波束驻留调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相控阵雷达,驻留调度,综合优先级,目标威胁度
波束驻留调度论文文献综述
陆晓莹,程婷,何子述,李会勇[1](2019)在《相控阵波束驻留调度综合优先级构造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相控阵雷达自适应波束驻留调度算法中,任务的优先级设定是关键。文中提出一种新型综合优先级构造方法,该方法将任务的工作方式优先级、截止期和目标威胁度作为确定综合优先级的影响因素,利用二维优先级表思想,采用两级非线性加权方法构造综合优先级。仿真结果表明:在相控阵雷达自适应波束驻留调度算法中,提出的新综合优先级构造方法相较于现有的综合优先级构造方法,降低了跟踪任务丢失率,提高了实现价值率和修正价值率。(本文来源于《现代雷达》期刊2019年02期)
张瑞,雷瑛,谢敏[2](2016)在《一种基于波束驻留的相控阵雷达自适应调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相控阵雷达实时任务调度,结合相控阵雷达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波束驻留的自适应调度算法。相控阵雷达以波束驻留时间为单元进行,波束驻留时间是雷达正常工作时的不可分割的最小时间单元。因此该算法以波束驻留时间为单元调度雷达任务,将调度算法分配到每个波驻,依据时间窗约束和优先级原则动态调度雷达任务。通过与无时间窗调度算法的仿真比较,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提高雷达任务的调度成功率和时间利用率。(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6年02期)
赵洪涛,程婷,何子述[3](2011)在《数字阵列雷达波束驻留调度间隔分析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数字阵列雷达波束驻留调度问题,研究了基于调度间隔分析的调度算法。该算法综合分析了1个调度间隔内申请执行的波束驻留任务,且调度过程中进行了脉冲交错。调度准则充分考虑了任务的工作方式优先级和截止期,并以任务丢失率、实现价值率、系统时间利用率作为评估指标。仿真结果表明修正截止期准则主要强调任务的紧迫性,修正工作方式优先级主要强调任务的重要性,而截止期—工作方式优先级和工作方式—截止期调度准则可以在二者间更好地折中,在总体性能上要优于其他调度准则。(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子工程》期刊2011年01期)
程婷,何子述,李会勇[4](2009)在《一种数字阵列雷达自适应波束驻留调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数字阵列雷达的信号处理特征,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数字阵雷达的波束驻留调度算法.该调度算法以一种在线脉冲交错技术为基础,它使得不同的驻留任务能在满足系统时间和能量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交错执行,其中,驻留等待期可用来执行其它驻留的发射或接收子任务且不同驻留任务的等待期可在时间上相互重迭.仿真结果表明,由于驻留任务等待期和接收期的充分利用,与传统波束驻留调度算法相比,此算法能有效地降低各类任务丢失率,从而获得更高的系统实现价值率.(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09年09期)
波束驻留调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相控阵雷达实时任务调度,结合相控阵雷达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波束驻留的自适应调度算法。相控阵雷达以波束驻留时间为单元进行,波束驻留时间是雷达正常工作时的不可分割的最小时间单元。因此该算法以波束驻留时间为单元调度雷达任务,将调度算法分配到每个波驻,依据时间窗约束和优先级原则动态调度雷达任务。通过与无时间窗调度算法的仿真比较,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提高雷达任务的调度成功率和时间利用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波束驻留调度论文参考文献
[1].陆晓莹,程婷,何子述,李会勇.相控阵波束驻留调度综合优先级构造方法[J].现代雷达.2019
[2].张瑞,雷瑛,谢敏.一种基于波束驻留的相控阵雷达自适应调度算法[J].软件导刊.2016
[3].赵洪涛,程婷,何子述.数字阵列雷达波束驻留调度间隔分析算法[J].信息与电子工程.2011
[4].程婷,何子述,李会勇.一种数字阵列雷达自适应波束驻留调度算法[J].电子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