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映贝壳杉烯二萜论文-张世栋

对映贝壳杉烯二萜论文-张世栋

导读:本文包含了对映贝壳杉烯二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合成,天然产物,氧化态

对映贝壳杉烯二萜论文文献综述

[1](2017)在《高氧化态对映-贝壳杉烯二萜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J.Am.Chem.Soc.2017,139,6098~6101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是我国民间广泛使用的中草药,迄今为止已从中分离得到1000余个对映-贝壳杉烯二萜类化合物(ent-kaurenoids).这类天然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抗疟活性、抗肿瘤活性和抗病毒活性等.同时,由(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7年07期)

徐永刚,朱松林,弓颖,冯凯,可钰[2](2010)在《冬凌草中对映贝壳杉烯型活性二萜的16,17位结构修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天然产物的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筛选活性更好,毒性更小的新型化合物是新药研究开发的主要方法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从冬凌草中发现冬凌草甲素以来,科研工作者从冬凌草中分离得到了近60多个对映贝壳杉型二萜。其中,大部分(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0-10-08)

张世栋[3](2008)在《对映—贝壳杉烯二萜Wangzaozin A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攻克癌症一直是世界瞩目的研究课题。癌症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种无控的细胞增殖和凋亡抑制的混合疾病。绝大数癌细胞因为周期调控机制的变异,使得它们的周期进程失控,从而具有了无控生长的优势,而细胞凋亡是一种保护细胞免遭癌基因驱动的细胞恶性增殖的主要机制。已经发现大部分的化疗药物都是通过抑制癌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的方式发挥他们的细胞毒性作用的,因此,凋亡被认为是对各种癌症进行靶向治疗的主要机制之一。已经报道许多中草药都是通过诱导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所以凋亡途径又被认为是传统药物开发和癌症基因治疗的关键靶点。香茶菜属植物在我国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约有30种原植物在民间作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抗菌消炎、抗肿瘤、治疗各种肝炎等功效。研究表明,二萜类化合物是香茶菜属植物中最具典型特征的化学成分,该类化合物含量丰富,是药用香茶菜属植物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其中C-20未氧化型对映-贝壳杉烷类化合物是生物活性最强的一类,Wangzaozin A就是其中最具结构代表性的一种。迄今为止,有关Wangzaozin A的药理学研究未见报道。本论文以对映-贝壳杉烯二萜Wangzaozin A为受试药物,初步研究了该化合物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影响以及细胞凋亡诱导效应。所用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细胞毒性测试、细胞增殖抑制、彗星电泳、流式细胞术、染色质结构形态观察、DNA电泳等。研究结果表明:①Wangzaozin A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在≤8μM的低浓度作用下对SGC-7901细胞具有显着的生长抑制效应,而≥12μM的高浓度作用能致癌细胞死亡。生长抑制效应和致死效应都具有显着的时间、剂量依赖性。②在Wangzaozin A的作用可导致SGC-7901细胞DNA损伤,损伤率具有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在去除药物作用以后,细胞DNA损伤率下降,说明在一定程度药物引起的损伤可被细胞自身修复。药物≤8μM时引起的细胞DNA损伤可能是SGC-7901细胞生长抑制的重要因素之一。③Wangzaozin A可显着地影响SGC-7901细胞周期分布,使细胞发生G2/M期周期阻滞。G2/M期阻滞是细胞DNA损伤激活检验点的结果,也可能是药物影响细胞骨架及分裂装置构建造成的。周期阻滞是药物导致SGC-7901细胞死亡的作用途径之一。④Wangzaozin A能显着地降解SGC-7901细胞DNA,且具有显着的时间、剂量效应。药物作用剂量低于一定阀值主要是以诱导凋亡的方式致死癌细胞,作用剂量超过一定阀值则可使癌细胞大量坏死。(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王丽[4](2008)在《对映—贝壳杉烯二萜化合物细胞毒性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映-贝壳杉烯类二萜化合物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化合物,香茶菜属植物作为民间广泛使用的药用植物,其中富含大量的这类化合物,据报道,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如:细胞毒活性、抗氧化性、免疫调节作用、抗菌及其抗病毒作用。D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具有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对DNA的研究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在药物筛选和药物设计中它是重要的作用靶点。临床上使用的很多抗癌、抗病毒药物都以DNA为作用靶点,研究药物小分子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阐述抗癌,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实现抗癌药物的体外筛选,建立有效的、简便的筛选特定抗癌药物方法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基于上述事实和观点,本文对香茶菜中提取的13种对映-贝壳杉烯类化合物进行活性检测,并利用SRB法、彗星电泳法研究了它们对于两种肿瘤细胞(人肝癌细胞Hep-G2、人舌癌细胞TB)的构效关系。并选择了两种不同结构构型的对映-贝壳杉烯二萜化合物Wangzaozin A、Rabdosin B,研究了它们在细胞体系下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影响。并在非细胞体系下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光谱学方法(紫外吸收光谱、圆二色谱、激光拉曼光谱)研究了WangzaozinA、RabdosinB与DNA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理。其主要结果如下:(1)构效关系研究初步表明:13种对映-贝壳杉烯二萜化合物对两种人肿瘤细胞株表现出的细胞毒活性和对DNA的损伤能力不同,其细胞毒活性强弱大致为:C-20位未被氧化型>C-20位被氧化型>螺环内酯型>延命素型,这种差别除与α-亚甲基环戊酮结构有关外,还应该与助活性基团和分子其它部分的空间位阻有关。(2)Rabdosin B低浓度条件下(3.125~12.5μmol·L-1)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5μmol·L-1处理组细胞显示了凋亡特征,而50μmol·L-1处理组则显示了坏死现象。(3) Wangzaozin A在低浓度条件下,尤其是0.5-2μmol·L-1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作用受到明显抑制,在高浓度条件下,15μmol·L-1,24h后,药物对细胞的作用表现为致死效应,具有良好的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在10μmol·L-1的条件下,通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4)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Wangzaozin A、Rabdosin B处理的质粒DNApBR322发现,它们虽同属对映-贝壳杉烯二萜类不同构型的化合物,初步判断它们均对碱基对有较强的直接破坏作用,使DNA解旋。但是从处理浓度和电泳结果发现,WangzaozinA对碱基对的破坏作用更强一些。(5)紫外光谱结果表明RabdosinB、WangzaozinA是通过嵌插作用破坏了DNA的双螺旋结构;CD谱结果表明RabdosinB、WangzaozinA对DNA构型有影响。激光拉曼光谱结果表明WangzaozinA对DNA的碱基、脱氧核糖、B构型均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它们对碱基对均表现出较强的作用,这两种药物分子的平面性不同而WangzaozinA的平面性要更好一些,对DNA分子的嵌插能力就更强,影响也就更大。(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项伟,韩全斌,黎胜红,纳智,孙汉董[5](2003)在《腺花香茶菜中的对映-贝壳杉烯类二萜化合物(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昆明产腺花香茶菜(Isodon adenan thus(Diels)Kudo)的地上部分分离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1-3为新的对映-贝壳杉烯类二萜化合物,命名为腺花香茶菜素N、O和P;4个已知二萜为白叶香茶菜戊素(4)、无毛狭叶香茶菜素C(5)、腺花香茶菜甲素(6)和白叶香茶菜乙素(7),同时得到一个高度不饱和脂肪酸9,16-二羰基-10,12,14-叁烯-十八碳酸(8)。根据ROESY波谱,对化合物4的结构进行了修正。化合物1对K562细胞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IC50=0.45 μg/mL)。(本文来源于《Acta Botanica Sinica》期刊2003年11期)

王艳红,陈耀祖,孙汉董,林中文[6](2000)在《两个7,20-环氧-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紫毛香茶菜(Isodon enanderianus)叶子的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2个7,20-环氧-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longikaurin D和F,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等波谱方法,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鉴定。(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0年02期)

王智民[7](1997)在《13-羟基-对映贝壳杉烯类二萜绝对构型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系列13羟基对映贝壳杉烯二萜的园二色散光谱的数据分析,提出一种确定对映贝壳杉烯二萜绝对构型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1997年12期)

王艳红,陈耀祖,孙汉董,林中文[8](1997)在《紫毛香茶菜中7,20-环氧-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一文中研究指出紫毛香茶菜中7,20-环氧-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王艳红1)陈耀祖2)孙汉董3)林中文3)(1)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2)浙江大学化学系;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关键词唇形科,香茶菜属,紫毛香茶菜,对映-贝壳杉烯,二萜分类...(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7年06期)

王艳红,陈耀祖,孙汉董,金东史[9](1997)在《尾叶香茶菜中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一文中研究指出尾叶香茶菜中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王艳红1)陈耀祖2)孙汉董3)金东史4)(1)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2)浙江大学化学系;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化室;4)朝鲜国家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关键词唇形科,香茶菜属,尾叶香茶菜,对...(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7年03期)

沈晓羽,吴厚铭,孙汉董[10](1996)在《对映-贝壳杉烯二萜分子内氢键对6,7位羟基化学反应性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映-贝壳杉烯二萜分子在激烈条件下进行乙酰化反应,反应发生在半缩醛羟基,而非仲羟基上;该反常现象的产生可能是由于6位仲羟基与15位羰基之间形成了分子内氢键,本文根据~1H NMR变温实验观察分子在不同温度时6位和7位羟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变化值△δ/T(H_z·K~(-1)),证明了上述假定。(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1996年03期)

对映贝壳杉烯二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天然产物的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筛选活性更好,毒性更小的新型化合物是新药研究开发的主要方法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从冬凌草中发现冬凌草甲素以来,科研工作者从冬凌草中分离得到了近60多个对映贝壳杉型二萜。其中,大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映贝壳杉烯二萜论文参考文献

[1]..高氧化态对映-贝壳杉烯二萜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J].有机化学.2017

[2].徐永刚,朱松林,弓颖,冯凯,可钰.冬凌草中对映贝壳杉烯型活性二萜的16,17位结构修饰[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3].张世栋.对映—贝壳杉烯二萜WangzaozinA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08

[4].王丽.对映—贝壳杉烯二萜化合物细胞毒性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

[5].项伟,韩全斌,黎胜红,纳智,孙汉董.腺花香茶菜中的对映-贝壳杉烯类二萜化合物(英文)[J].ActaBotanicaSinica.2003

[6].王艳红,陈耀祖,孙汉董,林中文.两个7,20-环氧-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7].王智民.13-羟基-对映贝壳杉烯类二萜绝对构型的确定[J].中国中药杂志.1997

[8].王艳红,陈耀祖,孙汉董,林中文.紫毛香茶菜中7,20-环氧-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

[9].王艳红,陈耀祖,孙汉董,金东史.尾叶香茶菜中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

[10].沈晓羽,吴厚铭,孙汉董.对映-贝壳杉烯二萜分子内氢键对6,7位羟基化学反应性影响研究[J].有机化学.1996

标签:;  ;  ;  

对映贝壳杉烯二萜论文-张世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